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2914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7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4142.7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104212840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12P 5/02登记生效日:2017030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李海松变更后权利人:郑州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6号国家863软件园3号楼B座6楼东户变更后权利人: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12P 5/0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李海松 王岩 代吉华 闫阳 刘伟鹏变更后:李海松 万东锦 田敏慧 许子聪 王鎣奎 万俊锋|||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5/02申请日:20140903|||公开

IPC分类号:

C12P5/02; C12R1/10(2006.01)N

主分类号:

C12P5/02

申请人:

李海松

发明人:

李海松; 王岩; 代吉华; 闫阳; 刘伟鹏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6号国家863软件园3号楼B座6楼东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代理人:

喻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将盐酸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发酵菌渣与水混合均匀,配制成悬浮液;然后对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是一种对盐酸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的高效发酵处理工艺,属于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传统抗生素菌渣进行厌氧发酵过程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发酵菌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同时避免了传统填料投加时产生的堵塞、短流等问题,保证了水解酸化池及L-发酵罐的生物量,提高了产气量,还具有处理成本低、运行过程易于控制、配套反应器负荷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将抗生素发酵菌渣与水混合均匀,配制成菌渣悬浮液;然后对菌渣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抗生素发酵菌渣选择庆大霉素发酵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的重量份配比为1:1-3。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悬浮液的固含量为5-8%。

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将所述的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对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然后在进行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向水解酸化池内添加木质素降解菌,进行所述的水解酸化处理。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内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

9.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污泥负荷为7.1~7.6kg/(kg·d);反应器容积负荷≤3.5kgCOD/(m3·d)。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酵温度为35~38℃;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5~7.5;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h。

