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保险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应急保险舱.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2873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02 CN 102228733 A *CN102228733A* (21)申请号 201110152427.X (22)申请日 2011.06.08 A62B 31/00(2006.01) (71)申请人 杭州德安救生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122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庄街道 同一村 (72)发明人 翁伯万 翁伯泉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代理人 冯卫平 (54) 发明名称 灾害应急保险舱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置, 是一种灾害应急 保险舱, 包括主舱、 压缩。
2、空气舱和液氮舱, 其中, 所 述压缩空气舱和液氮舱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舱两 侧, 压缩空气舱内设置的压缩空气瓶的出气口与 主舱内的呼吸阀通过管道联通, 液氮舱内设置的 液氮瓶的出气口通过装有降温阀的管道与主舱内 的氮气释放网盒联通。本发明平常时作为存放贵 重财物的保险柜, 在灾害发生时作为避险空间, 确 保3-5避险人员的正常供氧5小时以上、 舱内温度 和气压适宜, 同时保障舱内与外界通信畅通, 在无 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仍能工作 8 小时以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CN 10222873。
3、4 A1/1 页 2 1. 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包括主舱、 压缩空气舱和液氮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缩空气 舱和液氮舱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舱两侧, 压缩空气舱内设置的压缩空气瓶的出气口与主舱内 的呼吸阀通过管道联通, 液氮舱内设置的液氮瓶的出气口通过装有降温阀的管道与主舱内 的氮气释放网盒联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险舱顶部设置保 险箱, 保险箱与主舱、 压缩空气舱及液氮舱顶部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舱、 压缩空气舱、 液氮舱和保险舱的内、 外壁之间填充耐火隔热材料。 4. 根。
4、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舱内设置中央控 制器 ; 所述呼吸阀为电磁呼吸阀, 所述降温阀为电磁降温阀, 均由中央控制器控制开闭 ; 所 述液氮舱下方设置安放锂电池组及真空泵的供电舱, 锂电池为灾害应急保险舱供电, 真空 泵的进气端通过穿过供电舱和主舱舱壁的气管与主舱联通, 真空泵的排气端通过单向阀与 外界联通, 真空泵的开停受中央控制器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液 晶屏和键盘, 键盘上设置 “一键呼救” 按钮和电磁呼吸阀控制开关。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
5、征在于 : 所述电磁呼吸阀的进气 端设置机械呼吸阀 ; 所述电磁降温阀的进气端设置机械降温阀。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舱内设置常温传 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主舱外壁内设置高温传感器, 均向中央控制器反馈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舱的舱门上设置 猫眼, 猫眼处设置摄像头、 通信天线、 GSM 天线, 且通讯端均与中央控制器联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氮气释放网盒底部 设置 LED 灯, 且 LED 灯的开启及亮度由中央控制器控制。 10. 。
