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32173.8 (22)申请日 2016.03.09 A62C 5/02(2006.01) (71)申请人 冯琛 地址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二环南路 6666 号京鲁山庄 12-4-1001 (72)发明人 冯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99 代理人 周瑞艳 (54) 发明名称 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 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吹泡器, 所述壳体 设有泡沫出口并安装有用于将液体送入壳体内的 给液管, 所述泡沫出口优选位于壳体的。
2、顶部并连 接有泡沫输出管, 所述吹泡器上设有出气口, 所述 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设计液面下方, 所述吹泡 器连接有向其供气的供气管。经出气口吹出的惰 性气体, 直接冲入壳体内的泡沫混合液, 由此鼓起 大量的泡沫。 这种发泡装置的发泡量大, 适应于各 种常规泡沫混合液和其他泡沫混合液的发泡, 例 如, 添加有阻化剂的泡沫混合液发泡。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5641835 A 2016.06.08 CN 105641835 A 1.一种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
3、体内的吹泡器, 所 述壳体设有泡沫出口并安装有用于将液体送入壳体内的给液管, 所述吹泡器上设有出气 口, 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设计液面下方, 所述吹泡器连接有向其供气的供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为若干 个, 所述若干出气口分布在同一高度上或者分布在多个不同高度上, 当分布在多个不同高 度上时, 分布在同一高度上的出气口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为平底, 所述 出气口低于所述壳体的设计液面2-3cm, 高于所述壳体的底3-4cm。 4.如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
4、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器包括一个 或多个吹气管, 所述吹气管水平设置, 同一吹气管上设有多个所述的出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方向为垂直 向下和/或径向倾斜向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呈完整的圆环 形或不完整的圆环形, 同一吹气管上的部分或全部出气口的方向倾斜向下且倾斜方向为径 向, 相邻倾斜向下的出气口的径向倾斜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的侧壁上设有 穿透该侧壁的孔或安装有喷嘴, 所述吹气管侧壁上的孔或喷嘴构成所述的出气口。 8.如权利要。
5、求5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吹气管呈圆环形, 其圆心位于所述壳体的竖向中心线上, 所述吹气管水平设置, 不同吹 气管位于同一高度或位于不同高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的上部设置 有隔网。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穿过所述壳体 的壁, 其内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吹气管, 外端设有用于连接惰性气体源的接口, 所述供液 管穿过所述壳体的壁, 其内端位于壳体内并连接有布液管或者设有出液口, 其外端连接泡 沫混合液源或者分为若干供液支管, 所述若干供液支管分别连接泡沫混。
6、合液的不同原料液 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41835 A 2 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装置, 特别是一种适应于防火、 灭火的惰性阻化泡沫的发泡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泡沫灭火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式, 将泡沫混合液通过发泡装置形成泡沫, 用于扑 灭多种火灾, 例如煤矿火灾等。 目前常见的发泡装置是在水平发泡管道中设置一层或多层 丝网, 以压缩惰性气体混合并带动泡沫混合液通过丝网, 成为泡沫状物质流, 进而从喷枪中 喷射出来, 覆盖可燃物体, 隔离空气与可燃物体的接触, 形成实现灭火或防火的目的。 这种 发泡装置的缺陷主要是:。
7、(1) 发泡效果不够理想, 发泡量较低, 为提高发泡量, 人们尝试增加 外网的层数, 但由于经过多层丝网后, 由前面丝网形成的泡沫会大量破裂, 由此在很大程度 上制约了发泡量的提高;(2) 存在丝网堵塞问题, 增大了维护工作量和维护成本;(3) 单个发 泡管横截面积或者说丝网面积不宜过大, 否则将明显影响发泡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量大的发泡装置。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 壳体内的吹泡器, 所述壳体设有泡沫出口并安装有用于将液体送入壳体内的给液管, 所述 吹泡器上设有出气口, 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设。
8、计液面下方, 所述吹泡器连接有向其 供气的供气管。 0005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为: 工作时, 通过所述给液管将泡沫混合液送入壳体内, 保持壳 体内所需的泡沫混合液量, 通过所述供气管将发泡所需的惰性气体送入吹泡器, 惰性气体 从吹泡器的出气口喷出, 以一定速度喷入泡沫混合液中, 冲击泡沫混合液形成泡沫, 泡沫在 气压推动下向上运动形成泡沫流, 通过泡沫出口进入连接在泡沫出口上的泡沫输出管, 最 终经泡沫输出管从泡沫喷枪喷出, 进行灭火或防火。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惰性气体直接冲击泡沫混合液, 能够产生出很大的泡 沫量, 有利于提高泡沫产出量, 也有利于提高惰性气体的利用率, 提。
9、高发泡倍数; 发泡量能 力不受壳体横截面大小及形状的限制, 发泡量基本上与壳体的横截面积呈正比, 因此可以 依据实际情况设计所需的发泡量; 不存在丝网堵塞问题, 有利于降低维护工作量和维护成 本, 方便使用, 提高可靠性。 根据实验,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下, 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时, 相对于依靠丝网形成泡沫的现有技术, 发泡量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发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俯视方向) ;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641835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参见图。
