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管理机.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35014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68283.3

申请日:

20140227

公开号:

CN104872099B

公开日:

201708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7/00

主分类号:

A01M7/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丸山制作所

发明人:

小林坚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CN20141006828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乘用管理机(1)具备:车体框架(4)、被安装于车体框架(4)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分别被安装于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的前后车轮(6、7)、被载置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的药液槽罐(10);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之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乘用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车体框架(4);被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前车轴(8)以及所述后车轴(9)的前后车轮(6、7);被载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的药液槽罐(10),在所述车体框架(4)上,对应于所述前车轴(8)或者所述后车轴(9),设置有至少一个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所述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所述前车轴(8)与所述后车轴(9)之间,具有在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左右一对载置部(4a)上载置的左右一对载置面(10b)、以及在左右一对载置面(10b)之间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0c),所述药液槽罐(10)的所述突出部(10c)的下端(10a)位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所述载置部(4a)之下,并且位于所述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上端之下且位于所述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下端之上。 2.一种乘用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车体框架(4);被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前车轴(8)以及所述后车轴(9)的前后车轮(6、7);被载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的药液槽罐(10),在所述车体框架(4)上,对应于所述前车轴(8)或者所述后车轴(9),设置有至少一个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所述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所述前车轴(8)与所述后车轴(9)之间,具有在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左右一对载置部(4a)上载置的左右一对载置面(10b)、以及在左右一对载置面(10b)之间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0c),所述药液槽罐(10)的所述突出部(10c)的下端(10a)位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所述载置部(4a)之下,并且位于所述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下端之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被所述车体框架(4)的前部支撑,并在左右方向上能够以钟摆状进行摇动的喷杆喷嘴装置(3);卡合于所述喷杆喷嘴装置(3)并将所述喷杆喷嘴装置(3)固定而不能够摇动的锁销(7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70)能够从被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驾驶席(11)侧进行插拔操作,被连结于所述锁销(70)的操作杆(72)向所述驾驶席(11)侧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管理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前后车轮(6、7)的至少一方和药液压送泵(22)的发动机(21)在所述车体框架(4)上被设置于所述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所述发动机(21)的输出轴朝着左右方向被配置,起动马达(21b)被设置于所述发动机(21)的后面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管理机。

背景技术

作为乘用管理机众所周知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61904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self-propelled boom sprayer)。在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中,如图14所示,前后车轮112、113被安装于机体框架111。由这些前后车轮112、113的驱动旋转,使四轮驱动的行驶成为可能。在机体框架111的前部,配置有容纳发动机以及泵的发动机室115。在发动机室115的前侧,安装有喷杆喷嘴(boomnozzle)装置123。在机体框架111的中央部,配置有由机器操作部117和驾驶席118构成的操作部119。在机体框架111的后部,配置有药液槽罐121。在药液槽罐121的下方,配置有后车轴。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中,因为发动机室115被配置于机体框架111的前部并且药液槽罐121被配置于机体框架111的后部,所以在药液槽罐121为空的情况下向前轮112的负荷变大且机体变得容易前倾。另一方面,在药液槽罐121装满了药液的情况下向后轮113的负荷变大且前轮112变得容易漂浮。

如以上所述在现有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中,如果被充填于药液槽罐的药液量发生变化的话则会有稳定行驶变得困难的情况。另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了跨过农作物喷洒药液而有必要提高离地高度。如果离地高度高的话则重心位置变高且稳定性容易变差。另外,药液槽罐的下部形状由于被配置于药液槽罐121的下方的后车轴而受到制约。因此,对于谋求药液槽罐的低重心化来说会有限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前后车轮的平衡的影响即使药液槽罐的容量发生变化也较小并且能够稳定地行驶的乘用管理机。

本发明的乘用管理机(1)具备:车体框架(4)、被安装于车体框架(4)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分别被安装于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的前后车轮(6、7)、被载置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的药液槽罐(10);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之下。

在该乘用管理机(1)中,药液槽罐(10)被载置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药液槽罐(10)因为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所以即使药液槽罐(10)的内容量发生变化,相对于前后车轮(6、7)的平衡的影响也较小。再有,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之下,所以能够谋求到车辆的低重心化。因此,该乘用管理机(1)即使药液槽罐(10)的容量发生变化也能够进行稳定行驶。

在车体框架(4)上,对应于前车轴(8)或者后车轴(9),设置有至少一个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可以位于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上端之下。在此情况下,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的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上端之下,所以不会使药液槽罐(10)干涉到该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并且能够向下方延伸。因此,能够谋求到车辆的低重心化。其结果,即使是在田地发生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稳定性。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可以位于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下端之上。在此情况下,车辆的最低离地高度取决于行驶系统的要素(24、81、82、83或者84)的下端,最低离地高度不会由于药液槽罐(10)而降低。

也可以具备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被车体框架(4)的前部支撑并在左右方向上能够以钟摆状进行摇动的喷杆喷嘴装置(3)、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并能够将喷杆喷嘴装置(3)固定而不摇动的锁销(70)。在此情况下,通过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从而喷杆喷嘴装置(3)被固定并变得不能够摇动。在药液的喷洒作业中或者喷洒作业的前后由该锁销(70)而能够将喷杆喷嘴装置(3)的摇动锁住或者解除锁住。

锁销(70)能够从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的驾驶席(11)侧进行插拔操作,被连结于锁销(70)的操作杆(72)向驾驶席(11)侧突出。在此情况下,因为由操作杆(72)而能够从驾驶席(11)侧插拔操作锁销(70),所以使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的操作以及解除该卡合的操作对于驾驶员而言变得容易。

驱动前后车轮(6、7)的至少一方和药液压送泵(22)的发动机(21)在车体框架(4)上被设置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发动机(21)的输出轴朝着左右方向被设置,起动马达(21b)可以被设置于发动机(21)的后面侧。在此情况下,起动马达(21b)的维修性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乘用管理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右侧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左侧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平面图。

图7是从下方看前车轴以及后车轴的附近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药液槽罐被设置的高度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药液槽罐被拆卸的状态的乘用管理机的平面图。

图10是从底面侧看药液槽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喷杆喷嘴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连杆机构以及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锁定机构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乘用管理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作为乘用管理机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由行驶台车2、药液喷洒装置即喷杆喷嘴装置3所构成。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只要没有特别异议的话则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作为基准。

