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花栏.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2658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28746.6

申请日:

2013.04.12

公开号:

CN103233442A

公开日:

2013.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04申请日:20130412|||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04; E01F15/02; A01G9/02

主分类号:

E02B3/04

申请人:

尹佳杰

发明人:

尹佳杰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濠西园41幢3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代理人:

高之波;邬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洪花栏。花栏包括一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另两侧的第一正板;底板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正板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分别都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为条状,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底板一侧面上;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正板上的一端面上,第二连接部为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咬合。本发明可拆卸,搬运和存储方便,且非汛期可作为花栏、路障或垃圾桶,达到多种用途。

权利要求书

1.   防洪花栏,花栏为中空六面体,一端形成一开口(1),其特征在于,花栏包括一底板(10)、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10)两侧的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0)另两侧的第一正板(20),所述底板(10)、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以及所述两第一正板(20)围成一防洪花栏本体;所述底板(10)包括对称的两第一正面(101),两第一侧面(103)以及两第一端面(105),所述第一侧面(10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9),所述第一正板(20)包括对称的两第二正面(201)、两第二侧面(203)以及两第二端面(205),所述第二端面(20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7)与第三连接部(211),所述第一侧板(3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309),所述第二侧板(40)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409),所述第一连接部(109)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07)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309)与所述第五连接部(409)分别都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9)为条状,所述第一连接部(109)与所述第一侧面(103)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连接部(207)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205)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07)为条状,所述第二连接部(207)与所述第二端面(205)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连接部(207)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9)相咬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正板(20)两侧面上都凸设有第三连接部(211),所述第三连接部(211)为条状,所述第三连接部(211)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侧板(30)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四连接部(309),所述第四连接部(309)为条状,所述第四连接部(309)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侧板(40)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部(409),所述第五连接部(409)为条状,所述第五连接部(409)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正板(20)两侧面上的第三连接部(211)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部(309)、第五连接部(409)咬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0)为板状六面体,所述第一侧板(30)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凸出部(307),所述凸出部(307)为拱形;所述第二侧板(40)为板状六面体,所述第二侧板(40)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第二凹陷部(407),所述第二凹陷部(407)凹陷缺口为拱形,所述第二凹陷部(407)凹陷缺口尺寸与所述凸出部(307)尺寸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多个花栏的所述凸出部(307)与所述第二凹陷部(407)连接,且所述凸出部(307)与所述第二凹陷部(407)相接处设置有吸水膨胀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板(20)与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垂直,且第一正板(20)靠近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两固定条(215),所述两固定条(215)贴设于其所处的所述第一正板(20)的表面上,所述两固定条(215)水平设置,且所述两固定条(21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板(20)表面靠近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的边沿处都设有第一螺孔(217),所述第一侧板(30)与所述第一正板(20)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二螺孔(313)所述第二螺孔(313)与所述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所述第二侧板(40)与所述第一正板(20)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三螺孔(413),所述第三螺孔(413)与所述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50),所述隔板(50)为板状六面体,所述隔板(50)尺寸与所述开口(1)尺寸一致,所述隔板(50)设置于所述开口(1)内,所述隔板(50)限位于所述固定条(215)。

