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成穿在使用者的身上的呼吸装置服装。
背景技术
当在危险环境中工作时,可能必须穿着防护服,诸如气密的化学防护 服。如果防护服是气密的,则必须向穿着者供应来自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 (例如气瓶)的清洁的适于呼吸的气体。这允许工人在危险环境中安全地 工作。
已知提供了一种适于呼吸的气体流体线路,其在使用者腰部周围的位 置处直接附接至化学防护服。在使用中,适于呼吸的气体通过流体线路而 被供应至化学防护服的内部。虽然此设备可能是令人满意的,但其肯定会 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使用者面部区域中的化学防护服的内部的清洁的适于 呼吸的气体的浓度可能不足。这可导致在使用者面部的区域中堆积有危险 的高等级的二氧化碳。这明显是不期望的。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改进设备以用于向使用者提供适于呼吸的气体。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布置成穿在使用者的身上的呼吸装置服 装,以用于向使用者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该呼吸装置服装包括:柔性支 撑部,柔性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背部,该背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背部的至 少一部分;以及呼吸管道,呼吸管道由柔性支撑部支撑以用于接收适于呼 吸的气体供应,呼吸管道具有至少一个管道出口以用于将供应给呼吸管道 的适于呼吸的气体输送至使用者。该呼吸装置服装可为吊带类型的服装。 该呼吸装置服装布置成穿在防护服(诸如套装或外套)的下方,防护服可 具有用于覆盖使用者头部的头罩部分。该呼吸装置服装还可包括左右可调 节肩带。该呼吸装置服装可为柔性服装。
呼吸管道可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呼吸管道可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 呼吸管道可包括敞开通道。敞开通道可由另一部件(诸如柔性支撑部)覆 盖或密封。呼吸管道可为柔性的和/或弹性的。呼吸管道可为半刚性的。这 可意味着呼吸管道可支撑其自身的重量,从而保持其形状。呼吸管道可诸 如通过注射模制而一体成型。呼吸管道可由塑料材料制成。呼吸管道可从 下部纵向地延伸至上部。呼吸管道可布置成从使用者背部的下部延伸至使 用者背部的上部。呼吸管道可布置成在使用者的左肩和/或右肩上延伸。呼 吸管道可包括左分支和右分支,左分支布置成在使用者的左肩上延伸,右 分支布置成在使用者的右肩上延伸。左分支和右分支可包括朝向彼此倾斜 的一个或多个肘部。左分支和右分支均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管道出口。每 个分支均可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管道出口或空气出口。该管道出口或每 个管道出口均可布置成使气体流向使用者的面部。
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均可布置成将供应给呼吸管道的气体排 入周围环境中,诸如使用者头部周围的空间。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 均可布置成将供应给呼吸管道的气体排入防护服的内部。该管道出口或每 个管道出口均可为孔、开口或通风孔。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均不直 接连接至输送装置,诸如头罩或面具。呼吸管道可与防护服(例如套装) 间隔开或者不直接附接至防护服。
呼吸管道可耦接至柔性支撑部,这样使得呼吸管道相对于柔性支撑部 处于固定的关系中。呼吸管道可直接或间接地附接至柔性支撑部。例如, 呼吸管道可固定至柔性支撑部或固定至与柔性支撑部附接的中间结构。呼 吸管道可沿着其长度的大部分而被支撑。呼吸管道可由柔性支撑部(直接 地或间接地)支撑。
呼吸管道可包括中央管道部分,该中央管道部分在使用中与使用者的 脊柱大致对准。中央管道部分可从使用者背部的底部延伸至使用者背部的 顶部。呼吸管道可包括设置在第一端部(诸如下端部)处的管道入口,以 用于接收气体供应。呼吸管道可设置有气体连接器,用于供应适于呼吸的 气体的柔性管道的对应连接器可连接至气体连接器。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 道出口均可被设置成朝向第二相对端部。可存在多个管道出口。
