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43529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9CN103343529ACN103343529A21申请号201310299045922申请日20130717E02B17/0220060171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12003江苏省镇江市运河路90号72发明人刘忠友陈春雷沈菊燕常红金张巍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包括钢管筏体、顶部平台、多根立柱以及排水泵,钢管筏体包括位于两侧的数根浮潜钢管和至少一根中间钢管,数根浮潜钢管和中间钢。
2、管并排固定连接,数根浮潜钢管之间通过横向连通管彼此连通。排水泵分别设置在钢管筏体四角的浮潜钢管内,排气管下端分别与数根并排的浮潜钢管上侧固定连接,上端与立柱下端相通。顶部平台包括数根并排的纵向桁架梁、数根型钢横梁、多根横向型钢和平台台面。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重复使用,能取代现有的桩基结构水上工程施工平台,特别适用于河床较为平整的水域施工。本发明施工期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拖曳移动期间转动灵活,缩短了施工周期,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43529ACN。
3、103343529A1/1页21一种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钢管筏体、顶部平台、连接钢管筏体和顶部平台的多根立柱、以及设置在钢管筏体内的排水泵,所述钢管筏体包括数根并排且上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板横向固定连接的纵向钢管,所述纵向钢管包括分别位于钢管筏体两侧数根并排的浮潜钢管和至少一根中间钢管,数根浮潜钢管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浮潜钢管两端的横向连通管彼此连通,中间钢管两端封闭;所述排水泵分别设置在钢管筏体四角的浮潜钢管内,排气管下端分别与数根并排的浮潜钢管上侧固定连接,排气管上端与立柱下端相通;顶部平台包括数根并排的纵向桁架梁、数根型钢横梁、多根横向型钢和平台台面,数根型钢横梁。
4、间隔固定在数根桁架梁下侧,平台台面通过其下侧的间隔固定的多根横向型钢支撑在数根桁架梁上侧,数根立柱沿钢管筏体纵向间隔设置,立柱上端与型钢横梁固定连接,立柱下端通过连接板与浮潜钢管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通管为倒U形虹吸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潜钢管空腔中部设有隔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潜钢管两端分别设有封板,浮潜钢管两端封板分别与管径小于浮潜钢管的拍门通管固定连接,所述拍门通管一端伸出浮潜钢管,伸出浮潜钢管的拍门通管端面设有拍门。5如权利要求4所述。
5、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拍门上侧与拍门通管上侧铰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台面纵向由多根并排的矩形型钢组成,所述矩形型钢下侧与多根横向型钢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钢管筏体横向顺次固定连接,纵向钢管上下侧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3343529A1/3页3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工程施工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冲孔灌注桩桩基施工的施工平台,属于水工工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水上工程施工平台是用于灌注桩桩基施工的辅助设施,设。
6、置在灌注桩桩基一侧,在水上工程施工平台上,放置灌注桩施工设备以及堆放施工器材和物料。现有的水上工程施工平台基本上为桩基结构平台,即在需要施工的灌注桩桩基一侧,以固定在水底的多根立式桩基为基础,搭建钢结构的固定施工平台,工程结束后拆除施工平台,到新的施工地点重新搭建钢结构的固定施工平台。由于水上工程平台的占用时间较短,采用桩基基础的钢结构平台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综合经济效益较差。也有采用工程船舶作为水上工程施工的浮动平台,但是,浮动平台难以精准定位,且船体的摆动会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
7、本。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包括底部的钢管筏体、顶部平台、连接钢管筏体和顶部平台的多根立柱以及设置在钢管筏体内的排水泵,所述钢管筏体包括数根并排且上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板横向固定连接的纵向钢管,所述纵向钢管包括位于钢管筏体两侧数根并排的浮潜钢管和至少一根中间钢管,数根浮潜钢管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浮潜钢管两端的横向连通管彼此连通,中间钢管两端封闭;所述排水泵分别设置在钢管筏体四角的浮潜钢管内,排气管下端分别与数根并排的浮潜钢管上侧固定连接,排气管上端与立柱下端相通;顶部平台包括数根并排的纵向桁架梁、数根型钢横梁、多根横向型钢和平台台面,数根型钢横梁间隔固。