说明书

防洪花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洪及城市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防洪花栏。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洪灾频发,当洪灾到来的时候,人们能够做到的防洪类措施少之又少,还停留在用袋装泥土砂石等传统方法来抵御洪水。这种方法,消耗大量劳动力,对泥土和砂石的来源也有要求,在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往往无法及时取得符合要求的泥土和砂石,且及时有符合要求的泥土和砂石,也很难做到及时包装和运输到位。另一方面,装载泥土和砂石的包装袋作为包装物,一般情况下在使用一次之后就只能废弃;如果使用塑料材质的包装袋,则数量庞大的废弃包装袋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白色污染;如果使用麻袋,则成本较高,废弃的麻袋也没有办法重复使用,最后麻袋自然腐烂,浪费巨大。在此情况下,现有技术提出了简便式防洪墙的设计,但是此产品为整体产品,单个体积较大,运输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中的防洪措施,由于思路固化,造成防洪设施在非汛期的存放和保护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占用了大量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搬运便捷,且在非汛期可以他用的防洪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搬运和存储方便,且非汛期可作为花栏、路障或垃圾桶的防洪花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洪花栏。花栏为中空六面体,一端形成一开口,花栏包括一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另两侧的第一正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两第一正板围成一防洪花栏本体;底板包括对称的两第一正面,两第一侧面以及两第一端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正板包括对称的两第二正面、两第二侧面以及两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分别都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为条状,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底板一侧面上,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面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正板上的一端面上,第二连接部为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端面间的夹角为90°, 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咬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面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连接部所在平面与第二端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端面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应,当第一正板与底板连接时,第二凹槽可与第一凹槽咬合。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咬合,使第一正板与底板连接稳固,当需要拆卸时,可方便分离第一正板和底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第一正板两侧面上都凸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为条状,第三连接部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第一侧板的两侧面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为条状,第四连接部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第二侧板的两侧面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五连接部为条状,第五连接部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第一正板两侧面上的第三连接部分别与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咬合。第三连接部与其所在的第二侧面间形成第三凹槽;每一第四连接部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三侧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四连接部与第三侧面间形成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与第三凹槽相对应,当第一侧板与两第一正板连接时,第一侧板上的第四凹槽分别与两第一正板上的一第三凹槽咬合固定,使第一侧板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正板稳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为板状六面体,第一侧板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凸出部,凸出部为拱形;第二侧板为板状六面体,第二侧板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凹陷部,凹陷部凹陷缺口为拱形,凹陷部凹陷缺口尺寸与凸出部尺寸一致。当多个防洪花栏相互连接时,某一防洪花栏上的凸出部嵌设于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凹陷部内,而该防洪花栏的凹陷部收容另一侧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凸出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多个所述防洪花栏可以并排连接,并且相互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花栏的凸出部与凹陷部连接,且凸出部与凹陷部相接处设置有吸水膨胀材料。在凹陷部与凸出部连接处,以及底板凹陷位内以及花栏与地面接触位置加置吸水膨胀材料,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吸水膨胀材料为高吸水树脂,当高吸水树脂在洪水浸泡后充分吸收水分并膨胀,填补了防洪花栏的空袭,使得防洪花栏的水密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板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垂直且靠近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两固定条,两固定条贴设于其所处的第一正板的表面上,两固定条水平设置,且两固定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板表面靠近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边沿处都设有第一螺孔,第一侧板与第一正板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尺寸一致;第二侧板与第一正板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 三螺孔,第三螺孔与第一螺孔尺寸一致。通过螺孔的方式加上凹槽对接的方式,使得各个部件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花栏的防水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花栏还包括隔板,隔板为板状六面体,隔板尺寸与所述开口尺寸一致,隔板设置于开口内,隔板限位于固定条。当隔板固定后,可在隔板上放置花卉等装饰物,通孔一方面使隔板的拆卸更加简便,另一方面使放置于其上的花卉可以通气,且便于花卉内的水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洪花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第一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一正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至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洪花栏。如图所示,防洪花栏为中空六面体,防洪花栏上端形成一开口1。花栏包括一底板10,底板10为板状六面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正面101,两第一侧面103以及两第一端面105。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正面101,其中一第一正面101表面中心位置凹陷,凹陷处定义为第一凹陷部107。两对称设置的第一侧面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9,第一连接部109为条状,第一连接部109所在平面与第一侧面1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第一连接部109与第一侧面103间形成第一凹槽111。 
底板10上未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07的一侧正面包括两对称的第一长边113和两对称的第一短边115。两对称设置的第一长边113处分别竖立有一第一正板20,两第一正板20对称设置于底板10上,两第一正板20所在平面与底板10所在平面垂直。第一正板20为板状六面体,第一正板2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二正面201、两第二侧面203以及两第二端面205。两对称设置的第二端面205,其中一第二端面20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7,第二连接部207为条状,第二连接部207所在平面与第二端面205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207与第二端面205间形成第二凹槽 209,第二凹槽209与第一凹槽111相对应,当第一正板20与底板10连接时,第二凹槽209可与第一凹槽111咬合。 