说明书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菌渣的高效发酵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抗生素发酵菌渣是发酵生产抗生素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发酵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的抗生素等,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如处置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其危害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计性、协同性和连带性等特点。
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环境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种属的生物群类以食物链的形式组成的生物系统。大多抗生素都有很广的抗菌谱,会杀死环境中的某些种属和群类的微生物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衍,破坏环境中固有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人类。
畜禽等食品动物长期低剂量摄入抗生素,会导致畜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同时,抗生素在动物体内蓄积,导致动物食品肉、蛋、奶及内脏中产生抗生素残留。动物食品中的抗生素沿食物链传递到人,一方面会引起人群过敏反应,严重时引起人群食物中毒;部分药物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干扰人类各项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含有抗生素的动物食品会对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产生不良影响,破坏肠道内生态区系平衡,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危害人类健康。同时,还会将动物中耐药菌传递给人类,威胁人类健康。
抗生素发酵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三世界国家 生产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菌渣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且处理量大的治污方法。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大国。据统计,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达到14.7万吨,占全球市场总量的70%以上,按照生产1t抗生素产生8~10吨湿菌渣估算,2009年我国抗生素菌渣的产生量为130万吨。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规定抗生素菌渣按危险废物处理,并且禁止用于生产饲料。针对抗生素菌渣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等现实问题,以及《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鼓励开发发酵菌渣在生产工艺中的再利用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建议,如何实现抗生素菌渣合理有效利用与安全处置成为了制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对抗生素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包括焚烧、肥料化、饲料化、填埋、能源化及其他处理处置技术。国内有数家单位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遭到质疑。
抗生素菌渣的常用处理方法中:采用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处置抗生素菌渣运行成本太高;抗生素菌渣生产饲料目前已被国家禁止,但如果抗生素菌渣经过处理能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则可彻底解决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的难题;危险废物填埋技术不适于处置产生量大、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高的抗生素菌渣;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培养基、吸附剂以及提取有用成分等综合利用技术,由于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率低,大量剩余菌渣仍需要进一步处置。相对而言,抗生素菌渣的肥料化技术和能源化技术(厌氧消化和热解气化技术)是解决大宗抗生素菌渣处置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目前抗生素菌渣厌氧产气 资源再利用中的抗生素残留对微生物的抑制、菌渣残留沉淀、及泥渣分离难等技术问题,充分利用了抗生素发酵菌渣的有机资源,提供了抗生素菌渣厌氧发酵的效率,增加了厌氧发酵罐的负荷,增加产气量,是一种能经济、高效的处理抗生素发酵菌渣尤其是处理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发酵处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包括首先将抗生素发酵菌渣与水混合后配制成菌渣悬浮液;然后对菌渣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其中,所述抗生素菌渣选择庆大霉素发酵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
特别是,所述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的重量份配比为1:1-3,优选为1-1.5-2.5,进一步优选为1:2。
尤其是,所述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的粘度为0.15-0.35mPa·s,优选为0.2-0.3mPa·s;含水率为80-85%,优选为80-82%。
其中,所述的水选择自来水、回用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水或抗生素生产单位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出水。
特别是,所述水的色度≤30;pH:6.5-7.5;COD≤100mg/L;SS≤30mg/L;NH3-N≤20mg/L;TP≤1mg/L。
其中,所述菌渣悬浮液的固含量为5-8%,优选为6-7%;所述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5000-40000mg/L,优选为30000-35000mg/L。
特别是,还包括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对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然后在进行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
其中,向水解酸化池内添加木质素降解菌,进行所述的水解酸化处理。
特别是,水解酸化池内所述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L,即水解酸化池内每1L菌渣悬浮液中加入的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也就是向1L菌渣悬浮液中加入300-800mg的木质素降解菌,优选为500-600mg/L。
特别是,所述的水解酸化处理是将所述的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在搅拌状态下进行水解反应,降解菌渣悬浮液中的抗生素和木质素,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所述水解酸化池中投加了木质素降解菌。
特别是,所述的木质素降解菌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4392。
特别是,所述木质素降解菌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其中,水解酸化池内所述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L,优选为500-600mg/L。
特别是,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优选为4500-5500mg/L。
其中,所述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优选为18-20h,进一步优选为18h。
特别是,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内的容积交换率为60-80%,优选为65-75,进一步优选为70%。
特别是,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搅拌速率为20-250r/min,优选为200-250r/min。
其中,所述水解酸化池内使用阿科曼生态基填料,可以增加微生物附着表面积,进而增加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浓度。
特别是,所述填料在水解酸化池内的填充比为25-35%,优选为28-32%,进一步优选为30%。
尤其是,水解酸化池内接种的污泥选择消化池消化污泥或经放置的二沉池剩余污泥。
特别是,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菌渣悬浮液通入调节池内,进行对水解菌渣混合物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处理。
其中,所述的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处理是指调节所述水解菌渣混合物的温度为35-38℃,优选为36-37℃。
特别是,调节所述水解菌渣混合物的pH为6.5~7.5,优选为7.0~7.5。
特别是,在所述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优选为18-22h。
其中,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是将经过水质、水量调节后的混合液通入厌氧发 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菌渣在厌氧污泥的作用下,发酵生成沼气。
特别是,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是将经过水质、水量调节后的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内,向厌氧发酵罐内接种污泥,利用污泥的生物作用使菌渣发酵生成沼气,并释放出能量。
其中,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污泥负荷为7.1~7.6kg/(kg·d),优选为7.3-7.5kg/(kg·d)。
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容积负荷≤3.5kg COD/(m3·d),优选为2.8-3.5kg COD/(m3·d),进一步优选为2.8-3.2kg COD/(m3·d)。
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厌氧污泥的浓度为6.9~7.6kg VSS·m-3,优选为7.0-7.4kg VSS·m-3
其中,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35~38℃,优选为36.5-37.5℃。
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5~7.5,优选为6.8-7.2。
尤其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h,优选为20-22h。
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0-30%,优选为23-27%,进一步优选为25%。
尤其是,所述厌氧污泥选择厌氧颗粒泥、厌氧消化污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新的利用方法,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还减少了抗生素发酵菌渣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方法对庆大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发酵菌渣首先在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和水解酸化池污泥中的水解酸化菌作用下进行水解酸化处理,降解菌渣悬浮液中的抗生素和木质素,木质素降解产物为葡萄糖和芳香族醇,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厌氧发酵的微生物提供能源,利于后续厌氧发酵处理,减少了抗生素残留对厌氧微生物的毒害,提高了后续发酵效率;
