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淡水鱼类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养殖鱼肉质的添加剂、使用方法、应用及鱼饲料。
背景技术
鱼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肉品之一。随着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量越来越高。草鱼、鲤鱼等淡水鱼类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其养殖历史悠久,养殖产量高,占鱼类养殖总产量的33-40%,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
但近年来,随着鱼类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却伴随着肉质下降的普遍现象。与自然界野生鱼或粗放式养殖产品相比,高密度人工养殖鱼产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肉质疏松,不耐咀嚼,口感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鱼产品肉质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与主要养殖淡水鱼肉质降低形成了巨大反差。这可能是导致了淡水鱼类产品价格低迷,市场疲软,养殖生产者不赚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求改善养殖鱼类肌肉品质,不仅是消费者的要求,更是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养殖淡水鱼类肉质,且无毒副作用,无污染的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鱼饲料。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善养殖鱼肉质的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核黄素0.0003-0.0008份,色氨酸0.18-0.39份,异亮氨酸0.67-1.58份,锌0.0029-0.0089份。
一种改善养殖鱼肉质的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黄素0.0003-0.0008份,色氨酸0.18-0.39份,异亮氨酸0.67-1.58份,锌0.0029-0.0089份。
优选的,所述的改善养殖鱼肉质的添加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核黄素0.0005-0.0007份,色氨酸0.22-0.34份,异亮氨酸0.71-1.38份,锌0.0032-0.0073份。
其中,所述核黄素是鱼类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过程中多种必需酶的组成成分,是维持鱼类正常的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必需营养素。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添加适量的核黄素可显著提高鱼类肌肉的保水性和耐嚼性,改善肉质口感。
其中,所述色氨酸是鱼类的必需氨基酸,可促进鱼类消化器官生长发育,提高鱼类消化吸收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添加适量的色氨酸可提高鱼类肌肉蛋白质、肌间脂肪和胶原蛋白含量,增强肌肉保水能力和耐嚼性,以改善肌肉品质。
其中,所述异亮氨酸是鱼类的必需氨基酸,可促进肌肉蛋白质增长,节省肌肉耗能,以促进鱼类生长。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添加适量的异亮氨酸能提高鱼类肌肉的保水性和耐嚼性,以改善肌肉品质。
其中,所述锌是鱼类必需的矿物营养素,是碳酸酐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酸脱氢酶等许多酶的成分或激活剂,对维持细胞膜结构及功能正常非常重要。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添加适量的锌可提高鱼类肌肉钙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提高肌肉的保水性、耐嚼性和pH,以改善肉品质和口感。
本申请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可提高鱼肌肉钙含量,提高肌肉保水性、咀嚼度和pH,降低肌肉烹饪损失,改善鱼肉品质和口感。此外,还能促进鱼类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能提高鱼肌肉钙含量37%以上,肌肉烹饪损失降低11.8%以上。
一种所述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添加剂加入到基础饲料中。
其中,所述添加剂与基础饲料的重量比为1:199-1:39。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基础饲料无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基础饲料均可供选择,具体如玉米、豆粕、鱼油、麦麸、米糠等。
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鱼饲料适用于草鱼、鲤鱼等淡水养殖鲤科鱼类,尤其适用于草鱼。
一种含有所述添加剂的鱼饲料。
其中,所述100重量份的饲料中,含有0.5-2.5wt%的添加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本发明所述组分及含量的添加剂,能提高鱼类肌肉钙含量,提高肌肉保水性、咀嚼度和pH,降低肌肉烹饪损失,改善鱼肉的品质与口感;此外,还能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无毒安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的性能测试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常规测试方法,其中,
肌肉烹饪损失:先将肌肉称重,使其达到5g左右,置于95-100℃沸水中煮5min,捞出肌肉,放凉并擦干,称取末重,计算肌肉烹饪损失。肌肉烹饪损失=(烹煮前肌肉重量-烹煮后肌肉重量)/烹煮前肌肉重量。
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采用GB/T 9695.5-2008标准测定。
羟脯氨酸含量:采用GB/T 9695.23-2008标准测定。
实施例1:
