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26713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532934.3

申请日:

20170703

公开号:

CN107079833A

公开日:

201708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29/00,A23K50/10,A23K10/30,A23K10/37,A23K10/38,A23K20/20,A23K20/174,A23K10/12

主分类号:

A01K29/00,A23K50/10,A23K10/30,A23K10/37,A23K10/38,A23K20/20,A23K20/174,A23K10/12

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发明人:

徐磊,贾玉堂,赵栓平,李赛明,杨秀娟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优先权:

CN20171053293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沈尚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基础日粮10000份、维生素E 0.5‑0.8份、蛋氨酸螯合铜0.8‑1.5份、蛋氨酸螯合硒6‑10份,其中,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蛋氨酸螯合硒中有效含硒量为0.15%,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本发明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通过在饲料中补入适量的铜、硒、维生素E可以显著提高发情周期E2的平均浓度、显著降低了T的平均浓度,进而显著改善了大别山牛的隐性发情,隐性发情牛的正常发情率达到80%,降低了因为隐性发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其中,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蛋氨酸螯合硒中有含硒量为0.15%,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其中,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蛋氨酸螯合硒中有含硒量为0.15%,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日粮由60%青贮玉米秸秆(非全株)和40%混合精料组成,混合精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每天饲喂两次,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5:30-6:30和17:30-18:30,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2小时,全天自由饮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每天饲喂两次,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6:00和18:00,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5小时,全天自由饮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牛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规模养殖场内,无论是肉牛还是奶牛,母牛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使母牛怀孕,只有怀孕才有犊牛,才能再生产。而使母牛怀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母牛发情要及时配种,在目前肉牛饲养集约化、规模化的情况下,人工授精已是肉牛配种的主要技术。而人工配种不同于自然交配,母牛在整个人工授精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要靠技术人员对母牛的发情征状的观察判定母牛是否发情,确定配种的适当时机才能给予配种。而有部分母牛的发情征状不是很明显,处于隐性发情状态,这给发情的观察判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往往会造成误判而错过配种的机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母牛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安徽省规模繁育场中母牛隐性发情率高达15%-30%,严重影响能繁母牛的利用率和繁育牛场的养殖效益,这也是导致母牛养殖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加剧全国范围内的牛源紧缺问题。

针对母牛发情周期内相关生殖激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很多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详实数据。如在1969年NiswenderG.D等便对牛血浆中LH水平进行了测定。牛的发情周期FSH的水平是由AkbarA.M等在1974年在血浆中进行测定的,而对LH分泌深入进一步研究的是1975年MadeJ.A和Stupuicki.R和Larsson.B(1988)结合LH的测定水平与B超的应用共同研究排卵时间与LH峰值的关系。在雌二醇与孕酮研究方面,1971年Laing和Heap运用放射免疫RIA方法对牛乳P4进行了的测定,结果说明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乳汁中孕酮水平与对卵巢的动态反应结果相同。1975年SmithF对Friesian牛孕酮水平进行测定,同年SmithJF也对奶牛乳汁的P4水平进行了研究。1997年R.Bage等对瑞典红白花牛就发情周期内生殖激素与排卵等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显示,利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牛乳中孕酮的含量并为生产上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学者徐直等(1996)对我国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血液中生殖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余四九和陈北亨(1997)对牦牛发情前后血浆中生殖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张寿等(2003)对不同繁殖类型母牦牛在发情周期中生殖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吕莲等(2009)检测了奶牛妊娠早期血浆孕酮的变化规律,为孕酮判定奶牛早孕的标准提供了依据。但也有一些其他的研究,在判定P4的变化和妊娠判断上有所差异,万积成等(2005)对孕酮免疫原合成和单克隆抗体制备实现了对奶牛乳汁中孕酮激素含量的高灵敏度检测,即奶牛早孕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临床试验。

