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通信塔.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2674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4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44059.0

申请日:

2013.06.18

公开号:

CN103334623A

公开日:

2013.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2/08申请日:20130618|||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2/08; E04H5/02; E04H12/22; H01Q1/12

主分类号:

E04H12/08

申请人:

浙江巨匠钢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志华; 李震

地址:

314515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桥工业区浙江巨匠钢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柯奇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管通信塔,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设置在机房框架下方的配重,设置在机房框架上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顶端的避雷针。所述的塔体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所述的第一塔杆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上,所述的天支设置在第五塔杆上。该单管塔的机房框架结构简单牢固,各部件通过螺栓连接,运输、安装方便,塔体由多节塔杆构成且各节塔杆通过法兰连接,安装稳固且施工速度快。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设置在机房框架下方的配重,设置在机房框架上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顶端的避雷针;
所述的配重沿机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有7个,所述配重为条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重两端上方设有“n”形的吊环,吊环下端固定在配重内部,且吊环两末端向外弯曲呈”U”形;配重两端位于吊环内侧设有两组与机房框架连接的锚钉,锚钉下部固定在配重内部,每组锚钉下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的配重内设有垂直于配重长度方向的多个呈“曰”字形的钢筋架,各个钢筋架通过7根直钢筋焊接连为一体,7根直钢筋分别连接在钢筋架的四个顶点及四个边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机房框架包括有与各个配重直接连接的底架,底架包括两个长杆和垂直于长杆且等距设置的三个短杆,位于两端的短杆与长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座,位于中间的短杆一端与长杆之间连接有塔座,该短杆另一端与长杆直接连接;两个长杆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短杆之间的中间还连接有加固杆;所述的连接座上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支杆,竖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头;各个相邻竖支杆之间靠近上端部位置分别通过上长杆和上短杆连接,上长杆位于长杆正上方且与长杆平行,上短杆位于短杆正上方且与短杆平行;所述的竖支杆与长杆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支杆,每个斜支杆与长杆、竖支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远离塔座一侧的竖支杆与短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斜支杆,每个侧斜支杆与竖支杆、短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述竖支杆为圆管,竖支杆两端的连接头呈正方形,竖支杆侧壁与连接头之间等距焊接固定有8个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呈三角形,所述的连接头上设置有八个连接孔;
所述的塔体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所述的第一塔杆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上,第一塔杆侧壁还一体连接有一对连接端头A以及位于连接端头A上方的一对连接端头B;一对连接端头A和靠近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相互垂直;一对连接端头B和远离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锐角;
构成所述塔体的塔杆均是外径为50‑60cm的圆管,所述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长度之比为8:8:7:6:6;
所述的天支包括有两组,两组天支均设置在第五塔杆上;每个天支通过两个固定圈固定在所述的第五塔杆上;所述的固定圈包括有圆形的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之间通过六个等距分布的连杆连接;
每组天支的下部外设置有一个装饰圈,所述的装饰圈包括有一个与第五塔杆连接的内圈以及一个由三个外圈体构成的外圈;内圈外壁等距设有三个连接管,外圈体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短臂和一长臂;所述长臂端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短臂与相邻外圈体的长臂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两组天支包括有一组上天支和一组下天支;
一组上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4或6个,各个上天支长度为2.20m,每个上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天支连杆,位于上方的上天支连杆长度大于下方位置的上天支连杆长度,上天支与塔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q为10度;上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上连接壁,上连接壁上设有两个或四个固定孔,每个上连接壁通过一个或两个U形螺栓与固定圈连接,U形螺栓的两端部穿过上连接壁上的两个固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每个上天支上的两个上天支连杆将上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x:y:z为3:7:3;
一组下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的下天支长度为2.50m,每个下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下天支连杆,下天支连杆的长度介于两个上天支连杆长度之间;下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下连接壁,下连接壁结构与上连接壁结构相同;每个下天支上的两个下天支连杆将下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r:s:t为4:7:4。