柔性支撑部可包括背部。柔性支撑部可包括左肩部和右肩部,柔性支 撑部的左肩部布置成越过使用者的左肩,柔性支撑部的右肩部布置成越过 使用者的右肩。柔性支撑部可能包括左胸部和右胸部,柔性支撑部的左胸 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柔性支撑部的右胸部布置 成覆盖使用者的右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柔性支撑部可为织物并且可包括 织物板。呼吸管道可由柔性支撑部沿着其长度支撑。呼吸管道和柔性支撑 部的组合可为柔性的。呼吸管道和柔性支撑部的组合可为柔性的,这样使 得可调节呼吸装置服装而使服装与使用者的身体紧密地贴合。呼吸管道可 固定地附接至柔性支撑部。换句话说,呼吸管道可以使得无法移除(或至 少不会有意移除)的方式附接至柔性支撑部。呼吸管道可被密封至柔性支 撑部。呼吸管道可为敞开通道的形式,并且柔性支撑部可使敞开通道密封。 呼吸管道可支撑在柔性支撑部的外表面上。呼吸管道可附接至柔性支撑部 的外表面。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布置成穿在使用者的身上的温度控制服 装,该温度控制服装包括:气囊,气囊限定用于接收气体供应的腔室,气 囊包括至少一个背部,该背部布置成覆盖用户背部的至少一部分;排列的 孔,该孔设置在气囊中,以用于将供应给腔室的气体引向使用者的身体, 从而改变使用者身体的温度;以及呼吸管道,呼吸管道耦接至气囊以用于 接收气体供应,呼吸管道具有至少一个管道出口以用于将供应给呼吸管道 的气体输送至使用者。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左右可调节肩带。排列的 孔可集中在一个或多个目标温度控制区域中。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布置成穿在使用者的身上的温度控制服 装,该温度控制服装包括:左右可调节肩带;气囊,气囊限定用于接收气 体供应的腔室,气囊包括至少一个背部,该背部布置成覆盖用户背部的至 少一部分;以及排列的孔,该孔设置在气囊中,以用于将供应给腔室的气 体引向使用者的身体,从而改变使用者身体的温度。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 包括呼吸管道,呼吸管道耦接至气囊以用于接收气体供应,呼吸管道具有 至少一个管道出口以用于将供应给呼吸管道的气体输送至使用者。排列的 孔可集中在一个或多个目标温度控制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布置成穿在使用者的身上的温度 控制服装,该温度控制服装包括:气囊,气囊限定用于接收气体供应的腔 室,气囊包括至少一个背部,该背部布置成覆盖用户背部的至少一部分; 排列的孔,该孔设置在其囊中,以用于将供应给腔室的气体引向使用者的 身体,从而改变使用者身体的温度,其中,排列的孔可集中在一个或多个 目标温度控制区域中。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呼吸管道,呼吸管道耦接 至气囊以用于接收气体供应,呼吸管道具有至少一个管道出口以用于将供 应给呼吸管道的气体输送至使用者。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左右可调节 肩带。
该温度控制服装可为吊带类型的服装。该温度控制服装可为冷却或加 热服装。该温度控制服装可布置成被穿在防护服下方,防护服诸如为具有 用于覆盖使用者头部的头罩部分的套装或外套。
呼吸管道可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呼吸管道可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 呼吸管道可包括敞开通道。敞开通道可由另一部件(诸如柔性支撑部)覆 盖或密封。呼吸管道可直接或间接地耦接至气囊。呼吸管道可为柔性的和 /或弹性的。呼吸管道可为半刚性的。这可能意味着呼吸管道可支撑其自身 的重量从而保持其形状。呼吸管道可诸如通过注射模制而一体成型。呼吸 管道可由塑料材料制成。呼吸管道可从下部纵向地延伸至上部。呼吸管道 可布置成从用户背部的下部延伸至用户背部的上部。呼吸管道可布置成在 使用者的左肩和/或右肩上延伸。呼吸管道可包括左分支和右分支,左分支 布置成在使用者的左肩上延伸,右分支布置成在使用者的右肩上延伸。左 分支和右分支可包括朝着彼此倾斜的一个或多个肘部。左分支和右分支均 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管道出口。每个分支均可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管道 出口或空气出口。每个管道出口均布置成使气体流向使用者的面部。
