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325764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04005.7

申请日:

20161108

公开号:

CN206507790U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1/40,A47J31/44,A47J31/46,A47J31/06,A47J31/58,A47J45/08

主分类号:

A47J31/40,A47J31/44,A47J31/46,A47J31/06,A47J31/58,A47J45/08

申请人:

天津市山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祝智

地址: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业园金园道12号

优先权:

CN20162120400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包括壶身、壶盖、泡茶器、手柄、壶底和底盘;壶身,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壶盖,其设于壶身上方,所述壶盖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所述通气通孔内设有重力球;泡茶器,其包括圆柱环与圆柱滤芯,底盘,其设于壶身与壶底之间,其与壶身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形成电器腔,手柄,其内设有注水管,所述手柄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由于重力球的存在可分散蒸气,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另外水通过设于手柄内的注水管进入壶身内,注水管中的冷水可手柄对起到隔热作用,便于取放,手柄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可起到防滑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包括壶身、壶盖、泡茶器、手柄、壶底和底盘,其特征在于:壶身,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壶盖,其设于壶身上方,所述壶盖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所述通气通孔为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的结构,所述通气通孔内设有重力球;泡茶器,其包括圆柱环与圆柱滤芯,所述圆柱环外壁上端设有可卡设在所述内凸斜面上的外凸斜面,所述圆柱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圆柱滤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圆柱滤芯内中央设有柱芯,所述柱芯上端设有转动柄,旋转所述转动柄可使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沿轴向运动;底盘,其设于壶身与壶底之间,其与壶身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形成电器腔,所述电器腔内设有耦合器,所述耦合器上设有向壶身内注水的供水部件,所述供水部件包括供水通道;手柄,其内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伸入电器腔内并与供水通道连通,所述注水管的出水端由下至上穿出手柄并伸入壶身内,所述手柄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通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与供水通道密封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滤芯壁面上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底部设有发热盘及感温探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背景技术

养生水壶可以用来做养生壶煮花茶,中草药等,外观整洁大方.玻璃养生壶、即可煮各类养生粥也可进行冲茶等功能,均受到消费者喜爱。而现有技术中的养生水壶,在养生水壶加热的时候,大量高温的水蒸汽会冒出,存在烫伤人的安全隐患,同时泡茶器通常只能设置在壶身的某一固定位置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升降,造成使用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当壶身内蒸气较少时重力球可堵住通气通孔,当壶身内蒸气较多时蒸气可推动重力球向上,蒸气向上喷出,但由于重力球的存在可分散蒸气,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另外水通过设于手柄内的注水管进入壶身内,注水管中的冷水可手柄对起到隔热作用,便于取放,手柄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可起到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包括壶身、壶盖、泡茶器、手柄、壶底和底盘;

壶身,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

壶盖,其设于壶身上方,所述壶盖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所述通气通孔为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的结构,所述通气通孔内设有重力球;

泡茶器,其包括圆柱环与圆柱滤芯,所述圆柱环外壁上端设有可卡设在所述内凸斜面上的外凸斜面,所述圆柱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圆柱滤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圆柱滤芯内中央设有柱芯,所述柱芯上端设有转动柄,旋转所述转动柄可使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沿轴向运动;

底盘,其设于壶身与壶底之间,其与壶身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形成电器腔,所述电器腔内设有耦合器,所述耦合器上设有向壶身内注水的供水部件,所述供水部件包括供水通道;

手柄,其内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伸入电器腔内并与供水通道连通,所述注水管的出水端由下至上穿出手柄并伸入壶身内,所述手柄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通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与供水通道密封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滤芯壁面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底部设有发热盘及感温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当壶身内蒸气较少时重力球可堵住通气通孔,当壶身内蒸气较多时蒸气可推动重力球向上,蒸气向上喷出,但由于重力球的存在可分散蒸气,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另外水通过设于手柄内的注水管进入壶身内,注水管中的冷水可手柄对起到隔热作用,便于取放,手柄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可起到防滑作用。

