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8803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9CN102108803ACN102108803A21申请号201110030790422申请日20110128E05B27/00200601E05B17/2220060171申请人薛建能地址223600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官西村薛庄组26号72发明人薛建能74专利代理机构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代理人谢观素54发明名称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包括设置有钥匙槽、弹子孔、弹子的锁芯座本体,所述锁芯座本体靠近钥匙槽一端设置有止动槽,止动槽内设置有止动轴,相对端设置有锁芯孔,所述。
2、锁芯孔内设置有锁芯轴,锁芯轴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其相对端与锁舌连接;锁芯座本体设有锁芯套,锁合状态时,锁芯套上的止动卡口卡住止动轴,锁芯套内端面与锁芯轴一侧面相贴合。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锁具的锁芯技术原理、机械结构单一、防盗功能差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机械机构更为合理、紧凑、安全的机械锁锁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108806A1/1页21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包括设置有钥匙槽、弹子孔、弹子的锁芯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座本体靠近钥匙槽一端设置有止动槽,止动槽内设置有止动轴,相对端设置有锁芯孔,所述锁芯孔内。
3、设置有锁芯轴,锁芯轴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其相对端与锁舌连接;锁芯座本体设有锁芯套,锁合状态时,锁芯套上的止动卡口卡住止动轴,锁芯套内端面与锁芯轴一侧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槽包括A止动槽、B止动槽,A止动槽、B止动槽呈纵向“一字形”设置,A止动槽与B止动槽相近端内与弹子孔相连通;A止动槽、B止动槽内分别设置有A止动轴、B止动轴,A止动轴、B止动轴分别通过A止动槽与B止动槽两相远端内设置的弹簧与锁芯座本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轴两连接端为圆柱体,中间部分的横断面投影为半圆形、或为矩形、或为棱形,且至。
4、少有一侧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座本体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插槽,锁芯套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插脚,对称设置的插脚间距离大于锁芯轴最大宽度,插脚组数与插槽组数相匹配;锁芯套通过插脚与锁芯座本体上设置的插槽匹配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的插脚上对称设置有止动卡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卡口的卡宽略大于止动轴直径。权利要求书CN102108803ACN102108806A1/3页3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锁具,具体涉及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
5、芯。背景技术0002锁具在人类文明社会里发挥着“拘系束缚”的功能,规范着社会行为,捍卫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着社会的稳定目的,现如今,锁具已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而且正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换代,不断地向我们所需要的“防撬、防钻、防震、防锯”等方向发展。0003目前市场上很多种类的机械锁具,实际上都不具备真正的防盗功能,在技术较高的偷窃者面前,两根钢丝或几件简单的工具就可以把这些锁打开,不是因为他们有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开锁工具,而是由于传统锁具的锁芯技术原理和结构太过单一、简单,如普通门暗锁,拉闸门锁,十字型门暗锁等,虽然它们的样式、构造、大小不相同,但开锁原理却是完全相同的。俗话说“万变不。
6、离其中“这些锁开锁原理之所以完全相同,主要在于它们的锁芯为圆形物体,开锁者采用“找弹子”的方式,逐颗排除弹子,同时慢慢旋转锁芯,即可打开锁具。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只有圆形物体才能自由地转动,方形、扁形的物体是不能随意转动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锁具的锁芯技术原理、机械结构单一、防盗功能差的问题。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包括设置有钥匙槽、弹子孔、弹子的锁芯座本体,所述锁芯座本体靠近钥匙槽一端设置有止动槽,止动槽内设置有止动轴,相对端设置有锁芯孔,所述锁芯孔内设置有锁芯轴,锁芯轴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
