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叶茶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89415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0 CN 102894155 B *CN102894155B* (21)申请号 201210414148.0 (22)申请日 2012.10.26 A23F 3/3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万兆武 地址 225812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 獐狮居委会 (72)发明人 万兆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2222 代理人 孙忠明 (54) 发明名称 荷叶茶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荷 叶茶制作方法, 形态各异, 从形。
2、状上看即具有茗茶 的品味, 独特的制作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 造就了 新品荷叶茶纯正的清香口感, 茶水黄绿清雅, 且最 大限度地保留了保健功能的成份, 茶的艺术特性 呈标准一致, 形态各异, 具有表意特性, 闻之清香 扑鼻, 观之赏心悦目, 饮之沁人心脾, 具有去脂瘦 身之功效, 实为现代新生茶系中不可多得的新品, 适合于中老年人保健饮用及国内外茶饮爱好者。 (51)Int.Cl. 审查员 吕茜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894155 B CN 102894155 B *。
3、CN102894155B* 1/1 页 2 1. 一种荷叶茶制作方法, 包括选料、 烘干、 选别、 包装, 其特征是, 在选料工序后将整张 荷叶平放在操作台上采用滚筒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滚压, 破坏具有蜡质且厚薄不均的荷叶 叶面的细胞壁, 对滚压后的若干整张荷叶叠加相应厚度后采用不锈钢刀划切成矩形片状, 然后将矩形片状的荷叶送入专用冲压机经凹凸模冲压成相关造型后低温烘干。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荷叶茶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滚压后的若干整张荷叶叠 加 4 6 厚度后划切成矩形片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荷叶茶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相关造型的凹模为通透性 凹模, 便于冲。
4、压时落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94155 B 2 1/2 页 3 荷叶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荷叶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茶有红茶、 绿茶之分, 各有各的特点与功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 0003 新生茶层出不穷, 且名目繁多, 如银杏茶、 苦丁茶、 苦瓜茶、 牛蒡茶、 柿叶茶、 桑叶 茶、 荷叶茶等。 荷叶茶就是其中之一, 而目前荷叶茶的制作方法是选料、 切碎、 烘干、 粉碎、 加 料拌和, 最后包装得袋泡茶, 有的是经选料、 切碎、 杀青、 揉碾、 烘干、 包装得不规则片状茶 ; 前者工艺更简单, 未对荷叶进行揉碾工。
5、艺, 即未破坏叶片细胞壁。而后者虽采用了揉碾工 艺, 但不能有效、 均匀破坏荷叶叶片的细胞壁 ; 这是由茶叶加工组合机械揉碾机的工作原理 而决定的, 正所谓小孩吃的 “牛奶再好, 总不得母乳好” 的缘故, 茶叶揉碾机的工作原理是针 对茶树类叶片的植物特性而设计的, 因为茶树类茶叶不存在像荷叶叶面上具有致密的蜡质 和厚薄不均, 荷叶呈倒 “伞形” , 四周均有以茎作支撑, 上下呈渐进式厚度与硬度, 同一张荷 叶顶部与底部的硬度与厚度有较大差异, 茶树叶叶片的面小且厚薄差异小, 在茶叶揉碾机 直径8 04 0的料斗内堆集成3 O多公分高的厚度, 在旋转运动中靠自身的上下左右的翻 动, 达额定时间 。