10、1和图2, 本发明涉及一种惰性阻化泡沫发泡装置, 其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 壳体内的吹泡器2, 所述壳体设有泡沫出口7并安装有用于将液体送入壳体内的给液管9, 所 述泡沫出口优选位于壳体的顶部并连接有泡沫输出管6, 所述吹泡器上设有出气口, 所述出 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设计液面下方, 所述吹泡器连接有向其供气的供气管8。 经出气口吹出 的惰性气体, 直接冲入壳体内的泡沫混合液, 由此鼓起大量的泡沫, 这种发泡装置适应于各 种常规泡沫混合液和适于相同发泡原理其他的各种泡沫混合液, 例如, 添加有阻化剂的泡 沫混合液。 所述壳体可以采用罐状或其他任意适宜的形状。 0009 优选的, 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为。
11、若干个, 所述若干个出气口优选分布在壳体横截面 的整个区域, 均匀或基本均匀分布 (所称基本均匀分布为因分布不均匀性导致的发泡数量 和/或质量的下降不超出实践中允许的范围内) , 由此可以充分利用壳体的全部横截面积, 有利于提高发泡能力。 0010 优选的, 所述若干出气口分布在同一高度上或者分布在多个不同高度上, 当分布 在多个不同高度上时, 分布在同一高度上的出气口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为保证发泡质量, 一 般情况下可以分布在同一高度上, 对于横截面较大的壳体, 可以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 以便 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发泡量且基本上不会影响泡沫质量。 0011 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使出气口分布在几个不。
12、同高度上, 分布在相邻高度上的出气 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互错开 (不重叠) , 以更好地优化发泡过程, 提高发泡能力。 0012 所述壳体的底可以为平底 (底部的内表面全部或主要为平面) 。 0013 优选的, 所述出气口低于所述壳体的设计液面2-3cm (含端值) , 高于所述壳体的底 3-4cm (含端值) , 这种距离设计可以明显地提高发泡能力。 0014 所述发泡器可以包括一个吹气管, 也可以包括多个吹气管, 无论是一个吹气管还 是多个吹气管, 同一吹气管上优选设有多个所述的出气口。 0015 优选的, 所述吹气管水平设置。 0016 优选的, 同一吹气管上的多个出气口等间距分布或。
13、者规则的不等间距分布。 0017 所述吹气管的侧壁上可以设有穿透该侧壁的孔, 也可以安装有喷嘴4, 所述吹气管 侧壁上的孔或喷嘴构成所述的出气口。 吹气管内的惰性气体能够从所述孔或喷嘴中以一定 的速度流出, 形成鼓泡所需的气流。 0018 所述出气口的方向优选为垂直向下和/或倾斜向下。 0019 当所述吹气管呈完整的圆环形或不完整的圆环形时, 所述出气口的倾斜方式优选 为径向倾斜, 所称径向倾斜是指沿直径方向向内或向外倾斜, 通过设置成一定的倾斜角度, 可以获得更好的发泡效果。 0020 同一吹气管上的部分或全部出气口的方向倾斜向下且倾斜方向为径向, 相邻倾斜 向下的出气口的径向倾斜方向相反,。
14、 所称径向倾斜方向相反为一个径向向内倾斜, 另一个 径向向外倾斜。 0021 通常, 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 相应地, 所述吹气管呈圆环形, 其圆心位于 所述壳体的竖向中心线上, 由此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各向同性, 避免出现相对的死角。 0022 当所述吹气管呈完整的圆环形或不完整的圆环形时, 特别是当壳体的横截面也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641835 A 4 圆形时, 所述出气口在其吹气管上的分布方式优选等间距分布, 所述供气管的内端通过多 个径向连接管15连接所述吹气管, 所述径向连接管是指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一个直径 上, 通常应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一定的距离, 由此。
15、使吹气管、 径向连接管相互连接中一个旋转 对称的框架结构, 供气管的下端连接位于壳体竖向轴线上的径向连接管汇集处。 0023 不同吹气管可以位于同一高度, 也可以位于不同高度, 由此使得全部出气口位于 同一高度或者不同吹气管上的出气口位于不同的高度。 0024 所述供气管可以穿过所述壳体的壁, 其内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吹气管, 外端设 有用于连接惰性气体源10的接口, 所述惰性气体源可以是存储有惰性气体的罐等容器, 也 可以是能够供应惰性气体的管道或其他设施。 0025 所述供液管穿过所述壳体的壁, 其内端位于壳体内并连接有布液管3或者设有出 液口, 所述布液管或出液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下部, 。
16、位于壳体设计液面上方或下方, 通过布 液管上的多个出液口5布液, 有利于减轻布液对壳体内液体的扰动, 实现均匀且稳定的布 液. 所述供液管的外端连接泡沫混合液源或者分为若干供液支管11、 14, 所述若干供液支 管分别连接泡沫混合液的不同原料液源12、 13。 当所述供液管的外端连接泡沫混合液源时, 所述泡沫混合液源通常可以为泡沫混合液储罐或泡沫混合液混合罐, 可以将混合好的泡沫 混合液存储于泡沫混合液储罐, 或者将各种原料液送入混合罐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 当所 述供液管分为若干支路以分别连接泡沫混合液的不同原料液源时, 可以将不同原料液按比 例送入输液管, 在输液管内流动的同时实现混合。 0。
17、026 根据实际需要, 泡沫混合液的原料液可以主要包括水和泡沫剂, 也可以增加阻化 剂和/或其他药剂, 各种药剂应采用液体原料或原料溶液等原料液形式, 当添加有阻化剂 时, 形成的泡沫可称为相应的阻化泡沫。 0027 图3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在壳体内腔的上部设置了隔网16, 用于提高发 泡能力特别是泡沫质量, 所述隔网可以采用金属丝网或其他任意适应的网状物, 可以为单 层或多层, 可以依据现有技术或其他适宜技术进行隔网的安装和固定。 泡沫流经过隔网时 再次获得发泡效应, 由此不仅增加了发泡能力, 还能够明显提高泡沫质量。 隔网的网孔大 小、 层数、 层间隔及所用材料等均可以依据发泡混合液的特性和气流速度等因素确定, 必要 时, 可以通过实验获得相应的优化设计, 可以在本发明中任一未含隔网的技术方案的基础 上增设隔网。 0028 本发明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 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 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 均可以任意组合, 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641835 A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564183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