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0883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28 CN 203608837 U (21)申请号 201320659519.1 (22)申请日 2013.10.24 A23P 1/06(2006.01) A47J 43/046(2006.01) A47J 43/07(2006.01) A47J 4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肖建农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同集南路 4 号 606 室 专利权人 肖映汉 李慧武 何明安 黄海生 (72)发明人 肖建农 肖映汉 李慧武 何明安 黄海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
2、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杨依展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 构,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干粉桶, 包括一开口、 侧 壁和底板 ; 一刀具组件, 定轴旋转配合于底板 ; 包 括一刀片和一搅拌部件以及一动力轴 ; 该动力 轴穿过底板与刀片和搅拌部件同轴固定, 与该底 板之间具有轴封 ; 加热组件, 固定于干粉桶外侧 面 ; 驱动组件, 具有驱动电机和驱动部 ; 该驱动部 与动力轴相配合 ; 还包括以及连通驱动电机和加 热组件的控制电路 ; 所述底板具有一回转的工作 面 ; 所述刀片的旋转切削轨迹与该工作面之间的 间隙。
3、为 0.5-2.5mm。本方案结构简单, 容易制备熟 化的干粉食物, 并且其粉碎而得的干粉不会因为 油脂而凝固, 粉末颗粒分散而均匀。制备的速度 快, 且安全, 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是为现代家居干 粉食材的良好制作工具。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08837 U CN 203608837 U 1/1 页 2 1. 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 : 一干粉。
4、桶, 包括一开口、 导热耐温的侧壁和底板, 该侧壁和底板之间具有导热通路 ; 一刀具组件, 定轴旋转配合于所述底板 ; 包括匹配所述底板内壁形状的一刀片、 位于该 干粉桶其侧壁空间中的搅拌部件, 以及一动力轴 ; 该动力轴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刀片和搅 拌部件同轴固定, 与该底板之间具有轴封 ; 加热组件, 固定于所述干粉桶外侧面 ; 驱动组件, 具有驱动电机和输出该驱动电机动力的驱动部 ; 该驱动部与所述动力轴相 配合 ; 以及 控制电路, 该控制电路连通所述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 ; 其中, 所述底板具有一回转的工作面 ; 所述刀片与该工作面同轴设置, 且该刀片的旋转 切削轨迹与该工作面之间的间隙。
5、为 0.5-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片为180对称 的形态, 且其半径与所述工作面相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搅拌部件形态为 朝上设置的叉状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组件围绕固 定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干 粉桶外还具有同轴套接固定的一保温的套桶 ; 该套桶与所述干粉桶的外壁和该加热组件之 间具有空气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 5。
6、 所述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组件、 控制电 路位于一底座, 该底座上具有固定所述干粉桶的固定部 ; 所述驱动部位于该固定部上方且 朝上设置, 与所述动力轴同轴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08837 U 2 1/3 页 3 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加工机械, 具体是一种用于制作食物干粉末的装置的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 干粉食物是一类多用的食材, 可以作为添加组分与其他食材混合使用, 亦可单独 烹饪, 例如加工糊状食品 ; 通常, 这类干粉使用谷类、 坚果等原始食材加工制作。 由于在民间 流传甚广, 早已有一。
7、些成熟的传统工艺用于实施。 考虑到现代家居生活的需要, 传统工艺制 作周期长、 操作门槛高, 所以才出现了批量生产供应的各种加工干粉。但是, 从食品安全和 卫生的角度来看, 有相当多用户对成品的干粉信任度低, 同时对这类食材的自制需求较高。 目前尚未有相关便利的家电产品用于实施快速、 安全、 卫生的干粉食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干粉食物制作机、 装置普遍缺乏, 而自制干粉食物需求却居高不下的情 况,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粉加工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 0004 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 它包括 : 0005 一干粉桶, 包括一开口、 导热耐温的侧壁和底板, 该侧壁和底板之间具有。
8、导热通 路 ; 0006 一刀具组件, 定轴旋转配合于所述底板 ; 包括匹配所述底板内壁形状的一刀片、 位 于该干粉桶其侧壁空间中的搅拌部件, 以及一动力轴 ; 该动力轴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刀片 和搅拌部件同轴固定, 与该底板之间具有轴封 ; 0007 加热组件, 固定于所述干粉桶外侧面 ; 0008 驱动组件, 具有驱动电机和输出该驱动电机动力的驱动部 ; 该驱动部与所述动力 轴相配合 ; 以及 0009 控制电路, 该控制电路连通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 ; 0010 其中, 所述底板具有一回转的工作面 ; 所述刀片与该工作面同轴设置, 且该刀片的 旋转切削轨迹与该工作面之间的间隙为 0。
