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营养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扦插营养钵.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01325.4 (22)申请日 2017.05.31 (71)申请人 山东宏大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泰山北 路2999号 (72)发明人 安广池 胡园春 段春玲 王洪强 王亚楠 孟林林 邓波 徐继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姚红霞 (51)Int.Cl. A01G 9/10(2006.01) (54)发明名称 扦插营养钵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扦插营养钵, 属于种植装 置。 本发明。
2、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扦插营养钵, 包括 无纺布组成的筒状的钵体, 钵体的下底面为网格 状, 钵体的上部开口放置中央带有孔的毛毯, 毛 毯覆盖住整个钵体上部开口; 钵体的下部放入一 硬质的支撑体内, 支撑体内径大于钵体直径, 支 撑体内侧面与钵体间留有缝隙, 支撑体的下部侧 面中部镂空, 支撑体的侧面设有把手, 钵体的内 部装有营养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07231969 A 2017.10.10 CN 107231969 A 1.一种扦插营养钵, 其特征是, 包括无纺布组成的筒状的钵体(1), 钵体(1)的下底面为 网格状底面, 钵体(1)的上部开口放置中央带有孔的。
3、毛毯(2), 毛毯(2)覆盖住整个钵体(1) 上部开口; 钵体(1)的下部放入一硬质的支撑体(4)内, 支撑体(4)内径大于钵体(1)直径, 支撑体 (4)内侧面与钵体(1)间留有缝隙, 支撑体(4)的下部侧面中部镂空(5), 支撑体(4)的侧面设 有把手(6), 钵体(1)的内部装有营养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营养钵, 其特征是, 所述钵体(1)的顶端面边缘设有支撑 无纺布钵体(1)的上部硬质环(7), 所述钵体(1)的下端面边缘内置下部硬质环(8)支撑钵体 (1)的下部, 上部硬质环(7)设有对称的两提耳(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扦插营养钵, 其特征是, 支撑体(4)的下。
4、部侧面镂空(5)为圆 孔, 圆孔的直径小于钵体(1)的下底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扦插营养钵, 其特征是, 支撑体(4)的侧面和下底面为封闭的 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营养钵, 其特征是, 钵体(1)的高度为5-15cm, 钵体(1)的 直径为5-15cm, 所述支撑体(4)的高度低于钵体(1)的高度, 毛毯(2)中央孔的直径为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营养钵, 其特征是, 所述培养土的成分包括草炭灰、 珍珠 岩和有机肥颗粒, 三种成分的质量比例为5:2: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31969 A 2 扦插营养钵 技术领域 0。
5、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扦插营养钵, 属于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扦插繁殖是指插条繁殖即取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 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 中, 利用其再生能力, 使之生根抽枝, 成为新植株。 扦插要求土层深厚、 质地疏松、 蓄水保肥 力良好的沙壤土地块。 对于大规模繁殖方式的扦插, 为了较快的适应工厂化生产, 通常采用 过专门的插钎设施来进行不同阶段的扦插苗的培育。 其培育过程中考虑到扦插苗不同的生 长周期, 需要及时的扩大其培养密度, 即每过一段时间扦插苗生长一段时间就需要移到另 一培育环境中。 对于果木类经济林木, 其生长的树干较长, 根系较为发达, 在扦插苗不同阶 段的移苗过程中。
