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3131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30497.5

申请日:

2011.05.19

公开号:

CN102278075A

公开日:

2011.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21B 17/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变更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变更后: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变更后:中海油研究总院 大连理工大学|||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17/02申请日:20110519|||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7/02; G06F17/00

主分类号:

E21B17/02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贾旭; 张崎; 矫滨田; 黄一; 邹星; 张日曦; 许亮斌; 刘刚; 沙勇; 徐阳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徐宁;关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力接头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应力接头的顶端与立管连接,底端连接水下井头系统。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立管的基础数据,得到应力接头的顶部外径和恒定的内径;2)选择设计参数αj;3)根据αj=RjL/Rj0=ΦeL/Φe0,确定应力接头的底端外径ΦeL;4)根据Lj=Rj0θj(αj-1)/ln(αj),确定应力接头的长度Lj;5)根据Φex=Φe0αx和确定应力接头的截面外径Φex;6)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然后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如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返回步骤2)。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接头呈锥体形,
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所述应力接头的
顶端与立管连接,底端连接水下井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其特征在于:所
述应力接头采用钛铝合金制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的优化
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立管的外部直径Φe,立管的壁厚tend-min,立管的弹性模量Er;由于应
力接头的顶部连接立管的底部,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端外部直径Φe0和应力接头
的内部直径Φi,应力接头的内部直径Φi在整个应力接头中保持恒定;根据制备应
力接头采用的材料,得到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E;根据立管系统在位分析的结果
得到立管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顶部的有效张力T0,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部
转角θj和应力接头顶部所受的联合剪切载荷F0
2)选择设计参数αj,设计参数αj的取值范围为1.1~1.5;
3)应力接头底端外径ΦeL的确定:设计参数αj初步决定应力接头底端曲率与
顶端曲率的比值RjL/Rj0,同时设计参数αj等于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与顶端外部直
径的比值ΦeLe0,即:
αj=RjL/Rj0=ΦeLe0
由此,得到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ΦeL的值;
4)应力接头长度Lj的确定:应力接头任意一截面的外径Φex与应力接头相应
截面的曲率半径Rjx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变化,即:
Rjx/Rj0=Φexe0=1+bx
其中,b是与设计参数αj和应力接头长度Lj相关的恒定值,表达式如下:
b=(αj-1)/Lj
Rj0=EIj0/M0
其中,E表示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I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惯性矩;
从应力接头底部沿曲率积分一直积分到转角与顶部转角相等,即得到应力接
头的长度Lj为:
Lj=Rj0θjj-1)/ln(αj)
5)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确定:为了得到应力接头截面的相应数据,沿应力接
头长度方向,从应力接头的底端到顶端将应力接头分为N等份,并对每一截面的
截面外径进行计算;
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表达式为:
Φex=Φe0αx
αx表示应力接头的截面设计系数:
α x = 1 + n N ( α j - 1 ) ]]>
其中,n表示N个截面中的第n个截面;
6)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然后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
如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对设计参数αj进行调整,返回步骤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应力接头顶部的弯曲强度EIj0与立管的弯曲刚度EIriser相同;
2)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刚度值为:
EIjx=Eπ(Φex4i4)/64
其中,Φe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外径,Φi表示应力接头恒定的内径;Ijx
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惯性矩;
沿应力接头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为:
M Lx = M 0 + F 0 L jx + T 0 1 b 2 R j 0 [ ( 1 + bL jx ) ln ( 1 + bL jx ) - bL jx ] ]]>
Ljx=nLj/N
其中,Lj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位置,M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许用弯矩值,
F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剪力,T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顶张紧力,Rj0表示应力接头
顶端的弯曲半径;
3)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曲率半径为:
Rjx=EIjx/Mx
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应力为:
σbx=EΦex/2Rjx
4)根据相应规范校核应力接头的相关应力,如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运用迭代
αj的方法确定应力接头底端外径ΦeL,进而满足规范要求。

