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2720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86794.8

申请日:

2013.07.09

公开号:

CN103352579A

公开日:

2013.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130709|||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董有; 鞠树森; 万兆; 谢建明

地址: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阜石路166号泽洋大厦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外加电梯井相结合的改造形式。外加廊桥由新加廊桥横梁、新加承重柱构成,一端与原砌体结构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外加通廊进行连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均由新加承重柱以及新加承重柱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焊接而成。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通过化学锚栓与构造柱连接,其它承重柱之间通过钢系杆进行拉结。本发明对原砌体结构的变动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电梯井和侯梯间的位置、尺寸、构造等不受原住宅平面布局的限制,且电梯井采用的结构型式较为灵活,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
所述外加廊桥(2)由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承重柱(4)焊接而成,所述外加廊桥(2)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其通过化学锚栓(13)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6)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所述化学锚栓(13)外端设置有垫板(9)和螺母(14),所述新加廊桥横梁(8)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之间通过连接板(10)固定连接;
所述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均由新加承重柱(4)以及新加承重柱(4)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5)焊接而成,钢系杆(5)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
所述外加电梯井(1)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1)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廊桥横梁(8)下面支撑有承托板(11),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廊桥(2)的宽度不小于2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13)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其伸入构造柱(6)的长度不小于25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13)的直径为φ18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9)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承重柱(4)为型钢柱或H型柱。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 电梯井(1)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4)连接;
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6)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栓(13),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4)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
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4),使新加承重柱(4)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13)对应,再通过垫板(9)、螺母(14)将新加承重柱(4)与构造柱(6)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9)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9)上焊接连接板(10),预先在垫板(9)上设置承托板(11),同时设置加劲肋(16)与新加廊桥横梁(8)和垫板(9)焊接;
步骤四:在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和外加电梯井(1)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4)的新加柱基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4);
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4)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廊桥横梁(8)与连接板(10)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12)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与承托板(11)采用普通螺栓(15)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
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4)之间采用钢系杆(5)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外加电梯井(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3)对应外加电梯井(1)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17),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
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1)内安装电梯轿厢。

说明书

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抗震加固改造领域。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多层住宅)是城市的主体住房,由于早期的技术及经济的限制,己建成的砌体住宅至今没有安装电梯,很多居民在年老之后,因为上下楼不便,长期不到户外活动,生活质量较差,这也造成了不少老年人的一块心病。目前,这些多层住宅至少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时间,拆除重建工程量大,而且对城市形成很大的拆迁压力,也形成资金及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为砌体结构增设电梯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这也是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生活权利的一种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发明结合老旧住宅改造工程,提出在原建筑外部增设廊桥、增设外部通廊和外加电梯,即在增设电梯的同时,再在相邻单元之间加建通廊,该通廊与原砌体结构通过廊桥进行连接,使多个单元能共用一部电梯。该技术主要是为了节省电梯数量与日常维护费用,同时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权,通过外加廊桥和原砌体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所述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
所述外加廊桥由新加廊桥横梁、新加承重柱焊接而成,所述外加廊桥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其通过化学锚栓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所述化学锚栓外端设置有垫板和螺母,所述新加廊桥横梁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均由新加承重柱以及新加承重柱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焊接而成,钢系杆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
所述外加电梯井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
所述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
所述新加廊桥横梁下面支撑有承托板,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
所述外加廊桥的宽度不小于2米。
所述化学锚栓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其伸入构造柱的长度不小于250mm。
所述化学锚栓的直径为φ18mm。
所述垫板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
所述新加承重柱为型钢柱或H型柱。
上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连接;
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栓,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
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使新加承重柱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对应,再通过垫板、螺母将新加承重柱与构造柱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上焊接连接板,预先在垫板上设置承托板,同时设置加劲肋与新加廊桥横梁和垫板焊接;
步骤四:在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和外加电梯井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的新加柱基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
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新加廊桥横梁与连接板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与承托板采用普通螺栓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
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之间采用钢系杆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外加电梯井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对应外加电梯井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
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内安装电梯轿厢。
有益效果:
本发明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安装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相结合的改造施工,对原砌体结构的 变动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电梯井和侯梯间的位置、尺寸、构造等不受原住宅平面布局的限制,且电梯井采用的结构型式较为灵活。本发明采用钢结构型式的电梯井,通过通廊和廊桥与原砌体结构进行连接,新加廊桥与原砌体结构的连接采用化学锚栓连接。砌体结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相结合的改造施工方法,可以改变了原单元门的入口方向,采用候梯间两侧开门,通过廊桥的长度使通廊与原砌体结构保持一定的距离,能有效地保护居民的隐私权。除首层外,以上各层候梯间每层预留多个外窗,保证候梯间的采光和通风。
砌体结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相结合的改造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同时,本发明能有效地节约电梯的投入数量与日常维护费用,且安装廊桥、通廊和电梯时,对原结构的变动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可以预见,如果该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在既有砌体结构改造中增设电梯,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3为外加廊桥横梁与砌体结构外墙构造柱连接图;
图中,1:电梯井;2:新加廊桥;3:外加通廊;4:新加承重柱;5:钢系杆;6:构造柱;7、电梯机房;8:新加廊桥横梁;9:垫板;10:连接板;11:承托板;12:摩擦型高强螺栓;13:化学锚栓;14:螺母;15:普通螺栓;16:加劲肋;17:首层单元门门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外加廊桥2由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承重柱4焊接而成,新加承重柱4为型钢柱或H型柱,外加廊桥2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其通过化学锚栓13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6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化学锚栓13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直径为φ18mm,其伸入构造柱6的长度不小于250mm,化学锚栓13外端设置有垫板9和螺母14,垫板9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新加廊桥横梁8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之间通过连接板10固定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下面支撑有承托板11,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均由新加承重柱4以及新加承重柱4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5焊接而成,钢系杆5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外加电梯井1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1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17,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外 加廊桥2的宽度不小于2米。
上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4连接;
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6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栓13,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4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
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4,使新加承重柱4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13对应,再通过垫板9、螺母14将新加承重柱4与构造柱6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9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9上焊接连接板10,预先在垫板9上设置承托板11,同时设置加劲肋16与新加廊桥横梁8和垫板9焊接;
步骤四:在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和外加电梯井1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4的新加柱基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4;
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4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廊桥横梁8与连接板10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12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与承托板11采用普通螺栓15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
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4之间采用钢系杆5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外加电梯井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3对应外加电梯井1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17,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
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1内安装电梯轿厢。
以上是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