6、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舱的舱门框中间 设置一个控制中央控制器和 LED 灯启动的弹压式触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1/4 页 3 灾害应急保险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灾害应急救生装置, 尤其是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在商务办公领域还是民用居住领域, 大 量高层、 超高层建筑陆续投入使用, 但应对高层灾害尤其是高层火灾的逃生方法却无法满 足安全需求。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的特点是火势蔓延速度快, 火灾扑救难度大, 人员疏散困 。
7、难。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被困人员的逃生自救一般利用消防电梯、 防烟楼梯、 普通楼梯、 封闭 楼梯、 观景楼梯进行逃生 ; 利用阳台、 通廊、 避难层、 室内设置的缓降器、 救生袋、 安全绳等进 行逃生 ; 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 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若 选择楼体内部逃生, 一旦逃生线路因大火、 浓烟或障碍物受阻, 则无法实现安全逃离 ; 若选 择楼体外部逃生, 因层高而逃生困难, 并伴随有极高的坠楼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能够保证火灾或其 他险情发生时人员在舱内安全生存 5 小时以上, 舱体系统内部电力供应 。
8、8 小时以上。舱内 温度控制在 26 度至 35 度之间, 舱内气压维持在个大气压。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包括主舱、 压缩空气舱和液氮 舱, 其中, 所述压缩空气舱和液氮舱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舱两侧, 压缩空气舱内设置的压缩空 气瓶的出气口与主舱内的呼吸阀通过管道联通, 液氮舱内设置的液氮瓶的出气口通过装有 降温阀的管道与主舱内的氮气释放网盒联通。 0005 而且, 所述保险舱顶部设置保险箱, 保险箱与主舱、 压缩空气舱及液氮舱顶部固定 连接。 0006 而且, 所述主舱、 压缩空气舱、 液氮舱和保险舱的内、 外壁之间填充耐火隔热材料。 0007 而且, 所。
9、述主舱内设置中央控制器 ; 所述呼吸阀为电磁呼吸阀, 所述降温阀为电磁 降温阀, 均由中央控制器控制开闭 ; 所述液氮舱下方设置安放锂电池组及真空泵的供电舱, 锂电池为灾害应急保险舱供电, 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穿过供电舱和主舱舱壁的气管与主舱 联通, 真空泵的排气端通过单向阀与外界联通, 真空泵的开停受中央控制器控制。 0008 而且, 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液晶屏和键盘, 键盘上设置 “一键呼救” 按钮和电磁呼 吸阀控制开关。 0009 而且, 所述电磁呼吸阀的进气端设置机械呼吸阀 ; 所述电磁降温阀的进气端设置 机械降温阀。 0010 而且, 所述主舱内设置常温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主舱外壁内设。
10、置高温传感器, 均 向中央控制器反馈信号。 0011 而且, 所述主舱的舱门上设置猫眼, 猫眼处设置摄像头、 通信天线、 GSM 天线, 且通 讯端均与中央控制器联接。 说 明 书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2/4 页 4 0012 而且, 所述氮气释放网盒底部设置LED灯, 且LED灯的开启及亮度由中央控制器控 制。 0013 而且, 所述主舱的舱门框中间设置一个控制中央控制器和 LED 灯启动的弹压式触 杆。 0014 本发明平常时作为存放贵重财物的保险柜, 在灾害发生时作为避险空间, 根据采 集到的舱内外环境信息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瓶、 液氮瓶、 真空泵、 通。
11、信组件及电源管理系统的 工作, 确保 3-5 避险人员的正常供氧 5 小时以上、 舱内温度和气压适宜, 同时保障舱内与外 界通信畅通, 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仍能工作 8 小时以上。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0016 图 2 是本发明的正剖视图。 0017 图 3 是本发明中液氮舱与主舱的连接图。 0018 图 4 是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0019 图 5 是图 3 中 A 处放大图。 0020 图 6 是图 3 中 B 处放大图。 0021 图 7 是图 3 中 C 处放大图。 0022 图 8 是本发明中猫眼 7 的放大图。 0023 其中, 1、 主舱, 2、 压缩。