两对称设置的第二侧面2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11,第三连接部211为条状,每一第三连接部211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二侧面2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三连接部211与其所在的第二侧面203间形成第三凹槽213。 
底板10上两对称设置的第一短边115处,对称设置有第一侧板30和第二侧板40。第一侧板30和第二侧板40所在平面,平行于底板10所在平面。第一侧板30为板状六面体,包括两第三正面301,两对称设置的第三侧面303以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三端面305,两第三正面301中的其中一第三正面301的表面中心位置凸设有一凸出部307,凸出部307为拱形。两第三侧面303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连接部309,每一第四连接部309都为条状,每一第四连接部309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三侧面3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四连接部309与第三侧面303间形成第四凹槽311。第四凹槽311与第三凹槽213相对应,当第一侧板30与两第一正板20连接时,第一侧板30上的第四凹槽311分别与两第一正板20上的一第三凹槽213咬合固定,使第一侧板30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正板20稳固连接。 
第二侧板40为板状六面体,包括两第四正面401、两对称设置的第四侧面403以及两对称设置的第四端面405。两第四正面401中的其中一第四端面405表面中心位置处凹陷,凹陷位置定义为第二凹陷部407,第二凹陷部407凹陷缺口为拱形,第二凹陷部407与凸出部307形状相同尺寸一致,当多个防洪花栏相互连接时,某一防洪花栏上的凸出部307嵌设于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第二凹陷部407内,而该防洪花栏的第二凹陷部407收容另一侧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凸出部307。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多个所述防洪花栏可以并排连接,并且相互固定。 
两对称设置的第四侧面403上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五连接部409,每一第五连接部409都为条状,每一第五连接部409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四侧面4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五连接部409与第四侧面403间形成第五凹槽411。第五凹槽411与第三凹槽213相对应,当第二侧板40与两第一正板20连接时,第二侧板40上的第五凹槽411分别与两第一正板20上的一第三凹槽213咬合固定,使第二侧板40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正板20稳固连接。 
每一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垂直且靠近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的一侧的第二正面201上设置有两固定条215,两固定条215贴设于其所处的第二正面201上,两固定条215水平设置,且两固定条215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两固定条215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不相等,两固定条215之间留有距离。相应的,本发明涉及的防洪花栏还包括隔板50,隔板50为板状六面体,隔板50形状与开口1形状一致,隔板50尺寸与开口1尺寸一致,使隔板50可从开口1处插入防洪花栏内,并架设于相对的两固定条215上并限位于所处的固定条215上。隔板50表面开设有通孔501,当隔板50固定后,可在隔板上放置花卉等装饰物,通孔501一方面使隔板50的拆卸更加简便,另一方面使放置于其上的花卉可以通气,且便于花卉内的水流出。隔板50上还设置有插孔503,用以插入旗帜或标志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板20中,第二正面201上靠近第二侧面203的两边边沿处设置有第一螺孔217;同时,第一侧板30中,两对称设置的第三侧面303上设置有第二螺孔313,第二螺孔313与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当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连接时,第二螺孔313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螺孔217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可用螺杆先后穿过第一螺孔217与第二螺孔313并拧紧,使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固定连接;另外,第二侧板40中,两对称设置的第四侧面403上设置有第三螺孔413,第三螺孔413与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当第一正板20与第二侧板40;连接时,第三螺孔413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螺孔217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可用螺杆先后穿过第一螺孔217与第三螺孔413并拧紧,使第一正板20与第二侧板40固定连接。 
使用时,先将两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以及第二侧板40拼接,围成一两端开口的四面体,再将底板10从一端开口处放入,并固定于防洪花栏底部,形成防洪花栏本体。 
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非汛期时期,可在防洪花栏内放置隔板50,后将花卉放置于隔板50上,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根据放置花卉的大小尺寸,可选择将隔板50放置于相应的固定条215上。当需要道路隔离或疏导人群之时,可先将多个防洪花栏装配成行,再将多个花栏首尾相接,用以道路隔离或疏导人群。 
本发明提供的该防洪花栏也可在道路交通信号灯等待区放置,再将尺寸匹配的垃圾桶从开口1中放入花栏内部,可方便停车等待放行的汽车司机将随手的垃圾杂物丢弃于垃圾桶内。 
当洪水来袭之际,多套所述防洪花栏的组件可以方便的运输到洪灾前线,并就地将防洪花栏组装成型,再将多个防洪花栏首尾相接,组成防洪带。而后在第二凹陷部407与凸出部307连接处,以及底板10第一凹陷部107内以及花栏与地面接触位置加置吸水膨胀材料,在本发明的该实施 方式中,吸水膨胀材料为高吸水树脂,当高吸水树脂在洪水浸泡后充分吸收水分并膨胀,填补了防洪花栏的空隙,使得防洪花栏的水密性更好。随后将石料或等同效果的重物从开口1处放置于防洪花栏的内部,以增加防洪花栏的重量。当洪水退去后,可方便地取出花栏内的重物,并将花栏拆卸成各个组件,以存放或实现上述非汛期时期功能。 
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拆装极为简便,可在汛期方便快捷地运输至抗洪前线,大大降低了抗洪设备的运输成本。在非汛期又可实现多种功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防洪花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洪花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防洪花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洪花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花栏.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33442A43申请公布日20130807CN103233442ACN103233442A21申请号201310128746622申请日20130412E02B3/04200601E01F15/02200601A01G9/0220060171申请人尹佳杰地址226000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濠西园41幢306室72发明人尹佳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代理人高之波邬玥54发明名称防洪花栏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洪花栏。花栏包括一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另两侧的第一正板;底板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2、,第一正板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分别都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为条状,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底板一侧面上;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正板上的一端面上,第二连接部为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咬合。本发明可拆卸,搬运和存储方便,且非汛期可作为花栏、路障或垃圾桶,达到多种用途。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33442ACN103233442A1/2页21防洪花栏,。