行驶台车2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矩形状的车体框架4。在车体框架4的前部以及后部分别安装有在行驶台车2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在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上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延伸的转向节(knuckle)8a、9a分别安装有前后车轮6、7。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由这些前后车轮6、7的驱动旋转而能够进行四轮驱动的行驶。

作为这些车轮6、7,使用宽度窄的车轮。作为转向节8a、9a,使用长型转向节。由此,增大了最低离地高度(参照图4以及图5)。即,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是所谓高间隙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并且在田地上能够跨越农作物进行行驶。例如,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适宜使用于葱等的防除。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的长度、以及、车轮6、7的左右方向的间隔对应于田地的垄间大小而适当决定。

如图6以及图9所示,在车体框架4上,在其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配设有药液槽罐(tank)10。换言之,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车体框架4在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具有药液槽罐10被载置的载置部4a。在该载置部4a上,载置有药液槽罐10的载置面10b(参照图10)。

在药液槽罐10的前端部的中央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设置有驾驶席11。另外,在车体框架4的前端部,在驾驶席11的前侧隔开间隔地配设有具备用于驾驶操作的操作机器以及用于喷洒药液的操作机器的操作机器部12。由驾驶席11和操作机器部12,构成操作部13(参照图1~图3)。在车体框架4的左侧的端部固定有朝着下方进行延伸的上下车阶梯(step)16。上下车阶梯16在前后方向上以与车轮6、7以及转向节8a、9a相并排的形式被设置,由此,能够防止农作物被踏倒(参照图4以及图5)。在车体框架4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容纳洗手用水的槽罐25。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操作部13位于前车轴8的中央部的上方附近。另外,在车体框架4上,上述喷杆喷嘴装置3被安装于操作机器部12的前方。更为详细来说,喷杆喷嘴装置3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被车体框架4支撑,并且由后面所述的喷杆支撑机构60而能够以钟摆状进行摇动。另外,在车体框架4上,发动机部20被配设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发动机部20位于后车轴9的上方附近。

这样,在车体框架4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药液槽罐10,在车体框架4的前部设置有具备驾驶席11和操作机器部12的操作部13。在车体框架4的前部即在操作部13的更前侧设置有喷杆喷嘴装置3。在车体框架4的后部设置有发动机部20。

在操作机器部12上,前面板42被设置于与驾驶席11相对的面。在前面板42上集中设置有用于喷洒药液的操作机器。例如,设置有用于开始或者停止向喷嘴39提供药液的开闭阀操纵杆、用于为了进行中央喷杆33的升降而使油压缸32工作的操纵杆等。

另外,在前面板42的下侧设置有刹车踏板、离合器踏板以及油门踏板等。再有,在操作机器部12上,方向盘43被设置于与驾驶席11相对峙的位置。另外,在操作机器部12上设置有电磁离合器的开关其他的操作机器。

在车体框架4的前端部,四节连杆装置31以向前方延伸的形式被设置。喷杆喷嘴装置3通过四节连杆装置31以及喷杆支撑机构60而被车体框架4支撑。通过该四节连杆装置31由油压缸32的伸缩动作而进行工作,从而被固定于四节连杆装置31的前侧连杆的喷杆喷嘴装置3的中央喷杆33被升降移动。由此,喷杆喷嘴装置3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被调节。

喷杆喷嘴装置3的中央喷杆33在车体框架4的左右方向上延伸。中央喷杆33的长度比车体框架4的宽度稍长一些,在该中央喷杆3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结有侧面喷杆34,34。侧面喷杆34,34能够将位于中央喷杆33的两端部的旋转中心轴35(参照图6)作为中心从而相对于中央喷杆33进行旋转。该旋转轴线相对于铅垂方向进行倾斜,并且越往上越倾向于行驶台车2的行进方向。

在中央喷杆33以及各个侧面喷杆34上分别安装有喷嘴管38,在各个喷嘴管38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喷嘴39。

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喷杆喷嘴装置3上设置有用于相对于中央喷杆33分别开闭侧面喷杆34,34的开闭机构50。开闭机构50具备将侧面喷杆34的旋转中心轴35作为中心而能够自由旋转的旋转构件52、被连结于旋转构件52并用于旋转驱动旋转构件52的缆绳(wire)55、使旋转构件52和侧面喷杆34联动旋转的联动用弹簧58。联动用弹簧58被连接于侧面喷杆34的基端部与旋转构件52之间。另外,在旋转构件52与喷杆喷嘴装置3之间连接有拉簧56。拉簧56提高侧面喷杆34的移动开始时的操作性并且缓和侧面喷杆34的移动停止时的冲击。

在操作机器部12上,在方向盘43的前方设置有两根侧面喷杆开闭操纵杆59。该侧面喷杆开闭操纵杆59分别被连接于左右的开闭机构50的旋转构件52。缆绳55通过操作侧面喷杆开闭操纵杆59从而进行进出或者后退。旋转构件52伴随于缆绳55的进出而进行旋转,并且侧面喷杆34向使用位置侧旋转移动。旋转构件52伴随于缆绳55的后退而进行旋转,并且侧面喷杆34向收纳位置侧旋转移动。

在侧面喷杆34的端部的前侧,设置有与侧面喷杆34的基端侧的端面接触并且阻止处于使用位置的侧面喷杆34进一步向前侧移动的喷杆阻挡构件(stopper)。另外,在侧面喷杆34的端部的后侧,设置有与收纳状态的侧面喷杆34的背面接触并且阻止收纳状态的侧面喷杆34向行驶台车2侧移动的喷杆阻挡构件。侧面喷杆34由这样的构成而能够在使用状态下以与中央喷杆33成为一直线状的形式进行展开。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用于相对于车体框架4支撑喷杆喷嘴装置3的喷杆支撑机构60具有成为梯形状的斜边的两根连杆61。在四节连杆装置31的前端部安装有门形的支撑框架31a。连杆61的上端相对于该支撑框架31a通过轴31b被自由转动地安装。另外,连杆61的下端相对于中央喷杆33通过轴62被自由转动地安装。即,在梯形状的连杆上,支撑框架31a的上部的水平构件成为上边,中央喷杆33的中央的一部分成为下边。这样,喷杆喷嘴装置3相对于四节连杆装置31能够以钟摆状摇动地被安装。

