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折叠床.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323729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89663.6

申请日:

20170328

公开号:

CN108652319A

公开日:

2018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19/12

主分类号:

A47C19/12

申请人:

湖北文理学院

发明人:

陈希,吴华伟,张佳丽,刘舒豪,李正

地址:

441053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优先权:

CN20171018966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折叠床,属于组合智能家具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折叠床,包括三块拼接床板,滚轮和电动机。滚轮安装在床板下方,起支撑和滚动作用。轨道嵌在床板中,起导滑作用。在展开状态下,三块床板拼接成一张床;在展开状态下,第三块床板沿轨道移动至第二块床板上方,第二块床板载着第三块床板一起移动至第一块上方,实现折叠功能。在本发明的第一块床板的两个相邻面上分别有两块床架,用螺栓将床架固定在墙角的两个相邻的墙面上。可用遥控器实现自动折叠和展开功能,方便使用,节省空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块床板(1)、第二块床板(2)、第三块床板(3)、主动滚轮(4)、从动滚轮(5)电动机(6)、轨道(7)、红外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8)、床架(9)和螺栓(10),所述的主动滚轮(4)、从动滚轮(5)和电动机(6)安装于第二块床板(2)下方,主动滚轮(4)、从动滚轮(5)和电动机(6)安装于第三块床板(3)下方,折叠过程中,电动机(6)带动主动滚轮运动(4),由主动滚轮(4)带动从动滚轮(5)和床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其特点在于:折叠床长200cm,宽80cm,第一块床板(1)全长85cm,其中斜坡水平长度15cm,第二块床板(2)全长80cm,两端斜坡水平长度分别为15cm,第三块床板(3)全长65cm,斜坡水平长度为15cm,第一块床板(1)的两个相邻面具有固定装置,一端有倾斜坡面,另一端无倾斜坡面,并在上表面开有槽孔安装了轨道(7),所述的第二块床板(2)的两端都有倾斜坡面,并在上表面开有槽孔安装了轨道(7),下方具有带有发动机(6)的主动滚轮(4)和从动滚轮(5),第三块床板(3)一端有倾斜坡面,一端无倾斜坡面,下方具有带有发动机(6)的主动滚轮(4)和从动滚轮(5),在展开时拼接成一个床,床板表面加工两条凹槽用于安装轨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其特点在于:在展开状态下,第三块床板(3)先运动至第二块床板(2)上方,第二块床板(2)运载第三块床板(3)一起运动至第一块床板(1)的上方实现床的折叠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其特点在于:在折叠状态下,第二块床板(2)载着第三块床板(3)运动到指定位置停止运动,然后第三块床板(3)运动至指定位置,实现床的展开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其特点在于:在电动机(6)上串联一个红外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8),可实现远程遥控,智能折叠和展开。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折叠床。

背景技术

现代都市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密集,二胎政策的开放人口增多,部分人收入无法承担相应需求的住房面积,许多小户型需要两张床,却很难放下两张床,因此对于床而言,在满足日常生活要求的前提下,节约空间,实用方便就更显重要。现有折叠床在不使用时可折叠达到节省空间的功能,但在使用时安放在地面,致使丧失了节省空间的功能。本发明可安放在一张传统床的上方,或其他物体上方,使本安放一张床的面积,变为能安放两张床,并且在不使用时,本发明能折叠起来,在省空间的基础上更省空间,也更加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折叠床,在使用时无法节省空间和手动操作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折叠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选择一个墙角将第一块床板固定在墙角的相邻两面墙上,床板下的滚轮运用电机驱动沿导轨做直线运动,在电动机上串联一个红外线接收器,使用红外线遥控器,完成远程开关智能折叠,实现节省空间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安装在床传统床或其他杂物的上方,节省空间;运用电动机驱动,传感器技术,可实现远程开关,智能自动折叠和展开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有本发明的智能折叠床的床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图1、2所示:一种智能折叠床主要由三块床板、滚轮和电动机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块床板1的两个相邻面上分别有两块床架9,用螺栓10将床架9固定在墙角的两个相邻的墙面上,第一块床板1上表面开有两条凹槽并加工成轨道7。第二块床板2上表面开有两条凹槽并加工成轨道7,下方安装了主动滚轮4、电动机6和从动滚轮5,电动机6上方有红外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8。第三块床板3下方安装了主动滚轮4、电动机6和从动滚轮5,电动机6上方有红外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8。

本发明处于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遥控器按下折叠键,第三块床板3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开始运动,至第三块床板3的下平面与第二块床板2的上平面重合时停止运动。随后,第二块床板2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载着第三块3床板开始运动,至初始设置的终点位置,即当三块床板垂直方向重叠停止,完成整个折叠过程。

本发明处于折叠状态,使用遥控器按下展开键,第二块床板2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载着第三块床板3开始运动,至原始设定位置停止。随后第三块床板3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开始运动,至原始设定位置停止,完成整个展开过程。本发明设计巧妙,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用智能机械代替传统手动,让生活更简单。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简单的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法之一,实际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智能折叠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智能折叠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智能折叠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智能折叠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折叠床.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89663.6 (22)申请日 2017.03.28 (71)申请人 湖北文理学院 地址 441053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隆中路 296号 (72)发明人 陈希 吴华伟 张佳丽 刘舒豪 李正 (51)Int.Cl. A47C 19/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折叠床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折叠床, 属于组合智 能家具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折叠床, 包括三 块拼接床板, 滚轮和电动机。 滚轮安装在床板下 方, 起支撑和滚动作用。 轨。