6、3 0 分钟左右, 即可有效、 均匀的对茶叶叶片的揉制, 使叶片表面细胞壁受 到有效均匀的破坏。而荷叶叶片在这样的揉碾机的料斗内堆集成 30 多公分高厚度的环境 中揉碾, 是达不到有效、 均匀的揉制, 即有效、 均匀的破坏叶片的细胞壁, 这是因为荷叶叶片 上的致密的蜡质和厚薄不均的缘故。因此, 上述两种荷叶茶在饮用时都不能有效地释放天 然之清香。 再者, 由于采用的一般的烘干方法, 温度为1 6 8一1 7 5之间, 这种高温烘干 也造成了荷叶茶本身的保健功能成份的部分流失 ; 凡叶片类茶 (除很嫩的叶片无需做) 欲达 到其产品的最佳口感与保健功能成份较少的流失, 必须要破坏叶片的细胞壁, 这。
7、是叶片类 茶加工的工艺原理, 一则有利于受热干燥, 二则有利于饮用时天然香气的有效释放。 由于 目前工艺过程的简单与老套, 造成这两种茶的口感不佳, 保健功能成份部分流失, 且观感也 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袋泡的、 片状的荷叶茶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供具有纯正 清香口感、 保健功能成份流失少和不同于现有袋泡、 片状荷叶茶形状的一种荷叶茶制作方 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荷叶茶, 其特征是, 所述的荷叶茶 具有相关艺术造型、 形态各异。 0006 所述艺术造型为文字、 符号、 标识、 图形。 0007 一种荷叶茶制作方法, 包括选料、 烘。
8、干、 选别、 包装, 其特征是, 在整理工序后将整 张荷叶平放在操作台上采用不锈钢实芯滚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滚压, 破坏具有蜡质且厚薄 不均的荷叶叶面的细胞壁, 对滚压后的若干整张荷叶叠加相应厚度后采用不锈钢刀划切成 说 明 书 CN 102894155 B 3 2/2 页 4 矩形片状, 然后将矩形片状的荷叶送入专用冲压机经凹凸模冲压成相关艺术造型后低温烘 干。 0008 所述滚压后的若干整张荷叶叠加 4 6 厚度后划切成矩形片状, 以便上冲压机 冲压。 0009 所述相关艺术造型的凹模为通透性凹模, 便于冲压时落料。 0010 本发明的新品荷叶茶, 从形状上看即具有茗茶的品味, 独特的制作工。
9、艺方法和工 艺过程, 造就了新品荷叶茶纯正的清香口感, 茶水黄绿清雅, 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保健功 能的成份, 茶的艺术特性呈标准一致, 形态各异, 具有表意特性, 闻之清香扑鼻, 观之赏心悦 目, 饮之沁人心脾, 具有去脂瘦身之功效, 实为现代新生茶系中不可多得的新品, 适合于中 老年人保健饮用及国内外茶饮爱好者。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 6、 7 月份的优质新鲜荷叶 ( 香气佳的 时候 ) 为原料, 经整理 ( 去老叶、 过嫩的叶、 黄叶、 色差叶、 荷蒂, 并清水洗净、 剪断缝 ), 将整 理后的整张荷叶平放在 8 0 0 8 OO 1 0 0 的。
10、大理石操作台平面上, 用不锈钢制 成的直径 8 0 O 80 的实芯圆柱体 ( 类似于油印机滚筒的装置 ) 在单张的荷叶面上 作平面直线往返运动的滚压, 由于圆柱体的不锈钢体的重力与压力的作用, 是以线型重力、 压力传递于荷叶的叶面上, 由于直线往返运动, 整个呈蜡质厚薄不均的荷叶叶面均能受到 压力而破坏细胞壁, 受滚压过的整张荷叶垂直叠加达 4-6 厚度, 对已叠加的荷叶用不锈 钢刀划切成 200 x 25 0 的矩形片状, 送入 0.5T 可自制专用机械冲压机的工作台面上, 叠加厚度达 5 1 0 , 冲压机的工作台面与滑动压力模块上安装着对应的阴阳 4 5# 钢体 模具 ( 不锈钢钢质强。
11、度差, 易塌角, 磨损 ), 阴阳模具上下均制作成若干组相同的艺术图形 立体阴阳模型, 尺寸为3020以内阴模具在阳模具的下部, 并固定于冲压机的工作台 面上, 阳模具固定于冲压机的滑动模块上, 靠冲压机底部的脚踏行程开关控制, 脚踏一下, 阳模具随滑动模块下滑至阴模具的底部, 叶片被冲压切开, 即实现一个上下往返行程, 如此 循环。阴阳模具的尺寸为 2 0 0 2 5 0 15 矩形, 在阴模具上开制出与阳模具对 应的呈通透性图形, 便于冲压时落料 ; 艺术图形均开制在阴阳模具的对应位置为 81 O 组 相同的模型, 更换阴阳模具可得到另类的图形, 阳模具与阴模具的相互作用便冲压成具有 统一式样的荷叶叶片图形, 冲切的叶片还应进行选别, 选别时剔除残次品、 杂质后, 再流转 到干燥工序, 干燥方法可以是干燥器或烘箱, 控制温度在6 07 O, 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 减少荷叶本身的保健功能成份的损失, 干燥的叶片即成成品荷叶茶。 说 明 书 CN 102894155 B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