3、花栏为中空六面体,一端形成一开口(1),其特征在于,花栏包括一底板(10)、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10)两侧的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0)另两侧的第一正板(20),所述底板(10)、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以及所述两第一正板(20)围成一防洪花栏本体;所述底板(10)包括对称的两第一正面(101),两第一侧面(103)以及两第一端面(105),所述第一侧面(10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9),所述第一正板(20)包括对称的两第二正面(201)、两第二侧面(203)以及两第二端面(205),所述第二端面(20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7)与第。

4、三连接部(211),所述第一侧板(3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309),所述第二侧板(40)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409),所述第一连接部(109)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07)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309)与所述第五连接部(409)分别都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9)为条状,所述第一连接部(109)与所述第一侧面(103)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连接部(207)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205)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07)为条状,所述第二连接部(207)与所述第二端面(205)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连接部(207)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9)相咬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花栏。

5、,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正板(20)两侧面上都凸设有第三连接部(211),所述第三连接部(211)为条状,所述第三连接部(211)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侧板(30)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四连接部(309),所述第四连接部(309)为条状,所述第四连接部(309)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侧板(40)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部(409),所述第五连接部(409)为条状,所述第五连接部(409)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正板(20)两侧面上的第三连接部(211)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部(309)、第五连接部(409)咬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

6、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0)为板状六面体,所述第一侧板(30)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凸出部(307),所述凸出部(307)为拱形;所述第二侧板(40)为板状六面体,所述第二侧板(40)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第二凹陷部(407),所述第二凹陷部(407)凹陷缺口为拱形,所述第二凹陷部(407)凹陷缺口尺寸与所述凸出部(307)尺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多个花栏的所述凸出部(307)与所述第二凹陷部(407)连接,且所述凸出部(307)与所述第二凹陷部(407)相接处设置有吸水膨胀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板(20)与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