9、.5-2.5mm。 0011 本方案具有的改进有 : 0012 在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刀片为 180对称的形态, 且其半径与所述工作面相当。 0013 在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搅拌部件形态为朝上设置的叉状体。 0014 在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加热组件围绕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0015 在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干粉桶外还具有同轴套接固定的一保温的套桶 ; 该套桶与 所述干粉桶的外壁和该加热组件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0016 在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组件、 控制电路位于一底座, 该底座上具有固定所述干 粉桶的固定部 ; 所述驱动部位于该固定部上方且朝上设置, 与所述动力轴同轴配合。 0017 本方。
10、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 说 明 书 CN 203608837 U 3 2/3 页 4 0018 本方案结构简单, 制作门槛低, 不需要专业的食品加工知识即可制备熟化的干粉 食物, 并且其粉碎而得的干粉不会因为油脂而凝固, 粉末颗粒分散而均匀。从步骤上看, 制 备的速度快, 且安全, 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是为现代家居干粉食材的良好制作工具。 附图说明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2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带剖面的立体图 0021 图 2 是图 1 所示实施例刀具组件部分的立体爆炸图 ; 0022 图 3 是刀片与干粉桶部分的示意图 ; 0023 图 4 。
11、是干粉桶部分部件的爆炸图 ; 0024 图 5 是图 1 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 1 至图 5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 图 1 至图 4 展示了其 主要结构, 图 5 则展示其工作流程。 0026 本实施例, 一种干粉加工装置, 它是一个组装式的家用版产品, 整个装置分为上下 可拆卸的两大部分, 下部分是一个底座 2, 与现有的多种榨汁设备类似。在底座 2 上面还具 有操作面板 3, 提供便利的设定、 开关、 功能选择等操作界面。 0027 整个装置的上部分包括一个干粉桶 10, 该干粉桶整体是用导热耐温的不锈钢制 作, 包括一开。
12、口11、 侧壁12和底板13, 因为干粉桶10整体一体成型, 因此侧壁12和底板13 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通路。 0028 在干粉桶 10 内设置一刀具组件 20, 此刀具组件 20 定轴旋转配合于底板 13 上 ; 它 包括一刀片 24 和一搅拌部件 23, 其中该刀片 24 的形状匹配底板 13 内壁形状, 搅拌部件 23 全部位于该干粉桶 10 其侧壁空间中, 用于实现内部食材的搅拌。一动力轴 22 穿过底板 13 与刀片 24、 搅拌部件 23 同轴固定, 且与该底板之间具有轴封 60。 0029 在干粉桶10的外侧面固定了加热组件30, 通电后可以使整个干粉桶10内部升温。 0030 。
13、底座 2 内具有驱动组件 40, 包含驱动电机 41 和驱动部 42, 所谓驱动部 42 即输出 该驱动电机 41 动力的部位。该驱动部 41 与动力轴 22 相配合。 0031 本装置具有一个合适的控制电路 (未标示) , 该控制电路连通并控制驱动电机41和 加热组件 30。干粉桶 10 的底板 13 具有一回转的工作面 18, 此工作面 18 与刀片 24 共同完 成粉碎食材的功能 ; 刀片24与该工作面18同轴设置, 且刀片24的旋转切削轨迹, 与该工作 面 18 之间的间隙 D 具有特别的设定, 本方案为 0.5-2.5mm。 0032 如图 5, 本方案可以采用的一个完整工作过程包含。
14、了下述的步骤 : 0033 预备步骤 a : 向干粉桶 10 的开口 11 内倒入待加工的食材, 例如黏米、 绿豆等干货, 并利用活动盖 16 将该 11 开口关闭 ; 0034 制熟步骤b : 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该干粉桶10外壁的加热组件20, 使干粉桶10内部 的食材在 120-150之间加热 6-12 分钟 ; 0035 冷却步骤c : 加热完毕后, 控制驱动电机42, 使之保持在每分钟30-60转的速度, 使 食材冷却, 冷却时间持续 3-8 分钟 ; 说 明 书 CN 203608837 U 4 3/3 页 5 0036 粉碎步骤 d : 冷却完毕后, 控制电路控制该驱动电动 42 机。
15、以每分钟 1500-2500 转 驱动刀片 24 对该食材进行粉碎, 粉碎时间 5-10 分钟 ; 0037 成品步骤 e : 粉碎完毕, 将食材粉末从该干粉桶 10 中取出, 即得加工成型的熟粉。 0038 本方案结构简单, 制作门槛低, 不需要专业的食品加工知识即可制备熟化的干粉 食物, 并且其粉碎而得的干粉不会因为油脂而凝固, 粉末颗粒分散而均匀。从步骤上看, 制 备的速度快, 且安全, 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是为现代家居干粉食材的良好制作工具。 0039 本方案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 0040 刀片 24 的形态为 180对称的形态, 且其半径与工作面 18 相当, 该形状最大化利 用了。
16、干粉桶 10 的底部面积, 具有较高的粉碎效率。搅拌部件 23 形态为朝上设置的叉状体, 可以冲压一体制成并与刀片相铆合, 结构简单, 加工成本低。 0041 加热组件 30 围绕固定于干粉桶 10 其侧壁 12 的外表面, 其加热面积大而均匀, 不 会造成局部过热而食材碳化的情况。 0042 本方案在干粉桶 10 外还具有同轴套接固定的一保温的套桶 14 ; 该套桶 14 与干粉 桶 10 的外壁和该加热组件 30 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在加热过程中, 套桶可具有保温功能, 同 时避免高温 (100) 的干粉桶 10 被人体触及发生危险, 因此具有安全性。在套桶 15 上还 设置透气孔 15,。
17、 保证内部压力稳定, 安全可靠。 0043 驱动组件40、 控制电路位于底座2中, 底座上2具有固定部4, 用于固定干粉桶10 ; 驱动部 42 位于该固定部 4 的上方且朝上设置, 与动力轴 22 末端的直齿轮 27 同轴配合, 具 有便利的插拔性能, 使套桶 14 的整体与下方底座 2 装卸方便。 0044 为了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 在制熟步骤 b 中有一个搅拌步骤, 其中控制电路控制 驱动电机 42, 驱动搅拌部件 23 在该干粉桶 10 内以每分钟 60-90 转运行搅拌食材。如果食 材的粒径太大, 则可以在此过程中对驱动电机 42 进行加速工作, 从而预先粉碎一些较大粒 径的食材。 004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608837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8837 U 6 2/2 页 7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883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