8、定在数根桁架梁下侧,平台台面通过其下侧的间隔固定的多根横向型钢支撑在数根桁架梁上侧,数根立柱沿钢管筏体纵向间隔设置,立柱上端与型钢横梁固定连接,立柱下端通过连接板与浮潜钢管固定连接。0005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0006前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中所述横向连通管为倒U形虹吸管。0007前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中所述浮潜钢管空腔中部设有隔板。0008前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中所述浮潜钢管两端分别设有封板,浮潜钢管两端的封板分别与管径小于浮潜钢管的拍门通管固定连接,所述拍门通管一端伸出浮潜钢管,伸出浮潜钢管的拍门通管端面设有拍门,所。
9、述拍门上侧与拍门通管上侧铰接。0009所述平台台面纵向由多根并排的矩形型钢组成,所述矩形型钢下侧与多根横向型钢固定连接。0010前述的移动式钢管筏浮潜水上施工平台,其中所述连接板沿钢管筏体横向顺次固说明书CN103343529A2/3页4定连接,纵向钢管上下侧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0011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重复使用,能取代现有的桩基结构水上工程施工平台,特别适用于河床较为平整的水域施工。施工时,利用工作船或拖轮,将本发明拖曳到下潜点,打开钢管筏体四角的拍门,钢管筏体充水下潜下落坐底在河床上,使本发明稳定地固定在精确定位的施工位置上,提高了灌注桩桩基的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启动本发明四角的浮潜钢。
10、管内的排水泵,钢管筏体排水上浮,利用工作船或拖轮就可将本发明拖曳到下一个施工点重复使用。本发明施工期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拖曳移动期间转动灵活,不需要重新搭建施工平台,缩短了施工周期,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0012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0014图4是图1的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6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底部的钢管筏体1、顶部平台2、连接钢管筏体1和顶部平台2的多根立柱3以及。
11、设置在钢管筏体1内的排水泵4,本实施例的钢管筏体1包括7根并排且上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板5横向固定连接的直径1000MM的纵向钢管,所述纵向钢管包括分别位于钢管筏体1两侧3根并排的浮潜钢管11和一根中间钢管12。连接板5的形状不受限制,本实施例的连接板5为圆形,圆形的连接板5沿钢管筏体1横向顺次焊接固连,连接板5下侧与纵向钢管上侧焊接固连。0017钢管筏体1两侧3根并排的浮潜钢管11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横向连通管彼此连通,横向连通管为倒U形虹吸管6,无论是进水还是排水,倒U形虹吸管6使得3根并排的浮潜钢管11之间,在开始阶段就能保持其内水位一致,可以避免本发明发生横向倾斜。中间钢管12两端封。
12、闭作为浮体,排水泵4分别设置在钢管筏体1四角的浮潜钢管11内,浮潜钢管11空腔中部设有隔板111,隔板111把浮潜钢管11的空腔分成左右两腔。由于顶部平台2偏载使本发明发生纵向倾斜时,合理安排开停相应的排水泵4,浮潜钢管11内左右两腔内的存水虽然不相等,但可使本发明浮潜钢管11保持水平,从而使得本发明纵向保持在水平状态。0018排气管7下端分别与数根并排的浮潜钢管11上侧焊连,排气管7上端与立柱3下端相通。在浮潜钢管11进水时,排气管7将浮潜钢管11内的空气及时通过立柱3向上排出,可以提高浮潜钢管11的充水速度。浮潜钢管11两端分别焊有封板112,所述封板112分别与管径小于浮潜钢管11的拍门。
13、通管113固定焊连,拍门通管113一端伸出浮潜钢管11,伸出浮潜钢管111的拍门通管113端面设有与上侧与拍门通管113铰接的拍门8。手动打开钢管筏体1四角的拍门8时,钢管筏体1进水下落坐底在河床上,此时拍门8被水压关说明书CN103343529A3/3页5闭;排水泵4排水时,排水压力打开拍门8,钢管筏体1排水上浮至漂浮状态,拍门8处于打开状态。0019本实施例的顶部平台2包括4根并排的纵向桁架梁21、4根型钢横梁22、多根横向型钢23和平台台面24,4根型钢横梁22间隔固定在4根桁架梁21下侧,型钢横梁22由2根工字钢对拼焊接而成,横向型钢23为单根工字钢。平台台面24通过其下侧间隔固定的多。
14、根横向型钢23支撑在4根桁架梁21上侧,平台台面24纵向由多根并排的矩形型钢241组成,矩形型钢241下侧与多根横向型钢23焊连,这样结构的顶部平台2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8根立柱3沿钢管筏体1纵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的立柱3为直径600MM的钢管,立柱3的间距为15M,立柱3上端与型钢横梁22焊连,立柱3下端通过连接板5与浮潜钢管焊连。0020本发明定位过程如下用工作船或拖轮将本发明拖曳到指定位置,然后手动打开浮潜钢管11两端拍门8放水入管,使钢管筏体1下沉到坐到水底泥面上,下沉过程中要注意顶部平台2的水平位置,若顶部平台2发生纵向或横向倾斜时,则启动倾斜处相应位置的排水泵4,排出浮潜钢管11内一部分水,使顶部平台2恢复水平后继续下落直至完成下潜。0021在完成该下潜点的施工后,启动位于钢管筏体1四角的排水泵4,将浮潜钢管11内的水均匀排出,使本发明脱离水底泥面上浮,本发明浮起到稳定后,用工作船或拖轮拖曳到下一个下潜点,移动灵活方便。00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343529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43529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343529A3/3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34352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