说明书

一种单管通信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多节塔杆连接形成的单管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店里、通信、广播、电视信号灯领域广泛采用通信塔来进行无线信号传输,现有技术的单管塔的机房框架及塔体一般均是由钢管,方形钢材一体焊接构成,施工较为麻烦,有些单管塔结构不稳定,塔体会产生抖动,影响塔体上部天支的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牢固,安装方便,塔体抖动小的单管塔结构。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单管通信塔,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设置在机房框架下方的配重,设置在机房框架上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顶端的避雷针。
所述的配重沿机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有7个,所述配重为条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重两端上方设有“n”形的吊环,吊环下端固定在配重内部,且吊环两末端向外弯曲呈”U”形;配重两端位于吊环内侧设有两组与机房框架连接的锚钉,锚钉下部固定在配重内部,每组锚钉下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的配重内设有垂直于配重长度方向的多个呈“曰”字形的钢筋架,各个钢筋架通过7根直钢筋焊接连为一体,7根直钢筋分别连接在钢筋架的四个顶点及四个边的中心位置。该配重结构牢固,吊环便于配重的运输移动,锚钉能方便地与机房框架进行连接。
所述的机房框架包括有与各个配重直接连接的底架,底架包括两个长杆和垂直于长杆且等距设置的三个短杆,位于两端的短杆与长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座,位于中间的短杆一端与长杆之间连接有塔座,该短杆另一端与长杆直接连接;两个长杆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短杆之间的中间还连接有加固杆;所述的连接座上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支杆,竖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头;各个相邻竖支杆之间靠近上端部位置分别通过上长杆和上短杆连接,上长杆位于长杆正上方且与长杆平行,上短杆位于短杆正上方且与短杆平行;所述的竖支杆与长杆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支杆,每个斜支杆与长杆、竖支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远离塔座一侧的竖支杆与短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斜支杆,每个侧斜支杆与竖支杆、短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的机房框架结构牢固,安装方便。
所述竖支杆为圆管,竖支杆两端的连接头呈正方形,竖支杆侧壁与连接头之间等距焊接固定有8个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呈三角形,所述的连接头上设置有八个连接孔。这样竖支杆与底架连接牢固,机械强度高。
所述的塔体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所述的第一塔杆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上,第一塔杆侧壁还一体连接有一对连接端头A以及位于连接端头A上方的一对连接端头B;一对连接端头A和靠近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相互垂直;一对连接端头B和远离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锐角。各节塔杆通过法兰连接,结构牢固,塔体上端抖动小。
构成所述塔体的塔杆均是外径为50‑60cm的圆管,所述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长度之比为8:8:7:6:6。
所述的天支包括有两组,两组天支均设置在第五塔杆上;每个天支通过两个固定圈固定在所述的第五塔杆上;所述的固定圈包括有圆形的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之间通过六个等距分布的连杆连接。固定圈使天支的安装变得更为方便,所有天支可以事先安装到固定圈上之后再安装到第五塔杆上。
每组天支的下部外设置有一个装饰圈,所述的装饰圈包括有一个与第五塔杆连接的内圈以及一个由三个外圈体构成的外圈;内圈外壁等距设有三个连接管,外圈体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短臂和一长臂;所述长臂端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短臂与相邻外圈体的长臂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两组天支包括有一组上天支和一组下天支。
一组上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4或6个,各个上天支长度为2.20m,每个上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天支连杆,位于上方的上天支连杆长度大于下方位置的上天支连杆长度,上天支与塔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q为10度;上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上连接壁,上连接壁上设有两个或四个固定孔,每个上连接壁通过一个或两个U形螺栓与固定圈连接,U形螺栓的两端部穿过上连接壁上的两个固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每个上天支上的两个上天支连杆将上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x:y:z为3:7:3。
一组下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的下天支长度为2.50m,每个下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下天支连杆,下天支连杆的长度介于两个上天支连杆长度之间;下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下连接壁,下连接壁结构与上连接壁结构相同;每个下天支上的两个下天支连杆将下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r:s:t为4:7:4。各天支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抖动小,两组天支配合使用通信信号强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单管塔的机房框架结构简单牢固,各部件通过螺栓连接,运输、安装方便,塔体由多节塔杆构成且各节塔杆通过法兰连接,安装稳固且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房框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房框架的底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竖支杆端部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房框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配重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是配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天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下天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上天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装饰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装饰圈的外圈体结构示意图。
