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26911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4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572674.2

申请日:

20170714

公开号:

CN107182326A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59/06

主分类号:

A01B59/06

申请人:

无锡福尔沃坂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仲章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南开路70-1

优先权:

CN20171057267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能解决标准三点悬挂装置引起的农机具动力输入点与拖拉机动力输出点两点间距离变化的问题。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输出轴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动力农机具整体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的支架连接;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传动连接,一根上拉杆、两根下拉杆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其中L1为上拉杆与动力农机具的悬挂点A1、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L2为下拉杆与动力农机具的悬挂点B1、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L3为动力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距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包括设有动力输出系统的拖拉机(10)、动力农机具(20)和三点悬挂装置,所述拖拉机(10)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输出轴(12)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所述动力农机具(20)整体通过所述三点悬挂装置与所述拖拉机(10)的支架(11)连接,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一根上拉杆(31)和两根下拉杆(32、33),所述上拉杆(31)、下拉杆(32、33)的一端均与所述动力农机具(20)悬挂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拖拉机(10)的支架(11)铰接并且所述两根下拉杆(32、33)分别设置于所述一根上拉杆(31)的两外侧,其特征在于: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与所述动力输出轴(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传动连接,所述一根上拉杆(31)、两根所述下拉杆(32、33)以及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其中L1为所述上拉杆(31)与所述动力农机具(20)的悬挂点A1、和所述上拉杆(31)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L2为所述下拉杆(32、33)与所述动力农机具(20)的悬挂点B1、和所述下拉杆(32、33)与拖拉机(10)的支架(11)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L3为所述动力输出轴(12)与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31)两端、下拉杆(32、33)两端均分别通过转动连接轴与所述动力农机具(20)、拖拉机(10)的支架(11)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10)为卧式发动机或者横向布置的小型立式发动机的拖拉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两根所述下拉杆(32、3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上拉杆(31)下方、两根所述下拉杆(32、33)的上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悬挂具有动力输入的农机具的拖拉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本技术领域中通常采用在拖拉机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三点悬挂装置挂接农机具,由拖拉机提供动力输出并由三点悬挂装置牵引相应的农机具在田间行走,同时由在拖拉机上设置油缸来驱动三点悬挂装置的上拉杆、下拉杆动作既而带动农机具在田间行走的同时使农机具整体做平动加转动的复合运动从而最终完成农机具的田间作业。

现有关于拖拉机三点悬挂装置的国际、国内标准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适用于无动力输入的农机具(如犁、圆盘耙等)的挂接。工作时,在上拉杆31、下拉杆32的牵引与油缸15的伸缩作用下,农机具既随拖拉机沿X方向前进作平动,同时又围绕瞬心点O1作转动,见附图1。当拖拉机在田间作直线行驶时,农机具以X方向的平动为主,Z方向的工作阻力变化只引起围绕瞬心点O1的小量转动。当拖拉机提升或放下农机具时,农机具以围绕瞬心点O1的转动为主,即相对于拖拉机是一平面复合运动,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也就是说农机具上的任何一点相对于拖拉机上的某一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具体地说,农机具上动力输入点与拖拉机动力输出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这种变化隨着转动角度的增加而加大。

市场上面广量大的配置卧式发动机或者横向布置的小型立式发动机的拖拉机,同样遵循上述工作规律。即标准三点悬挂机构工作时,农机具上的任意点,如动力输入点,与拖拉机上的某一固定点,如PTO轴端,两点间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这类横轴传动的拖拉机不能用三角带或链条简单进行动力传递,而必须加装锥齿轮箱,使横向PTO转换为纵向PTO,再通过带有伸缩套管的万向节传递动力,农机具上一般也需要有一锥齿轮箱改变输入动力的方向后再传递给工作机构,如旋耕机、动力耙等,其结果是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能解决标准三点悬挂装置引起的农机具动力输入点与拖拉机动力输出点两点间距离变化的问题,以达到简化悬挂传动结构、降低成本、提高通用性的目的。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包括设有动力输出系统的拖拉机、动力农机具和三点悬挂装置,所述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输出轴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所述动力农机具整体通过所述三点悬挂装置与所述拖拉机的支架连接,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一根上拉杆和两根下拉杆,所述上拉杆、下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动力农机具悬挂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拖拉机的支架铰接并且所述两根下拉杆分别设置于所述一根上拉杆的两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传动连接,所述一根上拉杆、两根所述下拉杆以及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其中L1为所述上拉杆与所述动力农机具的悬挂点A1、和所述上拉杆与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L2为所述下拉杆与所述动力农机具的悬挂点B1、和所述下拉杆与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L3为所述动力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拉杆两端、下拉杆两端均分别通过转动连接轴与所述动力农机具、拖拉机的支架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拖拉机上设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中的任一种,所述气缸或油缸的导杆的推动端与所述上拉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拖拉机为卧式发动机或者横向布置的小型立式发动机的拖拉机。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设置于两根所述下拉杆的下方。