12、空气舱, 3、 液氮舱, 4、 保险箱, 5、 供电舱, 6、 中央控制器, 7、 猫眼, 8、 管道, 9、 触杆, 10、 螺栓, 11、 电磁呼吸阀, 12、 电磁降温阀, 13、 机械呼吸阀, 14、 机械 降温阀, 15、 氮气释放网盒, 16、 LED 灯, 17、 常温传感器, 18、 气压传感器, 19、 高温传感器, 21、 压缩空气瓶, 31、 液氮瓶, 51、 锂电池组, 52、 真空泵, 53、 气管, 54、 单向阀, 61、 液晶屏, 62、 键 盘, 63、“一键呼救按钮” , 64、 电磁呼吸阀控制开关, 71、 摄像头, 72、 通信天线。73、 GSM 天线。
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灾害应急保险舱, 包括主舱 1、 压缩空气舱 2 和液氮舱 3, 其中, 所述压缩空气舱 2 和液氮舱 3 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舱 1 两侧, 压缩空气舱 2 内设置的 压缩空气瓶21的出气口与主舱1内的呼吸阀通过管道8联通, 液氮舱3内设置的液氮瓶31 的出气口通过装有降温阀的管道 8 与主舱 1 内的氮气释放网盒 15 联通。所述固定连接可 采用螺栓 10 连接、 扣接、 燕尾槽固接等等。 0026 所述保险舱顶部设置保险箱 4, 保险箱 4 通过螺栓 10 与主舱 1、 压缩空气舱 2。
14、 及液 氮舱 3 顶部固定连接。 0027 所述主舱 1、 压缩空气舱 2、 液氮舱 3 和保险舱的内、 外壁之间填充防火隔热材料。 比如石棉、 陶瓷纤维毯等。 0028 所述主舱1内设置中央控制器6 ; 所述呼吸阀为电磁呼吸阀11, 所述降温阀为电磁 降温阀 12, 均由中央控制器 6 控制开闭 ; 所述液氮舱 3 下方设置安放锂电池组 51 及真空泵 52 的供电舱 5, 锂电池为灾害应急保险舱供电, 真空泵 52 的进气端通过穿过供电舱 5 和主 舱 1 舱壁的气管 53 与主舱 1 联通, 真空泵 52 的排气端通过单向阀 54 与外界联通, 真空泵 说 明 书 CN 10222873。
15、3 A CN 102228734 A3/4 页 5 52 的开停受中央控制器 6 控制。 0029 所述中央控制器 6 包括液晶屏 61 和键盘 62, 键盘 62 上设置 “一键呼救” 按钮 63 和电磁呼吸阀控制开关 64。 0030 所述电磁呼吸阀 11 的进气端设置机械呼吸阀 13 ; 所述电磁降温阀 12 的进气端设 置机械降温阀 14。 0031 所述主舱 1 内设置常温传感器 17 和气压传感器 18, 主舱 11 外壁内设置高温传感 器 19, 均向中央控制器 6 反馈信号。 0032 所述主舱 1 的舱门上设置猫眼 7, 猫眼 7 处设置摄像头 71、 通信天线 72、 GS。
16、M 天线 73, 且通讯端均与中央控制器 6 联接。 0033 所述氮气释放网盒 15 底部设置 LED 灯 16, 且 LED 灯 16 的开启及亮度由中央控制 器 6 控制。 0034 所述主舱 1 的舱门框中间设置一个控制中央控制器 6 和 LED 灯 16 启动的弹压式 触杆 9。 0035 本发明由舱体机械系统和舱载智能电子系统两部分组成。 舱体机械系统提供主体 避险空间, 舱体内、 中、 外壁采用石棉隔热保温材料, 具备防火、 防冲击、 防盗、 防弹等功能, 能够保证火灾或其他险情发生时 3-5 人在舱内安全生存 5 小时以上, 舱体系统内部电力供 应 8 小时以上。舱内温度控制在。
17、 26 度至 35 度之间, 舱内气压维持在 1 个大气压。 0036 舱载智能电子系统负责采集各种信息并作出决策, 同时指挥各种执行机构按照规 定的程序运行, 以确保避险人员正常供气、 舱内温度和气压适宜, 同时保障舱内通信畅通。 舱载智能电子系统划分为中控 (中央控制器 6) 、 信息采集和处理、 通信、 电源管理 4 个模块。 中控模块起决策支持作用, 并以图形界面的方式将相关信息显示在自身的液晶屏 61 上。信 息处理模块采集摄像头71、 高温传感器19、 常温传感器17、 气压传感器18的数据, 并按照一 定的模型、 算法进行处理, 之后交给中控, 由中控给电磁呼吸阀 11 和电磁降。
18、温阀 12 发送指 令, 使得它们按要求运行。 电磁阀都是简单的执行机构, 电磁阀可以向中控反馈自身的状态 信息, 如压力、 阀门开启量等, 状态信息同样显示在中控液晶屏 61 上。中控根据舱内气压信 息适时开启或关闭真空泵 52, 真空泵 52 也是执行机构, 其工作状况亦显示在中控面板上。 通信模块采用 GSM 和对讲机双保险通信方案。GSM 模块依赖于室内的手机信号, 而 “对讲机 模块” 是一个穿透力强的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 该模块只是借助中控的液晶屏 61 作为自 己的操作界面。电源管理模块负责电力供应管理和各种电力消耗的评估、 信息的显示。 0037 工作原理如下 : 静止。