2.通过旋转转动柄可使得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上下运动,实现既可以使茶叶悬置在壶身上部,又可以使茶叶落在壶身的下部的目的,调节滤茶器与底盘之间的距离,不受壶身中水量多少的影响,同时还可调节茶水浓度。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茶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身、2.内凸斜面、3.壶盖、4.通气通孔、5.重力球、6.泡茶器、7.圆柱环、8.圆柱滤芯、9.外凸斜面、10.内螺纹、11.外螺纹、12.柱芯、13.转动柄、14.底盘、15.壶底、16.电器腔、17.耦合器、18.供水通道、19.手柄、20.注水管、21.防滑凸点、22.单向阀、23.通孔、24.发热盘、25.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茶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1-图3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包括壶身1、壶盖3、泡茶器6、手柄19、壶底15和底盘14;壶身1,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2;壶盖3,其设于壶身1上方,所述壶盖3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4,所述通气通孔4为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的结构,所述通气通孔4内设有重力球5;泡茶器6,其包括圆柱环7与圆柱滤芯8,所述圆柱环7外壁上端设有可卡设在所述内凸斜面2上的外凸斜面9,所述圆柱环7内壁设有内螺纹10,所述圆柱滤芯8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10配合的外螺纹11,所述圆柱滤芯8内中央设有柱芯12,所述柱芯12上端设有转动柄13,旋转所述转动柄13可使圆柱滤芯8在圆柱环7内沿轴向运动;底盘14,其设于壶身1与壶底15之间,其与壶身1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15形成电器腔16,所述电器腔16内设有耦合器17,所述耦合器17上设有向壶身1内注水的供水部件,所述供水部件包括供水通道18;手柄19,其内设有注水管20,所述注水管20的入水端伸入电器腔16内并与供水通道18连通,所述注水管20的出水端由下至上穿出手柄19并伸入壶身1内,所述手柄19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21。

所述供水通道18上设有单向阀22,所述注水管20的入水端与供水通道18密封套接。

所述圆柱滤芯8壁面上设有通孔23。

所述底盘14底部设有发热盘24及感温探头25。

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中,水通过供水通道18、注水管20进入壶身1中,注水管20中的冷水可对手柄19起到隔热作用,便于取放,手柄19的内缘、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21,可起到防滑作用,此时可根据壶身1中水量的多少以及需要的浓度,调节圆柱滤芯8的高度,通过旋转转动柄13可使得圆柱滤芯8旋转,由于圆柱滤芯8与圆柱环7之间有相配合的外螺纹11与内螺纹10,使得圆柱滤芯8在旋转的同时在圆柱环7内上下运动,从而调节滤茶器6与底盘14之间的距离,开始加热后,当壶身1内蒸气较少时重力球5可堵住通气通孔4,当壶身1内蒸气较多时蒸气可推动重力球5向上,蒸气向上喷出,由于重力球5的存在可分散蒸气,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04005.7 (22)申请日 2016.11.08 (73)专利权人 天津市山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业园金 园道12号 (72)发明人 祝智 (51)Int.Cl. A47J 31/40(2006.01) A47J 31/44(2006.01) A47J 31/46(2006.01) A47J 31/06(2006.01) A47J 31/58(2006.01) A47J 4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

2、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 壶, 包括壶身、 壶盖、 泡茶器、 手柄、 壶底和底盘; 壶身, 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 壶盖, 其设 于壶身上方, 所述壶盖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 孔, 所述通气通孔内设有重力球; 泡茶器, 其包括 圆柱环与圆柱滤芯, 底盘, 其设于壶身与壶底之 间, 其与壶身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形成电器 腔, 手柄, 其内设有注水管, 所述手柄的内缘、 外 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 由于重力球的存在可 分散蒸气, 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 另外水 通过设于手柄内的注水管进入壶身内, 注水管中 的冷水可手柄对起到隔热作用, 。

