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2645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07164.3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号:

CN104212870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39/00申请日:20140928|||公开

IPC分类号:

C12P39/00; C12P13/08; C12R1/15(2006.01)N; C12R1/13(2006.01)N

主分类号:

C12P39/00

申请人:

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永波; 董力青; 金同同

地址:

16265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岭东工业开发区(扎兰屯)开创大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本发明生产工艺制得产品产率和纯度高,大量使用了工业废料,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所述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包括如下步骤:
A:将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
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
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0-72%,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

3.
  如权利要求1-2任其一所述的工艺,所述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包括如下步骤:
将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得到混合菌液,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制得种子液;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发酵液出料pH在7.0-7.2;
所述种子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结晶葡萄糖母液2吨、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 kg、MgSO435 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
所述发酵罐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葡萄糖母液2吨、玉米浆300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50 kg、KH2PO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

4.
  如权利要求1-3任其一所述的工艺,所述3)过滤除菌,包括如下步骤:
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滤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所述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所述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

5.
  如权利要求1-4任其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4)脱色,包括如下步骤:
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45-50℃,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
所述5)结晶,包括如下步骤:
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 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赖氨酸盐酸盐。

6.
  如权利要求1-5任其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5)制备饲料,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000-1200转/min搅拌4-5min,随后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最后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8-10%,5-6%,3-4%和1-2%。

说明书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
背景技术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是人体需要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们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人体又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新的人体蛋白质,如免疫抗体、消化酶、血浆蛋白、生长激素等都是合成后的人体蛋白质。在合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中,L-赖氨酸是最重要的一种,少了它,其它氨基酸就受到限制或得不到利用,科学家称它为人体第一必需氨基酸。科学家还发现,L-赖氨酸是控制人体生长的重要物质抑长素 (Somatotation,ss) 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必需的成份,对人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都起着重要作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L-赖氨酸,必须从食物中吸取赖氨酸是帮助其它营养物质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人体只有补充了足够的L-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均衡营养,促进生长发育。目前,生产赖氨酸的主要方法包括二步发酵法,直接发酵法,酶法等。但是,目前发酵培养基的成本较高,很多生产氨基酸的企业面临亏损,如何降低发酵成本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晶葡萄糖生产中,在结晶分离葡萄糖后,会存留大量的母液,这些母液干物浓度在50%左右,还原糖(DE值)含量在88%左右。由于该母液干物浓度低,极易发酵,存储期不能超过两天,加之其含水量50%左右,限制了远途运输,商品价值极低,而且成为新污染的可能又极大。母液回收重新结晶提取结晶葡萄糖,又会影响结晶葡萄糖的品质,不利用又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极大的浪费。
目前结晶葡萄糖生产企业中一部分将产生的母液返回糖化工序重新糖化、浓缩、结晶生产结晶葡萄糖,随着母液返回次数的增加,结晶葡萄糖的质量会大幅下降且保存过程中易结块,因此需定期外排母液;其余企业生产全糖粉,主要用于中低档食品的食品甜味剂、固体饮料及饼干中,但市场需求量不大且分布较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
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
A:将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
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
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0-72%,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
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
选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作为发酵菌株;将两种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两种菌液的浓度均为1×108个/mL,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至对数期,制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结晶葡萄糖母液2t、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 kg、MgSO435 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
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酵液出料pH在7.0-7.2;发酵罐培养基:葡萄糖母液2t、玉米浆300 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 kg、KH2PO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
3)过滤除菌:
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
4)脱色:
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45-50℃,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
5)结晶: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 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运行过程中,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20-0.55MPa,进料量30-35m3/h,一效温度85-96℃、四效温度49-65℃,出料浓度25Be°; 
6)制备饲料:
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000-1200转/min搅拌4-5min,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然后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8-10%,5-6%,3-4%和1-2%。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本发明将结晶葡萄糖废母液用作赖氨酸发酵的原料,降低了原料成本,使得废物再利用,整个过程无废弃物产生,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和节能减排;本发明采用两种发酵菌株合理配伍,协同作用强,可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本发明结晶葡萄糖母液中所含的大量还原糖,少量蛋白质、生物素正好可以被赖氨酸生产菌所利用,本发明既避免了原料的浪费节约成本,又生产出了赖氨酸和高蛋白饲料产品,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扭转了氨基酸生产企业的亏损现状。本发明大幅度降低了赖氨酸盐酸盐生产中硫酸铵、液氨、硫酸等原材料消耗,既提高了整体收率,同时实现了赖氨盐酸盐清洁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
A:将玉米淀粉酶解制得的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
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
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0%,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
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
选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可参见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0 Aug;87(5):1855-66.等)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可参见CN1305009A以及CN1284560A等文献)作为发酵菌株;将两种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两种菌液的浓度均为1×108个/mL,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至对数期,制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结晶葡萄糖母液2t、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 kg、MgSO435 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
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发酵液出料pH在7.0-7.2;发酵罐培养基:葡萄糖母液2t、玉米浆300 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 kg、KH2PO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其中,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8.6g/100ml,较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或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单一菌株发酵提高30%以上。
3)过滤除菌:
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
4)脱色:
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50℃,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
5)结晶: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 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运行过程中,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35MPa,进料量30m3/h,一效温度85℃、四效温度55℃,出料浓度25Be°;所得晶体含量大于98.5%;
6)制备饲料:
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000-1200转/min搅拌4-5min,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然后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8%,5%,3%和1%。经检测,该饲料蛋白含量36.7%,无机矿物质含量5.4%,赖氨酸组分含量6.2%,其余为淀粉、糖类物质及少量其他氨基酸。
 