说明书

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顶张紧式
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深水开发活动的大大增加,深水开发的技术装备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对连接海底管线和平台的立管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深水立管是一种柔性结构,
它们常常是直接与刚性结构连接,当立管两端与刚性结构固定连接时,特别是生
产立管直接与海床固定连接或直接与浮式结构、平台等固定连接时,其柔性会急
剧减小甚至消失,这样的连接部位弯曲强度在局部响应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进行深水立管设计时,就要在连接边界附近慎重选择结构形式,确定弯
曲强度,以避免发生局部弯曲应力过大的现象。在深水立管系统当中这样的结构
通常被称作应力接头(Stress Joint)。

应力接头的主要特性与整个立管的弯曲强度变化直接相关,性能也直接受其
几何形状影响,在深水立管系统当中,应力接头的主要功能是将立管位移和荷载
传递到固定或刚性端部,如平台和海床等,因此在进行应力接头设计时要充分考
虑立管与接头连接部位的力学特性及接头的主要形式。目前,应力接头的设计大
都依据设计者的相关经验,根据已有的应力接头和服役海洋环境进行应力接头设
计,因此当服役区域的海洋环境及生产要求发生变化时,设计的应力接头将很难
满足在该海洋环境下的功能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各种实际海洋环境,并能
满足功能性和经济性要求,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
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接头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
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所述应力接头的顶端与立管连接,底端连接水下井
头系统。

所述应力接头采用钛铝合金制成。

上述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获
取立管的外部直径Φe,立管的壁厚tend-min,立管的弹性模量Er;由于应力接头的
顶部连接立管的底部,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端外部直径Φe0和应力接头的内部直
径Φi,应力接头的内部直径Φi在整个应力接头中保持恒定;根据制备应力接头采
用的材料,得到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E;根据立管系统在位分析的结果得到立管
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顶部的有效张力T0,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部转角θj
应力接头顶部所受的联合剪切载荷F0;2)选择设计参数αj,设计参数αj的取值
范围为1.1~1.5;3)应力接头底端外径ΦeL的确定:设计参数αj初步决定应力接
头底端曲率与顶端曲率的比值RjL/Rj0,同时设计参数αj等于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
与顶端外部直径的比值ΦeLe0,即:

αj=RjL/Rj0=ΦeLe0

由此,得到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ΦeL的值;4)应力接头长度Lj的确定:应力接
头任意一截面的外径Φex与应力接头相应截面的曲率半径Rjx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变
化,即:

Rjx/Rj0=Φexe0=1+bx

其中,b是与设计参数αj和应力接头长度Lj相关的恒定值,表达式如下:

b=(αj-1)/Lj

Rj0=EIj0/M0

其中,E表示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I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惯性矩;从应力接头
底部沿曲率积分一直积分到转角与顶部转角相等,即得到应力接头的长度Lj为:

Lj=Rj0θjj-1)/ln(αj)

5)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确定:为了得到应力接头截面的相应数据,沿应力接头长
度方向,从应力接头的底端到顶端将应力接头分为N等份,并对每一截面的截面
外径进行计算;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表达式为:

Φex=Φe0αx

αx表示应力接头的截面设计系数:

α x = 1 + n N ( α j - 1 ) ]]>

其中,n表示N个截面中的第n个截面;6)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
然后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如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对设计参数αj进行调
整,返回步骤2)。

所述步骤6)中采用的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应力接头顶部的弯曲强度EIj0与立管的弯曲刚度EIriser相同;2)应力接头任一截面
的弯曲刚度值为:

EIjx=Eπ(Φex4i4)/64

其中,Φe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外径,Φi表示应力接头恒定的内径;Ijx表示
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惯性矩;沿应力接头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为:

M Lx = M 0 + F 0 L jx + T 0 1 b 2 R j 0 [ ( 1 + bL jx ) ln ( 1 + bL jx ) - bL jx ] ]]>

Ljx=nLj/N

其中,Lj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位置,M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许用弯矩值,F0
示应力接头顶端的剪力,T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顶张紧力,R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
的弯曲半径;3)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曲率半径为:

Rjx=EIjx/Mx

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应力为:

σbx=EΦex/2Rjx

4)根据相应规范校核应力接头的相关应力,如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运用迭代αj
方法确定应力接头底端外径ΦeL,进而满足规范要求。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仅需要相关的材
料性能数据及立管的基本数据就可以在该海洋环境下进行应力接头设计,且设计
结果符合实际工程的各项要求,设计方法简便,并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相应的
力学性能数据。2、本发明的应力接头采用钛合金制成,与传统钢材料相比具有高
强度、低弹性模量及耐腐蚀等优点。3、本发明的应力接头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
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结构简单,力学性能优良,能够有效的提高
立管系统底部的抗弯刚度、降低弯曲应力,而且在建造工艺上也较易实现。4、本
发明提供的设计参数αj的优选取值范围为1.1~1.5,并能够基于设计情况和功能
需求不断分析设计结果,调整应力接头的规格数据,获得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最优
设计方案,因此,具有经济性。本发明的应力接头结构简单,力学性能优良,采
用的设计方法能够适合各种实际海洋环境,适应性强,设计流程简便易行,并能
满足功能性和经济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应力接头在整个顶张紧式立管系统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力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立管与应力接头连接部位载荷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应力接头的坐标系统以及应力接头顶端荷载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顶张紧式立管系统包括地面采油树1、张紧器2、张紧器接头3、
立管4和立管接头5。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设置在整个顶张紧式立管系统的底部,
其顶端与立管接头5连接,底端通过回接接头7与水下井头系统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
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

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采用高强度、低弹性模量的钛铝合金制成,能够承受来
自于立管4的高应力、高弯矩和高疲劳荷载。

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采用以下优化设计方法:

1、获取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立管4的外部直径Φe,立管4的壁厚tend-min
立管4的弹性模量Er和立管4的底部弯矩M0。由于应力接头6的顶部连接立管4
的底部,因此,根据立管4的外部直径Φe和立管4的壁厚tend-min可以得到应力接
头6的顶端外部直径Φe0和应力接头6的内部直径Φi,其中,应力接头6的内部
直径Φi在整个应力接头6中保持恒定。根据制备应力接头6采用的材料,可以得
到应力接头6的弹性模量E。根据立管4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6顶部的有效
张力T0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的顶部转角θj和应力接头6顶部所受的联合剪切载荷
F0

其中,立管4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6顶部的有效张力T0来自于立管系统
在位分析的结果,即根据立管系统的不同,采用常规方法分析得到。立管4的底
部弯矩M0是立管4与应力接头6连接部位所允许的最大弯矩,一般可以认为应力
接头6的抗弯刚度越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力接头6顶部的转角越小。如图3
所示,当立管4底部弯矩M0确定后,立管4的底部转角也相应的确定,立管4的
底部转角也可以通过静力分析确定。由于立管4的底部转角与应力接头6的顶部
转角θj相等,因此,应力接头6的顶部转角θj也可以同时确定。

2、应力接头6基本尺寸的确定:

1)选择设计参数αj,设计参数αj决定了应力接头6的基本形式,在设计初始
阶段需要由设计者根据设计经验及理论计算迭代得到。本发明设计参数αj的优选
取值范围为1.1~1.5。

2)应力接头6底端外径ΦeL的确定:设计参数αj将初步决定应力接头6底端
曲率与顶端曲率的比值RjL/Rk0,同时设计参数αj等于应力接头6底端外部直径与顶
端外部直径的比值ΦeLe0,即:

αj=RjL/Rj0=ΦrLe0

由此,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底端外部直径ΦgL的值。

3)应力接头6长度Lj的确定:由于应力接头6任意一截面的外径Φex与应力
接头6相应截面的曲率半径Rjx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变化,于是有:

Rjx/Rj0=Φexe0=1+bx

其中,b是与设计参数αj和应力接头6长度Lj相关的恒定值,表达式如下:

b=(αj-1)/Lj

Rj0=EIj0/M0

其中,E表示应力接头6的弹性模量,Ij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惯性矩。

因此,从应力接头6底部沿曲率积分一直积分到转角与顶部转角相等的时候,
即可得到应力接头6的长度Lj为:

Lj=Rj0θjj-1)/ln(αj)