7、第二侧板(40)垂直,且第一正板(20)靠近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两固定条(215),所述两固定条(215)贴设于其所处的所述第一正板(20)的表面上,所述两固定条(215)水平设置,且所述两固定条(21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板(20)表面靠近所述第一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40)的边沿处都设有第一螺孔(217),所述第一侧板(30)与所述第一正板(20)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二螺孔(313),所述第二螺孔(313)与所述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所述第二侧板(40)与所述第一正板(20)连接。

8、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三螺孔(413),所述第三螺孔(413)与所述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洪花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50),所述隔板(50)为权利要求书CN103233442A2/2页3板状六面体,所述隔板(50)尺寸与所述开口(1)尺寸一致,所述隔板(50)设置于所述开口(1)内,所述隔板(50)限位于所述固定条(215)。权利要求书CN103233442A1/5页4防洪花栏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防洪及城市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防洪花栏。背景技术0002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洪灾频发,当洪灾到来的时候,人们能够做到的防洪类措施少之又少,还停留在用袋装泥。

9、土砂石等传统方法来抵御洪水。这种方法,消耗大量劳动力,对泥土和砂石的来源也有要求,在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往往无法及时取得符合要求的泥土和砂石,且及时有符合要求的泥土和砂石,也很难做到及时包装和运输到位。另一方面,装载泥土和砂石的包装袋作为包装物,一般情况下在使用一次之后就只能废弃;如果使用塑料材质的包装袋,则数量庞大的废弃包装袋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白色污染;如果使用麻袋,则成本较高,废弃的麻袋也没有办法重复使用,最后麻袋自然腐烂,浪费巨大。在此情况下,现有技术提出了简便式防洪墙的设计,但是此产品为整体产品,单个体积较大,运输成本较高。0003现有技术中的防洪措施,由于思路固化,造成防洪设施在非汛期的。

10、存放和保护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占用了大量的室内或室外空间。0004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搬运便捷,且在非汛期可以他用的防洪设施。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搬运和存储方便,且非汛期可作为花栏、路障或垃圾桶的防洪花栏。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洪花栏。花栏为中空六面体,一端形成一开口,花栏包括一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另两侧的第一正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两第一正板围成一防洪花栏本体;底板包括对称的两第一正面,两第一侧面以及两第一端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正板包括对称的两第二正面、两第二侧面以及两第二端面,。

11、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分别都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为条状,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底板一侧面上,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面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正板上的一端面上,第二连接部为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端面间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咬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面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连接部所在平面与第二端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端面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应,当第一正板与底板连接时,第二凹槽可与第一凹槽咬合。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咬合,使第。

12、一正板与底板连接稳固,当需要拆卸时,可方便分离第一正板和底板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第一正板两侧面上都凸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为条状,第三连接部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第一侧板的两侧面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为条状,第四连接部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第二侧板的两侧面上设说明书CN103233442A2/5页5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五连接部为条状,第五连接部与其所处的侧面间的夹角为45,第一正板两侧面上的第三连接部分别与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咬合。第三连接部与其所在的第二侧面间形成第三凹槽;每一第四连接部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三侧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四连接部与第三侧面间。

13、形成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与第三凹槽相对应,当第一侧板与两第一正板连接时,第一侧板上的第四凹槽分别与两第一正板上的一第三凹槽咬合固定,使第一侧板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正板稳固连接。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为板状六面体,第一侧板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凸出部,凸出部为拱形;第二侧板为板状六面体,第二侧板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凹陷部,凹陷部凹陷缺口为拱形,凹陷部凹陷缺口尺寸与凸出部尺寸一致。当多个防洪花栏相互连接时,某一防洪花栏上的凸出部嵌设于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凹陷部内,而该防洪花栏的凹陷部收容另一侧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凸出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多个所述防洪花栏可以并排连接,并且相互固定。0009在一些实施。