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均可布置成将供应给呼吸管道的气体排 入周围环境,例如使用者头部周围的空间。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均 可布置成将供应给呼吸管道的气体排入防护服的内部。该管道出口或每个 管道出口均可为孔、开口或通风孔。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均不能直 接连接至输送装置,诸如头罩或面具。呼吸管道可与防护服(诸如套装) 隔开或者不直接附接至防护服。
呼吸管道可包括中央管道部分,该中央管道部分在使用中与使用者的 脊柱大致对准。中央管道部分可从使用者背部的底部延伸至使用者背部的 顶部。呼吸管道可包括设置在第一端部(诸如下端部)处的管道入口,以 用于接收气体供应。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均可被设置成朝向第二相 对端部。可存在多个管道出口。
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歧管,该岐管具有岐管入口以及岐管腔室出 口,岐管入口用于接收气体供应,歧管腔室出口与腔室流体连通以用于向 腔室供应气体。歧管还可包括呼吸气体出口,呼吸气体出口与呼吸管道流 体连通,以用于向呼吸管道供应气体。歧管入口可设置有气体连接器,用 于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柔性管道的对应连接器可连接至气体连接器。气 体连接器可位于温度控制服装和/或呼吸管道的底部处。歧管可定位成朝向 温度控制服装的下端部。歧管可包括布置在腔室内的气体分配器。气体分 配器可包括多个歧管腔室出口。气体分配器可横向地延伸。气体分配器可 布置在气囊的底部处。多个歧管腔室出口可横向地间隔开。该装置还可包 括分配管道,分配管道布置在腔室内且与歧管腔室出口流体连通。分配管 道可从腔室的下部区域处的分配管道入口延伸至腔室的上部区域处的分 配管道出口。可存在多个分配管道。可存在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分 配管道。分配管道可布置成在使用者的左肩和右肩上的气囊内延伸。
可从包括下列区域的组中选择目标温度控制区域,该组包括:背部区 域,在使用中与使用者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大致对准;左胸区域,在使用中 与使用者的左胸区域大致对准;以及右胸区域,在使用中与使用者的右胸 区域大致对准。孔可仅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目标温度控制区域中。冷却孔可 布置成使得其在使用中面向使用者的身体。
气囊可包括背部,气囊的背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背部的至少一部分。 气囊可包括左肩部和右肩部,气囊的左肩部布置成越过使用者的左肩,气 囊的右肩部布置成越过使用者的右肩。气囊可包括左胸部和右胸部,气囊 的左胸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气囊的右胸部布置 成覆盖使用者的右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气囊可由两个层限定,诸如内层 和外层。两个层中的一层或两层可为气密的。冷却孔可形成或设置在内层 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囊的内层可由透气材料制成,透气材料诸如为 机织织物、泡沫或开孔材料。透气材料的结构可设置有冷却孔。气囊可包 括能打开和关闭的一个或多个可调节通风孔。该可调节通风孔或每个可调 节通风孔均可包括开口,该开口设置有能重新关闭的紧固件,诸如拉链。
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布置在气囊的内侧上的透气层。透气层可包 括泡沫或网孔。透气层可为三维机织织物。透气层可用于使从腔室供应的 气体分散或对该气体进行分配。透气层可附接至气囊。透气层被能拆卸地 附接。
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柔性支撑部。气囊可能由柔性支撑部支撑。 气囊可设置在柔性支撑部的内侧上。气囊可附接至柔性支撑部。柔性支撑 部可包括背部,柔性支撑部的背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背部的至少一部分。 柔性支撑部可包括左肩部和右肩部,柔性支撑部的左肩部布置成越过使用 者的左肩,柔性支撑部的右肩部布置成越过使用者的右肩。柔性支撑部可 能包括左胸部和右胸部,柔性支撑部的左胸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 域的至少一部分,柔性支撑部的右胸部布置成覆盖使用者的右胸区域的至 少一部分。柔性支撑部可为织物。气囊通常可与柔性支撑部共同延伸。呼 吸管道可由柔性支撑部支撑。呼吸管道可被密封至柔性支撑部。呼吸管道 可为敞开通道的形式,并且柔性支撑部可使敞开通道密封。呼吸管道可支 撑在柔性支撑部的外表面上。呼吸管道可附接至柔性支撑部的外表面。透 气层可大致与柔性支撑部共同延伸。
