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62310A43申请公布日20110824CN102162310ACN102162310A21申请号201110038383822申请日20110215E04H6/18200601E04H6/0620060171申请人金华法地址317600浙江省玉环县珠港镇城中路101号3302室72发明人金华法54发明名称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57摘要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包括若干不同形式滚轮组成的行走系统,载车板及其两侧的升降柱、底座,其特征在于载车板两侧分别有升降柱及其底座,在载车板下方,不同侧的升降柱及其底座互不相连,底座有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包含方位引导装置。用于地面。
2、或地下车库车位之上加停一层车辆的装置,运用本发明装置,上层停车升降时,无需将原地面车位上的车辆开出避让。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162311A1/1页21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包括若干不同形式滚轮组成的行走系统,载车板及其两侧的升降柱、底座,其特征在于载车板两侧分别有升降柱及其底座,在载车板下方,不同侧的升降柱及其底座互不相连,底座上有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包含方位引导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载车板每侧可连接若干个升降柱,垂直固定在相应一侧的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
3、道免基础型免避让上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行走系统包含一个驱动轮、一个转向轮和若干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底座行走系统由两个各自分别驱动的定向驱动轮和若干万向轮组成,两个定向驱动轮安装在底座后端同一轴线上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载车板在两侧升降柱间同步升降,其中包含强制同步升降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载车板的一侧地面设导向轨道,机械方式的方位引导装置始终不离开导向轨道。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载车板一侧设导向光束。
4、发生器,光电引导装置设于底座后端,在整体系统移动与旋转过程中,光电引导装置始终跟踪导向光束。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升降立柱内安装有液压油缸,活塞头顶部有滑轮,升降链或钢缆一端固定在升降柱底部,另一端绕过活塞上的滑轮连接到载车板。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升降立柱的上部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轴上连接有绞盘,绞盘上绕有钢缆或链,钢缆一端与载车板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其特征在于行走系统的全部滚轮位于地面之上。权利要求书CN102162310ACN10216。
5、2311A1/4页3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装置,涉及在原有车位之上加停一层,而原车位上的车辆无需为上层车辆的存取开出去避让的上层停车台装置。技术背景0002随着车辆的拥有量的增加,人们尝试各种的立体停车方式来缓解停车难压力。通常的立体车库形式单元规模大、占地面积也大,需要提前规划,造价也较高,一般不宜在已建成小区建造。已建成小区则常常采用简易二层停车装置,这类装置成本较低,但上层车辆升降时底层车辆必须开出去避让,使用上比较麻烦,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0003中国专利ZL2005200632347,名称为“一种移出无避让型上层停车位”,提供了一种地面层免避让的。
6、上层停车位装置,它是由地面轨道、可平移底座、可旋转升降柱、可升降的载车板组成的车辆升降搬移系统,载车板通过该系统的平移、旋转与下降操作到达地面,通过反向动作,载车板又可回到空中,如此实现车辆地面存取,空中存放。这种停车装置解决了上层停车地面层必须开出去避让的难题,使用上比较方便,还避免了车位管理上的问题。但是其特殊的受力结构,导致整个系统构件庞大笨重,地面轨道安装基础要求高,滚轮更换、维护频繁,加上较高的成本,严重地制约了其推广运用。0004中国专利CN2009203148772免避让多层立体停车装置,中国专利2009203158331无避让型多层停车台,均是本人在以上专利ZL20052006。