6、需要对苗木进行转移, 如果在统一的培养田中移植, 需要对根系专门保护, 移植过程的劳动强度大。 采用专门的培养盆移栽, 由于培养盆需要做到方便换盆, 适于扩大 根系土壤等要求。 目前的扦插设施缺少相关使用的产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扦插营养钵, 解决扦插经济类林木的扦插繁殖移栽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扦插营养钵, 包括无纺布组成的筒状的钵体, 钵体的下底面为网格状, 钵体的上部开口 放置中央带有孔的毛毯, 毛毯覆盖住整个钵体上部开口; 钵体的下部放入一硬质的支撑体内, 支撑体内径大于钵体直径, 支撑体内侧面与钵体 间留有缝隙, 支撑体的下部。
7、侧面中部镂空, 支撑体的侧面设有把手, 钵体的内部装有营养 土。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钵体的顶端面边缘设有支撑无纺布钵体的上部硬质环, 所述钵体 的下端面边缘内置硬质环支撑钵体的下部, , 上部硬质环设有对称的两提耳。 0006 作为优选, 支撑体的下部侧面镂空为圆孔, 圆孔的直径小于钵体的下底面直径。 0007 作为优选, 支撑体的侧面和下底面为封闭的板结构。 0008 作为优选, 钵体的高度为5-15cm, 钵体的直径为5-15cm, 所述支撑体的高度低于钵 体的高度, 毛毯中央孔的直径为0.5cm。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培养土的成分包括草炭灰、 珍珠岩和有机肥颗粒, 三种成分。
8、的质量 比例为5:2:3。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钵体作为盛放培养土, 顶部的毛毯能够保持营养土内的水分, 减慢水分流失; 外部的支撑体能够支撑钵体在转移时方便拿取, 避免直接拿捏钵体造成钵体形状变 化; 钵体下部镂空, 对于林木的根部生长, 提高生长阶段的营养吸收范围。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231969 A 3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标记: 1、 钵体,2、 毛毯,3、 孔,4、 支撑体, 5、 镂空, 6、 把手,7、 上部硬质环,8、 下部硬质环,9、 提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
9、3 本发明涉及一种扦插营养钵, 包括扦插营养钵, 包括无纺布组成的筒状的钵体1, 钵体1的下底面为网格状底面, 钵体1的上部开口放置中央带有孔的毛毯2, 毛毯2覆盖住整 个钵体1上部开口; 钵体1的下部放入一硬质的支撑体4内, 支撑体4内径大于钵体1直径, 支撑体4内侧面与 钵体1间留有缝隙, 支撑体4的下部侧面中部镂空5, 支撑体4的侧面设有把手6, 钵体1的内部 装有营养土。 0014 钵体1的顶端面边缘设有支撑无纺布钵体1的上部硬质环7, 所述钵体1的下端面边 缘内置下部硬质环8支撑钵体1的下部, 上部硬质环7设有对称的两提耳9。 支撑体4的下部侧 面镂空5为圆孔, 圆孔的直径小于钵体1。
10、的下底面直径。 支撑体4的侧面和下底面为封闭的板 结构。 0015 钵体1的高度为5-15cm, 钵体1的直径为5-15cm, 所述支撑体4的高度低于钵体1的 高度, 毛毯2中央孔的直径为0.5cm。 所述培养土的成分包括草炭灰、 珍珠岩和有机肥颗粒, 三种成分的质量比例为5:2:3, 有机肥颗粒为貂肥。 0016 用黑色毛毯原片覆盖在营养钵上口, 圆片中央有一圆孔直径0.5cm用于插入蜡封 接穗。 毛毯除覆盖住整个营养钵口部外留有多余边缘下垂。 0017 接穗或插穗为蜡封, 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 直径大于或等于0.5cm。 蜡封过程, 将接 穗浸入110摄氏度的石蜡液中, 然后取出冷却,。
11、 冷却温度为0-2摄氏度的冷库中冷却。 扦插时 取出插穗, 将下端切口剪成头端夹角为30度的斜面, 自圆片中央孔插下, 露出插穗顶端的侧 芽, 插钎后浇透水。 0018 无纺布制成的钵体作为盛放培养土容器, 在林木长大过程, 无纺布会被土壤中细 菌侵蚀掉, 避免采用塑料容器的白色污染, 而且不会束缚林木根系的生长。 0019 钵体顶部的毛毯能够保持营养土内的水分, 减慢水分流失。 0020 外部的支撑体能够支撑钵体在转移时方便拿取, 避免直接拿捏钵体造成钵体形状 变化; 钵体下部镂空, 对于林木的根部生长, 提高生长阶段的营养吸收范围。 0021 本装置这在林木插钎生根阶段作为培养容器, 该过程适合林木的移动, 达到合适 种植密度要求。 再林木长大到需要移栽阶段, 直接将钵体从支撑体内取出放置到土壤坑洞 中移栽。 本培养装置能够提高插钎过程中的生活率, 也为后期的移动及移栽培养提供方便。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231969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7231969 A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723196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