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胸带。该温度控制服装还可包括腰带或用于 对腰带进行附接的附接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个人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根据上文陈述 的任一种温度控制服装或呼吸装置服装;以及防护服,防护服布置成穿在 该温度控制服装或呼吸装置服装上。防护服可布置成至少覆盖使用者的身 体。防护服可为防护套装(诸如化学防护套装)或外套。防护服可包括头 罩部分,头罩部分布置成覆盖使用者的头部。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 均可布置成将供应给呼吸管道的适于呼吸的气体排入防护服中。管道的包 括该管道出口或每个管道出口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防护服内。个人防护设 备还可包括气体的源,其中,柔性管到流体地耦接在气体的源与该温度控 制服装或呼吸装置服装之间。气体的源可包括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
除了彼此互斥的特征的组合以外,本发明可包括本文提到的特征和/ 或限制的任意组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实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和化学防护服的个人 防护设备;
图2、图3和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穿在图1中的化学防护服下的呼吸 装置服装;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沿着线B-B(图7)的第一截面 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沿着线C-C(图7)的第二截面 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前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呼吸管道的前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气囊的前视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气囊的后视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后视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服装的下部的沿着线D-D(图7)示出各种流 体部件的截面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气体分配器的立体图;以及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呼吸装置服装的气囊内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使用者的个人防护设备1,该个人防护设备包括使用 者穿着的完全气密的化学防护服2形式的防护服,该防护服包括覆盖使用 者头部的头罩部分4。设备1还包括设置在手推车10上的两个适于呼吸的 气体大气瓶8形式的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柔性管道12(或软管)流体 地连接至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并且其以液密的方式穿过化学防护服2。 柔性管道12设置在卷盘14上,该卷盘附接至手推车10。
如图2所示,在化学防护服2的下方,使用者穿着有与腰部安装岐管 18一起的呼吸装置吊带类型服装16(下文中称为“服装”)。在这个实施 方式中,服装16可用于控制或调节使用者的体温并且向使用者提供适于 呼吸的气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服装16可仅向使 用者提供适于呼吸的气体并且可不提供冷却功能。腰部安装岐管18包括 附接至腰带22的保持件20,保持件20使歧管24固定,在这个实施方式 中该岐管具有歧管入口26和歧管出口28。腰带22与服装16配合,使得 其用作服装16的腰带。腰部安装岐管18可基本上如在我们共同待审的英 国专利申请第1303733.3号中描述的一样,其全部内容为了任何目的和所 有目的而通过引证结合于此。