3、便于取放, 手柄 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 可起到防 滑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507790 U 2017.09.22 CN 206507790 U 1.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包括壶身、 壶盖、 泡茶器、 手柄、 壶底和底盘, 其特征在 于: 壶身, 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 壶盖, 其设于壶身上方, 所述壶盖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 所述通气通孔为上部分 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的结构, 所述通气通孔内设有重力球; 泡茶器, 其包括圆柱环与圆柱滤芯, 所述圆柱环外壁上端设有可卡设在所述内凸斜面 上的外凸斜面, 所述圆柱环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

4、述圆柱滤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 的外螺纹, 所述圆柱滤芯内中央设有柱芯, 所述柱芯上端设有转动柄, 旋转所述转动柄可使 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沿轴向运动; 底盘, 其设于壶身与壶底之间, 其与壶身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形成电器腔, 所述电 器腔内设有耦合器, 所述耦合器上设有向壶身内注水的供水部件, 所述供水部件包括供水 通道; 手柄, 其内设有注水管, 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伸入电器腔内并与供水通道连通, 所述注 水管的出水端由下至上穿出手柄并伸入壶身内, 所述手柄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 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通道上设 有单向。

5、阀, 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与供水通道密封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滤芯壁面 上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底部设有 发热盘及感温探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07790 U 2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背景技术 0002 养生水壶可以用来做养生壶煮花茶, 中草药等, 外观整洁大方.玻璃养生壶、 即可 煮各类养生粥也可进行冲茶等功能, 均受到消费者喜爱。 而现有技术中。

6、的养生水壶, 在养生 水壶加热的时候, 大量高温的水蒸汽会冒出, 存在烫伤人的安全隐患, 同时泡茶器通常只能 设置在壶身的某一固定位置处, 位置相对固定, 不能升降, 造成使用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当壶身内蒸气较少时重力球可堵住通气通孔, 当壶身内蒸气较多时蒸气可推动重力球向 上, 蒸气向上喷出, 但由于重力球的存在可分散蒸气, 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 另外水 通过设于手柄内的注水管进入壶身内, 注水管中的冷水可手柄对起到隔热作用, 便于取放, 手柄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 可起到防滑作用。 。

7、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生水壶, 包括壶身、 壶盖、 泡茶器、 手柄、 壶底和底盘; 0006 壶身, 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 0007 壶盖, 其设于壶身上方, 所述壶盖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 所述通气通孔为上 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的结构, 所述通气通孔内设有重力球; 0008 泡茶器, 其包括圆柱环与圆柱滤芯, 所述圆柱环外壁上端设有可卡设在所述内凸 斜面上的外凸斜面, 所述圆柱环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圆柱滤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 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圆柱滤芯内中央设有柱芯, 所述柱芯上端设有转动柄, 旋转所述。

8、转动柄 可使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沿轴向运动; 0009 底盘, 其设于壶身与壶底之间, 其与壶身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形成电器腔, 所 述电器腔内设有耦合器, 所述耦合器上设有向壶身内注水的供水部件, 所述供水部件包括 供水通道; 0010 手柄, 其内设有注水管, 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伸入电器腔内并与供水通道连通, 所 述注水管的出水端由下至上穿出手柄并伸入壶身内, 所述手柄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 防滑凸点。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供水通道上设有单向阀, 所述注水管的入水端与供水通道密封套 接。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圆柱滤芯壁面上设有通孔。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底盘底部设有发。

9、热盘及感温探头。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 1.当壶身内蒸气较少时重力球可堵住通气通孔, 当壶身内蒸气较多时蒸气可推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507790 U 3 重力球向上, 蒸气向上喷出, 但由于重力球的存在可分散蒸气, 防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 伤; 另外水通过设于手柄内的注水管进入壶身内, 注水管中的冷水可手柄对起到隔热作用, 便于取放, 手柄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 可起到防滑作用。 0016 2.通过旋转转动柄可使得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上下运动, 实现既可以使茶叶悬置 在壶身上部, 又可以使茶叶落在壶身的下部的目的, 调节滤茶器与。