1、配重;11、吊环;12、锚钉;13、钢筋架;14、连接片;15、直钢筋;2、机房框架;21、底架;211、长杆;212、短杆;213、加固杆;22、竖支杆;221、连接头;222、连接筋;223、连接孔;23、上长杆;24、斜支杆;25、连接座;26、塔座;27、侧斜支杆;28、上短杆;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塔体;51、第一塔杆;511、连接端头A;512、连接端头B;52、第二塔杆;53、第三塔杆;54、第四塔杆;55、第五塔杆;6、装饰圈、61、内圈;611、连接管;62、外圈体;621、短臂;622、长臂;7、固定圈;71、外固定圈、72、内固定圈;73、连杆;8、下天支;81、下天支连杆;82、下连接壁;9、上天支;91、上天支连杆;92、上连接壁;10、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管通信塔,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2,设置在机房框架2下方的配重1,设置在机房框架2上的塔体5,设置在塔体5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5顶端的避雷针10。
所述的配重1沿机房框架2长度方向设置有7个,所述配重1为条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重1两端上方设有“n”形的吊环11,吊环11下端固定在配重1内部,且吊环11两末端向外弯曲呈”U”形;配重1两端位于吊环11内侧设有两组与机房框架2连接的锚钉12,锚钉12下部固定在配重1内部,每组锚钉12下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14;所述的配重1内设有垂直于配重1长度方向的多个呈“曰”字形的钢筋架13,各个钢筋架13通过7根直钢筋15焊接连为一体,7根直钢筋15分别连接在钢筋架13的四个顶点及四个边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机房框架2包括有与各个配重1直接连接的底架21,底架21包括两个长杆211和垂直于长杆211且等距设置的三个短杆212,位于两端的短杆212与长杆211之间连接有连接座25,位于中间的短杆212一端与长杆211之间连接有塔座26,该短杆212另一端与长杆211直接连接;两个长杆211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短杆212之间的中间还连接有加固杆213;所述的连接座25上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支杆22,竖支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头221;各个相邻竖支杆22之间靠近上端部位置分别通过上长杆23和上短杆28连接,上长杆23位于长杆211正上方且与长杆211平行,上短杆28位于短杆212正上方且与短杆212平行;所述的竖支杆22与长杆211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支杆24,每个斜支杆24与长杆211、竖支杆22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远离塔座26一侧的竖支杆22与短杆212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斜支杆27,每个侧斜支杆27与竖支杆22、短杆212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述竖支杆22为圆管,竖支杆22两端的连接头221呈正方形,竖支杆22侧壁与连接头221之间等距焊接固定有8个连接筋222,所述的连接筋222呈三角形,所述的连接头221上设置有八个连接孔223。
所述的塔体5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51;第二塔杆52、第三塔杆53、第四塔杆54和第五塔杆55;所述的第一塔杆51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26上,第一塔杆51侧壁还一体连接有一对连接端头A511以及位于连接端头A511上方的一对连接端头B512;一对连接端头A511和靠近塔座26一侧的两个竖支杆22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3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3相互垂直;一对连接端头B512和远离塔座26一侧的两个竖支杆22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4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4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两端部的结构与竖支杆22的连接头221结构相同。
构成所述塔体5的塔杆均是外径为50‑60cm的圆管,所述的第一塔杆51;第二塔杆52、第三塔杆53、第四塔杆54和第五塔杆55长度之比为8:8:7:6:6。
所述的天支包括有两组,两组天支均设置在第五塔杆55上;每个天支通过两个固定圈7固定在所述的第五塔杆55上;所述的固定圈7包括有圆形的外固定圈71和内固定圈72,外固定圈71和内固定圈72之间通过六个等距分布的连杆73连接。
每组天支的下部外设置有一个装饰圈6,所述的装饰圈6包括有一个与第五塔杆55连接的内圈61以及一个由三个外圈体62构成的外圈;内圈61外壁等距设有三个连接管611,外圈体62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短臂621和一长臂622;所述长臂622端部与所述连接管611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短臂621与相邻外圈体62的长臂622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两组天支包括有一组上天支9和一组下天支8。
一组上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4或6个,各个上天支9长度为2.20m,每个上天支9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天支连杆91,位于上方的上天支连杆91长度大于下方位置的上天支连杆91长度,上天支9与塔体5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q为10度;上天支连杆91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上连接壁92,上连接壁92上设有两个或四个固定孔,每个上连接壁92通过一个或两个U形螺栓与固定圈7连接,U形螺栓的两端部穿过上连接壁92上的两个固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每个上天支9上的两个上天支连杆91将上天支9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x:y:z为3:7:3。
一组下天支8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的下天支8长度为2.50m,每个下天支8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下天支连杆81,下天支连杆81的长度介于两个上天支连杆91长度之间;下天支连杆81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下连接壁82,下连接壁82结构与上连接壁92结构相同;每个下天支8上的两个下天支连杆81将下天支8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r:s:t为4:7:4。
安装单管塔时,先布置好配置1,接着将机房框架2安装固定到配重1上,底架21的长杆与配重1固定连接,接着安装第一塔杆51,再安装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接着继续依次安装第二塔杆52、第三塔杆53、第四塔杆54和第五塔杆55,接着再安装固定圈7和装饰圈6,最后在固定圈7上安装天支8即可。