内径恒定的锥形结构形式应力接头6的曲率半径Rj将不再沿其长度方向呈线
性变化。但是,得到的应力接头6在提高抗弯刚度、降低弯曲应力和控制弯矩的
能力等方面都要好于原有传统设计结果。

4)应力接头6截面外径的确定:为了得到应力接头6截面的相应数据,沿应
力接头6长度方向,从应力接头6的底端到顶端将应力接头6分为N等份,并对
每一截面的截面外径进行计算。

应力接头6截面外径的表达式为:

Φex=Φe0αx

αx表示应力接头6的截面设计系数:

α x = 1 + n N ( α j - 1 ) ]]>

其中,n表示N个截面中的第n个截面。

3、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6,然后对应力接头6的性能进行校
核,如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对设计参数αj进行调整,返回步骤2。

对于步骤3中应力接头6的性能校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确定应力接头6的曲率1/Rj以及应力接头6顶部的弯曲强度EIj0

如图4所示,应力接头6顶端所受弯矩等于立管4底部弯矩M0(M0所引起的
局部曲率1/Rj0取决于应力接头6顶部的弯曲刚度EIj0(M0=EIj0/Rj0)。值得注意
的是当立管4和应力接头6是由两种材料生产的时候,EIj0与立管4的弯曲刚度
EIriser相同。

2)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弯曲刚度值为:

EIjx=Eπ(Φex4i4)/64

其中,Φex表示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外径,Φi表示应力接头6恒定的内径;
Ijx表示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惯性矩。

因此,沿应力接头6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为:

M Lx = M 0 + F 0 L jx + T 0 1 b 2 R j 0 [ ( 1 + bL jx ) ln ( 1 + bL jx ) - bL jx ] ]]>

Ljx=nLj/N

其中,Ljx表示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位置,M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许用弯
矩值,F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剪力,T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顶张紧力,Rj0
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弯曲半径。

3)通过计算得到应力接头6的弯曲强度和弯矩就可以推得沿应力接头6长度
方向上每个截面的弯曲半径如下式:

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曲率半径为:

Rjx=EIjx/Mx

最后,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弯曲应力为:

σbx=EΦex/2Rjx

4)根据相应规范校核应力接头6的相关应力,如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运用迭
代αj的方法确定应力接头6底端外径ΦeL,进而满足规范要求。

上述的应力接头6形式及应力接头6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校核方法适用于顶张
紧式立管4上所用的应力接头6,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立管中所用的应力接头的
设计。在基于张力腿平台(TLP)进行深水顶张紧式立管(TTR)系统设计时,其
所用应力接头6设计时的主要初始数据来源于顶张紧式立管系统在位分析中的相
应结果数据。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
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78075A43申请公布日20111214CN102278075ACN102278075A21申请号201110130497522申请日20110519E21B17/02200601G06F17/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申请人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72发明人贾旭张崎矫滨田黄一邹星张日曦许亮斌刘刚沙勇徐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代理人徐宁关畅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

2、在于应力接头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应力接头的顶端与立管连接,底端连接水下井头系统。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立管的基础数据,得到应力接头的顶部外径和恒定的内径;2选择设计参数J;3根据JRJL/RJ0EL/E0,确定应力接头的底端外径EL;4根据LJRJ0JJ1/LNJ,确定应力接头的长度LJ;5根据EXE0X和确定应力接头的截面外径EX;6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然后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如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返回步骤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

3、02278079A1/2页21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接头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所述应力接头的顶端与立管连接,底端连接水下井头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接头采用钛铝合金制成。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立管的外部直径E,立管的壁厚TENDMIN,立管的弹性模量ER;由于应力接头的顶部连接立管的底部,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端外部直径E0和应力接头的内部直径I,应力接头的内部直径I在整个应力接头中保持恒定;根据制备。

4、应力接头采用的材料,得到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E;根据立管系统在位分析的结果得到立管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顶部的有效张力T0,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部转角J和应力接头顶部所受的联合剪切载荷F0;2选择设计参数J,设计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1115;3应力接头底端外径EL的确定设计参数J初步决定应力接头底端曲率与顶端曲率的比值RJL/RJ0,同时设计参数J等于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与顶端外部直径的比值EL/E0,即JRJL/RJ0EL/E0由此,得到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EL的值;4应力接头长度LJ的确定应力接头任意一截面的外径EX与应力接头相应截面的曲率半径RJX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变化,即RJX/RJ0EX。