还有,在支撑框架31a的前端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分开并面对面的限制构件31c,31c。在这两个限制构件31c,31c之间配置有中央喷杆33。因此,中央喷杆33由限制构件31c,31c而限制在前后方向上发生摇动。

喷杆喷嘴装置3的中央喷杆33通过由喷杆支撑机构60来进行支撑从而被维持于水平。还有,也可以将连杆61,61的任意一方作为执行器并设置检测中央喷杆33的倾斜角度的倾斜传感器、控制执行器的伸缩的控制构件。通过设置执行器、倾斜传感器以及控制构件从而在一对侧面喷杆34,34中只是单方被展开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执行器来调整中央喷杆33的姿势并且由倾斜传感器进行检测的倾斜角度成为零。在此情况下,控制构件作为喷杆喷嘴装置3的水平控制装置来发挥功能。

在此,在中央喷杆33的中央部固定有相对于中央喷杆33向上方垂直地进行延伸的固定构件33a。固定构件33a例如由方管所构成。在支撑框架31a上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分开并面对面的限制构件31d,31d。在这两个限制构件31d,31d之间配置有固定构件33a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因此,固定构件33a由限制构件31d,31d来限制在前后方向上发生移动。

如图11~图13所示,固定构件33a的上部与支撑框架31a的上部的水平构件相面对面。在固定构件33a的上端部接合有以左右方向进行延伸的销卡合构件33b。销卡合构件33b成为前面被开放的截面C字状。在销卡合构件33b的后面板上形成有贯通孔33c(参照图13)。另一方面,在支撑框架31a的上部的水平构件上固定有具有前方板71a和后方板71b的框架71。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面对面的前方板71a以及后方板71b上,形成有贯通孔71c,71d。上述销卡合构件33b的后面板与框架71的前方板71a面对面。框架71的贯通孔71c,71d和销卡合构件33d的贯通孔33c,在中央喷杆33相对于行驶台车2的左右方向成为平行的时候(即在相对于车体框架4成为平行的时候),被排列成一直线状。

在支撑框架31a的上方,圆柱状的锁销70被插入到框架71的贯通孔71c,71d。在锁销7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固定有圆环状的扣环74。该扣环74被配置于前方板71a与后方板71b之间。在扣环74与后方板71b之间,线圈弹簧73被卷绕于锁销70。线圈弹簧73对扣环74向前方施力。在扣环74向前方被施力并接触于前方板71a的状态下,锁销70的前端被插入到销卡合构件33b的贯通孔33c并与固定构件33a的上端部的后面对峙。如果锁销70被插入到贯通孔33c的话则喷杆喷嘴装置3相对于四节连杆装置31被固定而不能够摇动。

在锁销70的后端连结有向驾驶席11突出的操作杆72。如图2、图3以及图6等所示,操作杆72从驾驶席11侧能够进行操作。通过操作杆72对抗线圈弹簧73的作用力并被往后方拉,从而锁销70从销卡合构件33b的贯通孔33c被拔出。在操作杆72的前端部上由弯曲等而形成有在锁销70的垂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卡止部72a。操作杆72能够以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延伸的锁销70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通过操作杆72在向后方被拉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卡止部72a能够卡止于被形成于框架71的后侧的缺口71e。通过卡止部72a被卡止于缺口71e,从而维持锁销70从销插入孔33b被拔出的状态(解锁状态)。另外,通过操作操作杆72来解除卡止部72a的卡止状态并使操作杆72向前方移动,从而锁销70成为被插入到销卡合构件33b的贯通孔33c的状态(锁住状态)。

这样,通过操作向驾驶席11侧突出的操作杆72,从而锁销70能够相对于销卡合构件33b的贯通孔33c进行插拔。被设置于支撑框架31a的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的一部分即销卡合构件33b从而将喷杆喷嘴装置3固定而不能够摇动。

如图9所示,在发动机部20上设置有发动机21、药液压送泵22以及变速器24等。在这些当中,从车体框架4位于上方的部分被后面盖26(参照图5)覆盖。

另外,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部20上,在车体框架4的左侧,设置有油冷却器17、散热器18、蓄电池19、燃料箱15。油冷却器17、散热器18以及蓄电池19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上的后端部的侧部的位置。燃料箱15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的后端部的下侧。燃料箱15内的燃料被提供给发动机21。

还有,在发动机部20上也可以设置风机。风机在从喷杆喷嘴装置3的喷嘴39喷雾药液的时候为了提供用于喷雾的漂移(漂流)防止用等的空气而被使用。或者,风机在颗粒剂喷洒装置被追加于最前部的喷杆喷嘴装置3的情况下为了提供该颗粒喷洒装置的搬送风而被使用。

如以上所述发动机部20被设置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如图9所示,发动机21以及药液压送泵22被配置于车体框架4上即被配置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发动机21以接近于后面盖26侧的形式被设置。发动机21的输出轴21a朝着左右方向被配置。

药液压送泵22的输入轴22a朝着左右方向被配置。在被固定于发动机21的输出轴21a的皮带轮27a与被固定于药液压送泵22的输入轴22a的皮带轮27b之间卷绕有皮带(belt),由此,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被传达到药液压送泵22。在发动机21与药液压送泵22之间可以设置电磁离合器。

变速器24被配置于发动机21的稍前方一点的车体框架4的下侧。在该变速器24上,皮带被卷绕于被固定于发动机21的输出轴21a的皮带轮28a与被固定于变速器24的输入轴24a的皮带轮28b之间。由此,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被传达到变速器24。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通过该变速器24和被安装于后车轴9的后差速器82而被传达到后车轴9。另外,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通过从变速器24进一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万向节轴29和被安装于前车轴8的前差速器81而被传达到前车轴8。

如图5所示,在发动机21的后面侧设置有发动机21的起动马达21b。即,在拆去后面盖26的状态下,起动马达21b露出于行驶台车2的后面侧。维修性由这样的配置而变得良好。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中,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1)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之下。如图10所示,药液槽罐10在底面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0c。在该突出部10c上形成有药液供给口10d。药液供给口10d被连接于药液压送泵22的吸水口。药液槽罐10的突出部10c被配置于在左侧的载置部4a与右侧的载置部4a之间形成的空间部S(参照图9)内并且比车体框架4更向下方突出。