一种单管通信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单管通信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单管通信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单管通信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单管通信塔.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34623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2CN103334623ACN103334623A21申请号201310244059022申请日20130618E04H12/08200601E04H5/02200601E04H12/22200601H01Q1/1220060171申请人浙江巨匠钢业有限公司地址314515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桥工业区浙江巨匠钢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范志华李震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代理人柯奇君54发明名称一种单管通信塔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管通信塔,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设置在机房框架下方的配重,设置在机房框。

2、架上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顶端的避雷针。所述的塔体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所述的第一塔杆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上,所述的天支设置在第五塔杆上。该单管塔的机房框架结构简单牢固,各部件通过螺栓连接,运输、安装方便,塔体由多节塔杆构成且各节塔杆通过法兰连接,安装稳固且施工速度快。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34623ACN103334623A1/2页21一种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

3、,设置在机房框架下方的配重,设置在机房框架上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顶端的避雷针;所述的配重沿机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有7个,所述配重为条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重两端上方设有“N”形的吊环,吊环下端固定在配重内部,且吊环两末端向外弯曲呈”U”形;配重两端位于吊环内侧设有两组与机房框架连接的锚钉,锚钉下部固定在配重内部,每组锚钉下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的配重内设有垂直于配重长度方向的多个呈“曰”字形的钢筋架,各个钢筋架通过7根直钢筋焊接连为一体,7根直钢筋分别连接在钢筋架的四个顶点及四个边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机房框架包括有与各个配重直接连接的底架,底架包括两个长杆和垂直于长杆且等距。

4、设置的三个短杆,位于两端的短杆与长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座,位于中间的短杆一端与长杆之间连接有塔座,该短杆另一端与长杆直接连接;两个长杆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短杆之间的中间还连接有加固杆;所述的连接座上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支杆,竖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头;各个相邻竖支杆之间靠近上端部位置分别通过上长杆和上短杆连接,上长杆位于长杆正上方且与长杆平行,上短杆位于短杆正上方且与短杆平行;所述的竖支杆与长杆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支杆,每个斜支杆与长杆、竖支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远离塔座一侧的竖支杆与短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斜支杆,每个侧斜支杆与竖支杆、短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竖支杆为圆管,竖支杆两端的连接头。

5、呈正方形,竖支杆侧壁与连接头之间等距焊接固定有8个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呈三角形,所述的连接头上设置有八个连接孔;所述的塔体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所述的第一塔杆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上,第一塔杆侧壁还一体连接有一对连接端头A以及位于连接端头A上方的一对连接端头B;一对连接端头A和靠近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相互垂直;一对连接端头B和远离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锐角;构成所述塔体的塔杆均是外径为5060CM的圆管,所述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