14、方式中,多个花栏的凸出部与凹陷部连接,且凸出部与凹陷部相接处设置有吸水膨胀材料。在凹陷部与凸出部连接处,以及底板凹陷位内以及花栏与地面接触位置加置吸水膨胀材料,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吸水膨胀材料为高吸水树脂,当高吸水树脂在洪水浸泡后充分吸收水分并膨胀,填补了防洪花栏的空袭,使得防洪花栏的水密性更好。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板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垂直且靠近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两固定条,两固定条贴设于其所处的第一正板的表面上,两固定条水平设置,且两固定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板表面靠近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边沿处都设有第一螺孔,第一侧板与第。

15、一正板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尺寸一致;第二侧板与第一正板连接的两侧面都设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与第一螺孔尺寸一致。通过螺孔的方式加上凹槽对接的方式,使得各个部件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花栏的防水性。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花栏还包括隔板,隔板为板状六面体,隔板尺寸与所述开口尺寸一致,隔板设置于开口内,隔板限位于固定条。当隔板固定后,可在隔板上放置花卉等装饰物,通孔一方面使隔板的拆卸更加简便,另一方面使放置于其上的花卉可以通气,且便于花卉内的水流出。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洪花栏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AA方向剖面示意图0015图3为图。

16、1所示防洪花栏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4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第一正板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5为图4所示第一正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0018图6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7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8为图1所示防洪花栏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3233442A3/5页6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0022图1至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洪花栏。如图所示,防洪花栏为中空六面体,防洪花栏上端形成一开口1。花栏包括一底板10,底板10为板状六面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正面1。

17、01,两第一侧面103以及两第一端面105。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正面101,其中一第一正面101表面中心位置凹陷,凹陷处定义为第一凹陷部107。两对称设置的第一侧面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9,第一连接部109为条状,第一连接部109所在平面与第一侧面1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第一连接部109与第一侧面103间形成第一凹槽111。0023底板10上未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07的一侧正面包括两对称的第一长边113和两对称的第一短边115。两对称设置的第一长边113处分别竖立有一第一正板20,两第一正板20对称设置于底板10上,两第一正板20所在平面与底板10所在平面垂直。第一正板20为板状六面体。

18、,第一正板2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二正面201、两第二侧面203以及两第二端面205。两对称设置的第二端面205,其中一第二端面20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7,第二连接部207为条状,第二连接部207所在平面与第二端面205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第二连接部207与第二端面205间形成第二凹槽209,第二凹槽209与第一凹槽111相对应,当第一正板20与底板10连接时,第二凹槽209可与第一凹槽111咬合。0024两对称设置的第二侧面2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11,第三连接部211为条状,每一第三连接部211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二侧面2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三连接部211与其所在的第二侧。

19、面203间形成第三凹槽213。0025底板10上两对称设置的第一短边115处,对称设置有第一侧板30和第二侧板40。第一侧板30和第二侧板40所在平面,平行于底板10所在平面。第一侧板30为板状六面体,包括两第三正面301,两对称设置的第三侧面303以及两对称设置的第三端面305,两第三正面301中的其中一第三正面301的表面中心位置凸设有一凸出部307,凸出部307为拱形。两第三侧面303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连接部309,每一第四连接部309都为条状,每一第四连接部309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三侧面3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四连接部309与第三侧面303间形成第四凹槽311。第四凹槽311与第。

20、三凹槽213相对应,当第一侧板30与两第一正板20连接时,第一侧板30上的第四凹槽311分别与两第一正板20上的一第三凹槽213咬合固定,使第一侧板30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正板20稳固连接。0026第二侧板40为板状六面体,包括两第四正面401、两对称设置的第四侧面403以及两对称设置的第四端面405。两第四正面401中的其中一第四端面405表面中心位置处凹陷,凹陷位置定义为第二凹陷部407,第二凹陷部407凹陷缺口为拱形,第二凹陷部407与凸出部307形状相同尺寸一致,当多个防洪花栏相互连接时,某一防洪花栏上的凸出部307嵌设于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第二凹陷部407内,而该防洪花栏的第二凹陷部40。

