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196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1962A21申请号201410459609522申请日20140910C08G73/10200601C08K3/04200601C08K3/24200601C08J5/18200601C08L79/0820060171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地址213164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18号常州科教城520大道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A21172发明人田国峰刘京妮齐胜利牛鸿庆韩恩林武德珍54发明名称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高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
2、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材料以二酸酐单体和二胺单体缩聚得到的聚酰亚胺为基体,并掺杂石墨烯和纳米钛酸钡。其中石墨烯在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为03,纳米钛酸钡在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为020。二酸酐单体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例为1111。本发明所提供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在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和低损耗的同时,仍能够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从而克服了现有两相高介电材料韧性差、填料量难控制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适用于高性能嵌入式电容器、印刷电路板等微电子领域元器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
3、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1962ACN104211962A1/1页21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酸酐单体和二胺单体缩聚得到的聚酰亚胺为基体,并掺杂石墨烯和纳米钛酸钡,其中石墨烯在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为03,纳米钛酸钡在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为020,二酸酐单体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例为1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和钛酸钡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均匀分散,石墨烯的片层厚度为033512NM,片层直径为055M,并且纳米钛酸钡颗粒的直径100。所以,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可以应用。
4、于超级电容器、传感器等高技术电子领域。002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异效果0021本发明所提供的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无机填料和导电填料的引入并没有破坏聚酰亚胺基体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石墨烯质量分数达到25时,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介电常数在室温100HZ下可达到69,是纯聚酰亚胺薄膜的21倍。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石墨烯/钛酸钡复合薄膜中,石墨烯体积分数为说明书CN104211962A3/5页51,钛酸钡体积分数15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可达到160以上,而其介电损耗值保持在1以下。本发明提供的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克服了单纯掺杂无机陶瓷填料的薄膜。
5、随着填料含量逐渐增加而发生力学性能严重降低的现象,并克服了聚合物/导电填料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在掺杂的导电颗粒接近渗流阈值时发生剧烈的变化,使得导电填料的添加量难以控制的缺陷。附图说明0022图1、实施例1A和实施例2B中制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的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0023图2、实施例4A和实施例5B中制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钛酸钡复合薄膜的断面SEM照片。0024图3、实施例1、2、3、4及对比例1中制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介电常数与频率的变化关系。0025图4、实施例5、6、7中制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钛酸钡复合薄膜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
6、一步说明。00271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0028实施例100291将00166G石墨烯和10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067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1367G6FD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302将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063质量分数1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0031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复合材料。
7、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507,介电损耗为17102。0032实施例200331将00332G石墨烯和10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016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1252G6FD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342将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126质量分数2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0035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8、此薄膜复合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1628,介电损耗为31101。0036实施例300371将00382G石墨烯和10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000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说明书CN104211962A4/5页611218G6FD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382将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145质量分数23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0039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11CM样片。
9、,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复合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3752,介电损耗为135。0040实施例400411将00415G石墨烯和10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499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1195G6FD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422将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158质量分数25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0043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
10、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复合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68,介电损耗为89。0044对比例100451将0512GODA和10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搅拌使ODA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149G6FD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溶液;00462将聚酰胺酸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纯聚酰亚胺薄膜。0047将所得聚酰亚胺薄膜裁出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
11、的介电常数为344,介电损耗为714103。其介电损耗值明显低于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00482聚酰亚胺/石墨烯/钛酸钡复合薄膜的制备0049实施例500501将00061G石墨烯、14094G钛酸钡和15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75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1742GODP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512将聚酰胺酸/石墨烯/钛酸钡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02,钛酸钡体积分数15的聚酰亚胺复合。
12、薄膜。0052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复合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801,介电损耗为145102。0053实施例600541将002454G石墨烯、14094G钛酸钡和8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说明书CN104211962A5/5页7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6441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009GODP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552将聚酰胺酸/石墨烯/钛酸钡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
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08,钛酸钡体积分数15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0056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复合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928,介电损耗为875103。0057实施例700581将003075G石墨烯、14094G钛酸钡和15MLDMAC加入到三口瓶中,密封后,超声分散8H。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75GODA,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冰浴。继续搅拌,分6次每10MIN加入共计11742GODPA。加料完成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聚酰胺酸/石墨烯溶液;00592将聚酰胺酸/石墨。
14、烯/钛酸钡溶液在玻璃板上涂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在135和300分别酰亚胺化1H和2H,得到石墨烯体积分数1,钛酸钡体积分数15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0060将所得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裁出11CM样片,利用离子溅射仪在样片两面喷金后进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薄膜复合材料在室温100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16409,介电损耗为096。此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在填料添加量较小时便远远超过纯聚酰亚胺薄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高介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作为介电材料的优越性。0061通过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具体测试数据的对比,可以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相比于普通聚合物材料有明显提高,并且添加导电填料和无机陶瓷填料后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了聚合物优异的力学性能。随着导电填料石墨烯的含量逐渐接近渗流阈值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显著提高,但同时其介电损耗也有所升高,直至应用过程中所能接受的最大损耗值,即得到复合薄膜的最大介电常数。说明书CN104211962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1962A2/2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1196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