接着,对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与被安装于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的行驶系统的要素的高度关系进行说明。在此所说的行驶系统的要素是指被设置于车体框体4并与车轮6、7的旋转驱动或者车轮6、7的操舵相关的要素。行驶系统的要素对应于前车轴8或者后车轴9而被设置。作为行驶系统的要素,例如可以列举被安装于前车轴8的前差速器(front differential gear)81、被安装于后车轴9的后差速器(rear differential gear)82、被连结于转向节8a并将舵角给予车轮6的转向助力油缸83、被连结于转向节9a并将舵角给予车轮7的转向助力油缸84等(均参照图7)。另外,作为行驶系统的要素可以列举变速器24。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1)位于前差速器81以及后差速器82的上端(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2)之下,并且位于变速器24的上端之下。再有,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位于变速器24的下端(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3)之上,并且位于转向助力油缸83以及转向助力油缸84的下端之上。

根据这样的药液槽罐10的形状以及设置高度,如图2以及图3所示,避免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的最低离地高度(即,行驶台车2的高度)由于药液槽罐10而发生降低。

还有,在上述行驶系统的要素当中任意一个的上端可以位于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之下。在上述行驶系统的要素当中任意一个的下端可以位于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之上。

根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药液槽罐10被载置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药液槽罐10因为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所以即使药液槽罐10的内容量发生变化,相对于前后的车轮6、7的平衡的影响也变小。再有,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之下,所以能够谋求到行驶台车2的低重心化。因此,即使药液槽罐10的容量发生变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也能够稳定地进行行驶。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的行驶系统的要素(例如后差速器82等)的上端之下,所以不会使药液槽罐10与该行驶系统的要素干涉,并且能够向下方延伸。因此,能够谋求到行驶台车2的低重心化。其结果,即使是在田地发生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行驶台车2的稳定性。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行驶系统的要素(例如后差速器82等)的下端之上,所以行驶台车2的最低离地高度由行驶系统的要素的下端所决定,并且最低离地高度不会由于药液槽罐10而发生降低。

通过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从而喷杆喷嘴装置3被固定而不能够摇动。由该锁销70,能够在药液的喷洒作业中或者在喷洒作业的前后锁住或者解锁喷杆喷嘴装置3的摇动。

因为由操作杆72能够从驾驶席11侧对锁销70进行插拔操作,所以使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的操作以及解除该卡合的操作对于驾驶者来说变得容易。

因为起动马达21b被设置于发动机21的后面侧,所以起动马达21b的维修性变得良好。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与行驶系统的要素的高度关系也可以不是以上所述关系。可以省略锁销或者操作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最低离地高度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的最低离地高度。喷杆喷嘴装置3并不限于能够摇动地进行支撑的情况,也可以相对于车体框架4进行固定。

乘用管理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乘用管理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乘用管理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用管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用管理机.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068283.3 (22)申请日 2014.02.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8720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9.02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丸山制作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小林坚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51)Int.Cl. A01M 7/00(2006.01) 审查员 袁海 (54)发明名称 乘用管理机 (57)摘要 本发明的乘用管理机 。

2、(1) 具备: 车体框架 (4) 、 被安装于车体框架 (4) 的前车轴 (8) 以及后 车轴 (9) 、 分别被安装于前车轴 (8) 以及后车轴 (9) 的前后车轮 (6、 7) 、 被载置于车体框架 (4) 的 载置部 (4a) 的药液槽罐 (10) ; 药液槽罐 (10) 被配 置于前车轴 (8) 与后车轴 (9) 之间, 药液槽罐 (10) 的下端 (10a) 位于车体框架 (4) 的载置部 (4a) 之 下。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4页 CN 104872099 B 2017.08.29 CN 104872099 B 1.一种乘用管理机, 其特征在于: 具备: 车体框架(。

3、4); 被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 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前车轴(8)以及所述后车轴(9)的前后车轮(6、 7); 被载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的药液槽罐(10), 在所述车体框架(4)上, 对应于所述前车轴(8)或者所述后车轴(9), 设置有至少一个行 驶系统的要素(24、 81、 82、 83或者84), 所述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所述前车轴(8)与所述后车轴(9)之间, 具有在设置于所述 车体框架(4)的左右一对载置部(4a)上载置的左右一对载置面(10b)、 以及在左右一对载置 面(10b)之间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0c), 所述药液槽罐(10。

4、)的所述突出部(10c)的下端(10a)位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所述载置 部(4a)之下, 并且位于所述行驶系统的要素(24、 81、 82、 83或者84)的上端之下且位于所述 行驶系统的要素(24、 81、 82、 83或者84)的下端之上。 2.一种乘用管理机, 其特征在于: 具备: 车体框架(4); 被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 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前车轴(8)以及所述后车轴(9)的前后车轮(6、 7); 被载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的药液槽罐(10), 在所述车体框架(4)上, 对应于所述前车轴(8)或者所述后车轴(9), 设置有至少一个行 驶。

5、系统的要素(24、 81、 82、 83或者84), 所述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所述前车轴(8)与所述后车轴(9)之间, 具有在设置于所述 车体框架(4)的左右一对载置部(4a)上载置的左右一对载置面(10b)、 以及在左右一对载置 面(10b)之间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0c), 所述药液槽罐(10)的所述突出部(10c)的下端(10a)位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所述载置 部(4a)之下, 并且位于所述行驶系统的要素(24、 81、 82、 83或者84)的下端之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管理机, 其特征在于: 具备: 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被所述车体框架(4)的前部支撑, 并在左右方向上。

6、能够以钟摆状进 行摇动的喷杆喷嘴装置(3); 卡合于所述喷杆喷嘴装置(3)并将所述喷杆喷嘴装置(3)固定而不能够摇动的锁销 (7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管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销(70)能够从被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4)的驾驶席(11)侧进行插拔操作, 被连 结于所述锁销(70)的操作杆(72)向所述驾驶席(11)侧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管理机, 其特征在于: 驱动所述前后车轮(6、 7)的至少一方和药液压送泵(22)的发动机(21)在所述车体框架 (4)上被设置于所述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 所述发动机(21)的输出轴朝着左右方向被配 权 利 要 求 书 1/。