实施例2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
A:将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
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
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2%,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
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
选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作为发酵菌株;将两种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两种菌液的浓度均为1×108个/mL,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至对数期,制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结晶葡萄糖母液2t、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 kg、MgSO435 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
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发酵液出料pH在7.2;发酵罐培养基:葡萄糖母液2t、玉米浆300 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 kg、KH2PO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其中,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8.7g/100ml,较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或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单一菌株发酵提高30%以上。
3)过滤除菌:
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
4)脱色:
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45℃,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
5)结晶: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 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运行过程中,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55MPa,进料量35m3/h,一效温度96℃、四效温度60℃,出料浓度25Be°;所得晶体含量大于98.5%;
6)制备饲料:
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 1200转/min搅拌5min,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10%,6%,4%和1%。经检测,该饲料蛋白含量37.3%,无机矿物质含量5.1%,赖氨酸组分含量6.7%,其余为淀粉、糖类物质及少量其他氨基酸。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287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2870A21申请号201410507164322申请日20140928C12P39/00200601C12P13/08200601C12R1/15200601C12R1/1320060171申请人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62650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岭东工业开发区(扎兰屯)开创大街72发明人郭永波董力青金同同54发明名称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57摘要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

2、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本发明生产工艺制得产品产率和纯度高,大量使用了工业废料,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2870ACN104212870A1/1页21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所述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包括如下步骤A将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

3、,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072,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3如权利要求12任其一所述的工艺,所述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包括如下步骤将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得到混合菌液,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制得种子液;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发酵液出料PH在7072;所述种子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结晶。

4、葡萄糖母液2吨、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KG、MGSO435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所述发酵罐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葡萄糖母液2吨、玉米浆300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KG、KH2PO4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4如权利要求13任其一所述的工艺,所述3)过滤除菌,包括如下步骤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滤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

5、其中,所述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所述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5如权利要求14任其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4)脱色,包括如下步骤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4550,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所述5)结晶,包括如下步骤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赖氨酸盐酸盐。6如权利要求15任其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5)制备饲料,包括如下步骤将步。

6、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0001200转/MIN搅拌45MIN,随后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最后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810,56,34和12。权利要求书CN104212870A1/5页3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0002背景技术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

7、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是人体需要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们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人体又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新的人体蛋白质,如免疫抗体、消化酶、血浆蛋白、生长激素等都是合成后的人体蛋白质。在合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中,L赖氨酸是最重要的一种,少了它,其它氨基酸就受到限制或得不到利用,科学家称它为人体第一必需氨基酸。科学家还发现,L赖氨酸是控制人体生长的重要物质抑长素SOMATOTATION,SS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必需的成份,对人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8、都起着重要作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L赖氨酸,必须从食物中吸取赖氨酸是帮助其它营养物质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人体只有补充了足够的L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均衡营养,促进生长发育。目前,生产赖氨酸的主要方法包括二步发酵法,直接发酵法,酶法等。但是,目前发酵培养基的成本较高,很多生产氨基酸的企业面临亏损,如何降低发酵成本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0003结晶葡萄糖生产中,在结晶分离葡萄糖后,会存留大量的母液,这些母液干物浓度在50左右,还原糖(DE值)含量在88左右。由于该母液干物浓度低,极易发酵,存储期不能超过两天,加之其含水量50左右,限制了远途运输,商品价值极低,而且成为。

9、新污染的可能又极大。母液回收重新结晶提取结晶葡萄糖,又会影响结晶葡萄糖的品质,不利用又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极大的浪费。0004目前结晶葡萄糖生产企业中一部分将产生的母液返回糖化工序重新糖化、浓缩、结晶生产结晶葡萄糖,随着母液返回次数的增加,结晶葡萄糖的质量会大幅下降且保存过程中易结块,因此需定期外排母液;其余企业生产全糖粉,主要用于中低档食品的食品甜味剂、固体饮料及饼干中,但市场需求量不大且分布较散。0005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

