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灭线虫并能防治真菌病害的组合物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杀灭线虫并能防治真菌病害的组合物及其用途.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02692.6 (22)申请日 2018.03.12 (71)申请人 佛山市普尔玛农化有限公司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 路金融广场十楼C座 (72)发明人 叶宇平 杨建江 叶韵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易朝晖 (51)Int.Cl. A01N 47/24(2006.01) A01N 43/824(2006.01) A01P 5/00(2006.01) A01P 3/00(2006.01。
2、) (54)发明名称 一种杀灭线虫并能防治真菌病害的组合物 及其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E)-2-(乙硫基)-5-(4- 氟苯乙烯基)-1,3,4-噁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杀 线虫和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有效活性成分包括 (E)-2-(乙硫基)-5-(4-氟苯乙烯基)-1,3,4-噁 二唑和吡唑醚菌酯, 二者的重量比在1:80-80:1 范围内, 优选为1:40-40:1, 进一步优选为1:10- 10:1, 更优选1:5-5:1。 本发明组合物可配制成农 业上允许的颗粒剂、 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 水乳 剂、 可湿性粉剂或微乳剂等剂型。 本发明组分合 理, 对线虫(尤其是根结线虫)。
3、和真菌病害(尤其 是早疫病)防治效果好, 且其杀灭线虫和杀菌的 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 与现有的单一 制剂相比, 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杀菌效果外, 还具 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对作物安全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8353919 A 2018.08.03 CN 108353919 A 1.一种杀灭线虫并能防治真菌病害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包括具有下式 的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的重量比范围是1: 80-8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的重量比范围是1。
4、: 40-4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的重量比范围是1: 20-20:1, 优选1:10-10:1, 更优选1:5-5:1。 5.一种杀灭线虫并能防治杀菌病害的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 的组合物以及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颗粒剂、 水乳剂、 可湿性 粉剂、 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或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制剂在防治作物线虫和 真菌病害中的用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线虫包括但不限于番茄根结线虫、 黄。
5、 瓜根结线虫、 辣椒根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和柑橘根结线虫, 所述真菌病害包括番茄早疫 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353919 A 2 一种杀灭线虫并能防治真菌病害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苯乙烯基的1,3,4-噁二唑硫醚类化合物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虫 杀菌组合物以及其在防治线虫和真菌病害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危害严重, 对植物有害的线虫约3000种, 大多生活在 土壤中, 有的也寄生在植物体内。 线虫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 能破坏植物的根系; 直接采食 植物, 可大幅减少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线虫采。
6、食植物造成伤口, 还给植物病原菌入侵 提供了便利, 间接地传播由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如枯萎病、 猝倒病、 根腐 病、 软腐病等根部病害。 0003 化合物(E)-2-(乙硫基)-5-(4-氟苯乙烯基)-1 ,3 ,4-噁二唑, 结构式如下 是由贵州大学开发的杀线虫剂。 现有技术已有其防治柑橘线虫和南 方根节线虫的报道。 0004 吡唑醚菌酯, 英文名称为pyraclostrobin, 为新型广谱杀菌剂。 线粒体呼吸抑制 剂, 具有保护、 治疗、 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对黄瓜白粉病、 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 叶斑病、 菌核 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5 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化合物(E。
7、)-2-(乙硫基)-5-(4-氟苯乙烯基)-1,3,4-噁二唑与 吡唑醚菌酯复配使用对番茄根节线虫和番茄早疫病均具有预料不到的协同防效。 申请人经 过检索, 发现现有技术并无化合物(E)-2-(乙硫基)-5-(4-氟苯乙烯基)-1,3,4-噁二唑与吡 唑醚菌酯组合使用的报道, 更无二者组合用于防治线虫及疫病的报道。 为此, 申请人提出本 申请的技术方案, 即将化合物(E)-2-(乙硫基)-5-(4-氟苯乙烯基)-1,3,4-噁二唑与吡唑醚 菌酯复配, 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对线虫和疫病的协同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治线虫以及疫病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包含化合 物。