2、道嵌在床板中, 起导滑 作用。 在展开状态下, 三块床板拼接成一张床; 在 展开状态下, 第三块床板沿轨道移动至第二块床 板上方, 第二块床板载着第三块床板一起移动至 第一块上方, 实现折叠功能。 在本发明的第一块 床板的两个相邻面上分别有两块床架, 用螺栓将 床架固定在墙角的两个相邻的墙面上。 可用遥控 器实现自动折叠和展开功能, 方便使用, 节省空 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8652319 A 2018.10.16 CN 108652319 A 1.一种智能折叠床,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块床板 (1) 、 第二块床板 (2) 、 第三块床板 (3) 、 主动滚。

3、轮 (4) 、 从动滚轮 (5) 电动机 (6) 、 轨道 (7) 、 红外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 (8) 、 床架 (9) 和螺栓 (10) , 所述的主动滚轮 (4) 、 从动滚轮 (5) 和电动机 (6) 安装于第二块床板 (2) 下方, 主动滚轮 (4) 、 从动滚轮 (5) 和电动机 (6) 安装于第三块床板 (3) 下方, 折叠过程中, 电 动机 (6) 带动主动滚轮运动 (4) , 由主动滚轮 (4) 带动从动滚轮 (5) 和床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 其特点在于: 折叠床长200cm,宽80cm, 第一 块床板 (1) 全长85cm, 其中斜坡水平长。

4、度15cm, 第二块床板 (2) 全长80cm, 两端斜坡水平长度 分别为15cm, 第三块床板 (3) 全长65cm, 斜坡水平长度为15cm, 第一块床板 (1) 的两个相邻面 具有固定装置, 一端有倾斜坡面, 另一端无倾斜坡面, 并在上表面开有槽孔安装了轨道 (7) , 所述的第二块床板 (2) 的两端都有倾斜坡面, 并在上表面开有槽孔安装了轨道 (7) , 下方具 有带有发动机 (6) 的主动滚轮 (4) 和从动滚轮 (5) , 第三块床板 (3) 一端有倾斜坡面, 一端无 倾斜坡面, 下方具有带有发动机 (6) 的主动滚轮 (4) 和从动滚轮 (5) , 在展开时拼接成一个 床, 床。

5、板表面加工两条凹槽用于安装轨道 (7)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 其特点在于: 在展开状态下, 第三块床板 (3) 先运动至第二块床板 (2) 上方, 第二块床板 (2) 运载第三块床板 (3) 一起运动至第一块床板 (1) 的上方实现床的折叠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 其特点在于: 在折叠状态下, 第二块床板 (2) 载着第三块床板 (3) 运动到指定位置停止运动, 然后第三块床板 (3) 运动至指定位置, 实现 床的展开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床, 其特点在于: 在电动机 (6) 上串联一个红外 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 (8)。

6、 , 可实现远程遥控, 智能折叠和展开。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52319 A 2 一种智能折叠床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折叠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都市发展迅速, 城镇人口密集, 二胎政策的开放人口增多, 部分人收入无法承 担相应需求的住房面积, 许多小户型需要两张床, 却很难放下两张床, 因此对于床而言, 在 满足日常生活要求的前提下, 节约空间, 实用方便就更显重要。 现有折叠床在不使用时可折 叠达到节省空间的功能, 但在使用时安放在地面, 致使丧失了节省空间的功能。 本发明可安 放在一张传统床的上方, 或其他物。

7、体上方, 使本安放一张床的面积, 变为能安放两张床, 并 且在不使用时, 本发明能折叠起来, 在省空间的基础上更省空间, 也更加美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折叠床, 在使用时无法节省空间和手动操作的不足, 提供一种智能折叠床。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选择一个墙角将第一块床板固定在墙角的相邻两面 墙上, 床板下的滚轮运用电机驱动沿导轨做直线运动, 在电动机上串联一个红外线接收器, 使用红外线遥控器, 完成远程开关智能折叠, 实现节省空间的目的。 0005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安装 在床传统床或其他杂物的。

8、上方, 节省空间; 运用电动机驱动, 传感器技术, 可实现远程开关, 智能自动折叠和展开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安装有本发明的智能折叠床的床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08 图1、 2所示: 一种智能折叠床主要由三块床板、 滚轮和电动机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 块床板1的两个相邻面上分别有两块床架9, 用螺栓10将床架9固定在墙角的两个相邻的墙 面上, 第一块床板1上表面开有两条凹槽并加工成轨道7。 第二块床板2上表面开有两条凹槽 并加工成轨道7, 下方安装了主动滚轮4、 电动机6和从动滚轮5, 电动机6上方有红外线接收 器及电动。

9、机开关装置8。 第三块床板3下方安装了主动滚轮4、 电动机6和从动滚轮5, 电动机6 上方有红外线接收器及电动机开关装置8。 0009 本发明处于展开状态 (如图1所示) , 使用遥控器按下折叠键, 第三块床板3的电动 机6开始运转, 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开始运动, 至第三块床板3的下平面与第二块床板2的 上平面重合时停止运动。 随后, 第二块床板2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 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载 着第三块3床板开始运动, 至初始设置的终点位置, 即当三块床板垂直方向重叠停止, 完成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652319 A 3 整个折叠过程。 0010 本发明处于折叠状态, 。

10、使用遥控器按下展开键, 第二块床板2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 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载着第三块床板3开始运动, 至原始设定位置停止。 随后第三块床板 3的电动机6开始运转, 带动主动滚轮4沿轨道7开始运动, 至原始设定位置停止, 完成整个展 开过程。 本发明设计巧妙, 节省空间, 使用方便, 用智能机械代替传统手动, 让生活更简单。 0011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简单的描述, 该描述没有限制性, 附图 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法之一, 实际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所以, 如果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受其启示,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 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 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652319 A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865231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