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经由柔性管道12而 流体地连接至歧管入口26,如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歧管出口28通过较 短的柔性管道13而流体地连接至服装16的入口(未在图2和图3中示出)。 因此,可将适于呼吸的气体从集气筒8供应至服装16。如将在下文详细描 述的,在这个特殊的实施方式中,服装16对从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供 应的适于呼吸的气体进行分配,使得使用者能呼吸到适于呼吸的气体,并 使得其控制或调节使用者的体温。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服装16可 能仅向使用者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
个人防护设备1允许使用者在危险环境中安全且舒适地工作更长的 时间。将适于呼吸的气体从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供应至使用者穿着的服 装16,这样使得使用者能呼吸到适于呼吸的气体,并且在这个实施方式中, 服装16还利用适于呼吸的气体来控制使用者的体温。虽然已经描述了防 护服2是气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对于进入防护服2的周围气体而 言的。经由柔性管道12进入防护服2的清洁的适于呼吸的气体也是这样, 呼出的或使用过的适于呼吸的气体也明显能通过设置在防护服中的两个 呼出口而离开化学防护服2。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服装16是吊带类型的服装,其包括 柔性支撑部30、呼吸管道54、气囊74和扩散层100。气囊74设置在柔性 支撑部30的内侧上且附接至柔性支撑部的内侧,同时,呼吸管道54设置 在柔性支撑部30的外侧上并附接至柔性支撑部的外侧。扩散层100设置 在气囊74的内侧上,这样使得气囊74布置在扩散层100和柔性支撑部30 之间。服装16还包括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多个流体供应部件。如果仅需 要服装16来向使用者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则服装16可不包括气囊74 或扩散层100。
参考图7,主柔性支撑部30是重载织物的连续的板,在这个实施方 式中,主柔性支撑部由600d机织聚酯制成。柔性支撑部30是骨架支撑部 并包括多个相邻部分(或区域),这些相邻部分包括:背部32,其布置成 遮盖(或覆盖)使用者背部的一部分;左肩部分34和右肩部分36,其布 置成分别越过使用者的左肩和右肩;以及左胸部分38和右胸部分40,其 被布置成分别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域和右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背部32 包括较宽的腰部区域32a和较窄的脊柱区域32b。服装16还包括左右可调 节肩带,其由左右带扣42、44和左右吊带46、48形成。带扣42、44诸 如通过缝合而附接至柔性支撑部30的左胸部分38和右胸部分40,并且, 左右吊带46、48在下端部处诸如通过缝合而附接至柔性支撑部30的腰部 区域32a的左侧和右侧。左右吊带46、48分别与左右带扣42、44配合, 以形成可调节肩带。肩带的总长度可被调节以改变服装16的合适性。还 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胸带,其包括凹入的配合带扣50和凸出的配合带扣52, 这两个配合带扣诸如通过缝合而分别附接至左胸部分38和右胸部分40。 在使用中,胸带可被固定在使用者的胸部上,以改进服装16的舒适性和/ 或合适性。
与柔性的织物板相反,柔性支撑部3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柔 性支撑部具有预定义的形状,其在不被穿着时可保持操作结构。这可能改 进服装16的合适性并能更容易地穿上服装16。
参考图8,呼吸管道54是由硅胶制成的、柔性的、一体成型的注射 模制部件。虽然呼吸管道54是柔性的,但可认为其是“半刚性的”,这是 因为该呼吸管道在其自身重量下保持其形状。呼吸管道54包括主纵向延 伸的中央部分56并分成左分支58和右分支60,从而形成“Y形”。如将 在下文详细描述的,中央部分56的下端部形成管道入口(未示出)以用 于接收适于呼吸的气体的供应。左分支58和右分支60分别具有朝向彼此 倾斜的肘部62、64。管道54关于与中央部分56对准的纵向轴线大致对称。 左分支58和右分支60(特别是在肘部62,64的区域中)分别设置有多个 管道出口或空气出口(或开口或孔)66、68。空气出口66,68并排地位 于一条线上且彼此大致等距地间隔开。空气出口66,68是穿过呼吸管道 54壁部的通孔的形式。因此,空气出口66,68在外部与呼吸管道56的内 部之间提供了流体连通。