3、本发明方法对庆大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发酵菌渣进行水解酸化处理的过程中使用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降解菌渣中 的大量木质素,生成小分子物质(例如葡萄糖),为水解酸化池内污泥中的大量水解酸化菌种提供能源,有效的增加了水解酸化池的工作效率;
4、本发明方法对庆大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发酵菌渣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增加后续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发酵混合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有利于厌氧发酵产沼气,提了厌氧发酵的效率;
5、本发明方法处理含有抗生素残留的发酵菌渣,残留的抗生素被分解转化为没有效价的无毒副作用的物质,例如CO2、H2O等,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中无抗生素残留,满足“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提出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
6、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传统抗生素发酵菌渣中抗生素残留对厌氧发酵菌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同时避免了传统填料投加时产生的堵塞、短流等问题,保证了水解酸化池及发酵罐的生物量,提高了产气量,还具有处理成本低、运行过程易于控制、配套反应器负荷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高效发酵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抗生素发酵菌种高效发酵处理的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料池;2、水解酸化池;3、调节池;4、厌氧发酵罐;5、沼气净化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照图1、2,首先将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1:1-3投放至配料池1中,混合均匀作为发酵料,接着向发酵料中加入二沉池出水,搅拌混合均匀,配 成含固率(TS)为5-8%的混和菌渣悬浮液,配成混合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在20000ml/L左右,然后将混合液经管道输送至水解酸化池2中,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水解酸化池内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水解酸化池中挂有填料(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并且投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又称粗纤维降解菌,该菌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4392,购自广州市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证污泥浓度并且去除部分菌渣中的木质素及抗生素,抗生素的降解率为60%左右,木质素降解率为75%左右,使反应池的污泥浓度(MLSS)保持在4000-6000mg/L;接着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悬浮液即水解酸化池出水通入调节池3,对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悬浮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经过水质和水量调节后的废水进入厌氧发酵罐4,进行厌氧发酵,抗生素菌渣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生产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净化并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还产生沼液、沼渣和剩余污泥,可以用在肥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购自河南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所述庆大霉素菌渣、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是经过多级发酵处理后,发酵罐里的母液分离提纯抗生素后,废弃的发酵液经过滤(例如板框压滤机等压滤)所得固体部分,其粘度为0.2-0.3mPa·s、含水率为80-82%。由于菌渣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淀粉等营养物质,其中含有6%~8%的粗蛋白、2%~4%的粗脂肪,这些物质在潮湿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变质、发臭以及液化的特点。除了河南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之外,其他发酵菌渣的粘度为0.15-0.35mPa·s,含水率为80-85%的抗生素发酵菌渣均适用于本发明。
实施例1
1、配制发酵悬浮液
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2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33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6.6%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 化学需氧量COD为33000mg/L;
本发明中向配料池中通入的水可以选择自来水、回用水、相关抗生素生产单位污水处理二沉池出水等,除了自来水之外,其他色度≤30;pH:6.5-7.5;COD≤100mg/L;SS≤30mg/L;NH3-N≤20mg/L;TP≤1mg/L的水均适用于本发明。
2、水解酸化处理
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0%;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55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50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8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75%,搅拌速度为250r/min;
抗生素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该种物质属于不易被厌氧发酵菌群降解的物质,加入的木质素降解菌产生的木质素酶可以将菌渣中难降解的纤维素等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等),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厌氧发酵,提高发酵效果。
在水解酸化池内抗生素发酵菌渣中含有的抗生素通过污泥中的水解酸化酶得到有效降解,被降解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减轻了抗生素对厌氧发酵的毒害作用;同时经过水解酸化,增加反应器挥发酸(VFA,volatile fatty acid,即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0%,底部装有搅拌器,初始接种污泥为消化池消化污泥(或经放置的二沉池剩余污泥),接种量为5000mg/L,整个水解酸化池的启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污泥的培养,第二阶段为菌渣废水水解酸化污泥的驯化。
第一阶段:水解酸化污泥的培养及挂膜阶段。
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进水(即蔗糖配水),调节进水COD浓度为2000mg/L,pH为6.5左右,在此过程中水解酸化菌种快速形成;所述蔗糖配水是将分别含有C、N、P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进行配水,以提供微生 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磷源;本发明中所用蔗糖配水的配置方案如下:以进水COD浓度为指标,按照C:N:P的重量配比为200:5:1的比例,分别称取相应质量的蔗糖、尿素、磷酸二氢钾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溶解于自来水(或回用水、相关抗生素生产单位污水处理二沉池出水等),调节其pH值为6.5左右即可。该阶段内,每天定时进出水,每次进水的蔗糖配水COD增加幅度为2000mg/L,即增加蔗糖配水中碳源、氮源和磷源的量,以达到增加每次进水的蔗糖配水的COD值,并且调节每次进水的蔗糖配水的pH值为6.5左右,进出水时容积交换率为60-80%,出水时,关闭搅拌器,静置沉淀5-10min后,再出水,在初次进水时添加接种污泥,初始接种污泥为消化池消化污泥(或经放置的二沉池剩余污泥),接种量为5000mg/L,以维持反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直至每天进水的蔗糖配水COD稳定在20000mg/L,待目测填料上挂满污泥后,该阶段完成;
第二阶段:菌渣悬浮液与蔗糖配水混合液的驯化阶段。
向水解酸化池内投加木质素降解菌(即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4392),降解菌的投加量为1000mg/L,以菌渣悬浮液与蔗糖配水混合液作为进水,使其COD浓度约为20000mg/L,氨氮含量1200~1300mg/L,悬浮颗粒固体物SS浓度约为10000~12000mg/L。该阶段内,每天定时进出水,以10%为梯度逐步增加进水中菌渣悬浮液的体积比例,即每一次进水中菌渣悬浮液的体积比例较上一次进水多10%,蔗糖配水的体积比例较上一次进水少10%,直至进水为100%的菌渣菌渣悬浮液,此时,仍需保证容积交换率为60-80%,完成水解酸化污泥的驯化过程。驯化完成后水解酸化池内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L,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
运行阶段,每天进出菌渣悬浮液,保证容积交换率为60-80%,出水时,关闭底部搅拌器。
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
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7℃,pH为7.0~7.5,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18h,调节池3内装有温度、pH调控设备,当进入调节池内的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或pH超出设定范围,温度、pH调控 设备自动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水温至厌氧微生物发酵的最适温度,以保证进入发酵罐中的水解菌渣混合液温度处于最适发酵温度,使厌氧发酵在较优状态下运行,另外水解菌渣混合液在调节池内暂时存储,起到一定的水流缓冲作用;并且也能缓解水解酸化处理水流不稳定对后续发酵造成的不适影响。
4、厌氧发酵处理
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2kg VSS·m-3,发酵温度为37℃,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7.0,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5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0h,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8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5%。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净化并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11×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3.6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经处理能产生37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3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0%。
经处理后的抗生素菌渣满足“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提出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
本发明方法的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发酵罐的整个发酵过程分为启动阶段与运行阶段。