21、7收容另一侧相邻的一防洪花栏的凸出部307。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多个所述防洪花栏可以并排连接,并且相互固定。0027两对称设置的第四侧面403上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五连接部409,每一第五连接部409都为条状,每一第五连接部409所在平面与其所处的第四侧面40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第五连接部409与第四侧面403间形成第五凹槽411。第五凹槽411与第三凹槽213相对应,当第二侧板40与两第一正板20连接时,第二侧板40上的第五凹槽411分别与两说明书CN103233442A4/5页7第一正板20上的一第三凹槽213咬合固定,使第二侧板40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正板20稳固连接。0028每一第一正板2。

22、0与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垂直且靠近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的一侧的第二正面201上设置有两固定条215,两固定条215贴设于其所处的第二正面201上,两固定条215水平设置,且两固定条21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两固定条215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不相等,两固定条215之间留有距离。相应的,本发明涉及的防洪花栏还包括隔板50,隔板50为板状六面体,隔板50形状与开口1形状一致,隔板50尺寸与开口1尺寸一致,使隔板50可从开口1处插入防洪花栏内,并架设于相对的两固定条215上并限位于所处的固定条215上。隔板50表面开设有通孔501,当隔板50固定后,可在隔板上放置花卉等装饰物,通孔5。

23、01一方面使隔板50的拆卸更加简便,另一方面使放置于其上的花卉可以通气,且便于花卉内的水流出。隔板50上还设置有插孔503,用以插入旗帜或标志牌。002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板20中,第二正面201上靠近第二侧面203的两边边沿处设置有第一螺孔217;同时,第一侧板30中,两对称设置的第三侧面303上设置有第二螺孔313,第二螺孔313与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当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连接时,第二螺孔313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螺孔217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可用螺杆先后穿过第一螺孔217与第二螺孔313并拧紧,使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固定连接;另外,第二侧板40中,两对。

24、称设置的第四侧面403上设置有第三螺孔413,第三螺孔413与第一螺孔217尺寸一致,当第一正板20与第二侧板40;连接时,第三螺孔413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螺孔217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可用螺杆先后穿过第一螺孔217与第三螺孔413并拧紧,使第一正板20与第二侧板40固定连接。0030使用时,先将两第一正板20与第一侧板30以及第二侧板40拼接,围成一两端开口的四面体,再将底板10从一端开口处放入,并固定于防洪花栏底部,形成防洪花栏本体。0031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非汛期时期,可在防洪花栏内放置隔板50,后将花卉放置于隔板50上,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根据放置花。

25、卉的大小尺寸,可选择将隔板50放置于相应的固定条215上。当需要道路隔离或疏导人群之时,可先将多个防洪花栏装配成行,再将多个花栏首尾相接,用以道路隔离或疏导人群。0032本发明提供的该防洪花栏也可在道路交通信号灯等待区放置,再将尺寸匹配的垃圾桶从开口1中放入花栏内部,可方便停车等待放行的汽车司机将随手的垃圾杂物丢弃于垃圾桶内。0033当洪水来袭之际,多套所述防洪花栏的组件可以方便的运输到洪灾前线,并就地将防洪花栏组装成型,再将多个防洪花栏首尾相接,组成防洪带。而后在第二凹陷部407与凸出部307连接处,以及底板10第一凹陷部107内以及花栏与地面接触位置加置吸水膨胀材料,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

26、,吸水膨胀材料为高吸水树脂,当高吸水树脂在洪水浸泡后充分吸收水分并膨胀,填补了防洪花栏的空隙,使得防洪花栏的水密性更好。随后将石料或等同效果的重物从开口1处放置于防洪花栏的内部,以增加防洪花栏的重量。当洪水退去后,可方便地取出花栏内的重物,并将花栏拆卸成各个组件,以存放或实现上述非汛期时期功能。0034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拆装极为简便,可在汛期方便快捷说明书CN103233442A5/5页8地运输至抗洪前线,大大降低了抗洪设备的运输成本。在非汛期又可实现多种功能。0035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

27、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003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233442A1/6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3233442A2/6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33442A103/6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3233442A114/6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3233442A125/6页13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233442A136/6页14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233442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