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598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93354.1

申请日:

2014.10.30

公开号:

CN105625767A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06

主分类号:

E04H6/06

申请人:

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仁超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天彭镇西海东街1幢9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韩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承载汽车的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滚子(7)构成的车体承载系统,提供车体承载系统运动范围并固定于地上的导轨(3),车体承载系统的运动,由电机(8)带动和与电机轴配合的小链轮(9),与小链轮(9)通过链条(16)带啮合的大链轮(10),从而带动大链轮一体的滚轮(11),在滚轮(11)上固定有缆绳(14)能过固定在车库墙上的车库定滑轮(12),和路边定滑轮(13)来改变缆绳(14)的拉动方向,通过连接在缆绳(14)上的挂钩(15)与底板上的左挂圈(16)或右挂圈(17)相结合,再通过电机(8)转动带动缆绳(14)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体承载系统的进出运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承载汽车的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滚子(7)构成的车体承载系统,提供车体承载系统运动范围并固定于地上的导轨(3),车体承载系统的运动,由电机(8)带动和与电机轴配合的小链轮(9),与小链轮(9)通过链条(16)带啮合的大链轮(10),从而带动大链轮一体的滚轮(11),在滚轮(11)上固定有缆绳(14)能过固定在车库墙上的车库定滑轮(12),和公路(2)边缘定滑轮(13)来改变缆绳(14)的拉动方向,通过连接在缆绳(14)上的挂钩(15)与底板上的左挂圈(16)或右挂圈(17)相结合,再通过电机(8)转动带动缆绳(14)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体承载系统的进出车库(4)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两根导轨(3)应对称分布,且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0mm,安装好后的与水平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度,与侧面的路基(6)的最大距离应为不超过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底板(1)应满足能够完全容纳汽车(5)的四个轮子,且宽度方向的余量应在50mm以上,长度方向的余量应在200mm以上,且能够承受车重的1.5倍重量以上不变形,且与车库(4)两边的余量应至少保证在100mm以上,左挂圈(16)和右挂圈(17)应该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且每边超出底板的距离不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子(7)应为滚动轴承,数量至少为四个,并且安装应与导轨宽度相适应,长度方向应均匀分布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上,且能够承受1.5倍速汽车重量和底板(1)的重量不变形,且能够正常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位停车辅助装置其安装好后的导轨平面与两导轨外的路基面的高度相比不低于100mm,与两导轨之间的路基面高度相比不低于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装置全部安装完成后其底板(1)的最高面与路基的高度差不超过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8)以及与之啮合的大链轮(10)上的滚轮(11)的最低位置应高于汽车在库中的最高位置至少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挂圈(16)、右挂圈(17)与车库定滑轮(12)、路边定滑轮(13)应处于底板中部的同一平面内,且右挂圈(17)的中心应与车库定滑轮(12)的最低点在同一直线上,左挂圈(16)的中心应与路边定滑轮(13)的最高点在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边定滑轮(13)可以固定在墙上,或者满足条件的桩基上,且占用路面的宽度不超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5)停车时应居中停放,汽车(5)的最外侧与底板(1)的最外侧的距离误差应在30mm以内,且应拉上停车制动器,并且在四角车轮上安放楔形物体防止汽车(5)滑动,当整体入库时还应在停车辅助装置的滚子(7)处设置制动物体,防止整体滑动。