19、状态 : 当舱门关闭时, 舱门框上的弹压式触杆 9 处于压缩状态, 且舱内红色 “一键 呼救” 按钮 63 未被按下,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时系统通过外接电源供电, 舱内、 舱 外温度传感器工作并向中央控制器 6 反馈信息, 液晶屏 61 处于休眠状态 ; 电源管理模块工 作, 自动维持电池的最佳充放电状态, 返回电池状态信息 ; 舱内 LED 灯 16 熄灭。 0038 避险状态 : 一旦主舱 1 门被打开, 舱门框上的弹压式触杆 9 开关弹起, 中央控制器 6 从休眠转入工作状态, 同时, 舱内 LED 灯 16 自动开启。如果开启后 10 分钟内中央控制器 6 的触摸屏或键盘 62。
20、 未被操作, 中央控制器 6 自动转入休眠状态, LED 灯 16 会自动熄灭。 人员进入舱内后, 应该首先按下红色 “一键式呼救” 按钮, 该按钮确认智能电子系统进入避 险工作状态, 同时该按钮触发双向信道报警, 即 GSM 信道和对讲机信道。 说 明 书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4/4 页 6 0039 电子系统启动后, 依次进行下列信息采集和控制 : GSM通信系统自动拨打119报警电话, 119接通后软件控制自动播放一段报警录音 ; GSM 同时向德安救生设备有限公司的客户服务短信中心发送报警短信, 德安公司收到短信后第 一时间协助客户报警。 0040。
21、 对讲机模块自动向小区保安发射报警信息, 当有保安接受到报警信息时对讲机自 动播放一段报警语音。 0041 液晶屏 61 点亮, 显示软件主界面。 0042 避险人员通过键盘 62 或软件 GUI 按钮启动呼吸面罩的供气功能, 并戴上面罩 ; 第 一次启动供气时系统自动按 “成年模式” 供气 ; 随后, 避险人员可通过键盘 62 或软件 GUI 界 面调整供气模式 (有幼儿、 儿童、 少年、 成年、 老年等供气模式) 。供气采用双保险方案, 一旦 供气电磁呼吸阀 11 损坏或停电, 避险人员可通过手工调节机械呼吸阀 13 来控制压缩空气 的释放量。 0043 舱内常温传感器 17 采集舱内温度。
22、, 实时显示在触摸屏上。当温度超过预设的临界 值时, 中控开启电磁降温阀12, 液氮气化后通过LED灯16罩四周的液氮释放网盒15排放到 舱内起制冷作用 ; 当舱内常温传感器 17 测得舱内温度降到一个合适温度时将停止释放氮 气。液氮释放也有双保险, 当电磁降温阀 12 损坏或电力中断时, 避险人员可操控机械降温 阀 14 来开启或停止液氮的释放。 0044 舱内气压传感器18监测舱内气压变化, 一旦超过某范围, 中控将启动真空泵52向 外排气 ; 当气压回落到正常值, 中控将停止排气。 0045 电源管理模块随时监测外接电力供应是否中断, 若中断则启动锂电池 62 供电, 并 提供电池的消耗。
23、信息和估计剩余电量及可支持时间。 0046 安装在猫眼 75 处的摄像头 51 将采集到的场外视频显示在舱内触摸屏上。 0047 安装在主舱 11 夹层里面、 紧贴着舱外壁的高温传感器 19 实时监测舱外的温度信 息, 并将信息反馈给中央控制器 6, 最后显示在液晶屏 31 上。 0048 灾后恢复状态 : 人员脱险后电子系统停止工作, 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查和修复。 首先检查电源插座, 多半被烧毁, 需要更换 ; 其次是舱体、 箱体外观需要修复 ; 再次是要对 压缩空气、 液氮进行补给 ; 最后, 要对电子系统进行检查和调试, 确保中控、 软件、 通信组件、 传感器、 执行机构都能正常工作。。
24、 0049 本发明已于同日就同一主题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说 明 书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3/6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4/6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5/6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8733 A CN 102228734 A6/6 页 12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873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