在发情周期中,牛体液中生殖激素浓度的变化特别是生殖激素浓度间的比例与卵泡发育及成熟排卵之间的关系,在繁殖生理领域中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Campbell等认为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促卵泡素(FS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FSH对于原始卵泡的恢复发育起关键作用。牛发情周期中血清FSH浓度曲线与卵泡发育曲线趋于明显吻合态势。而促黄体素(LH)可能在卵泡的选择发育上,即卵泡优势化上起作用。而Adams等证明,外周血液中的FSH浓度呈现波动变化,而且每次波动恰好在卵泡发育的波动变化之前,同时FSH受体一般在卵泡直径为2mm时出现,而LH受体要到卵泡直径达到9mm时才出现表达。血清中LH与E2的浓度曲线变化与优势卵泡发育优劣波曲线相似。在牛发情周期中,血清中LH与E2浓度曲线均有两个波峰,而且都在卵泡发育最大直径发生之前或同时出现。理论上LH是在卵泡排卵之前出现最高峰,具有促使卵泡排卵作用。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大别山牛隐性发情的母牛发情周期全期中血清中E2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发情牛,T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发情牛,大别山牛母牛隐性发情的发生可能与生殖激素的这些变化有关,可以从对生殖激素浓度的干预来进行隐性发情的防治。

常规采用的母牛发情调控技术主要是利用注射激素来进行诱导发情,典型的诱导发情的方法为:以不发情的任意一天为第0天,肌肉注射100μg GnRH,第7天肌肉注射0.4mg PG,第9天肌肉注射100μg GnRH,注射后进行配种。

但是上述方法存在如下缺陷:由于使用激素调控方式主要是使用生殖激素进行诱导发情,而长时间连续注射激素后后,牛本身会对激素产生依赖,以及外源激素不断的刺激,对母牛的生殖系统会造成伤害,主要表现在发情间隔延长,甚至连续2-3个情期无发情表现,影响母牛正常的自然发情表现。同时考虑到肉牛中母牛的养殖方式,主要为散栏饲养,与人接触少,胆小性烈,不易保定操作,如果采用此方法也显著的增加了饲养员和防疫人员劳动量和养殖场的生产成本,不适合肉牛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其中,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蛋氨酸螯合硒中有含硒量为0.15%,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优选地,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其中,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蛋氨酸螯合硒中有含硒量为0.15%,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优选地,所述的基础日粮由60%青贮玉米秸秆(非全株)和40%混合精料组成,混合精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饲料每天饲喂两次,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5:30-6:30和17:30-18:30,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2小时,全天自由饮水。

优选地,所述的饲料每天饲喂两次,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6:00和18:00,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5小时,全天自由饮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般饲料饲养的大别山牛隐性发情的母牛发情周期全期中血清中E2(雌二醇)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发情牛,T(睾酮)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发情牛。本发明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通过在饲料中补入适量的铜、硒、维生素E可以显著提高发情周期E2的平均浓度、显著降低了T的平均浓度,进而显著改善了大别山牛的隐性发情,隐性发情牛的正常发情率达到80%,降低了因为隐性发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例

对100头大别山母牛,每日于6:00和18:00饲喂以下饲料,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5小时,全天自由饮水。

饲料的组成如下:

其中,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蛋氨酸螯合硒中有含硒量为0.15%,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所述的基础日粮由60%青贮玉米秸秆(非全株)和40%混合精料组成,混合精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混合精料的营养水平如下表1所示:

表1混合精料的营养水平

研究结果发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至少可以改善80%母牛的隐性发情情况,降低了因为隐性发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大别山母牛平均成年体重在280kg左右,每天饲养成本按8元计算(包含饲料成本、水电、人工,不含牛场圈舍折旧费用),则每个发情周期20天饲养成本160元。如果一个繁育牛场有100头母牛存栏,按调查的平均隐性发情率20%算,则每个发情周期损失达3200元,年损失达近6万元。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至少可以改善80%的隐性发情情况,则可挽回近5万元损失。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32934.3 (22)申请日 2017.07.03 (71)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72)发明人 徐磊 贾玉堂 赵栓平 李赛明 杨秀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沈尚林 (51)Int.Cl. A01K 29/00(2006.01) A23K 50/10(2016.01) A23K 10/30(2016.01) A23K 10/37(2016.01) 。

2、A23K 10/38(2016.01) A23K 20/20(2016.01) A23K 20/174(2016.01) A23K 10/12(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 的方法, 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基础日 粮10000份、 维生素E 0.5-0.8份、 蛋氨酸螯合铜 0.8-1.5份、 蛋氨酸螯合硒6-10份, 其中, 维生素E 有效含量为50, 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 17, 蛋氨酸螯合硒中有效含硒量为0.15, 以 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本发明选用合适的饲 料配方, 通过在饲料。