启动阶段:1)污泥驯化阶段,向厌氧发酵罐内有效接种污泥,污泥浓度为6.9~7.6kg VSS·m-3,其中接种的污泥选择厌氧颗粒泥、厌氧消化污泥等厌氧泥,进入反应器的菌渣悬浮液COD浓度在20000~25000mg/L范围内,每日监测反应器内的温度和pH;2)颗粒污泥培养阶段,在反应器内的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开始改变进料数量,以20%的幅度增加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初始启动负荷为0.67kg·COD·m-3·d-1,每天测定装置内的COD、NH3-N、VFA、ALK、SS、pH、产气量等的指标变化,如果进水后,反应器出水pH值介于6.5至7.5之间,并且出水COD、VFA、SS等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另外不再波动时,才可以继续加料3)调整及稳定运行阶段,进出水保证罐中体积平衡,并保证过程中容积交换率 低于20%,待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提高并稳定在3.0-3.5kg·COD·m-3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4-5h,认为启动完成。
运行阶段:每天控制进入反应器中的进料量,保证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在2.8-3.2kg·COD·m-3·d-1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h,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0-30%,每天观察产气情况,当产气量突然下降时,应停止进料,待反应器产气量稳定后再出水进料。
实施例2
1、原料准备
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2.5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35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7%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5000mg/L;
2、水解酸化处理
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2%;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6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55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9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65%,搅拌速度为200r/min;
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
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6℃,pH为7.2~7.5,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20h;
4、厌氧发酵处理
将调节后的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0kg VSS·m-3,发酵温度为36.5℃,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7.2,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4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1h,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0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3%。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33×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8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经处理能产生38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5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0%。
实施例3
1、原料准备
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1.5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25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6%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0000mg/L;
2、水解酸化处理
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28%;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5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45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70%,搅拌速度为230r/min;
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
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6.5℃,pH为7.0~7.3,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22h;
4、厌氧发酵处理
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 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4kg VSS·m-3,发酵温度为37.5℃,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8,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3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2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2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7%。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40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能产生40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9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0.3%。
实施例4
1、原料准备
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1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2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5%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5000mg/L;
2、水解酸化处理
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25%;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8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40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6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60%,搅拌速度为20r/min;
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
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8℃,pH为6.5-6.8,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16h;
4、厌氧发酵处理
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6.9kg VSS·m-3,发酵温度为35℃,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5,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1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3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0%。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7×10-3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5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能产生35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8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88.8%。
实施例5
1、原料准备
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3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4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8%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40000mg/L;
2、水解酸化处理
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5%;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60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80%,搅拌速度为100r/min;
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
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 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5℃,pH为7.2-7.5,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4、厌氧发酵处理
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6kg VSS·m-3,发酵温度为38℃,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7.5,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6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19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5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30%。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44×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6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能产生36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6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1%。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284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2840A21申请号201410444142722申请日20140903C12P5/02200601C12R1/1020060171申请人李海松地址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6号国家863软件园3号楼B座6楼东户72发明人李海松王岩代吉华闫阳刘伟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代理人喻蓉54发明名称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将盐酸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发酵菌渣与水混合均匀,配制成悬浮液;然后对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是一种对盐酸。