鉴于同样的工作原理,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设置于上拉杆下方、以及两根所述下拉杆的上方,以满足不同动力农机具的总体布置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能够使得横向平行轴输出的小型拖拉机可直接用三角带或链条传递动力,由于上拉杆分别与动力农机具悬挂点以及与拖拉机支架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L1、两根下拉杆分别与动力农机具悬挂点以及与拖拉机支架铰接点之间的距离L2、以及动力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出端之间的距离L3相等并且将一根上拉杆、两根下拉杆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平行设置,这使得在推动装置驱动三点悬挂装置动作时动力农机具能够仅发生整体的ZOX平面内的平动位移而避免产生围绕Y向的转动,从而保证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变,并且传动链条或三角带在动力农机具整体提升或下降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状态不变,确保传动有效及可靠;故其能够大大简化传动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标准三点悬挂装置的拖拉机农机具组合工作状态下瞬心点O1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左视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的深埋施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拖拉机,11-支架,12-动力输出轴,13-发动机,131-发动机的输出轴, 15-驱动油缸,20-动力农机具,21-动力输入端,31-上拉杆,32-下拉杆,33-下拉杆,40-传动链条或三角带,50-传动系,51-传动三角带或链条,52-传动三角带或链条,53-传动轴,60-行走系,70-深埋施肥装置,80-旋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和图3,本发明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其包括设有动力输出系统的拖拉机10、动力农机具20和三点悬挂装置,拖拉机10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输出轴12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动力农机具20整体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10的支架11连接,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传动连接,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一根上拉杆31和两根下拉杆32、33,上拉杆31、下拉杆32、33的一端均与动力农机具20悬挂铰接,另一端均与拖拉机的支架11铰接并且两根下拉杆32、33分别设置于上拉杆31的两外侧;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与动力输出轴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者三角带40传动连接,上拉杆31、两根下拉杆32、33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其中L1为上拉杆31与动力农机具20的悬挂点A1、和上拉杆31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L2为下拉杆32、下拉杆33分别与动力农机具20的悬挂点B1、和下拉杆32、下拉杆33分别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L3为动力输出轴12与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之间的距离。

应用实施例一:

见图4,其为一种深埋施肥机,包括拖拉机10和作为动力农机具20的深埋施肥装置70,其中拖拉机10的发动机13的输出轴131通过传动系50与动力输出轴(PTO)12传动连接,传动系50包括传动轴53、传动链条51、52,传动链条51、52也可以替换为三角带;发动机13的输出轴131、传动轴53、动力输出轴12均横向平行设置从而形成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且发动机的输出轴131、传动轴53、动力输出轴12之间依次分别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51、52连接,拖拉机10的支架11前端通过本发明的悬挂传动机构挂接有深埋施肥装置70,悬挂传动机构中的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上拉杆31和下拉杆32、33,上拉杆31、下拉杆32、下拉杆33的一端均通过转动连接轴与深埋施肥装置70悬挂铰接,另一端均与拖拉机10的支架11铰接,同时深埋施肥装置70的动力输入端21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传动连接,上拉杆31、下拉杆32、下拉杆33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其中L1为上拉杆31与深埋施肥装置70的铰接悬挂点A1、和上拉杆31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L2为下拉杆32、33与深埋施肥装置70的铰接悬挂点B1、和下拉杆32、33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L3为动力输出轴12与深埋施肥装置70的动力输入端21之间的距离,且拖拉机10的支架11上设有驱动油缸15,驱动油缸15的推杆端与上拉杆31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方,即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三点悬挂装置的两根下拉杆32、33的下方。