如从沿着线A-A的截面图可见,呼吸管道54形成敞开通道70并围 绕其整个周缘设置有凸缘72。返回参考图7,呼吸管道54附接至柔性支 撑部30。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呼吸管道54的凸缘72缝合并密封至柔性支 撑部30,使得柔性支撑部30封闭由管道54限定的敞开通道70。中央管 道部分56从背部32的下部延伸至其上部,左分支58和右分支60附接至 肩部34、46并在肩部34、36上延伸,肘部66、68覆盖并附接至胸部38、 40。
气囊74(当存在时)附接至并支撑在柔性支撑部30的内表面上。在 这个实施方式中,气囊74被缝合至柔性支撑部34,但气囊可以任何适当 的方式附接,例如通过粘合。气囊74限定了腔室(或增压空间),以用于 接收适于呼吸的气体的供应。气囊74是柔性的双层结构,并且在这个实 施方式中,气囊由聚氨酯(PU)或聚氯乙烯(PVC)制成。形成气囊74 的两个层88、90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且这两个层在其周缘 处结合以限定腔室。参考图9,气囊74包括背部76、左肩部78和右肩部 80、以及左胸部82和右胸部84。背部76布置成覆盖使用者背部的至少一 部分,左肩部78和右肩部80布置成分别在使用者的左肩和右肩上延伸, 并且左胸部82和右胸部84布置成分别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域和右胸区域 的至少一部分。气囊74包括拉链形式的两个可调节通风孔86,这两个可 调节通风孔设置于气囊74的最外层88中。可打开或关闭这些可调节通风 孔来控制由气囊74限定的腔室内的气流。而且,可在已经清洗完服装16 之后打开通风孔86,以便缩短干燥时间。
如图10所示,气囊74的内层90设置有排列的冷却孔92,该冷却孔 是形成在内层90中的通孔或穿孔。因此,冷却孔92在气囊74(即腔室) 的内部之间提供了流体连通并允许气囊74内的适于呼吸的气体离开。在 这个实施方式中,排列的冷却孔92布置在三个目标温度控制区域中,即: 背部区域94,其布置成覆盖使用者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左胸区域96,其 布置成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右胸区域98,其布置成 覆盖使用者的右胸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选择目标温度控制区域以达到最大 冷却效率。冷却孔92具有大约3mm的直径,并且这些孔被布置在所有 方向上以40mm间隔开的正方形网格中。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仅在目标 温度控制区域中设置有冷却孔92。气囊74的后部还设置有两个腰带附接 环99,其功能将在下文中描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气囊74或者气囊74 的内层90可由透气机织织物层制成,其中,织物的编织提供了冷却孔92。 可替换地,内层90可由泡沫材料或开孔材料制成,其中,材料的固有特 性提供了冷却孔92。
返回参考图7,气囊74附接至柔性支撑部的内表面并与其大致对准。 特别地,将柔性支撑部30的背部32与气囊74的背部76对准,柔性支撑 部30的左肩部分34和右肩部分36与气囊74的左肩部分78和右肩部分 80对准,并且左胸部分38和右胸部分40与气囊74的左胸部82和右胸部 84对准。
如图11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服装16还包括扩散层100,在这 个实施方式中该扩散层是透气层的形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扩散层100 是三维机织织物。扩散层100与气囊74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 且扩散层具有背部、左肩部和右肩部以及左胸部和右胸部。然而,扩散层 100并不覆盖腰带附接环99。扩散层100通过拉链101而可拆卸地附接至 气囊。这允许在使用中与使用者接触的扩散层100被拆卸和清洗。气囊74 布置在柔性支撑部30与扩散层100之间。