2、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的高效发酵处理工艺,属于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传统抗生素菌渣进行厌氧发酵过程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发酵菌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同时避免了传统填料投加时产生的堵塞、短流等问题,保证了水解酸化池及L发酵罐的生物量,提高了产气量,还具有处理成本低、运行过程易于控制、配套反应器负荷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2840ACN104212840A1/1页21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将抗生素发酵菌渣与水混合。

3、均匀,配制成菌渣悬浮液;然后对菌渣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抗生素发酵菌渣选择庆大霉素发酵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的重量份配比为113。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悬浮液的固含量为58。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将所述的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对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然后在进行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向水。

4、解酸化池内添加木质素降解菌,进行所述的水解酸化处理。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内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污泥负荷为7176KG/KGD;反应器容积负荷35KGCOD/M3D。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酵温度为3538;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575;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H。权利要求书CN104212840A1/10页3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菌渣的高效发酵处理工艺。背景技。

5、术0002抗生素发酵菌渣是发酵生产抗生素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发酵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的抗生素等,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如处置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其危害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计性、协同性和连带性等特点。0003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环境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种属的生物群类以食物链的形式组成的生物系统。大多抗生素都有很广的抗菌谱,会杀死环境中的某些种属和群类的微生物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衍,破坏环境中固有的生态平衡,进。

6、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人类。0004畜禽等食品动物长期低剂量摄入抗生素,会导致畜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同时,抗生素在动物体内蓄积,导致动物食品肉、蛋、奶及内脏中产生抗生素残留。动物食品中的抗生素沿食物链传递到人,一方面会引起人群过敏反应,严重时引起人群食物中毒;部分药物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干扰人类各项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含有抗生素的动物食品会对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产生不良影响,破坏肠道内生态区系平衡,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危害人类健康。同时,还会将动物中耐药菌传递给人类,威胁人类健康。0005抗生素发酵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

7、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菌渣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且处理量大的治污方法。0006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大国。据统计,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达到147万吨,占全球市场总量的70以上,按照生产1T抗生素产生810吨湿菌渣估算,2009年我国抗生素菌渣的产生量为130万吨。0007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规定抗生素菌渣按危险废物处理,并。

8、且禁止用于生产饲料。针对抗生素菌渣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等现实问题,以及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鼓励开发发酵菌渣在生产工艺中的再利用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建议,如何实现抗生素菌渣合理有效利用与安全处置成为了制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0008目前对抗生素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包括焚烧、肥料化、饲料化、填埋、能源化及其他处理处置技术。国内有数家单位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遭到质疑。说明书CN104212。

9、840A2/10页40009抗生素菌渣的常用处理方法中采用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处置抗生素菌渣运行成本太高;抗生素菌渣生产饲料目前已被国家禁止,但如果抗生素菌渣经过处理能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则可彻底解决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的难题;危险废物填埋技术不适于处置产生量大、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高的抗生素菌渣;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培养基、吸附剂以及提取有用成分等综合利用技术,由于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率低,大量剩余菌渣仍需要进一步处置。相对而言,抗生素菌渣的肥料化技术和能源化技术厌氧消化和热解气化技术是解决大宗抗生素菌渣处置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

10、题提供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目前抗生素菌渣厌氧产气资源再利用中的抗生素残留对微生物的抑制、菌渣残留沉淀、及泥渣分离难等技术问题,充分利用了抗生素发酵菌渣的有机资源,提供了抗生素菌渣厌氧发酵的效率,增加了厌氧发酵罐的负荷,增加产气量,是一种能经济、高效的处理抗生素发酵菌渣尤其是处理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发酵处理方法。0011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处理方法,包括首先将抗生素发酵菌渣与水混合后配制成菌渣悬浮液;然后对菌渣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处理。0012其中,所述抗生素菌渣选择庆大霉素发酵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0013特别是,所述庆。

11、大霉素发酵菌渣、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的重量份配比为113,优选为11525,进一步优选为12。0014尤其是,所述庆大霉素发酵菌渣、盐酸林可霉素发酵菌渣的粘度为015035MPAS,优选为0203MPAS;含水率为8085,优选为8082。0015其中,所述的水选择自来水、回用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水或抗生素生产单位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出水。0016特别是,所述水的色度30;PH6575;COD100MG/L;SS30MG/L;NH3N20MG/L;TP1MG/L。0017其中,所述菌渣悬浮液的固含量为58,优选为67;所述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500040000MG/L,优。

12、选为3000035000MG/L。0018特别是,还包括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对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然后在进行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0019其中,向水解酸化池内添加木质素降解菌,进行所述的水解酸化处理。0020特别是,水解酸化池内所述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L,即水解酸化池内每1L菌渣悬浮液中加入的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也就是向1L菌渣悬浮液中加入300800MG的木质素降解菌,优选为500600MG/L。0021特别是,所述的水解酸化处理是将所述的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在搅拌状态下进行水解反应,降解菌渣悬浮液中的抗生素和木质素,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

13、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所述水解酸化池中投加了木质素降解菌。说明书CN104212840A3/10页50022特别是,所述的木质素降解菌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4392。0023特别是,所述木质素降解菌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0024其中,水解酸化池内所述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

