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23388.8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 52号办公楼1-8号 (72)发明人 谭和平 徐海卫 曹江萍 谢开强 李刚 汤江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124 代理人 许泽伟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茶机技术领域, 。
2、尤其涉及 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 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包括至少两个 串联的单级扁茶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单级扁茶机 包括送料机构和压扁机构, 送料机构向压扁机构 送料,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板和驱动装置, 在 所述压扁机构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控制系统与单 级扁茶机的送料机构、 加热装置和压扁机构电连 接。 由于加热装置能保持压扁作业过程中的输送 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 稳定的热场范围内, 既避 免了压扁过程中温度过低不利于茶叶成形, 又避 免温度过高破坏茶叶的品质; 并且通过多个串联 的单级扁茶机, 可根据不同的茶叶的压扁工艺要 求采用阶梯式控温, 进一步提高茶叶。
3、压扁环节的 品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260711 U 2017.06.20 CN 206260711 U 1.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台串联的单级扁茶机(100) 和控制系统, 所述单级扁茶机(100)包括送料机构(1)和压扁机构(2), 送料机构(1)向压扁 机构(2)送料, 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送料板(11)和驱动装置(12), 在所述压扁机构(2)上设 置有加热装置(101), 控制系统与单级扁茶机(100)的送料机构(1)、 加热装置(101)和压扁 机构(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级扁茶机 (100)还包括机架(3), 每台单级扁茶机(100)上的送料机构(1)和压扁机构(2)依次设置在 所述机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 (12)为电磁振动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扁机构 (2)包括一对上皮带辊(21)和一对下皮带辊(22), 在上皮带辊(21)之间安装有上侧压扁输 送带(23), 下皮带辊(22)之间安装有下侧压扁输送带(24), 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侧压 扁输送带(24)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送料板(11)将。
5、物料输送至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 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加热装置(101)设置在上侧压扁输送带(23)的上侧 和下侧压扁输送带(24)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上侧压扁输送带 (23)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上皮带辊(21)固 定在上机座(4)的底部, 下皮带辊(22)固定在机架(3)上, 上机座(4)与机架(3)之间通过高 度可调的连接柱(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5)。
6、 包括蜗杆(51)和与蜗杆(51)配合使用的蜗轮(5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5) 包括丝杠(53)和与丝杠(53)配合使用的螺母(54)。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0711 U 2 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扁茶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背景技术 0002 扁茶是在茶叶杀青后对茶叶施以外力使其水分散发从而成形的工序。 在茶叶输送 及压扁的过程中, 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传统的扁茶机并不能满足茶叶在不同阶段对温度 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
7、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能保持压扁作业过程中的输送带维 持在一个合理的、 稳定的热场范围内的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 包括至少两 台串联的单级扁茶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单级扁茶机包括送料机构和压扁机构, 送料机构向 压扁机构送料,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板和驱动装置, 在所述压扁机构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控制系统与单级扁茶机的送料机构、 加热装置和压扁机构电连接。 0005 进一步的是, 所述单级扁茶机还包括机架, 每台单级扁茶机上的送料机构和压扁 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0006 进一步的是, 所。
8、述驱动装置为电磁振动驱动装置。 0007 进一步的是, 所述压扁机构包括一对上皮带辊和一对下皮带辊, 在上皮带辊之间 安装有上侧压扁输送带, 下皮带辊之间安装有下侧压扁输送带, 上侧压扁输送带与下侧压 扁输送带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送料板将物料输送至上侧压扁输送带与下侧压扁输送带 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上侧压扁输送带的上侧和下侧压扁输送带的下侧。 0008 进一步的是, 上侧压扁输送带与下侧压扁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可调。 0009 进一步的是, 上皮带辊固定在上机座的底部, 下皮带辊固定在机架上, 上机座与机 架之间通过高度可调的连接柱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是, 所述连接柱包括蜗。