7、2 页 2 CN 104872099 B 2 置, 起动马达(21b)被设置于所述发动机(21)的后面侧。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4872099 B 3 乘用管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管理机。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乘用管理机众所周知例如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961904号说明书) 所记载 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self-propelled boom sprayer) 。 在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中, 如图14 所示, 前后车轮112、 113被安装于机体框架111。 由这些前后车轮112、 113的驱动旋转, 使四 轮驱动的行驶成为可能。 在机体。

8、框架111的前部, 配置有容纳发动机以及泵的发动机室115。 在发动机室115的前侧, 安装有喷杆喷嘴 (boomnozzle) 装置123。 在机体框架111的中央部, 配置有由机器操作部117和驾驶席118构成的操作部119。 在机体框架111的后部, 配置有药 液槽罐121。 在药液槽罐121的下方, 配置有后车轴。 发明内容 0003 在上述现有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中, 因为发动机室115被配置于机体框架111的前 部并且药液槽罐121被配置于机体框架111的后部, 所以在药液槽罐121为空的情况下向前 轮112的负荷变大且机体变得容易前倾。 另一方面, 在药液槽罐121装满了药液的情况。

9、下向 后轮113的负荷变大且前轮112变得容易漂浮。 0004 如以上所述在现有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中, 如果被充填于药液槽罐的药液量发生 变化的话则会有稳定行驶变得困难的情况。 另外,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了跨过农作物喷洒 药液而有必要提高离地高度。 如果离地高度高的话则重心位置变高且稳定性容易变差。 另 外, 药液槽罐的下部形状由于被配置于药液槽罐121的下方的后车轴而受到制约。 因此, 对 于谋求药液槽罐的低重心化来说会有限度。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相对于前后车轮的平衡的影响即使药液槽罐的容量 发生变化也较小并且能够稳定地行驶的乘用管理机。 0006 本发明的乘用管理机 (。

10、1) 具备: 车体框架 (4) 、 被安装于车体框架 (4) 的前车轴 (8) 以及后车轴 (9) 、 分别被安装于前车轴 (8) 以及后车轴 (9) 的前后车轮 (6、 7) 、 被载置于车体 框架 (4) 的载置部 (4a) 的药液槽罐 (10) ; 药液槽罐 (10) 被配置于前车轴 (8) 与后车轴 (9) 之 间, 药液槽罐 (10) 的下端 (10a) 位于车体框架 (4) 的载置部 (4a) 之下。 0007 在该乘用管理机 (1) 中, 药液槽罐 (10) 被载置于车体框架 (4) 的载置部 (4a) 。 药液 槽罐 (10) 因为被配置于前车轴 (8) 与后车轴 (9) 之间。

11、, 所以即使药液槽罐 (10) 的内容量发生 变化, 相对于前后车轮 (6、 7) 的平衡的影响也较小。 再有, 药液槽罐 (10) 的下端 (10a) 因为位 于车体框架 (4) 的载置部 (4a) 之下, 所以能够谋求到车辆的低重心化。 因此, 该乘用管理机 (1) 即使药液槽罐 (10) 的容量发生变化也能够进行稳定行驶。 0008 在车体框架 (4) 上, 对应于前车轴 (8) 或者后车轴 (9) , 设置有至少一个行驶系统的 要素 (24、 81、 82、 83或者84) , 药液槽罐 (10) 的下端 (10a) 可以位于行驶系统的要素 (24、 81、 82、 83或者84) 的。

12、上端之下。 在此情况下, 药液槽罐 (10) 的下端 (10a) 因为位于被设置于车体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4872099 B 4 框架 (4) 的行驶系统的要素 (24、 81、 82、 83或者84) 的上端之下, 所以不会使药液槽罐 (10) 干 涉到该行驶系统的要素 (24、 81、 82、 83或者84) 并且能够向下方延伸。 因此, 能够谋求到车辆 的低重心化。 其结果, 即使是在田地发生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 向上的车辆的稳定性。 0009 药液槽罐 (10) 的下端 (10a) 可以位于行驶系统的要素 (24、 81、 82、 83或者84。

13、) 的下 端之上。 在此情况下, 车辆的最低离地高度取决于行驶系统的要素 (24、 81、 82、 83或者84) 的 下端, 最低离地高度不会由于药液槽罐 (10) 而降低。 0010 也可以具备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被车体框架 (4) 的前部支撑并在左右方向上能够以 钟摆状进行摇动的喷杆喷嘴装置 (3) 、 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 (3) 并能够将喷杆喷嘴装置 (3) 固定而不摇动的锁销 (70) 。 在此情况下, 通过锁销 (70) 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 (3) 从而喷杆喷 嘴装置 (3) 被固定并变得不能够摇动。 在药液的喷洒作业中或者喷洒作业的前后由该锁销 (70) 而能够将喷杆喷嘴装置 (3)。

14、 的摇动锁住或者解除锁住。 0011 锁销 (70) 能够从被设置于车体框架 (4) 的驾驶席 (11) 侧进行插拔操作, 被连结于 锁销 (70) 的操作杆 (72) 向驾驶席 (11) 侧突出。 在此情况下, 因为由操作杆 (72) 而能够从驾 驶席 (11) 侧插拔操作锁销 (70) , 所以使锁销 (70) 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 (3) 的操作以及解除 该卡合的操作对于驾驶员而言变得容易。 0012 驱动前后车轮 (6、 7) 的至少一方和药液压送泵 (22) 的发动机 (21) 在车体框架 (4) 上被设置于药液槽罐 (10) 的后方侧, 发动机 (21) 的输出轴朝着左右方向被设置,。

15、 起动马达 (21b) 可以被设置于发动机 (21) 的后面侧。 在此情况下, 起动马达 (21b) 的维修性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乘用管理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4 图2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右侧面图。 0015 图3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左侧面图。 0016 图4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正面图。 0017 图5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背面图。 0018 图6是表示图1的乘用管理机的平面图。 0019 图7是从下方看前车轴以及后车轴的附近的立体图。 0020 图8是表示药液槽罐被设置的高度的侧面图。 0021 图9是表示药液槽罐被拆卸的状态的乘用管理。