3、中补入适量的铜、 硒、 维生素 E可以显著提高发情周期E2的平均浓度、 显著降 低了T的平均浓度, 进而显著改善了大别山牛的 隐性发情, 隐性发情牛的正常发情率达到80, 降低了因为隐性发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7079833 A 2017.08.22 CN 107079833 A 1.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其中, 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 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 蛋氨酸螯合硒中 有含硒量为0.15, 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

4、于: 所述的母 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其中, 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 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 蛋氨酸螯合硒中 有含硒量为0.15, 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础日粮 由60青贮玉米秸秆(非全株)和40混合精料组成,混合精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饲 料每天饲喂两次, 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5: 30-6: 30和17: 30-18: 30, 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2小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079833 A 2。

5、 时, 全天自由饮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饲 料每天饲喂两次, 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6: 00和18: 00, 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5小时, 全天自由 饮水。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079833 A 3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牛饲养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规模养殖场内, 无论是肉牛还是奶牛, 母牛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 如何使母牛怀孕, 只有怀孕才有犊牛, 才能再生产。 而使母牛怀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母牛发 情要及。

6、时配种, 在目前肉牛饲养集约化、 规模化的情况下, 人工授精已是肉牛配种的主要技 术。 而人工配种不同于自然交配, 母牛在整个人工授精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 要靠技 术人员对母牛的发情征状的观察判定母牛是否发情, 确定配种的适当时机才能给予配种。 而有部分母牛的发情征状不是很明显, 处于隐性发情状态, 这给发情的观察判定带来一定 的难度, 往往会造成误判而错过配种的机会,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母牛的经济效益。 据 调查安徽省规模繁育场中母牛隐性发情率高达15-30, 严重影响能繁母牛的利用率和 繁育牛场的养殖效益, 这也是导致母牛养殖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加剧全国范围内 的牛源紧缺。

7、问题。 0003 针对母牛发情周期内相关生殖激素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很多研究, 积累了 大量的宝贵经验和详实数据。 如在1969年NiswenderG.D等便对牛血浆中LH水平进行了测 定。 牛的发情周期FSH的水平是由AkbarA.M等在1974年在血浆中进行测定的, 而对LH分泌深 入进一步研究的是1975年MadeJ.A和Stupuicki.R和Larsson.B(1988)结合LH的测定水平与 B超的应用共同研究排卵时间与LH峰值的关系。 在雌二醇与孕酮研究方面, 1971年Laing和 Heap运用放射免疫RIA方法对牛乳P4进行了的测定, 结果说明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乳汁中 孕。

8、酮水平与对卵巢的动态反应结果相同。 1975年SmithF对Friesian牛孕酮水平进行测定, 同年SmithJF也对奶牛乳汁的P4水平进行了研究。 1997年R.Bage等对瑞典红白花牛就发情 周期内生殖激素与排卵等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关研究显示, 利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牛乳中 孕酮的含量并为生产上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内学者徐直等(1996)对我国黑白花奶 牛发情周期血液中生殖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余四九和陈北亨(1997)对牦牛发情前后 血浆中生殖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张寿等(2003)对不同繁殖类型母牦牛在发情周期中 生殖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吕莲等(2009)检测了。

9、奶牛妊娠早期血浆孕酮的变化规律, 为孕 酮判定奶牛早孕的标准提供了依据。 但也有一些其他的研究, 在判定P4的变化和妊娠判断 上有所差异, 万积成等(2005)对孕酮免疫原合成和单克隆抗体制备实现了对奶牛乳汁中孕 酮激素含量的高灵敏度检测, 即奶牛早孕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临床试验。 0004 在发情周期中, 牛体液中生殖激素浓度的变化特别是生殖激素浓度间的比例与卵 泡发育及成熟排卵之间的关系,在繁殖生理领域中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Campbell等认为 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促卵泡素(FS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FSH对于原始卵泡的恢复发 育起关键作用。 牛发情周期中血清FSH浓度曲线与卵泡发育。