7、32347基础上创新发展来的,它们都通过该装置存车的多层化来降低该型装置的单个车位成本,但系统结构受力形式上并没变化,而且实际运用中只有一层的上层停车台应用较多,多层的并不太多。0005现有免避让型上层停车台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是该型停车装置的特点载车板相对升降柱采用“悬臂梁”支撑方式,升降柱相对底座也是“悬臂梁”支撑方式,“悬臂梁”支撑方式是梁柱受力形式中最不利的一种,必然导致系统构件笨重庞大。在载车板升降搬移过程中,“悬臂支撑”的载车板对升降柱产生较大的侧向转矩,而最终支撑该侧向转矩的是底座两侧的滚轮。由于底座滚轮的轨道间距较小一般只有03米,底座滚轮上受力很大20吨左右。
8、,所以就要求用强大的轨道及轨道基础与滚轮配合。0006现有免避让型停车装置的轨道要刚性支撑两排多列重载滚轮,所以就要求两轨道必须高精度安装,不然会导致部分滚轮不受力而部分滚轮受力过大。另外单侧轨道受力20吨对一般楼面、地面都是超载的,所以该型停车装置的轨道必须用梁做基础来分散载荷,成本较高,而且如果在建筑物内后做此轨道基础对建筑物结构将造成破坏,因此大大制约了该型停车台在已建成建筑物内的运用。0007另外,升降机或升降平台常用于车辆、货物的升降,一般固定安装,即使是移动式的,也有底框或轮轴联系,下边不能用于停车,如果用于汽车停放则不能达到“免避让”效果。说明书CN102162310ACN102。
9、162311A2/4页4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升降结构方案,形成了新的受力形式,目的在于通过降低结构受力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该型停车台适应性、安全性及可维护性。0009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包括若干不同形式滚轮组成的行走系统,载车板及其两侧的升降柱、底座,其特征在于载车板两侧分别有升降柱及其底座,在载车板下方,不同侧的升降柱及其底座互不相连,底座上有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包含方位引导装置。0010平行的升降柱分别垂直安装在载车板两侧的底座上,载车板分别与升降柱可同步升降地连接,升降柱下端通过底座滚轮与地面连接,升降柱上端通过载车板相互连接支撑,升降柱与载车板互为轨道与滑块关系,方位。
10、引导装置含有感知自身位置与方向的传感器,可以采用机械方式,或者采用光电智能引导方式,是本发明装置行走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本发明装置在移出、旋转并回位过程中保持准确的运行轨迹。0011作为优选,载车板每侧可连接若干个升降柱,升降柱垂直固定在的底座上,升降柱多于一个时,可取消底座直接通过滚轮连接地面。0012作为优选,两侧底座的后端滚轮均是定向驱动轮,其余滚轮为万向轮,这两个定向驱动轮同轴布置,分别有各自的驱动系统,驱动轮是现有技术,它整合了电机、减速器、刹车及滚轮,通过分别控制两个驱动轮的转动,可以实现底座的平移和旋转,这种方式对控制要求较为简单。0013作为优选,两侧底座的后端滚轮有一个是定向。
11、驱动轮,定向驱动轮另一侧底座前端滚轮是转向轮,其余滚轮为万向轮,通过控制驱动轮的转动和转向轮的方向,可以实现底座的平移和旋转,这种方式对控制要求最为简单。0014作为优选,载车板在两侧升降柱间同步升降,其中采用了强制同步升降装置,强制同步升降装置是现有技术,包括同步齿轮、同步钢索、同步链等方式。0015作为优选,底座为长条形,位于载车板的两侧并与之平行,底座通过滚轮与地面连接。0016作为优选,载车板的一侧地面设导向轨道,机械方式的方位引导装置设于底座后端,在整体系统移动与旋转过程中,机械方式的方位引导装置始终不离开导向轨道,从而保证升降系统移出旋转及回转回移的运行轨迹的准确性。0017作为优。
12、选,载车板一侧的地面一定高度设导向光束发生器,光电引导装置设于底座后端,在整体系统移动与旋转过程中,光电引导装置始终跟踪导向光束,从而感知自身的位置偏移与旋转角度,通过智能分析控制底座滚轮运动来纠正本发明装置的运动轨迹,保证本发明装置的移出旋转及回转回移轨迹的准确性。0018作为优选,滚轮滚到的地面部位铺上钢板,可减小滚轮滚动阻力。0019作为优选,升降立柱的下端安装有液压油缸,油缸的活塞杆向上安装,活塞头顶部有滑轮,升降链或钢缆一端固定在升降柱底部,另一端绕过活塞上的滑轮连接到载车板,油缸活塞的伸缩控制着载车板的升降。0020本作为优选,升降立柱的上部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轴上连接有绞盘,。
13、绞盘上绕有钢缆或链,钢缆一端与载车板相连,升降电机控制载车板的升降。0021本发明方案区别于现有“一种移出无避让型上层停车位”技术在于现有技术升降柱下端采用位于地面车位一侧的双轨道移动支撑,而升降柱上端没有任何支撑,本发明可说明书CN102162310ACN102162311A3/4页5不设轨道,升降柱下端直接通过底座滚轮连接到地面,升降柱上端通过载车板相互支撑;现有技术载车板与升降柱成“悬臂梁”支撑方式,本发明的载车板两侧均受升降柱支撑,成“简支梁”支撑方式,载车板较为稳定,各构件受力较小;现有技术载车板的旋转动作由升降系统构件通过机械运动实现,期间系统构件受力很大,结构受力形式也发生很大变。
14、化,本发明载车板旋转动作由底座整体旋转完成,旋转前后,升降系统结构受力形式不发生变化;现有技术部分底座滚轮受向下力作用,需要嵌在位于地下的轨道槽中,本发明滚轮均受向上力作用,全部滚轮均在地面之上;现有技术底座滚轮除要承担整个装置的重力外,还要承受由侧向转矩产生的很大的上下向力,本发明装置的多个滚轮则仅仅只要共同承担整个系统装置及车辆的重力约3吨,所以本发明装置可以免去地面轨道,直接让滚轮在地面滚动。0022本发明装置具有与现有“一种移出无避让型上层停车位”一样的使用功能,但在结构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本发明装置没有了现有技术中的“悬臂梁”支撑方式,无论其载车板、升降柱还是底座滚轮,受力都远低于现有。