14、/L,优选为500600MG/L。0025特别是,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优选为45005500MG/L。0026其中,所述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优选为1820H,进一步优选为18H。0027特别是,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内的容积交换率为6080,优选为6575,进一步优选为70。0028特别是,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搅拌速率为20250R/MIN,优选为200250R/MIN。0029其中,所述水解酸化池内使用阿科曼生态基填料,可以增加微生物附着表面积,进而增加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浓度。0030特别是,所述填料在水解酸化池内。

15、的填充比为2535,优选为2832,进一步优选为30。0031尤其是,水解酸化池内接种的污泥选择消化池消化污泥或经放置的二沉池剩余污泥。0032特别是,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菌渣悬浮液通入调节池内,进行对水解菌渣混合物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处理。0033其中,所述的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处理是指调节所述水解菌渣混合物的温度为3538,优选为3637。0034特别是,调节所述水解菌渣混合物的PH为6575,优选为7075。0035特别是,在所述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优选为1822H。0036其中,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是将经过水质、水量调节后的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

16、,菌渣在厌氧污泥的作用下,发酵生成沼气。0037特别是,所述的厌氧发酵处理是将经过水质、水量调节后的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内,向厌氧发酵罐内接种污泥,利用污泥的生物作用使菌渣发酵生成沼气,并释放出能量。0038其中,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污泥负荷为7176KG/KGD,优选为7375KG/KGD。0039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容积负荷35KGCOD/M3D,优选为2835KGCOD/M3D,进一步优选为2832KGCOD/M3D。0040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厌氧污泥的浓度为6976KGVSSM3,优选为7074KGVSSM3。0041其中,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发酵温度为3538。

17、,优选为365375。说明书CN104212840A4/10页60042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575,优选为6872。0043尤其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H,优选为2022H。0044特别是,所述厌氧发酵处理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030,优选为2327,进一步优选为25。0045尤其是,所述厌氧污泥选择厌氧颗粒泥、厌氧消化污泥。0046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471、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新的利用方法,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还减少了抗生素发酵菌渣对环境的污染;00482、本发明方法对庆大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发酵菌渣首先在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

18、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和水解酸化池污泥中的水解酸化菌作用下进行水解酸化处理,降解菌渣悬浮液中的抗生素和木质素,木质素降解产物为葡萄糖和芳香族醇,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厌氧发酵的微生物提供能源,利于后续厌氧发酵处理,减少了抗生素残留对厌氧微生物的毒害,提高了后续发酵效率;00493、本发明方法对庆大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发酵菌渣进行水解酸化处理的过程中使用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降解菌渣中的大量木质素,生成小分子物质例。

19、如葡萄糖,为水解酸化池内污泥中的大量水解酸化菌种提供能源,有效的增加了水解酸化池的工作效率;00504、本发明方法对庆大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发酵菌渣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增加后续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发酵混合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有利于厌氧发酵产沼气,提了厌氧发酵的效率;00515、本发明方法处理含有抗生素残留的发酵菌渣,残留的抗生素被分解转化为没有效价的无毒副作用的物质,例如CO2、H2O等,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中无抗生素残留,满足“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提出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00526、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传统抗生素发酵菌渣中抗生素残留对厌氧。

20、发酵菌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同时避免了传统填料投加时产生的堵塞、短流等问题,保证了水解酸化池及发酵罐的生物量,提高了产气量,还具有处理成本低、运行过程易于控制、配套反应器负荷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附图说明0053图1是本发明一种抗生素发酵菌渣的高效发酵处理工艺流程图;0054图2是本发明抗生素发酵菌种高效发酵处理的装置示意图。0055附图标记说明00561、配料池;2、水解酸化池;3、调节池;4、厌氧发酵罐;5、沼气净化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57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说明书CN104212840A5/10页7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1、。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0058参照图1、2,首先将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113投放至配料池1中,混合均匀作为发酵料,接着向发酵料中加入二沉池出水,搅拌混合均匀,配成含固率TS为58的混和菌渣悬浮液,配成混合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在20000ML/L左右,然后将混合液经管道输送至水解酸化池2中,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水解酸化池内水力停留时间为1624H,水解酸化池中挂有填料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并且投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又称粗纤维降解菌,。

22、该菌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4392,购自广州市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证污泥浓度并且去除部分菌渣中的木质素及抗生素,抗生素的降解率为60左右,木质素降解率为75左右,使反应池的污泥浓度MLSS保持在40006000MG/L;接着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悬浮液即水解酸化池出水通入调节池3,对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悬浮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经过水质和水量调节后的废水进入厌氧发酵罐4,进行厌氧发酵,抗生素菌渣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生产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净化并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还产生沼液、沼。