深埋施肥机作业时,首先启动发动机13,操作驱动油缸15,由油缸的推杆推动三点悬挂装置的上拉杆31动作,由于上拉杆31、下拉杆32、下拉杆33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故整个深埋施肥装置70在油缸推杆的推动下整体沿Z向平行下移直至将深埋施肥装置70的Z向位置调整至预定深度位置,且料斗保持垂直状态不变,拖拉机10的发动机13通过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2以及行走系60,从而驱动行走系60带动整个拖拉机及深埋施肥装置在田间整体行走移动,而动力输出轴12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将动力输入至深埋施肥装置70,驱使深埋施肥装置70动作以实现对土地的深埋施肥。

应用实施例二:

见图5,其为一种旋耕机,其与应用实施例一中的深埋施肥机的主要不同在于其以旋耕装置80作为动力农机具,同时用于将旋耕装置80的动力输入端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2进行传动连接的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三点悬挂装置的上拉杆31的下方以及两根下拉杆32、33的上方。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72674.2 (22)申请日 2017.07.14 (71)申请人 无锡福尔沃坂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南 开路70-1 (72)发明人 王仲章 (51)Int.Cl. A01B 59/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 挂传动机构, 其能解决标准三点悬挂装置引起的 农机具动力输入点与拖拉机动力输出点两点间 距离变化的问题。 拖拉机的动。

2、力输出系统为设有 动力输出轴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 动力农机具 整体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的支架连接; 动 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传动连接, 一根上拉杆、 两根 下拉杆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均相互平行设置 且L1=L2=L3, 其中L1为上拉杆与动力农机具的悬 挂点A1、 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 L2为下拉杆与动力农机具的悬挂点B1、 拖拉机的 支架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 L3为动力输出轴与 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距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07182326 A 2017.09.22 CN 107182326 。

3、A 1.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包括设有动力输出系统的拖拉机 (10) 、 动力农机具 (20) 和三点悬挂装置, 所述拖拉机 (10) 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输出轴 (12) 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 所述动力农机具 (20) 整体通过所述三点悬挂装置与所述拖拉机 (10) 的支架 (11) 连接, 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一根上拉杆 (31) 和两根下拉杆 (32、 33) , 所述 上拉杆 (31) 、 下拉杆 (32、 33) 的一端均与所述动力农机具 (20) 悬挂铰接, 另一端均与所述拖 拉机 (10) 的支架 (11) 铰接并且所述两根下拉杆 (32、 33) 分别设。

4、置于所述一根上拉杆 (31) 的 两外侧, 其特征在于: 动力农机具 (20) 的动力输入端 (21) 与所述动力输出轴 (12) 之间通过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 (40) 传动连接, 所述一根上拉杆 (31) 、 两根所述下拉杆 (32、 33) 以及所述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 (40) 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 其中L1为所述上拉杆 (31) 与所述动力 农机具 (20) 的悬挂点A1、 和所述上拉杆 (31) 与拖拉机的支架 (11) 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 L2为所述下拉杆 (32、 33) 与所述动力农机具 (20) 的悬挂点B1、 和所述下拉杆 (32、 33) 与拖拉 机 (。

5、10) 的支架 (11) 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 L3为所述动力输出轴 (12) 与动力农机具 (20) 的 动力输入端 (21) 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 拉杆 (31) 两端、 下拉杆 (32、 33) 两端均分别通过转动连接轴与所述动力农机具 (20) 、 拖拉机 (10) 的支架 (11) 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拖拉机 (10) 为卧式发动机或者横向布置的小型立式发动机的拖拉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

6、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 动链条或三角带 (40) 设置于两根所述下拉杆 (32、 33) 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 动链条或三角带 (40) 设置于上拉杆 (31) 下方、 两根所述下拉杆 (32、 33) 的上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82326 A 2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 尤其是涉及用于悬挂具有动力输入的农机具的拖拉机 领域, 具体为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本技术领域中通常采用在拖拉机的前侧和。

7、/或后侧设置三点悬挂装置挂接农机 具, 由拖拉机提供动力输出并由三点悬挂装置牵引相应的农机具在田间行走, 同时由在拖 拉机上设置油缸来驱动三点悬挂装置的上拉杆、 下拉杆动作既而带动农机具在田间行走的 同时使农机具整体做平动加转动的复合运动从而最终完成农机具的田间作业。 0003 现有关于拖拉机三点悬挂装置的国际、 国内标准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适用于无动 力输入的农机具 (如犁、 圆盘耙等) 的挂接。 工作时, 在上拉杆31、 下拉杆32的牵引与油缸15 的伸缩作用下, 农机具既随拖拉机沿X方向前进作平动, 同时又围绕瞬心点O1作转动, 见附 图1。 当拖拉机在田间作直线行驶时, 农机具以X方向的。