参考图12,服装16还包括多个流体供应部件,以用于在服装16内 对来自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的适于呼吸的气体进行供应和分配。提供了 歧管102,其包括:T形件104,该T形件位于呼吸管道54内并位于呼吸 管道的下端部处;以及气体分配器106,该气体分配器布置在气囊74的下 部内。T形件104包括适于呼吸的气体入口108、适于呼吸的气体出口110 和分配器出口112。T形件104被流体地密封在呼吸管道54的下部内,并 且该T形件位于通道70内。适于呼吸的气体入口108设置有位于呼吸管 道54外部的连接器114,并且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柔性管道13可与其 流体地连接。适于呼吸的气体出口110与入口108共轴,并且适于呼吸的 气体出口布置在形成管道入口的区域中的呼吸管道54的通道70内。分配 器出口112与入口108和出口110流体连通并且穿过柔性支撑部30中的 开口和气囊74的外板88,这样使得其延伸到气囊74中。分配器出口112 被密封至柔性支撑部30和气囊74的外板88。如果仅需要服装16来向使 用者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则呼吸管道54可能简单地设置有气体连接器 以用于将适于呼吸的气体引入管道54中。
图13和图14示出了气体分配器106,该气体分配器是塑料注射模制 部件。气体分配器106是中空部件并在侧壁中具有开口116,气体分配器 出口112容纳并密封在该侧壁内。气体分配器106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间隔 开的歧管腔室出口118,这些岐管腔室出口是通向气体分配器106内部的 通孔的形式。气体分配器106还设置有第一分配口和第二分配口120,该 第一分配口和第二分配口与气体分配器106的内部流体连通。参考图14, 柔性分配管道122流体地耦接至每个分配口,并且分配管道122布置在气 囊74内并在气囊74内延伸至其上部区域。特别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 分配管道122终止于气囊的胸部82、84的区域中,这样使得管道122的 出口邻近于左胸部温度控制区域96和右胸部温度控制区域98。分配管道 122通过一个或多个夹子或固定件124而被保持就位。
返回参考图2,在使用中,使用者在腰部安装岐管24的出口28与服 装16的流体入口连接器114之间连接柔性流体管道13。然后,使腰带22 穿过腰带附接环99,使得,使腰部安装岐管设备18耦接至吊带类型的呼 吸/冷却服装16。然后,使用者穿上吊带类型的服装16并调节左右可调节 肩带42、44、46、48、腰带22以及胸带50,52,以达到期望的合适性。 与使用歧管设备18的腰带22相反,服装16可设置有其自身的腰带或吊 带。当正确穿着和装配时,气囊74的背部76覆盖使用者的背部,气囊74 的左肩部78和右肩部80分别在使用者的左肩和右肩上延伸,并且气囊74 的左胸部82和右胸部84覆盖使用者的左胸区域和右胸区域。因此,由冷 却孔92形成的目标冷却区域94、96、98与使用者的背部、左胸区域和右 胸区域对准。扩散层100与使用者的衣服或身体紧密接触。
然后,使用者穿上气密的化学防护服2,该化学防护服穿在呼吸/冷却 服装16的上方。然后,柔性管道12(其在第一端部处连接至适于呼吸的 气体的源6)以液密的方式穿过化学防护服中的密封件并附接至腰部安装 岐管24的入口26。这允许能将适于呼吸的气体从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 供应至服装16。然后,还可能穿上其他防护衣物,诸如手套和靴子。在完 全穿上化学防护服2之前,开启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会导致适于呼吸的 气体通过流体管线12,13而被供应至服装16。然后,用覆盖使用者头部 的头罩4使化学防护服完全密封。
参考图12,从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6供应的适于呼吸的气体进入服 装歧管102的入口108并进入T形件104。将一定比例的气体(在这个实 施方式中,大约是50%)通过出口112而供应到气体分配器106中,同时 将气体的剩余部分(即,另外50%)供应到呼吸管道54的通道70的下部 中。以大约300L/min的速度供应适于呼吸的气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其 他实施方式中,呼吸气体和冷却气体的比例可能是不同的,并且,流速可 为任何适当的速度。参考图2和图8,适于呼吸的气体在呼吸管道54的中 央部分56内流动,然后流入左分支58和右分支60中。参考图2,气体进 而通过空气出口66、68而离开呼吸管道54,空气出口66、68将气体引向 使用者的面部。适于呼吸的气体从空气出口66、68而排入化学防护服2 的内部,其中,适于呼吸的气体会被使用者吸入。空气出口(或开口)66、 68将适于呼吸的气体自由地引入或排入使用者头部的区域中的防护服内 的周围环境中。因此,在输送装置(诸如面具或头罩)的适于呼吸的气体 入口与管道出口之间未设置有流体管线。空气出口66、68的定位使得气 体被引向使用者的面部,从而将使用者面部的区域中的二氧化碳等级保持 在安全等级。这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益处。当用户呼气时,气体通过单向呼 气阀而离开化学防护服2。