5、/E01BX其中,B是与设计参数J和应力接头长度LJ相关的恒定值,表达式如下BJ1/LJRJ0EIJ0/M0其中,E表示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I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惯性矩;从应力接头底部沿曲率积分一直积分到转角与顶部转角相等,即得到应力接头的长度LJ为LJRJ0JJ1/LNJ5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确定为了得到应力接头截面的相应数据,沿应力接头长度方向,从应力接头的底端到顶端将应力接头分为N等份,并对每一截面的截面外径进行计算;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表达式为EXE0XX表示应力接头的截面设计系数其中,N表示N个截面中的第N个截面;6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然后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如果不。

6、满足性能要求,则对设计参数J进行调整,返回步骤2。权利要求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2/2页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应力接头顶部的弯曲强度EIJ0与立管的弯曲刚度EIRISER相同;2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刚度值为EIJXEEX4I4/64其中,E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外径,I表示应力接头恒定的内径;IJ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惯性矩;沿应力接头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为LJXNLJ/N其中,LJ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位置,M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许用弯矩值,F0。

7、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剪力,T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顶张紧力,R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弯曲半径;3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曲率半径为RJXEIJX/MX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应力为BXEEX/2RJX4根据相应规范校核应力接头的相关应力,如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运用迭代J的方法确定应力接头底端外径EL,进而满足规范要求。权利要求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1/5页4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深水开发活动的大大增加,深水开发的技术装备也不。

8、断面临新的挑战,对连接海底管线和平台的立管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深水立管是一种柔性结构,它们常常是直接与刚性结构连接,当立管两端与刚性结构固定连接时,特别是生产立管直接与海床固定连接或直接与浮式结构、平台等固定连接时,其柔性会急剧减小甚至消失,这样的连接部位弯曲强度在局部响应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深水立管设计时,就要在连接边界附近慎重选择结构形式,确定弯曲强度,以避免发生局部弯曲应力过大的现象。在深水立管系统当中这样的结构通常被称作应力接头STRESSJOINT。0003应力接头的主要特性与整个立管的弯曲强度变化直接相关,性能也直接受其几何形状影响,在深水立管系统当中,应力接头的主。

9、要功能是将立管位移和荷载传递到固定或刚性端部,如平台和海床等,因此在进行应力接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立管与接头连接部位的力学特性及接头的主要形式。目前,应力接头的设计大都依据设计者的相关经验,根据已有的应力接头和服役海洋环境进行应力接头设计,因此当服役区域的海洋环境及生产要求发生变化时,设计的应力接头将很难满足在该海洋环境下的功能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各种实际海洋环境,并能满足功能性和经济性要求,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及其优化设计方法。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接头呈锥。

10、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所述应力接头的顶端与立管连接,底端连接水下井头系统。0006所述应力接头采用钛铝合金制成。0007上述基于顶张紧式立管的应力接头的优化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立管的外部直径E,立管的壁厚TENDMIN,立管的弹性模量ER;由于应力接头的顶部连接立管的底部,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端外部直径E0和应力接头的内部直径I,应力接头的内部直径I在整个应力接头中保持恒定;根据制备应力接头采用的材料,得到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E;根据立管系统在位分析的结果得到立管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顶部的有效张力T0,进而得到应力接头的顶部转角J和应力接头顶。

11、部所受的联合剪切载荷F0;2选择设计参数J,设计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1115;3应力接头底端外径EL的确定设计参数J初步决定应力接头底端曲率与顶端曲率的比值RJL/RJ0,同时设计参数J等于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与顶端外部直径的比值EL/E0,即0008JRJL/RJ0EL/E0说明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2/5页50009由此,得到应力接头底端外部直径EL的值;4应力接头长度LJ的确定应力接头任意一截面的外径EX与应力接头相应截面的曲率半径RJX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变化,即0010RJX/RJ0EX/E01BX0011其中,B是与设计参数J和应力接头长度LJ相关的恒定值,表。

