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69000.X (22)申请日 2017.06.21 (71)申请人 杜林峰 地址 450045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 镇河西杜村4组 (72)发明人 杜林峰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 技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 大树的成型技术, 它包括造编材料和造编技术, 所述造编材料选择丝棉木, 所述编造技术为每一 对从a起, 第一层与本对b交叉, 采。
2、用a内侧与b内 侧; 第二层相邻一对b交叉无论是a还是b, 均为一 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一层一层往上造编 分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一直至顶; 所述a与b的 锐角夹角范围为50 -70 ; 因此, 本发明具有使树 木快速成长、 成活率高和内部结实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9089678 A 2018.12.28 CN 109089678 A 1.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它包括造编材料和造编技术,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造编材料选择丝棉木, 所述编造技术为每一对从a起, 第一层与本对b交叉, 采 用a内侧与b内侧; 第二层相邻一对b交。
3、叉无论是a还是b, 均为一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 一层一层往上造编分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一直至顶; 所述a与b的锐角夹角范围为50 - 7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其特征在于: 所述a与b在根部位置处于相互接触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其特征在于: 所述a与a平行, b与b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编乔木当中干高超过3.3米, 粗1.5-2.5公分的乔木大树时, 选择的是柔韧度与成活 率高的丝棉木。 5.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编形状为圆形时, 干粗与干高的比例为1 4, 且a与b一左一右为一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其特征在于: 所述a与a基部之间的距离为40公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89678 A 2 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造编大树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 型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一株乔木(主指行道树类品种: 丝棉木, 国槐, 紫叶李等)长成50公分的直径大树需 要50年至上。
5、百年, 一般生长8-15年长至15-30公分粗, 显然周期太长, 跟不上当下的中国生 态建设对一定规格大树的市场需求, 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使乔木树快速成型, 以满足市场 日益旺盛的大树需求, 切实避免上山挖大树的情况; 因此, 开发一种使树木快速成长、 成活 率高和内部结实的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快速成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使树木快速成长、 成活率 高和内部结实的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快速成型技术。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它 包括造编材料和造编技术。
6、, 所述造编材料选择丝棉木, 所述编造技术为每一对从a起, 第一 层与本对b交叉, 采用a内侧与b内侧; 第二层相邻一对b交叉无论是a还是b, 均为一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一层一层往上造编分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一直至顶; 所述a与b的锐 角夹角范围为50 -70 。 0005 所述a与b在根部位置处于相互接触状态。 0006 所述a与a平行, b与b平行。 0007 所述造编乔木当中干高超过3.3米, 粗1.5-2.5公分的乔木大树时, 选择的是柔韧 度与成活率高的丝棉木。 0008 所述造编形状为圆形时, 干粗与干高的比例为1 4, 且a与b一左一右为一对。 0009 所述a与。
7、a基部之间的距离为40公分。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乔木当中干高超过3.3米, 粗1.5-2.5公分的乔 木大树造编材料时, 选择的是柔韧度与成活率高的丝棉木等, 作为的编织材料, 选择每株仿 古树用8对(8X2株16棵)、 9对、 10对等进行组合造编, 每一对交叉倾斜度一般为25 -35 之 间最好, a与b之间的锐角夹角优选为60 ; 每一对从a起, 第一层与本对b交叉(有a内侧与b内 侧与外侧之分)第二层相邻一对b交叉无论是a还是b, 均为一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一 层一层往上造编分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内侧外侧, 一直至十几层完全至顶, 最后成型后, 。
8、坚固抗风, 非常稳固; 用细丝带在高于树干1/3处进行捆扎处理, 并且要扎紧, 也即是80公分 以上全部扎紧, 采用细丝带的目的是为了树长大之后, 不至于将树干勒的那么紧, 有效避免 树干的不美观情况的出现; 随着不断增大, 每一根树干增粗, 3-5年以后血肉相连, 不断融为 一体, 8-10年外部空隙会全部长严实, 30年左右, 整个内部长实, 上部树冠变大; 一内一外, 一对a、 b, 加上一对a、 b, 这样不断的几何状交叉融合, 直至8-30多株完全融为一体, 最终成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089678 A 3 就大树团队, 成就百年大树体态, 时间周期在绿美化效果上。
9、加快了300-500以上; 因此, 本发明具有使树木快速成长、 成活率高和内部结实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的种植状态图。 0012 图中: 1、 a 2、 b 3、 第一层 4、 第二层 5、 第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它包括造编材料和造 编技术, 所述造编材料选择丝棉木, 所述编造技术为每一对从a1起, 第一层3与本对b2交叉, 采用a1内侧与b2内侧; 第二层相邻一对b2交叉无论是a1还是b2, 均为。
10、一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一层一层往上造编分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一直至顶; 所述a1与b2的锐角夹角范 围为50 -70 。 0016 本发明中采用乔木当中干高超过3.3米, 粗1.5-2.5公分的乔木大树造编材料时, 选择的是柔韧度与成活率高的丝棉木等, 作为的编织材料, 选择每株仿古树用8对(8X2株 16棵)、 9对、 10对等进行组合造编, 每一对交叉倾斜度一般为25 -35 之间最好, a与b之间的 锐角夹角优选为60 ; 每一对从a起, 第一层与本对b交叉(有a内侧与b内侧与外侧之分)第二 层相邻一对b交叉无论是a还是b, 均为一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一层一层往。
11、上造编分 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内侧外侧, 一直至十几层完全至顶, 最后成型后, 坚固抗风, 非常稳 固, 用绳子(宽条)扎牢顶部, 两层, 下边不用; 随着不断增大, 每一根树干增粗, 3-5年以后血 肉相连, 不断融为一体, 8-10年外部空隙会全部长严实, 30年左右, 整个内部长实, 上部树冠 变大; 一内一外, 一对a、 b, 加上一对a、 b, 这样不断的几何状交叉融合, 直至8-30多株完全融 为一体, 最终成就大树团队, 成就百年大树体态, 时间周期在绿美化效果上加快了300- 500以上; 具体的为a与b在根部位置处于相互接触状态, a与a平行, b与b平行, 造编乔木当。
12、 中干高超过3.3米, 粗1.5-2.5公分的乔木大树时, 选择的是柔韧度与成活率高的丝棉木; 所 述造编形状为圆形时, 干粗与干高的比例为1 4, 且a与b一左一右为一对, 所述a与a基部之 间的距离为40公分; 因此, 本发明具有使树木快速成长、 成活率高和内部结实的优点。 0017 实施例2 0018 如图1所示, 一种几何造编快速成长为百年大树的成型技术, 它包括造编材料和造 编技术, 所述造编材料选择丝棉木, 所述编造技术为每一对从a1起, 第一层3与本对b2交叉, 采用a1内侧与b2内侧; 第二层相邻一对b2交叉无论是a1还是b2, 均为一层内侧, 一层外侧, 交叉叠加一层一层往上。
13、造编分布, 一层一层内侧外侧, 一直至顶; 所述a1与b2的锐角夹角范 围为50 -70 , 所述a1与b2在根部位置处于相互接触状态。 所述a1与a1平行, b2与b2平行, 所 述造编乔木当中干高超过3.3米, 粗1.5-2.5公分的乔木大树时, 选择的是柔韧度与成活率 高的丝棉木。 0019 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对结构做进一步变换, 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089678 A 4 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08967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908967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