7、,其相对端与锁舌连接;锁芯座本体设有锁芯套,锁合状态时,锁芯套上的止动卡口卡住止动轴,锁芯套内端面与锁芯轴一侧相贴合。0006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钥匙直插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槽包括A止动槽、B止动槽,A止动槽、B止动槽呈纵向“一字形”设置,A止动槽与B止动槽相近端内与弹子孔相连通;A止动槽、B止动槽内分别设置有A止动轴、B止动轴,A止动轴、B止动轴分别通过A止动槽与B止动槽两相远端内设置的弹簧与锁芯座本体连接;所述锁芯轴两连接端为圆柱体,中间部分的横断面投影为半圆形、或为矩形、或为棱形,且至少有一侧面为平面。0007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锁芯座本。
8、体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插槽,锁芯套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插脚,对称设置的插脚间距离大于锁芯轴最大宽度,插脚组数与插槽组数相匹配;锁芯套通过插脚与锁芯座本体上设置的插槽匹配卡接;所述锁芯套的插脚上对称设置有止动卡口。0008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说明书CN102108803ACN102108806A2/3页4所述止动卡口的卡宽略大于止动轴直径。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发明采用“将钥匙直接插入钥匙槽,然后旋转锁芯轴上设置的旋钮,从而收缩锁舌,打开机械锁”的开锁方式,解决了传统锁具的锁芯为圆形,开锁者利用“找弹子”方式,逐颗排除弹子,同时慢慢旋转锁芯,即可打开锁具问题,为我。
9、们提供了一种机械机构更为合理、紧凑、安全的机械锁锁芯。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锁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开启”机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面图图4为“锁芯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锁芯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包括锁芯套8、设置用钥匙槽5、弹子孔11、弹子3的锁芯座本体1,锁芯座本体1靠近钥匙槽5的一端设置有A止动槽4、B止动槽4,呈“纵向一字形”设置,A止动槽4与B止动槽4两相近端均与弹子孔11相连通,A止动槽4、B止动槽4内分别设置用A止动轴2、B止动轴2,A止动轴2、B止动轴2分别通过A止动槽4与B止动槽4两相远端设置的弹簧13与锁芯座本体。
10、1连接;锁芯座本体1相对端设置有锁芯孔7,锁芯孔7内设置有锁芯轴6,如图5所示,锁芯轴6两端头为圆柱体,中间部分的横断面投影为半圆形、或为矩形、或为棱形,且至少有一侧面为平面,两端头尺寸与锁芯孔7相匹配,锁芯轴6一端与旋钮(附图中未给出)固定连接,其相对端与锁舌(附图中未给出)连接。锁芯座本体1上设置有锁芯套8,锁芯套8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插脚9,每组插脚9上均相对设置有止动卡口12,止动卡口12的卡宽大于止动轴2(2)直径,每组对称设置的插脚9间距离大于锁芯轴6最大宽度,锁芯座本体1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多组插槽10,锁芯套8的插脚9组数与锁芯座本体1插槽10的组数相匹配;锁芯套8通过插脚。
11、9与锁芯座1本体上设置的插槽10匹配活动卡接,锁芯套8与锁芯座本体1可横向滑动,锁合状态时,锁芯套8上的止动卡口12卡住止动轴2(2),锁芯套8内端面与锁芯轴6的平面一侧相贴合。0012结合图1、2简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发明处于“锁合”状态,钥匙槽5中的弹子3在弹子弹簧(附图中未给出)的作用下部分位于钥匙槽5中,A止动轴2、B止动轴2分别位于A止动槽4与B止动槽4内,且在弹簧13的作用下与弹子3紧靠在一起,同时A止动轴2、B止动轴2均位于锁芯套8插脚9上的止动卡口12内,锁芯套8的外端面与琐壳(附图中未给出)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附图中未给出),在其弹力作用下锁芯套8的内端面与锁芯轴6。
12、平面一侧紧靠在一起,由于A止动轴2、B止动轴2均位于止动卡口12内,同时锁芯套8的内端面与锁芯轴6平面一侧贴合在一起,锁芯轴6处于“抱死”状态,无法转动,锁芯处于“锁合状态”。0013图2为发明的“开启”状态,当相匹配齿形的钥匙插入钥匙槽5中,弹子3则在钥说明书CN102108803ACN102108806A3/3页5匙的推力作用下往弹子孔11缩进,A止动轴2、B止动轴2在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从止动卡口12内推入弹子3的齿槽14内,此时,锁芯套8与锁芯座本体1处于活动卡接状态,锁芯套8可横向滑动,锁芯轴6处于可转动状态,转动锁芯轴6一端设置的旋钮便可打开锁舌。说明书CN102108803ACN102108806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08803ACN102108806A2/3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08803ACN102108806A3/3页8图5说明书附图CN1021088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