8、平动为主, Z方向的工作阻力变化只 引起围绕瞬心点O1的小量转动。 当拖拉机提升或放下农机具时, 农机具以围绕瞬心点O1的 转动为主, 即相对于拖拉机是一平面复合运动, 既有平动又有转动, 也就是说农机具上的任 何一点相对于拖拉机上的某一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 具体地说, 农机具上动力输入 点与拖拉机动力输出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 这种变化隨着转动角度的增加而加大。 0004 市场上面广量大的配置卧式发动机或者横向布置的小型立式发动机的拖拉机, 同 样遵循上述工作规律。 即标准三点悬挂机构工作时, 农机具上的任意点, 如动力输入点, 与 拖拉机上的某一固定点, 如PTO轴端, 两点间的距离。

9、是变化的。 因此, 这类横轴传动的拖拉机 不能用三角带或链条简单进行动力传递, 而必须加装锥齿轮箱, 使横向PTO转换为纵向PTO, 再通过带有伸缩套管的万向节传递动力, 农机具上一般也需要有一锥齿轮箱改变输入动力 的方向后再传递给工作机构, 如旋耕机、 动力耙等, 其结果是结构复杂, 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能解决 标准三点悬挂装置引起的农机具动力输入点与拖拉机动力输出点两点间距离变化的问题, 以达到简化悬挂传动结构、 降低成本、 提高通用性的目的。 0006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

10、包括设有动力输出系 统的拖拉机、 动力农机具和三点悬挂装置, 所述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输出轴 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 所述动力农机具整体通过所述三点悬挂装置与所述拖拉机的支架 连接, 所述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一根上拉杆和两根下拉杆, 所述上拉杆、 下拉杆的一端均与所 述动力农机具悬挂铰接, 另一端均与所述拖拉机的支架铰接并且所述两根下拉杆分别设置 于所述一根上拉杆的两外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 轴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传动连接, 所述一根上拉杆、 两根所述下拉杆以及所述传动 链条或三角带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 其中L1为所述上拉杆与所述动。

11、力农机具的悬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82326 A 3 点A1、 和所述上拉杆与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 L2为所述下拉杆与所述动力 农机具的悬挂点B1、 和所述下拉杆与拖拉机的支架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 L3为所述动力 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距离。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上拉杆两端、 下拉杆两端均分别通过转动连接轴与所述动力农机 具、 拖拉机的支架之间转动连接。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拖拉机上设有推动装置, 所述推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中的任一种, 所述气缸或油缸的导杆的推动端与所述上拉杆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拖拉机为卧式发动。

12、机或者横向布置的小型立式发动机的拖拉机。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设置于两根所述下拉杆的下方。 0011 鉴于同样的工作原理, 所述传动链条或三角带设置于上拉杆下方、 以及两根所述 下拉杆的上方, 以满足不同动力农机具的总体布置要求。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结构简单, 能够使得横向平行轴输出的小型拖拉机可 直接用三角带或链条传递动力, 由于上拉杆分别与动力农机具悬挂点以及与拖拉机支架的 铰接点之间的距离L1、 两根下拉杆分别与动力农机具悬挂点以及与拖拉机支架铰接点之间 的距离L2、 以及动力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出端之间的距离L3相等并且将一根上拉 杆、 两。

13、根下拉杆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平行设置, 这使得在推动装置驱动三点悬挂装置动 作时动力农机具能够仅发生整体的ZOX平面内的平动位移而避免产生围绕Y向的转动, 从而 保证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与动力农机具的动力输入端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变, 并且传动链条或 三角带在动力农机具整体提升或下降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状态不变, 确保传动有效及可 靠; 故其能够大大简化传动结构、 降低设备成本, 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标准三点悬挂装置的拖拉机农机具组合工作状态下瞬心点O1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

