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贴片式滴管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贴片式滴管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1081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24 CN 103210816 A *CN103210816A* (21)申请号 201310123351.7 (22)申请日 2013.04.01 A01G 25/02(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华水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22000 浙江省义乌市西城路 198 号 (72)发明人 龚辉弟 (54) 发明名称 内贴片式滴管带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贴片式滴管带, 包括滴 灌带和具有消能流道的片式滴头, 滴灌带其横截 面所呈现的环状管壁由膜片构成, 膜片其横截面 所呈现的两端壁体相互。
2、叠合固接在一起成熔接 部, 并构成上述环状管壁和由上述环状管壁所围 成的输水管腔, 其中 : 在位于输水管腔内设置着 片式滴头, 每一片式滴头固定镶贴在环状管壁的 内管壁上, 沿着滴灌带长度方向排列在直线上, 片 式滴头所具有的消能流道通过片式滴头本体一侧 设置的进水口连通输水管腔, 通过片式滴头另一 侧具有的出水口及其所对应接触的环状管壁壁体 上设置的滴水口连通输水管腔外的外界大气。本 发明降低了原料成本和镶贴滴头的脱落机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
3、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10816 A CN 103210816 A *CN103210816A* 1/1 页 2 1. 一种内贴片式滴管带, 包括滴灌带和具有消能流道的片式滴头 (4), 滴灌带其横截 面所呈现的环状管壁 (5) 由膜片构成, 膜片其横截面所呈现的两端壁体 (8、 9) 相互叠合固 接在一起成熔接部(6), 并构成上述环状管壁(5)和由上述环状管壁(5)所围成的输水管腔 (2), 其特征在于 : 在位于输水管腔 (2) 内设置着片式滴头 (4), 每一片式滴头 (4) 固定镶贴 在环状管壁(5)的内管壁上, 沿着滴灌带长度方向排列在直线上, 片式滴头(4)所具。
4、有的消 能流道通过片式滴头 (4) 本体一侧设置的进水口 (3) 连通输水管腔 (2), 通过片式滴头 (4) 另一侧具有的出水口 (7) 及其所对应接触的环状管壁 (5) 壁体上设置的滴水口 (1) 连通输 水管腔 (2) 外的外界大气。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贴片式滴管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管壁 (5) 的内管壁的 上、 下端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支撑导流装置, 所述支撑导流装置为错落的连接于所述环状 管壁 (5) 的内管壁的上下端面之间的多个柱状支撑肋、 片状支撑肋和椭圆形空心橡胶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10816 A 2 1/2 页 3 内贴片式滴管带 技术领。
5、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灌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内贴片式滴管带。 背景技术 0002 内镶贴片式滴灌带通常是先通过注塑方法成型长方形或圆形内镶滴头, 再将此滴 头在环形 PE 软管挤出生产过程中镶贴在软管内壁, 最后从外部加工滴水孔的生产工艺。这 种生产工艺主要在壁厚 0.3 毫米以上范围内应用时其镶贴效果比较理想, 但其所存在的问 题为 : 1. 当滴灌带壁厚在 0.16 毫米及其以下规格时镶贴情况不稳定, 常有贴片脱落现象 发生。这是内镶式滴灌带难以再降低成本的原因之一 ; 2. 采用塑料挤出牵引的方法生产滴 灌带, 由于生产过程中形不成合格的吹胀比以致于不能发挥出塑料应有的拉伸特性, 只。
6、能 靠增加壁厚来弥补强度的不足, 造成原材料浪费, 增加了生产成本 ; 生产工艺欠缺合理性 ; 3. 采用真空定径成型方法, 在牵引过程中管体易沿圆周方向转动, 使镶贴的滴头偏离打孔 中心, 造成打孔偏差难以控制, 废品率高 ; 4. 国内现用内镶片式滴头滴灌带生产工艺复杂, 设备投资很大, 一般在 200 万元以上, 不利于内镶贴片式滴灌带产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降低了原料成本, 大大降低了薄壁 条件下镶贴滴头的脱落的机率的内贴片式滴管带。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05 本发明的。