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52579A43申请公布日20131016CN103352579ACN103352579A21申请号201310286794822申请日20130709E04G23/0220060171申请人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地址100043北京市石景山区阜石路166号泽洋大厦2层72发明人董有鞠树森万兆谢建明54发明名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外加电梯井相结合的改造形式。外加廊桥由新加廊桥横梁、新加承重柱构成,一端与原砌体结构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外。

2、加通廊进行连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均由新加承重柱以及新加承重柱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焊接而成。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通过化学锚栓与构造柱连接,其它承重柱之间通过钢系杆进行拉结。本发明对原砌体结构的变动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电梯井和侯梯间的位置、尺寸、构造等不受原住宅平面布局的限制,且电梯井采用的结构型式较为灵活,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52579ACN103352579A1/2页21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

3、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所述外加廊桥2由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承重柱4焊接而成,所述外加廊桥2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其通过化学锚栓13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6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所述化学锚栓13外端设置有垫板9和螺母14,所述新加廊桥横梁8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之间通过连接板10固定连接;所述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均由新加承重柱4以及新加承重柱4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5焊接而成,钢系杆5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所述外加电梯井1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

4、1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廊桥横梁8下面支撑有承托板11,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廊桥2的宽度不小于2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13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其伸入构造柱6的长度不小于250MM。6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13的直径为18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9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承重柱4为型钢柱或H型柱。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

6、4连接;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6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栓13,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4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4,使新加承重柱4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13对应,再通过垫板9、螺母14将新加承重柱4与构造柱6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9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9上焊接连接板10,预先在垫板9上设置承托板11,同时设置加劲肋16与新加廊桥横梁8和垫板9焊接;权利要求书CN103352579A2/2页3步骤四在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和外加电梯井1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4的新加柱基。

7、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4;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4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廊桥横梁8与连接板10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12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与承托板11采用普通螺栓15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4之间采用钢系杆5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外加电梯井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3对应外加电梯井1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17,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1内安装电梯轿厢。权利要求书CN103352579A1/4页4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

8、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抗震加固改造领域。背景技术0002砌体结构多层住宅是城市的主体住房,由于早期的技术及经济的限制,己建成的砌体住宅至今没有安装电梯,很多居民在年老之后,因为上下楼不便,长期不到户外活动,生活质量较差,这也造成了不少老年人的一块心病。目前,这些多层住宅至少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时间,拆除重建工程量大,而且对城市形成很大的拆迁压力,也形成资金及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为砌体结构增设电梯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这也是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生活权利的一种措施。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