12、达式如下0012BJ1/LJ0013RJ0EIJ0/M00014其中,E表示应力接头的弹性模量,I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惯性矩;从应力接头底部沿曲率积分一直积分到转角与顶部转角相等,即得到应力接头的长度LJ为0015LJRJ0JJ1/LNJ00165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确定为了得到应力接头截面的相应数据,沿应力接头长度方向,从应力接头的底端到顶端将应力接头分为N等份,并对每一截面的截面外径进行计算;应力接头截面外径的表达式为0017EXE0X0018X表示应力接头的截面设计系数00190020其中,N表示N个截面中的第N个截面;6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然后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如。

13、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对设计参数J进行调整,返回步骤2。0021所述步骤6中采用的对应力接头的性能进行校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应力接头顶部的弯曲强度EIJ0与立管的弯曲刚度EIRISER相同;2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刚度值为0022EIJXEEX4I4/640023其中,E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外径,I表示应力接头恒定的内径;IJ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惯性矩;沿应力接头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为00240025LJXNLJ/N0026其中,LJX表示应力接头任一截面位置,M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许用弯矩值,F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剪力,T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顶张紧力,RJ0表示应力接头顶端的弯。

14、曲半径;3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曲率半径为0027RJXEIJX/MX0028应力接头任一截面的弯曲应力为0029BXEEX/2RJX00304根据相应规范校核应力接头的相关应力,如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运用迭代J的方法确定应力接头底端外径EL,进而满足规范要求。0031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仅需要相关的材料性能数据及立管的基本数据就可以在该海洋环境下进行应力接头设计,且设计结果符合实际工程的各项要求,设计方法简便,并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相应的力学性能数据。2、本发明说明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3/5页6的应力接头采用钛合金制成,与传统钢材料相比。

15、具有高强度、低弹性模量及耐腐蚀等优点。3、本发明的应力接头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结构简单,力学性能优良,能够有效的提高立管系统底部的抗弯刚度、降低弯曲应力,而且在建造工艺上也较易实现。4、本发明提供的设计参数J的优选取值范围为1115,并能够基于设计情况和功能需求不断分析设计结果,调整应力接头的规格数据,获得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最优设计方案,因此,具有经济性。本发明的应力接头结构简单,力学性能优良,采用的设计方法能够适合各种实际海洋环境,适应性强,设计流程简便易行,并能满足功能性和经济性要求。附图说明0032图1是本发明应力接头在整个顶张紧式立管系统中的位置示意图00。

16、33图2是本发明应力接头结构示意图0034图3是本发明立管与应力接头连接部位载荷示意图0035图4是本发明应力接头的坐标系统以及应力接头顶端荷载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0037如图1所示,顶张紧式立管系统包括地面采油树1、张紧器2、张紧器接头3、立管4和立管接头5。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设置在整个顶张紧式立管系统的底部,其顶端与立管接头5连接,底端通过回接接头7与水下井头系统连接。0038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呈锥体形,其内径恒定不变,外径由顶端到底端逐渐变大,壁厚逐渐增加。0039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采用高强度、低弹性模量的钛铝合金制成,能。

17、够承受来自于立管4的高应力、高弯矩和高疲劳荷载。0040本发明的应力接头6采用以下优化设计方法00411、获取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立管4的外部直径E,立管4的壁厚TENDMIN,立管4的弹性模量ER和立管4的底部弯矩M0。由于应力接头6的顶部连接立管4的底部,因此,根据立管4的外部直径E和立管4的壁厚TENDMIN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的顶端外部直径E0和应力接头6的内部直径I,其中,应力接头6的内部直径I在整个应力接头6中保持恒定。根据制备应力接头6采用的材料,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的弹性模量E。根据立管4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6顶部的有效张力T0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的顶部转角J和应力接头6顶部所受。