10、底盘之间的距离, 不受壶 身中水量多少的影响, 同时还可调节茶水浓度。 附图说明 0017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但是 应当知道, 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 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 此外, 除非特别指出, 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 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 绘制。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茶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1.壶身、 2.内凸斜面、 3.壶盖、 4.通气通孔、 5.重力球、 6.泡茶器、 7.圆柱环、 8.圆柱。

11、滤芯、 9.外凸斜面、 10.内螺纹、 11.外螺纹、 12.柱芯、 13.转动柄、 14.底盘、 15.壶底、 16.电器腔、 17.耦合器、 18.供水通道、 19.手柄、 20.注水管、 21.防滑凸点、 22.单向阀、 23.通 孔、 24.发热盘、 25.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首先,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特点 和优点等, 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 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 何限制。 此外, 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 或者被显示 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 仍然可在。

12、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 行任意组合或删减, 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另外, 为了简化图面起见, 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0023 将理解, 当据称将部件 “连接” 到另一个部件时, 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 可以存在中间部件。 相反, 当据称将部件 “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部件时, 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 件。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茶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 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下面就结合图1-图3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5 如图1-3所示, 一种隔热防烫伤的养。

13、生水壶, 包括壶身1、 壶盖3、 泡茶器6、 手柄19、 壶底15和底盘14; 壶身1, 其开口端内壁面设有内凸斜面2; 壶盖3, 其设于壶身1上方, 所述壶 盖3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气通孔4, 所述通气通孔4为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的结构, 所 述通气通孔4内设有重力球5; 泡茶器6, 其包括圆柱环7与圆柱滤芯8, 所述圆柱环7外壁上端 设有可卡设在所述内凸斜面2上的外凸斜面9, 所述圆柱环7内壁设有内螺纹10, 所述圆柱滤 芯8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10配合的外螺纹11, 所述圆柱滤芯8内中央设有柱芯12, 所述 柱芯12上端设有转动柄13, 旋转所述转动柄13可使圆柱滤芯8在圆柱环7内沿。

14、轴向运动; 底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507790 U 4 盘14, 其设于壶身1与壶底15之间, 其与壶身1的内底密封连接并与壶底15形成电器腔16, 所 述电器腔16内设有耦合器17, 所述耦合器17上设有向壶身1内注水的供水部件, 所述供水部 件包括供水通道18; 手柄19, 其内设有注水管20, 所述注水管20的入水端伸入电器腔16内并 与供水通道18连通, 所述注水管20的出水端由下至上穿出手柄19并伸入壶身1内, 所述手柄 19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21。 0026 所述供水通道18上设有单向阀22, 所述注水管20的入水端与供水通道18密封套 接。 。

15、0027 所述圆柱滤芯8壁面上设有通孔23。 0028 所述底盘14底部设有发热盘24及感温探头25。 0029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中, 水通过供水通道18、 注水管20进入壶身1中, 注水管20中的 冷水可对手柄19起到隔热作用, 便于取放, 手柄19的内缘、 外缘均设有半球形防滑凸点21, 可起到防滑作用, 此时可根据壶身1中水量的多少以及需要的浓度, 调节圆柱滤芯8的高度, 通过旋转转动柄13可使得圆柱滤芯8旋转, 由于圆柱滤芯8与圆柱环7之间有相配合的外螺 纹11与内螺纹10, 使得圆柱滤芯8在旋转的同时在圆柱环7内上下运动, 从而调节滤茶器6与 底盘14之间的距离, 开始加热后, 。

16、当壶身1内蒸气较少时重力球5可堵住通气通孔4, 当壶身1 内蒸气较多时蒸气可推动重力球5向上, 蒸气向上喷出, 由于重力球5的存在可分散蒸气, 防 止蒸气聚集喷射发生烫伤。 0030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 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 变化与改进等, 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50779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507790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507790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