6、四塔杆和第五塔杆长度之比为88766;所述的天支包括有两组,两组天支均设置在第五塔杆上;每个天支通过两个固定圈固定在所述的第五塔杆上;所述的固定圈包括有圆形的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之间通过六个等距分布的连杆连接;每组天支的下部外设置有一个装饰圈,所述的装饰圈包括有一个与第五塔杆连接的内圈以及一个由三个外圈体构成的外圈;内圈外壁等距设有三个连接管,外圈体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短臂和一长臂;所述长臂端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短臂与相邻外圈体的长臂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两组天支包括有一组上天支和一组下天支;一组上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4或6个,各个上天支长度为220M,每个。

7、上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天支连杆,位于上方的上天支连杆长度大于下方位置的上天支连杆长度,上天支与塔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Q为10度;上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权利要求书CN103334623A2/2页3一个方形的上连接壁,上连接壁上设有两个或四个固定孔,每个上连接壁通过一个或两个U形螺栓与固定圈连接,U形螺栓的两端部穿过上连接壁上的两个固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每个上天支上的两个上天支连杆将上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XYZ为373;一组下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的下天支长度为250M,每个下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下天支连杆,下天支连杆的长度介于两个上天支。

8、连杆长度之间;下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下连接壁,下连接壁结构与上连接壁结构相同;每个下天支上的两个下天支连杆将下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RST为474。权利要求书CN103334623A1/4页4一种单管通信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通信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多节塔杆连接形成的单管塔结构。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店里、通信、广播、电视信号灯领域广泛采用通信塔来进行无线信号传输,现有技术的单管塔的机房框架及塔体一般均是由钢管,方形钢材一体焊接构成,施工较为麻烦,有些单管塔结构不稳定,塔体会产生抖动,影响塔体上部天支的通信性能。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9、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牢固,安装方便,塔体抖动小的单管塔结构。0004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单管通信塔,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架,设置在机房框架下方的配重,设置在机房框架上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顶端的避雷针。0005所述的配重沿机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有7个,所述配重为条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重两端上方设有“N”形的吊环,吊环下端固定在配重内部,且吊环两末端向外弯曲呈”U”形;配重两端位于吊环内侧设有两组与机房框架连接的锚钉,锚钉下部固定在配重内部,每组锚钉下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的配重内设有垂直于配重长度方向的多个呈“曰”字形的钢筋架,各个钢筋架通过7。

10、根直钢筋焊接连为一体,7根直钢筋分别连接在钢筋架的四个顶点及四个边的中心位置。该配重结构牢固,吊环便于配重的运输移动,锚钉能方便地与机房框架进行连接。0006所述的机房框架包括有与各个配重直接连接的底架,底架包括两个长杆和垂直于长杆且等距设置的三个短杆,位于两端的短杆与长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座,位于中间的短杆一端与长杆之间连接有塔座,该短杆另一端与长杆直接连接;两个长杆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短杆之间的中间还连接有加固杆;所述的连接座上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支杆,竖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头;各个相邻竖支杆之间靠近上端部位置分别通过上长杆和上短杆连接,上长杆位于长杆正上方且与长杆平行,上短杆位于短杆正上方。

11、且与短杆平行;所述的竖支杆与长杆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支杆,每个斜支杆与长杆、竖支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远离塔座一侧的竖支杆与短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斜支杆,每个侧斜支杆与竖支杆、短杆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的机房框架结构牢固,安装方便。0007所述竖支杆为圆管,竖支杆两端的连接头呈正方形,竖支杆侧壁与连接头之间等距焊接固定有8个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呈三角形,所述的连接头上设置有八个连接孔。这样竖支杆与底架连接牢固,机械强度高。0008所述的塔体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所述的第一塔杆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上,第一塔杆侧壁还一体连接有一对连接端。