8、(E)-2-(乙硫基)-5-(4-氟苯乙烯基)-1,3,4-噁二唑(下称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 二者 的重量比在1:80-80:1范围内, 优选为1:40-40:1, 进一步优选为1:10-10:1, 更优选1:5-5: 1。 0007 本发明所述含有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虫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 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颗粒剂、 水分散粒剂、 水乳剂、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等常规剂型。 0008 对颗粒剂, 可使用的助剂包括: 载体如粘土、 高岭土、 滑石、 碳酸钙、 玉米淀粉、 硅酸 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 湿剂。
9、如烷基硫酸盐、 烷基磺酸盐、 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粘合剂如聚乙烯醇、 糊精、 聚乙 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8353919 A 3 0009 对水分散粒剂, 可使用的助剂包括: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 2700)、 木质素 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 烷基磺酸盐、 萘磺酸盐中的 一种或多种; 崩解剂如硫酸铵、 硫酸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淀粉及其衍生物(如改性淀粉)、 膨 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粘结剂如淀粉、 葡萄糖、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蔗糖 中的一种或多种; 填料如硅藻土、。
10、 高岭土、 白炭黑、 轻质碳酸钙、 滑石粉、 凹凸棒土、 陶土中的 一种或多种。 0010 对水乳剂, 可使用的助剂包括: 乳化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 三苯 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农乳700#(通用名: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 农乳2201#、 斯盘-60#(通用名: 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 吐温-60#(通用名: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 酯)、 TX-10(通用名: 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 农乳1601(通用名: 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 氧乙烯嵌段聚合物)、 农乳600#、 农乳400#中一种或多种; 溶剂如二甲苯、 甲苯、 环己酮、 溶剂 油(牌号: 。
11、S-150、 S-180、 S-200)一种或多种; 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 环氧氯丙烷、 环氧大豆 油中一种或多种; 防冻剂: 乙二醇、 丙二醇、 甘油、 尿素、 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 增 稠剂如黄原胶、 聚乙烯醇、 膨润土、 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如甲醛、 苯甲酸、 苯甲酸 钠中一种或多种, 水为去离子水。 0011 对悬浮剂, 可使用的助剂包括: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 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 烷基酚 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 农乳2201、 斯盘-60(通用名: 失水山。
12、梨醇硬脂酸酯)、 吐温-60(通用 名: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 农乳1601#(通用名: 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 嵌段聚合物)、 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如烷基酚聚 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 酯、 烷基硫酸盐、 烷基磺酸盐、 萘磺酸盐、 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 多种; 增稠剂如黄原胶、 聚乙烯醇、 膨润土、 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如甲醛、 苯甲酸、 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 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 环氧氯丙烷、 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
13、种; 消 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 防冻剂如乙二醇、 丙二醇、 甘油、 尿素、 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 多种; 水为去离子水。 0012 对可湿性粉剂, 可使用的助剂包括: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类(TERSPERSE 2700、 T36、 GY-D06等)、 木质素磺酸盐类(Ufoxane 3A、 Borresperse NA、 Borresperse CA-SA等)、 萘和 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类(NNO、 MF、 Morwet D-425、 Tamol NN、 TERSPERSE2020等)、 拉开粉 BX(二丁基萘磺酸钠)、 EO-PO嵌段聚醚类、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烷基酚聚氧乙。
14、烯基 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 中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如硫酸盐类(K-12)、 磺酸盐类(ABS-Na、 BX、 Terwet 1004等)、 复合润湿剂(Morwet EFW)中一种或多种; 填料如硅藻土、 高岭土、 轻 钙、 滑石粉、 白炭黑、 凹凸棒土、 陶土、 硫酸铵、 尿素、 蔗糖、 葡萄糖、 玉米淀粉、 硫酸钠、 多聚磷 酸钠等一种或多种。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物, 对番茄根结线虫和番茄早疫 病均具有显著的防效, 且两者复配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技术效果, 对作物安全性好, 符合 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7 页 4。