18、的联合剪切载荷F0。0042其中,立管4的底部弯矩M0和应力接头6顶部的有效张力T0来自于立管系统在位分析的结果,即根据立管系统的不同,采用常规方法分析得到。立管4的底部弯矩M0是立管4与应力接头6连接部位所允许的最大弯矩,一般可以认为应力接头6的抗弯刚度越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力接头6顶部的转角越小。如图3所示,当立管4底部弯矩M0确定后,立管4的底部转角也相应的确定,立管4的底部转角也可以通过静力分析确定。由于立管4的底部转角与应力接头6的顶部转角J相等,因此,应力接头6的顶部转角J也可以同时确定。说明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4/5页700432、应力接头6基本尺。

19、寸的确定00441选择设计参数J,设计参数J决定了应力接头6的基本形式,在设计初始阶段需要由设计者根据设计经验及理论计算迭代得到。本发明设计参数J的优选取值范围为1115。00452应力接头6底端外径EL的确定设计参数J将初步决定应力接头6底端曲率与顶端曲率的比值RJL/RK0,同时设计参数J等于应力接头6底端外部直径与顶端外部直径的比值EL/E0,即0046JRJL/RJ0RL/E00047由此,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底端外部直径GL的值。00483应力接头6长度LJ的确定由于应力接头6任意一截面的外径EX与应力接头6相应截面的曲率半径RJX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变化,于是有0049RJX/RJ0EX。

20、/E01BX0050其中,B是与设计参数J和应力接头6长度LJ相关的恒定值,表达式如下0051BJ1/LJ0052RJ0EIJ0/M00053其中,E表示应力接头6的弹性模量,IJ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惯性矩。0054因此,从应力接头6底部沿曲率积分一直积分到转角与顶部转角相等的时候,即可得到应力接头6的长度LJ为0055LJRJ0JJ1/LNJ0056内径恒定的锥形结构形式应力接头6的曲率半径RJ将不再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变化。但是,得到的应力接头6在提高抗弯刚度、降低弯曲应力和控制弯矩的能力等方面都要好于原有传统设计结果。00574应力接头6截面外径的确定为了得到应力接头6截面的相应数据,沿。

21、应力接头6长度方向,从应力接头6的底端到顶端将应力接头6分为N等份,并对每一截面的截面外径进行计算。0058应力接头6截面外径的表达式为0059EXE0X0060X表示应力接头6的截面设计系数00610062其中,N表示N个截面中的第N个截面。00633、采用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得到应力接头6,然后对应力接头6的性能进行校核,如果不满足性能要求,则对设计参数J进行调整,返回步骤2。0064对于步骤3中应力接头6的性能校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00651确定应力接头6的曲率1/RJ以及应力接头6顶部的弯曲强度EIJ00066如图4所示,应力接头6顶端所受弯矩等于立管4底部弯矩M0M0所引起的局部曲率1/。

22、RJ0取决于应力接头6顶部的弯曲刚度EIJ0M0EIJ0/RJ0。值得注意的是当立管4和应力接头6是由两种材料生产的时候,EIJ0与立管4的弯曲刚度EIRISER相同。00672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弯曲刚度值为说明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5/5页80068EIJXEEX4I4/640069其中,EX表示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外径,I表示应力接头6恒定的内径;IJX表示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惯性矩。0070因此,沿应力接头6长度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为00710072LJXNLJ/N0073其中,LJX表示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位置,M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许用弯矩值,F0表示。

23、应力接头6顶端的剪力,T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顶张紧力,RJ0表示应力接头6顶端的弯曲半径。00743通过计算得到应力接头6的弯曲强度和弯矩就可以推得沿应力接头6长度方向上每个截面的弯曲半径如下式0075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曲率半径为0076RJXEIJX/MX0077最后,可以得到应力接头6任一截面的弯曲应力为0078BXEEX/2RJX00794根据相应规范校核应力接头6的相关应力,如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运用迭代J的方法确定应力接头6底端外径EL,进而满足规范要求。0080上述的应力接头6形式及应力接头6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校核方法适用于顶张紧式立管4上所用的应力接头6,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立管中所用的应力接头的设计。在基于张力腿平台TLP进行深水顶张紧式立管TTR系统设计时,其所用应力接头6设计时的主要初始数据来源于顶张紧式立管系统在位分析中的相应结果数据。0081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说明书CN102278075ACN102278079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78075ACN102278079A2/2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27807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