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除草剂领域,涉及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二 元复配剂。该除草剂组合物可应用于非耕地、果园、林地、牧场、草坪和玉米田苗后除草。 背景技术
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化学名称:4-氨基-3,6-二氯吡啶-2-羧酸,氯氨吡啶酸是 一种吡啶类除草剂,广泛用于山地、草原、草坪、种植园和非耕地的杂草防治。可以防治一 年生或多年生阔叶杂草。
三氟啶磺隆钠盐(trifloxysulfuron sodium),化学名称: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 甲酰]-3-(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磺酰胺钠,三氟啶磺隆钠盐于磺酰脲类除草剂,施药后可 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可在植物体内向下和向上传导,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的活性,从而影响支链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的生物合成。 植物受害后表现为生长点坏死、叶脉失绿,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矮化,最终全株枯死。 三氟啶磺隆钠盐对杂草和作物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于降解代谢的差异。其在棉花和甘蔗体内可 以被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从而使作物植株免受伤害。
目前氯氨吡啶酸残留问题严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被严格限制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为了在减少残留药害的同时,确保药剂的除草效果,本发明选择可杀草谱不同,优缺点互补 的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两种除草剂适当减量后配成合剂使用,这样既扩大了杀草 谱,明显提高了除草效果,也避免了对后茬作物产生残留毒害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混合除草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除草剂在非耕地、果园、林地、牧场、草坪和玉米田除草中 的应用。
一种含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除草剂以氯氨吡啶酸 与三氟啶磺隆钠盐为主要有效成分,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质量比为0.1~80: 0.1~80,优选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质量比为1~60:1~60,最优选氯氨吡啶酸 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质量比为0.3~29:1。
在混合除草剂中,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二者在除草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85%,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10~75%。
本发明的混合除草剂,其中氯氨吡啶酸以水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所述的氯氨吡啶酸的水 溶性盐包括钠盐、钾盐、铵盐、异丙胺盐、甲胺盐、二甲胺盐、乙醇铵盐、三乙醇胺盐、三 异丙醇胺盐等水溶性盐类。
本发明的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二元复配制剂中,除了氯氨吡啶酸与三氟啶磺 隆钠盐有效成分外,还可以添加农药制剂上允许的常规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溶剂或固体填 料等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加工成水剂、水溶性粉剂、水悬浮剂、油 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水溶性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本发明所述的含氯氨吡啶酸与啶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在非耕地、果园、林地、牧场、草 坪和玉米田除草中的应用,在防除非耕地、果园、林地、牧场、草坪和玉米田中各种阔叶杂 草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混合除草剂,具有见效快、杀草谱宽,持效期长、除草彻底、残留低、低毒、 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优质的非耕地、果园、林地、牧场、草坪和玉米田化学除草剂。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三氟啶磺隆钠盐1%,氯氨吡啶酸2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水剂。其中氯氨吡啶酸 以钠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2
三氟啶磺隆钠盐3%,氯氨吡啶酸4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盐2%, 硫酸铵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水溶性粉剂。其中氯氨 吡啶酸以铵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3
三氟啶磺隆钠盐15%,氯氨吡啶酸5%,木质素磺酸钠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黄 原胶0.1%,乙二醇5%,白炭黑2%,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 为20%的水悬浮剂。其中氯氨吡啶酸以三异丙醇胺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4
三氟啶磺隆钠盐45%,氯氨吡啶酸30%,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5%、十二烷基 硫酸盐2%,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75%的水分散粒 剂。其中氯氨吡啶酸以钠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5
三氟啶磺隆钠盐10%,氯氨吡啶酸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植物油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油悬浮剂。其中氯 氨吡啶酸以甲胺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6
三氟啶磺隆钠盐15%,氯氨吡啶酸60%,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润湿剂5%、硫 酸铵3%,聚乙烯醇2%,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75% 的水分散粒剂。其中氯氨吡啶酸以钠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7
三氟啶磺隆钠盐60%,氯氨吡啶酸10%,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6%,木质素磺 酸钠5%,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70%的可湿性粉 剂。其中氯氨吡啶酸以钾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8
三氟啶磺隆钠盐9%,氯氨吡啶酸1%,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盐1%,高岭 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可湿性粉剂。其中氯氨吡啶 酸以三乙醇胺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9
三氟啶磺隆钠盐1%,氯氨吡啶酸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烷基糖苷5%,水至 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水剂。其中氯氨吡啶酸以二甲胺 盐形式存在。
实施例10
1)、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利用实施例1~4中的制剂,测定其对铁苋菜的共毒系数。
试验方法:将定量的铁苋菜的种子分别播种于9cm的一次性纸杯中,每杯中播种10~15 粒种子,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铁苋菜3~6叶期时,在履带式作物喷雾剂上进行喷雾处 理。处理后温室内继续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30d后称量各处理后的杂 草鲜重,按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方法,计算其毒力回归曲线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大于 10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小于10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拮抗作 用。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有效物质复配后的共毒系数都大于100,说明本发明具有明显的 增效作用。
2、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1~4中的4种二元复配除草剂。
对照药剂:75%三氟啶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市售),30%氯氨吡啶酸水剂(市售)。
防治作物:玉米。
防除对象:鸭跖草、猪殃殃、荠菜、马齿苋等杂草。
试验方法: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并兑水稀释后,利用背负式喷 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 试验小区中,做到没有漏喷、多喷的现象。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20d、40d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剂除草试验效果见下表2(药后20d)和表3(药后40d)。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20d)
表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40d)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对阔叶杂草都具有显著的防效,增效性显著,而且持 效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