14、动机构左视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的深埋施肥机的结构示意 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 10-拖拉机, 11-支架, 12-动力输出轴, 13-发动机, 131-发动机的输出 轴, 15-驱动油缸, 20-动力农机具, 21-动力输入端, 31-上拉杆, 32-下拉杆, 33-下拉杆, 40-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 50-传动系, 51-传动三角带或链条, 52-传动三角带或链条, 53-传动轴, 60-行走系, 70-深埋施肥装置, 80-旋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见图2和。

15、图3, 本发明一种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其包括设有动力输 出系统的拖拉机10、 动力农机具20和三点悬挂装置, 拖拉机10的动力输出系统为设有动力 输出轴12的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 动力农机具20整体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10的支架 11连接, 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 带40传动连接, 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一根上拉杆31和两根下拉杆32、 33, 上拉杆31、 下拉杆3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82326 A 4 33的一端均与动力农机具20悬挂铰接, 另一端均与拖拉机的支架11铰接并且两根下拉杆 32、 3。

16、3分别设置于上拉杆31的两外侧; 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与动力输出轴12之间 通过传动链条或者三角带40传动连接, 上拉杆31、 两根下拉杆32、 33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 40均相互平行设置, 且L1=L2=L3, 其中L1为上拉杆31与动力农机具20的悬挂点A1、 和上拉杆 31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 L2为下拉杆32、 下拉杆33分别与动力农机具 20的悬挂点B1、 和下拉杆32、 下拉杆33分别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 L3为 动力输出轴12与动力农机具20的动力输入端21之间的距离。 0016 应用实施例一: 见图4, 其为一种深埋施肥机。

17、, 包括拖拉机10和作为动力农机具20的深埋施肥装置70, 其中拖拉机10的发动机13的输出轴131通过传动系50与动力输出轴 (PTO) 12传动连接, 传动 系50包括传动轴53、 传动链条51、 52, 传动链条51、 52也可以替换为三角带; 发动机13的输出 轴131、 传动轴53、 动力输出轴12均横向平行设置从而形成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 且发动机 的输出轴131、 传动轴53、 动力输出轴12之间依次分别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51、 52连接, 拖 拉机10的支架11前端通过本发明的悬挂传动机构挂接有深埋施肥装置70, 悬挂传动机构中 的三点悬挂装置包括上拉杆31和下拉杆32、 3。

18、3, 上拉杆31、 下拉杆32、 下拉杆33的一端均通 过转动连接轴与深埋施肥装置70悬挂铰接, 另一端均与拖拉机10的支架11铰接, 同时深埋 施肥装置70的动力输入端21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传动 连接, 上拉杆31、 下拉杆32、 下拉杆33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均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 L3, 其中L1为上拉杆31与深埋施肥装置70的铰接悬挂点A1、 和上拉杆31与拖拉机的支架11 的铰接点A2之间的距离, L2为下拉杆32、 33与深埋施肥装置70的铰接悬挂点B1、 和下拉杆 32、 33与拖拉机的支架11的铰接点B2之间的距离, L3为动力输出轴。

19、12与深埋施肥装置70的 动力输入端21之间的距离, 且拖拉机10的支架11上设有驱动油缸15, 驱动油缸15的推杆端 与上拉杆31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方, 即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三点悬挂装置的两根下拉杆32、 33的下方。 0017 深埋施肥机作业时, 首先启动发动机13, 操作驱动油缸15, 由油缸的推杆推动三点 悬挂装置的上拉杆31动作, 由于上拉杆31、 下拉杆32、 下拉杆33以及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均 相互平行设置且L1=L2=L3, 故整个深埋施肥装置70在油缸推杆的推动下整体沿Z向平行下 移直至将深埋施肥装置70的Z向位。

20、置调整至预定深度位置, 且料斗保持垂直状态不变, 拖拉 机10的发动机13通过横向平行轴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2以及行走系60, 从而 驱动行走系60带动整个拖拉机及深埋施肥装置在田间整体行走移动, 而动力输出轴12通过 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将动力输入至深埋施肥装置70, 驱使深埋施肥装置70动作以实现对土 地的深埋施肥。 0018 应用实施例二: 见图5, 其为一种旋耕机, 其与应用实施例一中的深埋施肥机的主要不同在于其以旋耕 装置80作为动力农机具, 同时用于将旋耕装置80的动力输入端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2进 行传动连接的传动链条或三角带40设置于三点悬挂装置的上拉杆31的下方以及两根下拉 杆32、 33的上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82326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107182326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107182326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107182326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107182326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107182326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