16、机的平面图。 0022 图10是从底面侧看药液槽罐的立体图。 0023 图11是表示喷杆喷嘴装置的立体图。 0024 图12是表示连杆机构以及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0025 图13是表示锁定机构的平面图。 0026 图14是表示现有的乘用管理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如图1图3所示, 作为乘用管理机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由行驶台车2、 药液喷洒 装置即喷杆喷嘴装置3所构成。 还有, 在以下的说明中 “前” 、“后” 、“左” 、“右” 只要没有特别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4872099 B 5 异议的话则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作为基准。 0028 行驶台车2在前后方向上具。

17、有长矩形状的车体框架4。 在车体框架4的前部以及后 部分别安装有在行驶台车2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 在前车轴8以及 后车轴9上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延伸的转向节 (knuckle) 8a、 9a分别安装有前后车轮6、 7。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由这些前后车轮6、 7的驱动旋转而能够进行四轮驱动的行驶。 0029 作为这些车轮6、 7, 使用宽度窄的车轮。 作为转向节8a、 9a, 使用长型转向节。 由此, 增大了最低离地高度 (参照图4以及图5) 。 即,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是所谓高间隙型的自走式 喷杆喷雾机, 并且在田地上能够跨越农作物进行行驶。 例如,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

18、适宜使用 于葱等的防除。 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的长度、 以及、 车轮6、 7的左右方向的间隔对应于田地 的垄间大小而适当决定。 0030 如图6以及图9所示, 在车体框架4上, 在其前后方向的中央部, 配设有药液槽罐 (tank) 10。 换言之, 药液槽罐10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 车体框架4在前车轴8与后 车轴9之间具有药液槽罐10被载置的载置部4a。 在该载置部4a上, 载置有药液槽罐10的载置 面10b (参照图10) 。 0031 在药液槽罐10的前端部的中央形成有凹部, 在该凹部设置有驾驶席11。 另外, 在车 体框架4的前端部, 在驾驶席11的前侧隔开间隔地配设有具备用。

19、于驾驶操作的操作机器以 及用于喷洒药液的操作机器的操作机器部12。 由驾驶席11和操作机器部12, 构成操作部13 (参照图1图3) 。 在车体框架4的左侧的端部固定有朝着下方进行延伸的上下车阶梯 (step) 16。 上下车阶梯16在前后方向上以与车轮6、 7以及转向节8a、 9a相并排的形式被设 置, 由此, 能够防止农作物被踏倒 (参照图4以及图5) 。 在车体框架4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容 纳洗手用水的槽罐25。 0032 如图2以及图3所示, 操作部13位于前车轴8的中央部的上方附近。 另外, 在车体框 架4上, 上述喷杆喷嘴装置3被安装于操作机器部12的前方。 更为详细来说, 喷杆喷嘴。

20、装置3 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被车体框架4支撑, 并且由后面所述的喷杆支撑机构60而能够以钟摆 状进行摇动。 另外, 在车体框架4上, 发动机部20被配设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 发动机部20 位于后车轴9的上方附近。 0033 这样, 在车体框架4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药液槽罐10, 在车体框架4的前部 设置有具备驾驶席11和操作机器部12的操作部13。 在车体框架4的前部即在操作部13的更 前侧设置有喷杆喷嘴装置3。 在车体框架4的后部设置有发动机部20。 0034 在操作机器部12上, 前面板42被设置于与驾驶席11相对的面。 在前面板42上集中 设置有用于喷洒药液的操作机器。 例如, 设。

21、置有用于开始或者停止向喷嘴39提供药液的开 闭阀操纵杆、 用于为了进行中央喷杆33的升降而使油压缸32工作的操纵杆等。 0035 另外, 在前面板42的下侧设置有刹车踏板、 离合器踏板以及油门踏板等。 再有, 在 操作机器部12上, 方向盘43被设置于与驾驶席11相对峙的位置。 另外, 在操作机器部12上设 置有电磁离合器的开关其他的操作机器。 0036 在车体框架4的前端部, 四节连杆装置31以向前方延伸的形式被设置。 喷杆喷嘴装 置3通过四节连杆装置31以及喷杆支撑机构60而被车体框架4支撑。 通过该四节连杆装置31 由油压缸32的伸缩动作而进行工作, 从而被固定于四节连杆装置31的前侧连。

22、杆的喷杆喷嘴 装置3的中央喷杆33被升降移动。 由此, 喷杆喷嘴装置3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被调节。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4872099 B 6 0037 喷杆喷嘴装置3的中央喷杆33在车体框架4的左右方向上延伸。 中央喷杆33的长度 比车体框架4的宽度稍长一些, 在该中央喷杆3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结有侧面喷杆34,34。 侧 面喷杆34,34能够将位于中央喷杆33的两端部的旋转中心轴35 (参照图6) 作为中心从而相 对于中央喷杆33进行旋转。 该旋转轴线相对于铅垂方向进行倾斜, 并且越往上越倾向于行 驶台车2的行进方向。 0038 在中央喷杆33以及各个侧面喷杆34上分别安装有喷。

23、嘴管38, 在各个喷嘴管38上等 间隔地设置有喷嘴39。 0039 如图4以及图6所示, 在喷杆喷嘴装置3上设置有用于相对于中央喷杆33分别开闭 侧面喷杆34,34的开闭机构50。 开闭机构50具备将侧面喷杆34的旋转中心轴35作为中心而 能够自由旋转的旋转构件52、 被连结于旋转构件52并用于旋转驱动旋转构件52的缆绳 (wire) 55、 使旋转构件52和侧面喷杆34联动旋转的联动用弹簧58。 联动用弹簧58被连接于 侧面喷杆34的基端部与旋转构件52之间。 另外, 在旋转构件52与喷杆喷嘴装置3之间连接有 拉簧56。 拉簧56提高侧面喷杆34的移动开始时的操作性并且缓和侧面喷杆34的移动。

24、停止时 的冲击。 0040 在操作机器部12上, 在方向盘43的前方设置有两根侧面喷杆开闭操纵杆59。 该侧 面喷杆开闭操纵杆59分别被连接于左右的开闭机构50的旋转构件52。 缆绳55通过操作侧面 喷杆开闭操纵杆59从而进行进出或者后退。 旋转构件52伴随于缆绳55的进出而进行旋转, 并且侧面喷杆34向使用位置侧旋转移动。 旋转构件52伴随于缆绳55的后退而进行旋转, 并 且侧面喷杆34向收纳位置侧旋转移动。 0041 在侧面喷杆34的端部的前侧, 设置有与侧面喷杆34的基端侧的端面接触并且阻止 处于使用位置的侧面喷杆34进一步向前侧移动的喷杆阻挡构件 (stopper) 。 另外, 在侧面。