12、头A以及位于连接端头A上方的一对连接端头B;一对连接端头A和靠近塔说明书CN103334623A2/4页5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相互垂直;一对连接端头B和远离塔座一侧的两个竖支杆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锐角。各节塔杆通过法兰连接,结构牢固,塔体上端抖动小。0009构成所述塔体的塔杆均是外径为5060CM的圆管,所述的第一塔杆;第二塔杆、第三塔杆、第四塔杆和第五塔杆长度之比为88766。0010所述的天支包括有两组,两组天支均设置在第五塔杆上;每个天支通过两个固定圈固定在所述的第五塔杆上;所述的固定圈包括有圆形的外固定圈和内。

13、固定圈,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之间通过六个等距分布的连杆连接。固定圈使天支的安装变得更为方便,所有天支可以事先安装到固定圈上之后再安装到第五塔杆上。0011每组天支的下部外设置有一个装饰圈,所述的装饰圈包括有一个与第五塔杆连接的内圈以及一个由三个外圈体构成的外圈;内圈外壁等距设有三个连接管,外圈体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短臂和一长臂;所述长臂端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短臂与相邻外圈体的长臂通过螺钉连接。0012所述的两组天支包括有一组上天支和一组下天支。0013一组上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4或6个,各个上天支长度为220M,每个上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天支连杆,位于上方的上天支连杆。

14、长度大于下方位置的上天支连杆长度,上天支与塔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Q为10度;上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上连接壁,上连接壁上设有两个或四个固定孔,每个上连接壁通过一个或两个U形螺栓与固定圈连接,U形螺栓的两端部穿过上连接壁上的两个固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每个上天支上的两个上天支连杆将上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XYZ为373。0014一组下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的下天支长度为250M,每个下天支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下天支连杆,下天支连杆的长度介于两个上天支连杆长度之间;下天支连杆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下连接壁,下连接壁结构与上连接壁结构相同;每个。

15、下天支上的两个下天支连杆将下天支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RST为474。各天支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抖动小,两组天支配合使用通信信号强度高。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单管塔的机房框架结构简单牢固,各部件通过螺栓连接,运输、安装方便,塔体由多节塔杆构成且各节塔杆通过法兰连接,安装稳固且施工速度快。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机房框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是机房框架的底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4是竖支杆端部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5是机房框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6是配重的分布结构示意图。0022图7是配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

16、023图8是图7的AA向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334623A3/4页60024图9是图7的BB向结构示意图。0025图10是天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26图11是下天支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12是上天支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13是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14是装饰圈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15是装饰圈的外圈体结构示意图。00311、配重;11、吊环;12、锚钉;13、钢筋架;14、连接片;15、直钢筋;2、机房框架;21、底架;211、长杆;212、短杆;213、加固杆;22、竖支杆;221、连接头;222、连接筋;223、连接孔;23、上长杆;24、斜支杆;25、连接座;26。

17、、塔座;27、侧斜支杆;28、上短杆;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塔体;51、第一塔杆;511、连接端头A;512、连接端头B;52、第二塔杆;53、第三塔杆;54、第四塔杆;55、第五塔杆;6、装饰圈、61、内圈;611、连接管;62、外圈体;621、短臂;622、长臂;7、固定圈;71、外固定圈、72、内固定圈;73、连杆;8、下天支;81、下天支连杆;82、下连接壁;9、上天支;91、上天支连杆;92、上连接壁;10、避雷针。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0033根据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管通信塔,包括有底面呈矩形的机房框。

18、架2,设置在机房框架2下方的配重1,设置在机房框架2上的塔体5,设置在塔体5上部的天支以及设置在塔体5顶端的避雷针10。0034所述的配重1沿机房框架2长度方向设置有7个,所述配重1为条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重1两端上方设有“N”形的吊环11,吊环11下端固定在配重1内部,且吊环11两末端向外弯曲呈”U”形;配重1两端位于吊环11内侧设有两组与机房框架2连接的锚钉12,锚钉12下部固定在配重1内部,每组锚钉12下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14;所述的配重1内设有垂直于配重1长度方向的多个呈“曰”字形的钢筋架13,各个钢筋架13通过7根直钢筋15焊接连为一体,7根直钢筋15分别连接在钢筋架13的四个顶点。