取核黄素0.0005重量份,色氨酸0.34重量份,异亮氨酸1.38重量份,锌0.0059重量份,混合后制得饲料添加剂B1。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应用效果,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应用在四川、广西、云南10个养殖场的草鱼上(体重在255-257g)进行试验。试验鱼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尾鱼,组间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日粮为按照鱼饲料总重量的1.5wt%添加上述饲料添加剂B1的鱼饲料;对照组的日粮为不添加添加剂B1的相同重量的鱼饲料,试验组及对照组中的基础饲料组分相同。两处理组鱼每日投喂4次,每次投喂量根据实际摄食情况而定。试验期间定期进行常规消毒杀菌。饲喂60天后,每个重复选择40尾鱼进行取样,测定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以平均值表示,记录绘制成相应的表格。结果如下:
表1
鱼尾数(尾) 始重(g/尾) 末重(g/尾) 增重率(%) 饲料转化率(%) 对照组 1200 258 635 146 68 试验组 1200 258 670 160 72
上表1中,始重指的是试验前每尾鱼的平均重量。末重指的是饲喂60天后每尾鱼的平均重量。饲料转化率指的是每尾鱼增加的重量与其摄食量的比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组草鱼较对照组草鱼增重率提高9.6%,饲料转化率提高6%。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鱼饲料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饲料均能显著促进草鱼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表2
鱼尾数(尾) 肌肉钙含量(%) 对照组 1200 0.30 试验组 1200 0.41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组草鱼较对照组草鱼肌肉钙含量提高37%。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鱼饲料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饲料均能显著提高肌肉钙含量,改善草鱼的肌肉营养质量。
表3
鱼尾数(尾) 肌肉烹饪损失(%) 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 羟脯氨酸含量(mg/100g鱼肉) 对照组 1200 14 6.21 0.73 试验组 1200 12 6.34 0.79
上表3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能有效表征鱼的肌肉咀嚼性,所述羟脯氨酸含量越高,表明鱼的肌肉咀嚼性越好,鱼肉的口感也就越好。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能有效表征鱼肉的储存性能,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越低,表明鱼肉的储存性能越差。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试验组草鱼较对照组草鱼肌肉烹饪损失降低14%,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提高2.1%,羟脯氨酸含量提高8.2%。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鱼饲料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饲料均能显著降低肌肉烹饪损失、提高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和羟脯氨酸含量,改善鱼肉的口感及肌肉贮存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鱼饲料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饲料均能提高鱼肌肉钙含量,降低肌肉烹饪损失、提高鱼肉的咀嚼度和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改善鱼肉口感;此外,还能促进鱼类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无毒安全等优点。
实施例2:
取核黄素0.0008重量份,色氨酸0.39重量份,异亮氨酸0.67重量份,锌0.0029重量份,混合后制得饲料添加剂B2。
实施例3:
取核黄素0.0003重量份,色氨酸0.18重量份,异亮氨酸1.58重量份,锌0.0089重量份,混合后制得饲料添加剂B3。
上述实施例2及实施例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仅饲料添加剂与基础饲料的比例不同,实施例2中的饲料添加剂占鱼饲料总量的0.5wt%,实施例3中的饲料添加剂占鱼饲料总量的2.5wt%。分别测试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的各项数据并分别列于表4及表5中。
表4
处理 对照组 试验组 鱼尾数(尾) 1200 1200 初重(g/尾) 258 256 末重(g/尾) 567 602 增重率(%) 120 135 饲料效率(%) 65 68 肌肉钙含量(%) 0.27 0.38 肌肉烹饪损失(%) 15 13 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 6.25 6.34 羟脯氨酸含量(mg/100g鱼肉) 0.73 0.78
从上表4实施例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试验组草鱼较对照组草鱼的增重率提高12.5%,饲料转化率提高4.6%,肌肉钙含量提高40.7%,肌肉烹饪损失降低13%,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提高1.4%,羟脯氨酸含量提高6.8%。
表5
处理 对照组 试验组 鱼尾数(尾) 1200 1200 初重(g/尾) 256 256 末重(g/尾) 566 604 增重率(%) 121 136 饲料效率(%) 66 69 肌肉钙含量(%) 0.25 0.36 肌肉烹饪损失(%) 17 15 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 6.27 6.34 羟脯氨酸含量(mg/100g鱼肉) 0.77 0.80
从上表5的实施例3中可以看出,试验组草鱼较对照组草鱼的增重率提高12.4%,饲料转化率提高4.5%,肌肉钙含量提高44%,肌肉烹饪损失降低11.8%,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提高1.1%,羟脯氨酸含量提高3.9%。
上述实施例2及实施例3均能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添加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能提高鱼肌肉钙含量,降低肌肉烹饪损失、提高鱼肉的咀嚼度和冷藏24小时后肌肉pH值,改善鱼肉口感;同时能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其他淡水鱼类进行相同的试验,均能得到上述有益效果,明显改善其肉质。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