25、喷 杆34的端部的后侧, 设置有与收纳状态的侧面喷杆34的背面接触并且阻止收纳状态的侧面 喷杆34向行驶台车2侧移动的喷杆阻挡构件。 侧面喷杆34由这样的构成而能够在使用状态 下以与中央喷杆33成为一直线状的形式进行展开。 0042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 用于相对于车体框架4支撑喷杆喷嘴装置3的喷杆支撑机构 60具有成为梯形状的斜边的两根连杆61。 在四节连杆装置31的前端部安装有门形的支撑框 架31a。 连杆61的上端相对于该支撑框架31a通过轴31b被自由转动地安装。 另外, 连杆61的 下端相对于中央喷杆33通过轴62被自由转动地安装。 即, 在梯形状的连杆上, 支撑框架31a 的上。

26、部的水平构件成为上边, 中央喷杆33的中央的一部分成为下边。 这样, 喷杆喷嘴装置3 相对于四节连杆装置31能够以钟摆状摇动地被安装。 0043 还有, 在支撑框架31a的前端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分开并面对面的限制构件 31c,31c。 在这两个限制构件31c,31c之间配置有中央喷杆33。 因此, 中央喷杆33由限制构件 31c,31c而限制在前后方向上发生摇动。 0044 喷杆喷嘴装置3的中央喷杆33通过由喷杆支撑机构60来进行支撑从而被维持于水 平。 还有, 也可以将连杆61,61的任意一方作为执行器并设置检测中央喷杆33的倾斜角度的 倾斜传感器、 控制执行器的伸缩的控制构件。 通过设。

27、置执行器、 倾斜传感器以及控制构件从 而在一对侧面喷杆34,34中只是单方被展开的情况下, 可以控制执行器来调整中央喷杆33 的姿势并且由倾斜传感器进行检测的倾斜角度成为零。 在此情况下, 控制构件作为喷杆喷 嘴装置3的水平控制装置来发挥功能。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4872099 B 7 0045 在此, 在中央喷杆33的中央部固定有相对于中央喷杆33向上方垂直地进行延伸的 固定构件33a。 固定构件33a例如由方管所构成。 在支撑框架31a上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进行 分开并面对面的限制构件31d,31d。 在这两个限制构件31d,31d之间配置有固定构件33a的 上下方向的中。

28、央部。 因此, 固定构件33a由限制构件31d,31d来限制在前后方向上发生移动。 0046 如图11图13所示, 固定构件33a的上部与支撑框架31a的上部的水平构件相面对 面。 在固定构件33a的上端部接合有以左右方向进行延伸的销卡合构件33b。 销卡合构件33b 成为前面被开放的截面C字状。 在销卡合构件33b的后面板上形成有贯通孔33c (参照图13) 。 另一方面, 在支撑框架31a的上部的水平构件上固定有具有前方板71a和后方板71b的框架 71。 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面对面的前方板71a以及后方板71b上, 形成有贯通孔71c,71d。 上述 销卡合构件33b的后面板与框架71的前方。

29、板71a面对面。 框架71的贯通孔71c,71d和销卡合 构件33d的贯通孔33c, 在中央喷杆33相对于行驶台车2的左右方向成为平行的时候 (即在相 对于车体框架4成为平行的时候) , 被排列成一直线状。 0047 在支撑框架31a的上方, 圆柱状的锁销70被插入到框架71的贯通孔71c,71d。 在锁 销7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固定有圆环状的扣环74。 该扣环74被配置于前方板71a与后方板 71b之间。 在扣环74与后方板71b之间, 线圈弹簧73被卷绕于锁销70。 线圈弹簧73对扣环74向 前方施力。 在扣环74向前方被施力并接触于前方板71a的状态下, 锁销70的前端被插入到销 卡合构。

30、件33b的贯通孔33c并与固定构件33a的上端部的后面对峙。 如果锁销70被插入到贯 通孔33c的话则喷杆喷嘴装置3相对于四节连杆装置31被固定而不能够摇动。 0048 在锁销70的后端连结有向驾驶席11突出的操作杆72。 如图2、 图3以及图6等所示, 操作杆72从驾驶席11侧能够进行操作。 通过操作杆72对抗线圈弹簧73的作用力并被往后方 拉, 从而锁销70从销卡合构件33b的贯通孔33c被拔出。 在操作杆72的前端部上由弯曲等而 形成有在锁销70的垂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卡止部72a。 操作杆72能够以在前后方向上进行 延伸的锁销70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通过操作杆72在向后方被拉的状态下。

31、进行旋转, 从 而卡止部72a能够卡止于被形成于框架71的后侧的缺口71e。 通过卡止部72a被卡止于缺口 71e, 从而维持锁销70从销插入孔33b被拔出的状态 (解锁状态) 。 另外, 通过操作操作杆72来 解除卡止部72a的卡止状态并使操作杆72向前方移动, 从而锁销70成为被插入到销卡合构 件33b的贯通孔33c的状态 (锁住状态) 。 0049 这样, 通过操作向驾驶席11侧突出的操作杆72, 从而锁销70能够相对于销卡合构 件33b的贯通孔33c进行插拔。 被设置于支撑框架31a的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的一部 分即销卡合构件33b从而将喷杆喷嘴装置3固定而不能够摇动。 005。

32、0 如图9所示, 在发动机部20上设置有发动机21、 药液压送泵22以及变速器24等。 在 这些当中, 从车体框架4位于上方的部分被后面盖26 (参照图5) 覆盖。 0051 另外, 如图2所示, 在发动机部20上, 在车体框架4的左侧, 设置有油冷却器17、 散热 器18、 蓄电池19、 燃料箱15。 油冷却器17、 散热器18以及蓄电池19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上的后 端部的侧部的位置。 燃料箱15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的后端部的下侧。 燃料箱15内的燃料被提 供给发动机21。 0052 还有, 在发动机部20上也可以设置风机。 风机在从喷杆喷嘴装置3的喷嘴39喷雾药 液的时候为了提供用于喷雾的漂。