19、及四个边的中心位置。0035所述的机房框架2包括有与各个配重1直接连接的底架21,底架21包括两个长杆211和垂直于长杆211且等距设置的三个短杆212,位于两端的短杆212与长杆211之间连接有连接座25,位于中间的短杆212一端与长杆211之间连接有塔座26,该短杆212另一端与长杆211直接连接;两个长杆211之间位于相邻两个短杆212之间的中间还连接有加固杆213;所述的连接座25上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支杆22,竖支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头221;各个相邻竖支杆22之间靠近上端部位置分别通过上长杆23和上短杆28连接,上长杆23位于长杆211正上方且与长杆211平行,上短杆28位。

20、于短杆212正上方且与短杆212平行;所述的竖支杆22与长杆211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支杆24,每个斜支杆24与长杆211、竖支杆22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远离塔座26一侧的竖支杆22与短杆212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斜支杆27,每个侧斜支杆27与竖支杆22、短杆212共同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0036所述竖支杆22为圆管,竖支杆22两端的连接头221呈正方形,竖支杆22侧壁与说明书CN103334623A4/4页7连接头221之间等距焊接固定有8个连接筋222,所述的连接筋222呈三角形,所述的连接头221上设置有八个连接孔223。0037所述的塔体5自下而上包括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塔杆51;第二塔杆。

21、52、第三塔杆53、第四塔杆54和第五塔杆55;所述的第一塔杆51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塔座26上,第一塔杆51侧壁还一体连接有一对连接端头A511以及位于连接端头A511上方的一对连接端头B512;一对连接端头A511和靠近塔座26一侧的两个竖支杆22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3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3相互垂直;一对连接端头B512和远离塔座26一侧的两个竖支杆22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4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4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两端部的结构与竖支杆22的连接头221结构相同。0038构成所述塔体5的塔杆均是外径为5060CM的圆管,所述的第一塔杆51;第二塔杆52、。

22、第三塔杆53、第四塔杆54和第五塔杆55长度之比为88766。0039所述的天支包括有两组,两组天支均设置在第五塔杆55上;每个天支通过两个固定圈7固定在所述的第五塔杆55上;所述的固定圈7包括有圆形的外固定圈71和内固定圈72,外固定圈71和内固定圈72之间通过六个等距分布的连杆73连接。0040每组天支的下部外设置有一个装饰圈6,所述的装饰圈6包括有一个与第五塔杆55连接的内圈61以及一个由三个外圈体62构成的外圈;内圈61外壁等距设有三个连接管611,外圈体62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短臂621和一长臂622;所述长臂622端部与所述连接管611插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短臂621与相邻外圈体62。

23、的长臂622通过螺钉连接。0041所述的两组天支包括有一组上天支9和一组下天支8。0042一组上天支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4或6个,各个上天支9长度为220M,每个上天支9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天支连杆91,位于上方的上天支连杆91长度大于下方位置的上天支连杆91长度,上天支9与塔体5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Q为10度;上天支连杆91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上连接壁92,上连接壁92上设有两个或四个固定孔,每个上连接壁92通过一个或两个U形螺栓与固定圈7连接,U形螺栓的两端部穿过上连接壁92上的两个固定孔并通过螺母锁定;每个上天支9上的两个上天支连杆91将上天支9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XYZ为。

24、373。0043一组下天支8包括有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的下天支8长度为250M,每个下天支8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下天支连杆81,下天支连杆81的长度介于两个上天支连杆91长度之间;下天支连杆81的末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形的下连接壁82,下连接壁82结构与上连接壁92结构相同;每个下天支8上的两个下天支连杆81将下天支8分为三段,该三段的长度比RST为474。0044安装单管塔时,先布置好配置1,接着将机房框架2安装固定到配重1上,底架21的长杆与配重1固定连接,接着安装第一塔杆51,再安装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接着继续依次安装第二塔杆52、第三塔杆53、第四塔杆54和第五塔杆55,接着再安装固定圈7和装饰圈6,最后在固定圈7上安装天支8即可。说明书CN103334623A1/8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2/8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3/8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104/8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115/8页12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126/8页13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137/8页14图12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148/8页15图15说明书附图CN103334623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