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稻免耕栽培前除草的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 物包括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百草枯、杀草快等)和酰胺类除草剂(如 乙草胺、异丙甲草胺、萘丙酰草胺、甲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的 组合。
精耕细作曾一直被认为是水稻种植的经典栽培技术,然而近年来兴起 的免耕栽培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是对这种传统理论最大的挑战。但免耕技术 的成功除了与之相适用的栽培措施外,有效的化学除草方法是其成功的前 提。
水稻一般都采用插秧或抛秧的种植习惯,这就要求栽抛时泥层稀软, 目前促使泥层稀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灌水泡田,因此清除田间杂草及有效 控制泡田过程中新的杂草的发生是免耕能否进行的关键。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将灭生性除草剂和芽前除草剂的酰胺类除草剂混 配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可有效杀除田间已出苗的杂草,芽前除草型的酰胺 类除草剂可效控制泡田过程中新杂草的发生。
本发明所指的稻田免耕除草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草甘膦、百草枯 或杀草快的灭生性除草剂和至少一种选自乙草胺、异丙甲草胺、萘丙酰草 胺、甲草胺、丙草胺或苯噻酰草胺芽前除草型的酰胺类除草剂的组合,前 者与后者的重量比为100∶2—250。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
1、同一制剂中含有草甘膦(包括草甘膦胺盐和草甘膦异丙胺盐)和 芽前除草剂(包括乙草胺、异丙甲草胺、萘丙酰草胺、甲草胺、丙草胺、 苯噻酰草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的二种有效成份的重量比为:
草甘膦(折草甘膦胺盐)∶乙草胺=100∶2—40;
草甘膦(折草甘膦胺盐)∶异丙甲草胺=100∶3—100;
草甘膦(折草甘膦胺盐)∶萘丙酰草胺=100∶5—100;
草甘膦(折草甘膦胺盐)∶甲草胺=100∶6—90;
草甘膦(折草甘膦胺盐)∶丙草胺=100∶5—60;
草甘膦(折草甘膦胺盐)∶苯噻酰草胺=100∶10—100。
2、同一制剂中含有百草枯(或杀草快)和芽前除草剂(包括乙草胺、 异丙甲草胺、萘丙酰草胺、甲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中的一种或 多种,其有效成分比例为:
百草枯(折百草枯阳离子)或杀草快(diquat)∶乙草胺=100∶5—75;
百草枯(折百草枯阳离子)或杀草快(diquat)∶异丙甲草胺=100∶8—200;
百草枯(折百草枯阳离子)或杀草快(diquat)∶萘丙酰草胺=100∶12—250;
百草枯(折百草枯阳离子)或杀草快(diquat)∶甲草胺=100∶15—150;
百草枯(折百草枯阳离子)或杀草快(diquat)∶丙草胺=100∶12—150;
百草枯(折百草枯阳离子)或杀草快(diquat)∶苯噻酰草胺=100∶20—200。
其中芽前除草剂比例很重要,过高对后茬水稻不安全,过低不能有效 控制杂草的发生,但比例高低与药后到免耕栽抛水稻的之间时间长短关系 很大,与土质及使用季节的温度也有相关性。
本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在水稻栽抛之前喷施该组合物,待杂草死亡后, 灌水浸泡田,待杂草腐烂,泥层泡软后,即可直接平田栽抛水稻,省去了 犁耕程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该组合物进行水稻免耕可带来如下好处: 1、不仅可杀除田间已出苗杂草,而且可有效防除泡田休闲过程中新萌发 的杂草,保证水稻免耕栽抛前田间无草害状态;2、对水稻抛栽后前期杂 草有一定控制作用,田间杂草发生轻时可免用移栽田或抛秧田除草剂;3、 使用该组合物有利田块表层泥土浸泡软烂,便于免耕栽抛。
实施例1:用10%草甘膦水剂1000ml加50%乙草胺EC20ml(也可以 是由上述两种活性成分原药加工成的一种混合剂型,如粉剂),低温季节 在水稻栽抛前35—40天(高温季节栽抛前25—30天)施药,药后15—20 天(高温季节药后7—10天)待杂草死亡后,灌深水泡田20—25天(高 温季节15—20天),待杂草腐烂,泥层软烂,此时耙平田块即可直接栽抛 秧苗。田间杂草不多时,泡田时间可缩短。
实施例2:用20%百草枯水剂250ml加50%乙草胺EC 20ml(也可以 是由上述两种活性成分原药加工成的一种混合剂型,如粉剂),低温季节 在水稻栽抛前25天左右(高温季节栽抛前20天左右)施药,药后3—4 天(高温季节药后1—2天)待杂草死亡后,灌深水泡田20—25天(高温 季节15—20天),待杂草腐烂,泥层软烂,此时耙平田块即可直接栽抛秧 苗。对于田间杂草不多时,泡田时间可缩短。
试验表明,用上述组合物进行水稻免耕,每亩可节约机耕或牛耕成本 20—50元,节省人工1—2个,对于易发生水稻僵苗的田块可增产30—100 公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