呼吸管道54的柔性但半刚性的性质允许使用者进行弯曲和扭曲,同 时防止呼吸管道54被压垮,使得通道70封闭。而且,如果使用者例如背 面向下地躺着,则呼吸管道虽然可能变形,但不会完全压垮呼吸管道54, 而将限制向使用者供应气体。
参考图14,由于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服装16还提供了身体冷却功能, 所以进入气体分配器106内部的一定比例的适于呼吸的气体被排入气囊 74的内部(即腔室)的下部中,其邻近于背部温度控制区域94。适于呼 吸的气体的剩余部分进入分配管道122,其中,适于呼吸的气体的剩余部 分流向气囊74的左胸部82和右胸部84。适于呼吸的气体分别在邻近于左 胸部温度控制区域96和右胸部温度控制区域98的位置处排入气囊74内 部。分配管道122确保将适于呼吸的气体在气囊74内分配至正确区域。
然后,将气囊74内的适于呼吸的气体从气囊内部通过冷却孔92而朝 向使用者的身体排出。气体流过扩散层100,这导致使气体被更均匀地分 配。这将用于冷却使用者的身体。特别地,气体通过背部温度控制区域94、 左胸温度控制区域96和右胸温度控制区域98中的孔92而排出。这会将 气体引向使用者的背部、左胸区域和右胸区域,以用于冷却这些区域。这 种目标冷却用于冷却使用者的体温,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扩散层100 紧密地贴合使用者的身体,使得将冷却气体引向使用者的身体。如果使用 者希望改变冷却等级,则可打开可调节通风孔86,以允许气体通过外板 88而离开气囊(与引向使用者的身体相反)。
在特定的目标冷却区域94、96、98中提供冷却孔意味着有效地使用 了供应至服装的适于呼吸的气体并且不会将气体引向不需要冷却的区域。 申请人已经发现冷却使用者的背部区域、左胸区域和右胸区域对于使用者 的身体主要部分的温度具有特别有利的效果(当与冷却身体的其他部分相 比时)。由于将冷却孔能选择性地防止在最合适的区域中,所以无需提供 “全身式”服装,诸如防护衣或外套。因此,可提供一种吊带类型的服装, 其穿着更舒适且更紧密地贴合穿着者的身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冷却孔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气囊 上,或者冷却孔可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目标冷却区域中。例如,可仅 将冷却孔设置在背部温度控制区域中。
当存在时,歧管102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流体控制阀,流体控制阀可 允许改变供应至呼吸管道和气囊的气体的比例。例如,如果不需要的话, 则可防止将适于呼吸的气体供应至呼吸管道或气囊。阀还可被设置成允许 控制供应至服装16的气体的流速。
已经描述了服装16是一种吊带类型的设备,在该服装中具有可调节 肩带。这可能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能调节该服装以适应所有不同的体 型。因此,仅需要制造、供应和购买一个尺寸的一件服装(或至少少量不 同尺寸的服装)来对其进行调节以适应所有类型的使用者。而且,吊带类 型的服装可能穿着起来更舒适。
与提供单独的柔性支撑部相反,气囊本身(如果存在)可形成支撑结 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呼吸管道可被直接附接至气囊,这与通过 柔性支撑部而附接至气囊相反。而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呼吸管道可被 一体成型或由气囊部分地限定。例如,气囊可限定用于冷却气体的主冷却 气体腔室以及用于呼吸气体的呼吸管道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服装16可采用其他形式,例如 可为防护衣或外套。在一个可替换的设备中,该服装可为具有目标(或非 目标)冷却区域的防护衣,其中,该防护衣附接有呼吸管道。
已经描述了服装16布置成穿在化学防护服的下方。然而,服装16 可被穿在任何防护服(诸如外套)下方。
虽然已经描述了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是压缩空气的气瓶,但值得注意 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适于呼吸的气体的源可为安装在建筑物 内的压缩空气网络(或环路)或大罐压缩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