23、渣和剩余污泥,可以用在肥料。0059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购自河南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所述庆大霉素菌渣、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是经过多级发酵处理后,发酵罐里的母液分离提纯抗生素后,废弃的发酵液经过滤例如板框压滤机等压滤所得固体部分,其粘度为0203MPAS、含水率为8082。由于菌渣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淀粉等营养物质,其中含有68的粗蛋白、24的粗脂肪,这些物质在潮湿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变质、发臭以及液化的特点。除了河南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之外,其他发酵菌渣的粘度为015035MPAS,含水率为8085的抗生素发酵。

24、菌渣均适用于本发明。0060实施例100611、配制发酵悬浮液0062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2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33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66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3000MG/L;0063本发明中向配料池中通入的水可以选择自来水、回用水、相关抗生素生产单位污水处理二沉池出水等,除了自来水之外,其他色度30;PH6575;COD100MG/L;SS30MG/L;NH3N20MG/L;TP1MG/L的水均适用于本发明。00642、水解酸化处理0065将菌渣悬浮液通。

25、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0;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550MG/L,水解说明书CN104212840A6/10页8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50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8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75,搅拌速度为250R/MIN;0066抗生素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该种物质属于不易被厌氧发酵菌。

26、群降解的物质,加入的木质素降解菌产生的木质素酶可以将菌渣中难降解的纤维素等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等,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厌氧发酵,提高发酵效果。0067在水解酸化池内抗生素发酵菌渣中含有的抗生素通过污泥中的水解酸化酶得到有效降解,被降解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减轻了抗生素对厌氧发酵的毒害作用;同时经过水解酸化,增加反应器挥发酸VFA,VOLATILEFATTYACID,即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0068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

27、0,底部装有搅拌器,初始接种污泥为消化池消化污泥或经放置的二沉池剩余污泥,接种量为5000MG/L,整个水解酸化池的启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污泥的培养,第二阶段为菌渣废水水解酸化污泥的驯化。0069第一阶段水解酸化污泥的培养及挂膜阶段。0070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进水即蔗糖配水,调节进水COD浓度为2000MG/L,PH为65左右,在此过程中水解酸化菌种快速形成;所述蔗糖配水是将分别含有C、N、P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进行配水,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磷源;本发明中所用蔗糖配水的配置方案如下以进水COD浓度为指标,按照CNP的重量配比为20051的比例,分。

28、别称取相应质量的蔗糖、尿素、磷酸二氢钾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溶解于自来水或回用水、相关抗生素生产单位污水处理二沉池出水等,调节其PH值为65左右即可。该阶段内,每天定时进出水,每次进水的蔗糖配水COD增加幅度为2000MG/L,即增加蔗糖配水中碳源、氮源和磷源的量,以达到增加每次进水的蔗糖配水的COD值,并且调节每次进水的蔗糖配水的PH值为65左右,进出水时容积交换率为6080,出水时,关闭搅拌器,静置沉淀510MIN后,再出水,在初次进水时添加接种污泥,初始接种污泥为消化池消化污泥或经放置的二沉池剩余污泥,接种量为5000MG/L,以维持反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直至每天。

29、进水的蔗糖配水COD稳定在20000MG/L,待目测填料上挂满污泥后,该阶段完成;0071第二阶段菌渣悬浮液与蔗糖配水混合液的驯化阶段。0072向水解酸化池内投加木质素降解菌即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4392,降解菌的投加量为1000MG/L,以菌渣悬浮液与蔗糖配水混合液作为进水,使其COD浓度约为20000MG/L,氨氮含量12001300MG/L,悬浮颗粒固体物SS浓度约为1000012000MG/L。该阶段内,每天定时进出水,以10为梯度逐步增加进水中菌渣悬浮液的体积比例,即每一次进水中菌渣悬浮液的体积比例较上一次进水。

30、多10,蔗糖配水的体积比例较上一次进水少10,直至进水为100的菌渣菌渣悬浮液,此时,仍需保证容积交换率为6080,完成水解酸化污泥的驯化过程。驯化完成后水解酸化池内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800MG/L,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0073运行阶段,每天进出菌渣悬浮液,保证容积交换率为6080,出水时,关闭底部搅拌器。说明书CN104212840A7/10页90074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0075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7,PH为7075,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18H,调节池3内装。

31、有温度、PH调控设备,当进入调节池内的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或PH超出设定范围,温度、PH调控设备自动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水温至厌氧微生物发酵的最适温度,以保证进入发酵罐中的水解菌渣混合液温度处于最适发酵温度,使厌氧发酵在较优状态下运行,另外水解菌渣混合液在调节池内暂时存储,起到一定的水流缓冲作用;并且也能缓解水解酸化处理水流不稳定对后续发酵造成的不适影响。00764、厌氧发酵处理0077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2KGVSSM3,发酵温度为37,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70,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5KG/KGD,水力停留时间。