15、技术,而且免去了现有技术中强大的轨道及基础,所以本发明装置的构件较为轻巧、可靠,造价自然降低了。本发明装置采用多升降柱“简支梁”方式支撑载车板,使它的停车安全性也比现有技术有了提高。0023本发明方案区别于现有“升降机”、“升降平台”在于现有“升降机”、“升降平台”一般都是固定安装的,升降框成“龙门架”结构,整体结构受力由“龙门架”承担,升降台只承担升降物的重力,不承担结构受力,而本发明装置自有行走机构,整体可移动、旋转并可复位,作为升降平台的载车板不仅仅起升降平台作用,而且是整个结构的受力中心;如果简单地让“升降平台”加上滚轮脱离地面,“龙门架”结构的升降框底部不可避免要有连接构件,即使是移。
16、动式的“升降平台”,其行走机构也必然存在两侧底部连接构件,本发明则因为载车板以下两侧没有连接构件而达到“免避让”停车目的。附图说明0024图1是实施例1,待机状态的俯视图。0025图2是实施例1,图1中AA剖视图。0026图3是实施例1,图1中右侧视图。0027图4是实施例2,待机状态的俯视图。0028图中1定向驱动轮,2万向轮,3方向轮,4底座,5升降柱,6导向轨道,7方位引导装置,8载车板,9油缸活塞,10活塞滑轮,11升降链或钢索,12载车板的滑动体,13自润滑材料,14同步滑轮,15同步钢索,16导向光束发生器,17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
17、步说明。0030实施例1两平行底座4分别位于载车板8两侧并与之平行,底座4通过滚轮与地面连接,两升降柱5分别固定在载车板8两侧的底座4中部,载车板8两侧中部位置分别固定在滑动体12上,滑动体12嵌入“C”形升降柱5中,使升降柱5与载车板8连接在一起,滑动体12与升降柱5之间有自润滑材料13润滑,同步钢索15横穿过载车板8,分别在载车板8两侧滑动体12里的同步滑轮14上转向,一侧向上固定在升降柱5顶端,另一侧向下固定在升降柱5的底部,油缸活塞9安装在升降柱5底部,活塞杆朝上,活塞杆头部有滑轮说明书CN102162310ACN102162311A4/4页610,升降链11一端固定在升降柱底部,另一。
18、端绕过活塞滑轮10固定在滑动体12上,两侧底座4后端滚轮为定向驱动轮1,前端是万向轮2,本装置整体旋转的圆心侧,底座4后端的定向驱动滚轮1与方位引导装置7整合为一体,该方位引导装置7通过转轴与底座4可旋转连接,这个方位引导装置7是机械式方位传感器,实际就是两个嵌在导向轨道6内的滚轮,其中一个兼作定向驱动轮1,另一个就是自由滚轮,两轮的连线就是导向轨道6的平行线,方位引导装置7通过检测自身与底座4的角度来感知本发明装置整体的旋转角度。0031运行过程需要存取车辆时,两侧底座4后端的定向驱动轮1同步驱动,本发明装置整体外移,直到定向驱动轮1移出地面车位的前端,本装置旋转圆心侧的定向驱动轮1停止并锁。
19、定,另一侧定向驱动轮1继续驱动,本发明装置整体绕方位传感器7与底座4的转轴旋转,直到整体旋转90度后停止,此时,载车板8随本发明装置整体移出原地面车位上部,并旋转成与原车位垂直方向,接着,油缸活塞9收缩,载车板8下降直到地面,车辆可以在地面直接上下载车板8完成交接车。通过反向操作,载车板8被升起,本发明装置整体回转、回移到原地面车位之上。如此完成整个地面存取,空中存放过程。0032实施例2实施例1中行走系统做如下改变本发明装置旋转的圆心侧底座的前滚轮改为方向轮3,方向轮3的行走方向受电动推杆17控制,电动推杆17一端固定在底座4上,另一端固定在方向轮3的转向盘上;方向轮3另一侧底座4的后端滚轮。
20、是定向驱动轮1,其余滚轮为万向轮2;取消地面导向轨道6,方位引导装置7改为光电传感方式安装在后端万向轮2上方成为本实施例。0033光电传感器对应的地面车位后端设导向光束发生器16,导向光束方向与地面车位平行,照在光电传感器上,光电传感器根据光束的光点偏移与光束方向的改变感知整个装置的位置与旋转角度,并根据这些变化控制方向轮3的方向,纠正本装置行走轨迹。0034驱动过程前滚轮为方向轮3的一侧为本装置要旋转的圆心侧,另一侧底座后端滚轮为定向驱动轮1,需要存取车辆时,方向轮3的运动方向与定向驱动轮1及地面车位方向平行,底座4后端的定向驱动轮1驱动,本发明装置整体与地面车位方向平行外移,直到定向驱动轮。
21、1移出地面车位的前端,方向轮3在电动推杆17控制下,相对底座4转动90度,底座4后端的定向驱动轮1继续驱动,本发明装置整体绕方向轮3后端万向轮2旋转,直到整体旋转90度,定向驱动轮1停止。接着进行载车板8升降操作完成交接车,之后,系统反向操作,载车板8又可回到原地面车位上方。0035上述列举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发明的范围,如载车板升降可以有其他等同方式方法,滚轮及控制也可有其他等同方法,所以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说明书CN102162310ACN102162311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62310ACN102162311A2/2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623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