说明书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侧方位停车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及消费大国,尤其是我国家用汽车爆发式的增长和发展,短短的十年,几乎跨越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由此出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局面,便是已经定型的城市规划不能适应这种呈几何级数的汽车增长,在道路交通、停车及污染等方面开始出现大量的问题,这其中,停车难的问题便成为汽车使用者息息相关的每日所要面对的关乎切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在老城市、老小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汽车在使用中,尤其是家用汽车的使用上,停车的时间远远高于行驶的时间。这就导致大部分城市上班或节假日,工作场所、商场、公园游乐场、体育场、展场及道路两侧的停车位供不应求,而下班后及夜晚,住宅区的停车场又车满为患,挪动不易,于停车难,近几年以来有了众多的解决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量立体停车库的建设,对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特别是一些单个立体的停车库;需要升降系统,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停取车不方便,费时耗能,需专人管理操作,一旦停电停车系统将陷入瘫痪,对于有些特别老旧的小区距离停车场远,而路边有的空位因场地限制只能单车侧向停车,由于无法进入而造成浪费,形成一种有似无车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操作侧方位停车辅助装置,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只能单车侧入,按正常停车方式无法利用的场地加以利用,且不影响正常的通行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承载汽车的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滚子(7)构成的车体承载系统,提供车体承载系统运动范围并固定于地上的导轨(3),车体承载系统的运动,由电机(8)带动和与电机轴配合的小链轮(9),与小链轮(9)通过链条(16)带啮合的大链轮(10),从而带动大链轮一体的滚轮(11),在滚轮(11)上固定有缆绳(14)能过固定在车库墙上的车库定滑轮(12),和公路(2)边缘定滑轮(13)来改变缆绳(14)的拉动方向,通过连接在缆绳(14)上的挂钩(15)与底板上的左挂圈(16)或右挂圈(17)相结合,再通过电机(8)转动带动缆绳(14)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体承载系统的进出车库(4)的运动。

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两根导轨(3)应对称分布,且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0mm,安装好后的与水平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度,与侧面的路基(6)的最大距离应为不超过20mm。

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底板(1)应满足能够完全容纳汽车(5)的四个轮子,且宽度方向的余量应在50mm以上,长度方向的余量应在200mm以上,且能够承受车重的1.5倍重量以上不变形,且与车库(4)两边的余量应至少保证在100mm以上,左挂圈(16)和右挂圈(17)应该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且每边超出底板的距离不80mm。

所述的滚子(7)应为滚动轴承,数量至少为四个,并且安装应与导轨宽度相适应,长度方向应均匀分布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上,且能够承受1.5倍速汽车重量和底板(1)的重量不变形,且能够正常滚动。

所述侧方位停车辅助装置其安装好后的导轨平面与两导轨外的路基面的高度相比不低于100mm,与两导轨之间的路基面高度相比不低于70mm。

特别的当装置全部安装完成后其底板(1)的最高面与路基的高度差不超过50mm。

所述的电机(8)以及与之啮合的大链轮(10)上的滚轮(11)的最低位置应高于汽车在库中的最高位置至少500mm。

所述的左挂圈(16)、右挂圈(17)与车库定滑轮(12)、路边定滑轮(13)应处于底板中部的同一平面内,且右挂圈(17)的中心应与车库定滑轮(12)的最低点在同一直线上,左挂圈(16)的中心应与路边定滑轮(13)的最高点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路边定滑轮(13)可以固定在墙上,或者满足条件的桩基上,且占用路面的宽度不超200mm。

特别的汽车(5)停车时应居中停放,汽车(5)的最外侧与底板(1)的最外侧的距离误差应在30mm以内,且应拉上停车制动器,并且在四角车轮上安放楔形物体防止汽车(5)滑动,当整体入库时还应在停车辅助装置的滚子(7)处设置制动物体,防止整体滑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操作侧方位停车辅助装置,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只能单车侧入,按正常停车方式无法利用的场地加以利用,且不影响正常的通行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示意图。

图2是侧方位停车辅助装置侧视图。

图3是电机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板、2-公路、3-导轨、4-车库、5-汽车、6-路基、7-滚子