10、曲线趋于明显吻合态势。 而促黄 体素(LH)可能在卵泡的选择发育上,即卵泡优势化上起作用。 而Adams等证明,外周血液中 的FSH浓度呈现波动变化,而且每次波动恰好在卵泡发育的波动变化之前,同时FSH受体一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7079833 A 4 般在卵泡直径为2mm时出现,而LH受体要到卵泡直径达到9mm时才出现表达。 血清中LH与E2 的浓度曲线变化与优势卵泡发育优劣波曲线相似。 在牛发情周期中,血清中LH与E2浓度曲 线均有两个波峰,而且都在卵泡发育最大直径发生之前或同时出现。 理论上LH是在卵泡排 卵之前出现最高峰,具有促使卵泡排卵作用。 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大别山。

11、牛隐性发情的母牛 发情周期全期中血清中E2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发情牛, T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发情牛, 大别山牛 母牛隐性发情的发生可能与生殖激素的这些变化有关, 可以从对生殖激素浓度的干预来进 行隐性发情的防治。 0005 常规采用的母牛发情调控技术主要是利用注射激素来进行诱导发情, 典型的诱导 发情的方法为: 以不发情的任意一天为第0天,肌肉注射100 g GnRH,第7天肌肉注射0.4mg PG,第9天肌肉注射100 g GnRH, 注射后进行配种。 0006 但是上述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使用激素调控方式主要是使用生殖激素进行诱 导发情, 而长时间连续注射激素后后, 牛本身会对激素产生依赖,。

12、 以及外源激素不断的刺 激, 对母牛的生殖系统会造成伤害, 主要表现在发情间隔延长, 甚至连续2-3个情期无发情 表现, 影响母牛正常的自然发情表现。 同时考虑到肉牛中母牛的养殖方式, 主要为散栏饲 养, 与人接触少, 胆小性烈, 不易保定操作, 如果采用此方法也显著的增加了饲养员和防疫 人员劳动量和养殖场的生产成本, 不适合肉牛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防治大别山母牛隐性发情的方法, 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0010 0011 其中,。

13、 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 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 蛋氨酸螯合 硒中有含硒量为0.15, 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0012 优选地, 所述的母牛采用以下饲料饲养: 0013 0014 其中, 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 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 蛋氨酸螯合 硒中有含硒量为0.15, 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7079833 A 5 0015 优选地, 所述的基础日粮由60青贮玉米秸秆(非全株)和40混合精料组成,混 合精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6 0017 优选地, 所述的饲料每天饲喂两次, 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5: 30-6: 。

14、30和17: 30-18: 30, 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2小时, 全天自由饮水。 0018 优选地, 所述的饲料每天饲喂两次, 饲喂时间起点分别是6: 00和18: 00, 每次饲喂 的时长为1.5小时, 全天自由饮水。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一般饲料饲养的大别山牛隐性发情的母牛发情周期全期中血清中E2(雌二醇)浓 度显著低于正常发情牛, T(睾酮)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发情牛。 本发明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 通过在饲料中补入适量的铜、 硒、 维生素E可以显著提高发情周期E2的平均浓度、 显著降低 了T的平均浓度, 进而显著改善了大别山牛的隐性发情, 隐性发情牛的正常发情率达到 。

15、80, 降低了因为隐性发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例 0021 对100头大别山母牛, 每日于6: 00和18: 00饲喂以下饲料, 每次饲喂的时长为1.5小 时, 全天自由饮水。 0022 饲料的组成如下: 0023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7079833 A 6 0024 其中, 维生素E有效含量为50, 蛋氨酸螯合铜中有效铜含量17, 蛋氨酸螯合 硒中有含硒量为0.15, 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0025 所述的基础日粮由60青贮玉米秸秆(非全株)和40混合精料组成,混合精料由 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26 0027 0028 混合精料的营养水平如下表1所示: 0。

16、029 表1混合精料的营养水平 0030 0031 研究结果发现,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至少可以改善80母牛的隐性发情情况, 降低 了因为隐性发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0032 大别山母牛平均成年体重在280kg左右, 每天饲养成本按8元计算(包含饲料成本、 水电、 人工, 不含牛场圈舍折旧费用), 则每个发情周期20天饲养成本160元。 如果一个繁育 牛场有100头母牛存栏, 按调查的平均隐性发情率20算, 则每个发情周期损失达3200元, 年损失达近6万元。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至少可以改善80的隐性发情情况, 则可挽回 近5万元损失。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707983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