15、 CN 108353919 A 4 0014 (一)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室内毒力测定 0015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番茄根结线虫和番茄早疫病 的防治效果。 0016 1、 针对番茄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0017 防治对象: 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 试验方法参考 NY/T1833.1- 2009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线虫剂第1部分抑制植物病原线虫试验浸虫法 。 从番茄 根上挑取根结线虫的卵块用水清洗, 置于培养皿的湿滤纸上, 20-25下孵化, 获得龄期一 致的二龄幼虫。 用水将培养好的线虫从培养基上洗脱, 过滤, 100。
16、0r/min下离心2min, 弃上清 液, 加水, 再离心, 最后用水将线虫重悬浮至约400头/mL备用。 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 配置成 所需的药液, 备用。 用移液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依次吸取药液3mL分别加入试管中, 然后吸 取制备好的等量线虫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 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液于24孔生 化测试板的小孔内, 加盖, 于25恒温培养24h。 每处理4次重复, 以2.5丙酮溶液和不含药 剂的处理作为对照。 从各处理中取1mL混合液在解剖镜下观察线虫死亡情况, 每重复观察线 虫数应不少于100头, 记录调查的总线虫数和死亡线虫数。 0018 0019 0020 根据调查数据。
17、, 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获得 LC50值, 并由此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共毒系数大于120时, 表示混剂两组分之间表现 为增效作用; 共毒系数介于80-120之间, 表示混剂两组分之间表现为加和作用; 共毒系数小 于80, 表示混剂两组分之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0021 表1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组合对番茄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22 处理药剂LC50(mg/L)CTC 化合物1(A)8.05 吡唑醚菌酯(B)68.5 A:B1:8068.5391.48 A:B1:4057.23101.16 A:B1:2041.07122.86 A:B1:10。
18、31.35129.85 A:B1:523.73128.21 A:B1:2.516.38132.95 A:B1:110.68134.90 A:B2.5:17.58142.01 A:B5:16.77139.41 A:B10:16.52134.24 A:B20:16.32132.96 A:B40:16.05135.98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8353919 A 5 A:B80:17.86103.55 0023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在重量比1:20-40:1范围内混用, 对番茄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毒力, 以重量比1:2.5-40:1进行混用获得的协同效果更显著, 尤。
19、 其是在重量比1:1-10:1范围内, 协同效果最为显著。 0024 2、 针对番茄早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25 试验对象为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ari)。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 1与吡唑醚菌酯原药及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不同配比复配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ari)的抑制作用。 将被测菌株在PDA平板上培养6d后, 自菌落边缘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 将菌饼接种到含不同质量浓度药剂的平板上, 对照加无菌水, 每处理重复4次, 置于25、 每 天12h黑暗及12h光照的条件下培养6d(待对照菌落直径至少为50mm以上但不长满整个培养 皿时), 采用十字。
20、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 0026 计算各处理菌落增长直径及抑制率, 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获得EC50值, 并由此计 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共毒系数大于120时, 表示混剂两组分之间表现为增效作用; 共毒 系数介于80-120之间, 表示混剂两组分之间表现为加和作用; 共毒系数小于80, 表示混剂两 组分之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0027 表2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组合对番茄早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28 0029 003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定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在重量比1:40-20:1范围内混用 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毒力, 以重量比1:20-5:1进行混用获得的协同。
21、效果更为显 著, 尤其是重量比在1:2.5-2.5:1范围内, 协同效果最为显著。 0031 (二)化合物1和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应用制剂 0032 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33 制剂实施例1 0034 称取20化合物1、 4.5吡唑醚菌酯、 6烷基萘磺酸钠、 4萘磺酸钠、 3 -环糊 精, 滑石粉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在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经过挤压、 造粒、 干燥, 并经筛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8353919 A 6 分步骤制得24.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 0035 制剂实施例2 0036 称取15化合物1、 10吡唑醚菌酯、 5木质素磺酸钠、 3烷基磺。