8-电机、9-小链轮、10-大链轮、11-滚轮、12-车库定滑轮、13-路边定滑轮、14-缆绳、15-挂钩、16-左挂圈、17-右挂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承载汽车的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滚子(7)构成的车体承载系统,提供车体承载系统运动范围并固定于地上的导轨(3),车体承载系统的运动,由电机(8)带动和与电机轴配合的小链轮(9),与小链轮(9)通过链条(16)带啮合的大链轮(10),从而带动大链轮一体的滚轮(11),在滚轮(11)上固定有缆绳(14)能过固定在车库墙上的车库定滑轮(12),和公路(2)边缘定滑轮(13)来改变缆绳(14)的拉动方向,通过连接在缆绳(14)上的挂钩(15)与底板上的左挂圈(16)或右挂圈(17)相结合,再通过电机(8)转动带动缆绳(14)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体承载系统的进出车库(4)运动。该装置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当停车前将底板(1)处于公路(2)中,将汽车(5)居中停放妥当后将停有汽车的底板(1)通过电机(8)带动滚轮(11)收缩通过车库定滑轮(12)换向并用挂钩(15)挂在右挂圈(17)使汽车停入车库(4),当要出车库(4)时,拉动缆绳(14)通过路边定滑轮(13)改变缆绳(14)的方向,将挂钩(15)挂在左挂圈(16)上,启动电机(8)使汽车被拉出车库(4),解决了占道停车和场地限制侧方向停不进车的问题。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两根导轨(3)应对称分布,且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0mm,安装好后的与水平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度,与侧面的路基(6)的最大距离应为不超过20mm,这样的设置为了使底板避免受力不均造成倾斜,所述的导轨安装角度设置为了保证后续整体推进拉出时尽量无坡度,减轻操作难度。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底板(1)应满足能够完全容纳汽车(5)的四个轮子,且宽度方向的余量应在50mm以上,长度方向的余量应在200mm以上,且能够承受车重的1.5倍重量以上不变形,且与车库(4)两边的余量应至少保证在100mm以上。这样的设置保证汽车(5)能够平稳的停放在底板(1)上,且不致在进出车库时造成对汽车的擦刮。所述的滚子(7)应为滚动轴承,数量至少为四个,这样为了操作简单,因为滚动摩擦相比于滑动摩擦更省力,四个滚子为了实现受力均匀,并且安装应与导轨宽度相适应,长度方向应均匀分布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上,且能够承受1.5倍速汽车重量和底板(1)的重量不变形,且能够正常滚动,所述侧方位停车辅助装置其安装好后的导轨平面与两导轨外的路基面的高度相比不低于100mm,与两导轨之间的路基面高度相比不低于70mm,当装置全部安装完成后其底板(1)的最高面与路基的高度差不超过50mm。这样的要求为了满足在停车时的坡度不致太大,而不会对路面造成过大断差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所述的电机(8)以及与之啮合的大链轮(10)上的滚轮(11)的最低位置应高于汽车在库中的最高位置至少500mm,这样不会因为占用汽车(5)的位置,避免高度过低对车身或放在车顶的物体造成损坏,所述的左挂圈(16)、右挂圈(17)与车库定滑轮(12)、路边定滑轮(13)应处于底板中部的同一平面内,且右挂圈(17)的中心应与车库定滑轮(12)的最低点在同一直线上,左挂圈(16)的中心应与路边定滑轮(13)的最高点在同一直线上,这样的设置为了保证在电动机(8)拖动时受力平衡,在拉出时将缆绳(14)自下而上穿过路边定滑轮(13)时要求缆绳(14)与左挂圈(16)连接后应该水平。所述的路边定滑轮(13)可以固定在墙上,或者满足条件的桩基上,且占用路面的宽度不超200mm,当路边有墙体且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就地利用,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当没有墙体或没有满足要求的墙体则需要设立桩基来固定左挂圈(16),进一步汽车(5)停车时应居中停放,汽车(5)的最外侧与底板(1)的最外侧的距离误差应在30mm以内,且应拉上停车制动器,并且在四角车轮上安放楔形物体防止汽车(5)滑动,当整体入库时还应在停车辅助装置的滚子(7)处设置制动物体,防止整体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自动侧方入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承载汽车的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滚子(7)构成的车体承载系统,提供车体承载系统运动范围并固定于地上的导轨(3),车体承载系统的运动,由电机(8)带动和与电机轴配合的小链轮(9),与小链轮(9)通过链条(16)带啮合的大链轮(10),从而带动大链轮一体的滚轮(11),在滚轮(11)上固定有缆绳(14)能过固定在车库墙上的车库定滑轮(12),和路边定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