32、为20H,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8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5。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净化并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11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36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经处理能产生37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3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0。0078经处理后的抗生素菌渣。

33、满足“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提出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0079本发明方法的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发酵罐的整个发酵过程分为启动阶段与运行阶段。0080启动阶段1污泥驯化阶段,向厌氧发酵罐内有效接种污泥,污泥浓度为6976KGVSSM3,其中接种的污泥选择厌氧颗粒泥、厌氧消化污泥等厌氧泥,进入反应器的菌渣悬浮液COD浓度在2000025000MG/L范围内,每日监测反应器内的温度和PH;2颗粒污泥培养阶段,在反应器内的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开始改变进料数量,以20的幅度增加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初始启动负荷为067KGCODM3D1,每天测定装置内的CO。

34、D、NH3N、VFA、ALK、SS、PH、产气量等的指标变化,如果进水后,反应器出水PH值介于65至75之间,并且出水COD、VFA、SS等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另外不再波动时,才可以继续加料3调整及稳定运行阶段,进出水保证罐中体积平衡,并保证过程中容积交换率低于20,待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提高并稳定在3035KGCODM3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45H,认为启动完成。0081运行阶段每天控制进入反应器中的进料量,保证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在2832KGCODM3D1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为1924H,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030,每天观察产气情况,当产气量突然下降时,应停止进料,待反应器产气量稳定后再出。

35、水进料。0082实施例200831、原料准备说明书CN104212840A8/10页100084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25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35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7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5000MG/L;00852、水解酸化处理0086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2;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

36、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6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55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9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65,搅拌速度为200R/MIN;0087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0088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6,PH为7275,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20H;00894、厌氧发酵处理0090将调节后的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0KGVS。

37、SM3,发酵温度为365,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72,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4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1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0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3。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33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8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经处理能产生38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500MG/L,与庆大霉。

38、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0。0091实施例300921、原料准备0093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15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25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6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0000MG/L;00942、水解酸化处理0095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28;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

39、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5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45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70,搅拌速度为230R/MIN;说明书CN104212840A109/10页110096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0097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65,PH为7073,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22H;00984、厌氧发酵处理0099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

40、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4KGVSSM3,发酵温度为375,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8,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3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2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2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7。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40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能产生40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

41、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9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03。0100实施例401011、原料准备0102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1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2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5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5000MG/L;01032、水解酸化处理0104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25;水解酸化池内。

42、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8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40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6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60,搅拌速度为20R/MIN;0105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0106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8,PH为6568,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时间为16H;01074、厌氧发酵处理0108将调节混合液通。

43、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69KGVSSM3,发酵温度为35,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65,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1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3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20。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7103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5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能产说明书CN104212840A1110/10页12生35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

44、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28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888。0109实施例501101、原料准备0111将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按照重量之比为13的比例投放至配料池1内,庆大霉素菌渣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的总重量为04KG,接着向配料池1内通入水,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固含量为8的菌渣悬浮液,菌渣悬浮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40000MG/L;01122、水解酸化处理0113将菌渣悬浮液通入水解酸化池2内在搅拌状态下对菌渣悬浮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获得水解菌渣混合液,其中水解酸化池。

45、内填充有阿科蔓生态基填料,填料的填充比为35;水解酸化池内投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培育出的木质素降解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H15,木质素降解菌的含量为300MG/L,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的浓度MLSS保持在6000MG/L,污泥选择消化污泥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水解酸化池内容积交换率为80,搅拌速度为100R/MIN;01143、水质、水量调节处理0115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解菌渣混合液通入调节池3中,对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水解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为35,PH为7275,获得调节混合液,水力停留。

46、时间为24H;01164、厌氧发酵处理0117将调节混合液通入厌氧发酵罐4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其中,厌氧发酵罐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为76KGVSSM3,发酵温度为38,发酵混合液的PH值为75,保证厌氧环境,污泥负荷为76KG/KGD,水力停留时间为19H,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35KGCOD/M3D,反应器的容积交换率为30。抗生素菌渣在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酵罐上依次连接有沼气净化装置5和沼气储气装置6,沼气储气装置收集到的沼气为144102M3,抗生素菌渣的产气量为36M3/T,即每吨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混合菌渣能产生36M3的沼气;厌氧发酵罐内发酵除了产生沼气之外,还生成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发酵罐中的剩余污泥可以直接销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沼液的化学需氧量COD为3600MG/L,与庆大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菌渣悬浮液相比,COD降解率为91。说明书CN104212840A121/1页13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2840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