33、移 (漂流) 防止用等的空气而被使用。 或者, 风机在颗粒剂 喷洒装置被追加于最前部的喷杆喷嘴装置3的情况下为了提供该颗粒喷洒装置的搬送风而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4872099 B 8 被使用。 0053 如以上所述发动机部20被设置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 如图9所示, 发动机21以及 药液压送泵22被配置于车体框架4上即被配置于药液槽罐10的后方侧。 发动机21以接近于 后面盖26侧的形式被设置。 发动机21的输出轴21a朝着左右方向被配置。 0054 药液压送泵22的输入轴22a朝着左右方向被配置。 在被固定于发动机21的输出轴 21a的皮带轮27a与被固定于药液压送泵。

34、22的输入轴22a的皮带轮27b之间卷绕有皮带 (belt) , 由此, 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被传达到药液压送泵22。 在发动机21与药液压送泵22之 间可以设置电磁离合器。 0055 变速器24被配置于发动机21的稍前方一点的车体框架4的下侧。 在该变速器24上, 皮带被卷绕于被固定于发动机21的输出轴21a的皮带轮28a与被固定于变速器24的输入轴 24a的皮带轮28b之间。 由此, 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被传达到变速器24。 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 通过该变速器24和被安装于后车轴9的后差速器82而被传达到后车轴9。 另外, 发动机21的 旋转动力通过从变速器24进一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万向节。

35、轴29和被安装于前车轴8的前差 速器81而被传达到前车轴8。 0056 如图5所示, 在发动机21的后面侧设置有发动机21的起动马达21b。 即, 在拆去后面 盖26的状态下, 起动马达21b露出于行驶台车2的后面侧。 维修性由这样的配置而变得良好。 0057 如图8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中,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 (图8所 表示的假想线L1) 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之下。 如图10所示, 药液槽罐10在底面具有向 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0c。 在该突出部10c上形成有药液供给口10d。 药液供给口10d被连接于 药液压送泵22的吸水口。 药液槽罐10的突出部10c被配置。

36、于在左侧的载置部4a与右侧的载 置部4a之间形成的空间部S (参照图9) 内并且比车体框架4更向下方突出。 0058 接着, 对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与被安装于前车轴8以及后车轴9的行驶系统的要 素的高度关系进行说明。 在此所说的行驶系统的要素是指被设置于车体框体4并与车轮6、 7 的旋转驱动或者车轮6、 7的操舵相关的要素。 行驶系统的要素对应于前车轴8或者后车轴9 而被设置。 作为行驶系统的要素, 例如可以列举被安装于前车轴8的前差速器 (front differential gear) 81、 被安装于后车轴9的后差速器 (rear differential gear) 82、 被连 。

37、结于转向节8a并将舵角给予车轮6的转向助力油缸83、 被连结于转向节9a并将舵角给予车 轮7的转向助力油缸84等 (均参照图7) 。 另外, 作为行驶系统的要素可以列举变速器24。 0059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 (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1) 位于前差速器81以及后差速器82 的上端 (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2) 之下, 并且位于变速器24的上端之下。 再有, 药液槽罐10的 下端10a位于变速器24的下端 (图8所表示的假想线L3) 之上, 并且位于转向助力油缸83以及 转向助力油缸84的下端之上。 0060 根据这样的药液槽罐10的形状以及设置高度, 如图2以及图3所示, 避免了自走式 喷。

38、杆喷雾机1的最低离地高度 (即, 行驶台车2的高度) 由于药液槽罐10而发生降低。 0061 还有, 在上述行驶系统的要素当中任意一个的上端可以位于药液槽罐10的下端 10a之下。 在上述行驶系统的要素当中任意一个的下端可以位于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之 上。 0062 根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 药液槽罐10被载置于车体框架4的载置部4a。 药液槽罐 10因为被配置于前车轴8与后车轴9之间, 所以即使药液槽罐10的内容量发生变化, 相对于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4872099 B 9 前后的车轮6、 7的平衡的影响也变小。 再有,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车体框架4的载。

39、 置部4a之下, 所以能够谋求到行驶台车2的低重心化。 因此, 即使药液槽罐10的容量发生变 化,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也能够稳定地进行行驶。 0063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被设置于车体框架4的行驶系统的要素 (例如后差 速器82等) 的上端之下, 所以不会使药液槽罐10与该行驶系统的要素干涉, 并且能够向下方 延伸。 因此, 能够谋求到行驶台车2的低重心化。 其结果, 即使是在田地发生倾斜的情况下也 能够提高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行驶台车2的稳定性。 0064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因为位于行驶系统的要素 (例如后差速器82等) 的下端之 上, 所以行驶台车2的最低离地高度由。

40、行驶系统的要素的下端所决定, 并且最低离地高度不 会由于药液槽罐10而发生降低。 0065 通过锁销70卡合于喷杆喷嘴装置3从而喷杆喷嘴装置3被固定而不能够摇动。 由该 锁销70, 能够在药液的喷洒作业中或者在喷洒作业的前后锁住或者解锁喷杆喷嘴装置3的 摇动。 0066 因为由操作杆72能够从驾驶席11侧对锁销70进行插拔操作, 所以使锁销70卡合于 喷杆喷嘴装置3的操作以及解除该卡合的操作对于驾驶者来说变得容易。 0067 因为起动马达21b被设置于发动机21的后面侧, 所以起动马达21b的维修性变得良 好。 0068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药液槽罐10的下端10a与行驶系统的要素。

41、的高 度关系也可以不是以上所述关系。 可以省略锁销或者操作杆。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最低离 地高度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的最低离地高度。 喷杆喷嘴装置3并不 限于能够摇动地进行支撑的情况, 也可以相对于车体框架4进行固定。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4872099 B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4 页 11 CN 104872099 B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4 页 12 CN 104872099 B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4 页 13 CN 104872099 B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4 页 14 C。

42、N 104872099 B 1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14 页 15 CN 104872099 B 1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14 页 16 CN 104872099 B 1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14 页 17 CN 104872099 B 1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14 页 18 CN 104872099 B 1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14 页 19 CN 104872099 B 1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10/14 页 20 CN 104872099 B 2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11/14 页 21 CN 104872099 B 2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2/14 页 22 CN 104872099 B 2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13/14 页 23 CN 104872099 B 23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14/14 页 24 CN 104872099 B 2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