9、杆和与蜗杆配合使用的蜗轮。 0011 进一步的是, 所述连接柱包括丝杠和与丝杠配合使用的螺母。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加热装置能保持压扁作业过程中的输送带维持在 一个合理的、 稳定的热场范围内, 既避免了压扁过程中温度过低不利于茶叶成形, 又避免温 度过高破坏茶叶的品质; 并且通过多台串联的单级扁茶机, 可根据不同的茶叶的压扁工艺 要求采用阶梯式控温, 进一步提高茶叶压扁环节的品质; 由于电磁振动驱动装置的振幅小、 频率高, 有利于茶叶的快速散开和输送; 由于上侧压扁输送带与下侧压扁输送带之间的间 隙可调, 可以实现不同的压扁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
1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60711 U 3 0014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架与上机座连接方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架与上机座连接方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零部件、 部位及编号: 单级扁茶机100、 加热装置101、 送料机构1、 送料板11、 驱 动装置12、 压扁机构2、 上皮带辊21、 下皮带辊22、 上侧压扁输送带23、 下侧压扁输送带24、 机 架3、 上机座4、 连接柱5、 蜗杆51、 蜗轮52、 丝杠53、 螺母54。 具体实施方式 0。
11、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 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台串联的单级扁茶机100和控制系统, 控 制系统用于控制多台单级扁茶机100协同工作; 所述单级扁茶机100包括送料机构1和压扁 机构2, 送料机构1向压扁机构2送料, 在所述压扁机构2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01, 加热装置101 对压扁机构2上的输送带进行加热, 不仅有利于降低压扁过程相互作用的压力, 而且有利于 茶叶快速压扁和定型; 控制系统与单级扁茶机100的送料机构1、 加热装置101和压扁机。
12、构2 电连接, 使送料机构1、 加热装置101和压扁机构2之间相互协条, 实现有条不紊的工作; 所述 送料机构1包括送料板11和驱动装置12, 所述送料板11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12上, 通过驱动 装置12使送料板11振动, 实现茶叶向压扁机构输送。 送料板11进料端的高度比出料端的高 度高, 可以使送料板11在振动的过程中带动茶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 加热装置101的功 能在于保持压扁作业过程中的输送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 稳定的热场范围内, 既避免了压 扁过程中温度过低不利于茶叶成形, 又避免温度过高破坏茶叶的品质; 其另一个功能在于 可根据不同的茶叶的压扁工艺要求采用阶梯式控温, 即根据每。
13、级单级扁茶机100的需要设 置不同的温度, 进一步提高茶叶压扁环节的品质。 上一级的单级扁茶机100的压扁机构2的 出料口的高度比相邻的下一级的单级扁茶机100的送料机构1的进料口的高度高, 从而使茶 叶从上一级的单级扁茶机100输送到下一级的单级扁茶机100的过程中可以因高度差而发 生翻转。 0020 图2所示的阶梯控温式的连续扁茶机仅展示两台单级扁茶机100串联的情况, 当 然, 可以是2台以上的单级扁茶机100串联, 其结构以此类推。 0021 具体, 为了提高送料机构1和压扁机构2工作的协调性, 所述单级扁茶机100还包括 机架3, 所述送料机构1和压扁机构2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3上。 。
14、0022 具体, 为了有利于茶叶的快速散开和输送, 所述驱动装置12为电磁振动驱动装置。 电磁振动驱动装置的振幅小、 频率高, 有利于茶叶的快速散开和输送。 0023 具体, 所述压扁机构2包括一对上皮带辊21和一对下皮带辊22, 在上皮带辊21之间 安装有上侧压扁输送带23, 下皮带辊22之间安装有下侧压扁输送带24, 上侧压扁输送带23 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送料板11将物料输送至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 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中。 上皮带辊21带动上侧压扁输送带23运动, 下皮带辊22带 动下侧压扁输送带24运动, 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协同工作,。
15、 形成压扁和 输送茶叶的间隙。 通过控制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 可以满足 不同的压扁工艺要求。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60711 U 4 0024 具体, 为了使压扁机构能够满足不同的压扁工艺的要求, 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 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可调。 0025 具体, 为了方便调整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 上皮带 辊21固定在上机座4的底部, 下皮带辊22固定在机架3上, 上机座4与机架3之间通过高度可 调的连接柱5连接。 上机座4的作用是固定上皮带辊21, 从而可以通过调整上机座4的高度调 整上侧压扁输送带23。
16、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 0026 连接柱5高度可调的方式有多种, 具体的, 连接柱5可以是包括蜗杆51和与蜗杆51 配合使用的蜗轮52的结构; 也可以是包括丝杠53和与丝杠53配合使用的螺母54的结构。 当 连接柱5为蜗杆51加蜗轮52的结构时, 蜗杆51上部为不带螺纹的圆柱状结构, 在上机座4上 的对应位置处设置与蜗杆51的圆柱状上端配合的盲孔, 在机架3上设置与蜗杆51的外螺纹 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蜗轮52的转动带动蜗杆51转动, 通过蜗杆51与机架3上的螺纹孔的配合 使蜗杆51上下运动, 从而对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侧压扁输送带24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 当连接柱5为丝杠53加螺母54的结构时, 丝杠53与蜗杆51的结构类似, 螺母54套在丝杠53 上, 通过螺母53的转动带动丝杠53上下运动, 从而对上侧压扁输送带23与下侧压扁输送带 24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6071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260711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260711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26071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