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管举升装置的油管拖拽机械手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修井作业中的起油管作业,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油管举升装置的油
管拖拽机械手。
背景技术
专利ZL201420018434提供了一种油田机械化作业装置,其描述的油管举升系统用
来完成油管的举升、下降及输送工序,是将油管在井口与井场油管排之间运移的重要装
置。但在进行起油管作业时,大钩悬提油管,油管螺纹端放置在油管举升系统V形槽小
滑车内,小滑车后退,大钩下放,油管在重力作用下放置在V形槽内。
以上步骤顺利完成的关键点在于,机械化作业装置的作业平台与地面的距离大于
2m,油管举升装置V形槽抬起的角度比较大,方便油管在重力的驱使下下降。但普通修
井作业不需要井口平台,油管举升装置V形槽抬起的高度很小,油管由于重力下降到一
定程度后,需要工人在油管端部打管钳拖拽油管,直至完全落于V槽内。每一根油管均
进行打管钳拖拽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很大。
经过检索,在本技术领域没有发现相同技术的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管举升装置的油管拖拽机械手,用机械手代替人
手,进行抓紧、拖拽工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修井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修井作
业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管举升装置的油管拖
拽机械手,包括拉杆、滑动铰支架、油管夹本体,所述拉杆中部铰接在滑动铰支架上,
而滑动铰支架滑动式设置在V形槽滑车上,所述油管夹本体安装在拉杆的前端上下两侧,
所述拉杆的后端铰接二级拉杆,二级拉杆的后端则铰接在V形槽滑车的后端部。
所述油管夹本体包括上夹体、下夹体、上连杆、下连杆,所述上夹体、下夹体为两
个结构相同且对称的半圆锥体,而且同时通过各自半圆锥体底端铰接在拉杆上端上下两
侧,所述上连杆、下连杆前端分别铰接于各自半圆锥体的上、下夹体的顶端外侧,所述
上连杆、下连杆的后端铰接在滑动铰支架上所设置的横轴上。
所述上夹体、下夹体的内圆锥面设置牙纹。
所述拉杆的上端顶部安装油管放置台。所述油管放置台上下边缘设置一个半圆形的
托台。
所述V形槽滑车后端设置有挡板,所述二级拉杆的后端则铰接在V形槽滑车的后端
部的挡板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2、提高修井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需要驱动装置,依靠油管的旋转式下放的重力实
现滑动铰支架在滑车上前滑,然后油管夹本体自动夹住油管,同时V形槽滑车在V形槽
上后退,油管夹本体的螺纹设计能够保证在后退过程中持续咬合,不会脱开;
3、提高修井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油管举升装置的油管拖拽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中:上夹体11、下夹体12、上连杆31、下连杆32、油管放置台2、滑动铰支架
4、拉杆5、二级拉杆6、滑车7、横轴8。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根据图1-2,一种用于油管举升装置的油管拖拽机械手,包括拉杆5、滑动铰支架4、
油管夹本体,所述拉杆中部铰接在滑动铰支架上,而滑动铰支架滑动式设置在V形槽滑
车7上,所述油管夹本体安装在拉杆的前端上下两侧,所述拉杆的后端铰接二级拉杆6,
二级拉杆的后端则铰接在V形槽滑车的后端部。所述油管夹本体包括上夹体11、下夹体
12、上连杆31、下连杆32,所述上夹体、下夹体为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的半圆锥体,而
且同时通过各自半圆锥体底端铰接在拉杆上端上下两侧,所述上连杆、下连杆前端分别
铰接于各自半圆锥体的上、下夹体的顶端外侧,所述上连杆、下连杆的后端铰接在滑动
铰支架上所设置的横轴上。拉杆的上端顶部安装油管放置台2。所述油管放置台上下边缘
设置一个半圆形的托台。连杆3后端铰接在横轴8上,横轴8与滑动铰支架4铰接;油
管放置台2与拉杆5为刚性连接,可视为一个整体,油管放在油管放置台2上,下放时,
滑车7暂时不动,大钩会迫使油管将拉杆5继续后移,进而带动两个上夹体和下夹体咬
合;两夹体咬合后,滑车7才开始后退,进而拖动油管一起后退。
该机械手装置安装在举升系统V形槽滑车7上,油管夹体与油管的咬合面为锥形结
构,且有牙纹,能够增大摩擦力。滑动铰支架4能够在V形槽滑车7上滑动。V形槽滑车
7的一端为挡板,二级拉杆6铰接在该挡板上。
在进行起油管作业时,单根油管从井内起出后,油管螺纹端放置在油管放置台2上,
大钩带动油管开始下降时,两个夹体自动夹住油管,V形槽滑车7在V形槽上后退,油管
夹体的螺纹设计能够保证在后退过程中持续咬合,不会脱开。以上过程代替了工人打管
钳拖拽油管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
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