22、酸钠、 5聚乙 烯吡咯烷酮, 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在搅拌釜中混合均匀, 经过挤压、 造粒、 干 燥, 并经筛分步骤制得2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 0037 制剂实施例3 0038 称取5化合物1、 25吡唑醚菌酯、 4.5烷基萘磺酸钠、 4木质素磺酸钠、 1烷 基磺酸钠、 1.5萘磺酸钠, 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 法, 即混合、 超微气流粉碎、 混合、 造粒步骤制取30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0039 制剂实施例4 0040 称取10化合物1、 15吡唑醚菌酯、 4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钙、 3烷基萘 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3烷基萘磺。
23、酸钠, 滑石粉加足至100。 上述原料经混合、 超微气流粉 碎、 混合工艺步骤制备2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0041 (三)化合物1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制剂田间药效试验 0042 1、 对番茄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 0043 发明人于2017年在山东省寿光市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24.5化合物1吡唑醚菌 酯颗粒剂)、 制剂实施例2(2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田间药效 试验, 验证了该药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的安全性。 0044 试验作物为番茄, 防治对象为根结线虫, 试验地平坦, 线虫虫量大。 试验采用毒砂/ 土撒施法, 每个处理重复4次, 小区随机排列, 每。
24、小区15m2, 共32个小区。 0045 调查方法: 寻找受害可疑病株,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 每点调查2株, 计算发病率、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046 病株分级方法: 0047 0级: 根系无虫瘿; 0048 1级: 根系有少量小虫瘿; 0049 3级: 三分之二根系布满小虫瘿; 0050 5级: 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0051 7级: 根系形成须根团。 0052 0053 0054 表3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8353919 A 7 0055 005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制剂实施例1(24.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和制剂实 施。
25、例2(2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药后15天的 防效高于60, 明显优于10化合物1颗粒剂和2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试验所有处理 对番茄的生长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番茄果品和产量正常。 0057 2、 番茄早疫病田间防效试验。 0058 2017年在山东省寿光市进行番茄早疫病田间试验防治试验, 采用制剂实施例3 (30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制剂实施例4(2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可湿 性粉剂)进行番茄早疫病的防治。 0059 试验作物为西红柿, 品种为浙粉202。 根据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 T17980.33-2000杀菌剂防治番茄早疫。
26、病 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共设8个药剂处理, 另加1 清水对照, 每处理4次重复, 每小区面积30m2, 随机区组排列。 采用喷雾施药, 喷雾均匀全面, 以清水为空白对照, 用药液量为500L/hm2。 在发病初期第一次施药, 7天后第二次施药, 共施 药两次。 0060 调查方法: 在施药前、 第二次施药后7天、 15天分别调查各小区, 每小区随机调查50 株番茄, 调查每株全部叶片, 记录总叶数、 各级病叶数和病级数。 0061 分级标准如下: 0062 0级: 无病斑; 0063 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0064 3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10; 0065 5级: 病。
27、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15; 0066 7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625; 0067 9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5以上。 0068 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0069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0070 防治效果()1-(对照施药前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后病情指数)/(对照施药后 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前病情指数100 0071 表4防治番茄早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8353919 A 8 0072 007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制剂实施例3(30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制剂 实施例4(25化合物1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番茄早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药后15 天的防效基本高于90, 明显优于10化合物1颗粒剂和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0074 对番茄的安全性调查, 喷药后每天观察, 各试验处理对番茄无药害现象发生。 0075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 其杀线虫和防治菌核 病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 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 除了具有显著的杀虫杀菌效 果外, 更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对作安全性好, 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835391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