7、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内贴片式滴管带, 包括滴灌带和具有消能流道 的片式滴头, 滴灌带其横截面所呈现的环状管壁由膜片构成, 膜片其横截面所呈现的两端 壁体相互叠合固接在一起成熔接部, 并构成上述环状管壁和由上述环状管壁所围成的输水 管腔, 在位于输水管腔内设置着片式滴头, 每一片式滴头固定镶贴在环状管壁的内管壁上, 沿着滴灌带长度方向排列在直线上, 片式滴头所具有的消能流道通过片式滴头本体一侧设 置的进水口连通输水管腔, 通过片式滴头另一侧具有的出水口及其所对应接触的环状管壁 壁体上设置的滴水口连通输水管腔外的外界大气。 0006 本发明以一定宽度、 厚度在 0.08mm-0.3mm 的成。
8、品高强膜片为基材, 将提前加工好 带有进水口、 消能机构、 出水区域 ( 出水口 ) 的圆形或矩形片式滴头通过焊接或胶粘装置 在设定程序控制下将片式滴头镶贴在膜片的特定位置上, 镶贴时, 滴头和膜片可通过激光 / 超声波、 高周波、 高温、 胶粘等形式实现将两者熔接在一起, 在熔接过程中, 采用打孔装置在 与片式滴头出水口相对应接触的膜片上穿孔以打出滴水孔。 0007 镶贴后的片式滴头按设定的间距呈直线分布在膜片中心线上, 以此膜片中心线为 基准线, 将膜片两侧壁体搭接而叠合, 再在膜片两边缘重叠的部位实施熔接, 采用超声波、 热熔等形式熔接或用胶水粘接, 最后对其产出质检收卷成品。 本发明在。
9、工作时, 水流充满输 水管腔, 并在水压驱动下, 经片式滴头上的进水口进入滴头消能流道机构, 经过消能后的水 流通过膜片上设置的滴水口流出, 并滴入土壤实施滴灌灌溉。其滴头之间的间距布置可按 说 明 书 CN 103210816 A 3 2/2 页 4 用户要求通过程序设定, 而滴水口的位置与片式滴头一一对应。 0008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09 相比现有技术, 本发明以成品高强膜片为基材, 充分利用了膜类良好的拉伸特性, 在相同使用条件下, 其壁厚可比现有产品成型工艺降低 20, 降低了原料成本 ; 滴头与膜 的熔接过程稳定、 可靠, 大大降低了薄壁条件下镶贴滴。
10、头的脱落的机率 ; 滴头形式多种多 样, 流道设计不再局限于长方形空间, 有利于产品水力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 工艺简单, 操控 方便, 设备能耗低, 有利于成规模推广。 而且, 并通过在环状管壁的内管壁的上、 下端面之间 设置了多个支撑导流装置, 使得其抗压性能明显增强, 并有效的延长了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 导流装置采用多个柱状支撑肋、 片状支撑肋和椭圆形空心橡胶球混搭的设计, 不仅能起到 卓越的支撑效果, 且能大大的节省原材料, 片状支撑肋能有效的起到支撑效果的同时, 还能 阻挡水流冲击, 当遇到外力挤压或水压较大时, 其可有效的分解滴管带内侧壁所承受的压 力, 但如果完全采用片状支撑肋则较。
11、为耗费原材料, 所以本发明还错落的设置了能起到支 撑作用的柱状支撑肋, 以及耗费原材料少且弹性力更好的椭圆形空心橡胶球, 三者的混搭 设计非常人性化, 而且支撑效果和导流效果均较单纯采用片状支撑肋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实施例 1 的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2 为实施例 2 的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3 为环状管壁的内管壁设置有支撑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 请参阅以下有 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0014 请参阅图 1 至图 2 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贴片式滴。
12、管带。包括滴灌带和具有 消能流道的片式滴头 4, 滴灌带其横截面所呈现的环状管壁 5 由膜片构成, 膜片其横截面所 呈现的两端壁体8、 9相互叠合固接在一起成熔接部6, 并构成上述环状管壁5和由上述环状 管壁 5 所围成的输水管腔 2, 在位于输水管腔 2 内设置着片式滴头 4, 每一片式滴头 4 固定 镶贴在环状管壁5的内管壁上, 沿着滴灌带长度方向排列在直线上, 片式滴头4所具有的消 能流道通过片式滴头4本体一侧设置的进水口3连通输水管腔2, 通过片式滴头4另一侧具 有的出水口 7 及其所对应接触的环状管壁 5 壁体上设置的滴水口 1 连通输水管腔 2 外的外 界大气, 片式滴头 4 为现有产品, 即贴片式滴头。 0015 进一步的, 请参阅图 3 所示, 所述环状管壁 5 的内管壁的上、 下端面之间还连接有 多个支撑导流装置, 所述支撑导流装置为错落的连接于所述环状管壁 5 的内管壁的上下端 面之间的多个柱状支撑肋 10、 片状支撑肋 11 和椭圆形空心橡胶球 12。但以上所述仅为本 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 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 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 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210816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1081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