9、提出了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发明结合老旧住宅改造工程,提出在原建筑外部增设廊桥、增设外部通廊和外加电梯,即在增设电梯的同时,再在相邻单元之间加建通廊,该通廊与原砌体结构通过廊桥进行连接,使多个单元能共用一部电梯。该技术主要是为了节省电梯数量与日常维护费用,同时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权,通过外加廊桥和原砌体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所述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0006所述外加廊桥由新加廊桥横梁、新加承重柱焊接而成,所述外加廊桥紧贴原砌。

10、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其通过化学锚栓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所述化学锚栓外端设置有垫板和螺母,所述新加廊桥横梁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0007所述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均由新加承重柱以及新加承重柱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焊接而成,钢系杆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0008所述外加电梯井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0009所述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0010所述新加廊桥横梁下面支撑有承托板,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0011所述外加廊桥的宽度不小于2米。0。

11、012所述化学锚栓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其伸入构造柱的长度不小于250MM。0013所述化学锚栓的直径为18MM。0014所述垫板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说明书CN103352579A2/4页50015所述新加承重柱为型钢柱或H型柱。0016上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7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连接;0018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

12、栓,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0019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使新加承重柱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对应,再通过垫板、螺母将新加承重柱与构造柱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上焊接连接板,预先在垫板上设置承托板,同时设置加劲肋与新加廊桥横梁和垫板焊接;0020步骤四在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和外加电梯井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的新加柱基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0021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新加廊桥横梁与连接板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与承托板。

13、采用普通螺栓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0022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之间采用钢系杆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外加电梯井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0023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对应外加电梯井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0024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内安装电梯轿厢。0025有益效果0026本发明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安装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相结合的改造施工,对原砌体结构的变动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电梯井和侯梯间的位置、尺寸、构造等不受原住宅平面布局的限制,且电梯井采用的结构型式较为灵活。本发明采用钢结构型式的。

14、电梯井,通过通廊和廊桥与原砌体结构进行连接,新加廊桥与原砌体结构的连接采用化学锚栓连接。砌体结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相结合的改造施工方法,可以改变了原单元门的入口方向,采用候梯间两侧开门,通过廊桥的长度使通廊与原砌体结构保持一定的距离,能有效地保护居民的隐私权。除首层外,以上各层候梯间每层预留多个外窗,保证候梯间的采光和通风。0027砌体结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相结合的改造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同时,本发明能有效地节约电梯的投入数量与日常维护费用,且安装廊桥、通廊和电梯时,对原结构的变动较小,施工时也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可以预见,如果该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在既有砌体结构改造中增设电梯,将具。

15、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0028图1为本发明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结构平面示意图;0029图2为本发明的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结构立面示意说明书CN103352579A3/4页6图;0030图3为外加廊桥横梁与砌体结构外墙构造柱连接图;0031图中,1电梯井;2新加廊桥;3外加通廊;4新加承重柱;5钢系杆;6构造柱;7、电梯机房;8新加廊桥横梁;9垫板;10连接板;11承托板;12摩擦型高强螺栓;13化学锚栓;14螺母;15普通螺栓;16加劲肋;17首层单元门门洞。具体实施方式0032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

16、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外加廊桥2由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承重柱4焊接而成,新加承重柱4为型钢柱或H型柱,外加廊桥2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其通过化学锚栓13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6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化学锚栓13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直径为18MM,其伸入构造柱6的长度不小于250MM,化学锚栓13外端设置有垫板9和螺母14,垫板9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新加廊桥横梁8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之间通过连接板10固定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下面。

17、支撑有承托板11,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均由新加承重柱4以及新加承重柱4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5焊接而成,钢系杆5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外加电梯井1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1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17,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外加廊桥2的宽度不小于2米。0033上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为0034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以及外加电梯井1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4。

18、连接;0035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6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栓13,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4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0036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4,使新加承重柱4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13对应,再通过垫板9、螺母14将新加承重柱4与构造柱6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9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9上焊接连接板10,预先在垫板9上设置承托板11,同时设置加劲肋16与新加廊桥横梁8和垫板9焊接;0037步骤四在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和外加电梯井1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4的新加柱基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

19、4;0038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4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新加廊桥横梁8与连接板10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12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8与承托板11采用普通螺栓15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0039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4之间采用钢系杆5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2、外加通廊3、外加电梯井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说明书CN103352579A4/4页70040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3对应外加电梯井1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17,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0041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1内安装电梯轿厢。0042以上是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说明书CN103352579A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52579A2/3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3352579A3/3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3352579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