10、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A将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说明书CN104212870A2/5页4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072,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选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作为发酵菌株;将两种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两种菌液的浓度均。

11、为1108个/ML,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至对数期,制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结晶葡萄糖母液2T、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KG、MGSO435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0007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酵液出料PH在7072;发酵罐培养基葡萄糖母液2T、玉米浆300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KG、KH2PO4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

12、20灭菌15MIN,即得;3)过滤除菌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4)脱色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4550,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5)结晶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运行过。

13、程中,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20055MPA,进料量3035M/H,一效温度8596、四效温度4965,出料浓度25BE;6)制备饲料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0001200转/MIN搅拌45MIN,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然后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810,56,34和12。0008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本发明将结晶葡萄糖废母液用作赖氨酸发酵的原料,降低了原料成本,使得废物再利用,整个过程无废弃物产生,真正实现了变。

14、废为宝和节能减排;本发明采用两种发酵菌株合理配伍,协同作用强,可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本发明结晶葡萄糖母液中所含的大量还原糖,少量蛋白质、生物素正好可以被赖氨酸生产菌所利用,本发明既避免了原料的浪费节约成本,又生产出了赖氨酸和高蛋白饲料产品,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扭转了氨基酸生产企业的亏损现状。本发明大幅度降低了赖氨酸盐酸盐生产中硫酸铵、液氨、硫酸等原材料消耗,既提高了整体收率,同时实现了赖氨盐酸盐清洁化生产。0009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212870A3/5页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

15、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10实施例1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A将玉米淀粉酶解制得的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0,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

16、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选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可参见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10AUG875185566等)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可参见CN1305009A以及CN1284560A等文献)作为发酵菌株;将两种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两种菌液的浓度均为1108个/ML,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至对数期,制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结晶葡萄糖母液2T、酵母粉140KG、玉米浆420KG、MGSO435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

17、IN,即得。0011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发酵液出料PH在7072;发酵罐培养基葡萄糖母液2T、玉米浆300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KG、KH2PO4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其中,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86G/100ML,较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或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单一菌株发酵提高30以上。00123)过滤除菌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膜过滤,收集浓。

18、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4)脱色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50,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5)结晶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运行过程中,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35MPA,进料量30M/H,一效温度85、四效温度55,出料浓度25BE;所得晶体含。

19、量大于985;6)制备饲料说明书CN104212870A4/5页6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0001200转/MIN搅拌45MIN,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然后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8,5,3和1。经检测,该饲料蛋白含量367,无机矿物质含量54,赖氨酸组分含量62,其余为淀粉、糖类物质及少量其他氨基酸。0013实施例2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3)过滤除菌,4)脱。

20、色,5)结晶以及6)制备饲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结晶葡萄糖母液的产生A将糖液用活性炭脱色30MIN,再经过离子交换,将盐份和色素去除,使得透光率98;B加入珍珠岩助滤剂,搅拌脱色30分钟,然后过滤;C将滤液浓缩蒸发至72,然后结晶,离心分离晶体和母液,所得结晶体烘干后作为成品出售,所得母液即为结晶葡萄糖母液;2)制备培养基和发酵选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和黄色短杆菌ATCC14067作为发酵菌株;将两种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两种菌液的浓度均为1108个/ML,混合菌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5,培养至对数期,制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结晶葡萄糖母液2T、酵母粉140KG、玉米浆。

21、420KG、MGSO435KG、KH2PO463KG、对氨基苯甲酸91KG、硫酸铵35KG、七水硫酸亚铁70KG,120灭菌15MIN,即得。0014将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进行好氧发酵,发酵48小时制得发酵液,发酵过程中持续加氯化铵作为发酵液中和剂,使发酵液出料PH在72;发酵罐培养基葡萄糖母液2T、玉米浆300KG、氯化铵200KG、豆粕120KG、MGSO450KG、KH2PO438KG、对氨基苯甲酸15KG、七水硫酸亚铁10KG,120灭菌15MIN,即得;其中,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87G/100ML,较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997或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单一。

22、菌株发酵提高30以上。00153)过滤除菌发酵液经微滤膜过滤除菌,分别收集截留物和滤过液;然后将滤过液继续进行超膜过滤,收集浓缩液和渗透液;将上述截留物和浓缩液合并为混合料液备用;其中,微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MW,微滤温度为40;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MW,超滤温度为40;4)脱色将渗透液泵入脱色罐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罐中添加占渗透液质量05的活性炭,控制脱色罐内的温度为45,脱色30MIN后用板框过滤去除活性炭得到液体A;5)结晶将液体A真空浓缩至固含量为70,然后用盐酸调节PH70后进入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离心分离,得到湿晶和母液;最后将湿晶用沸腾床50烘干,即得;运行过。

23、程中,多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55MPA,进料量35M/H,一效温度96、四效温度60,出料浓度25BE;所得晶体含量大于985;说明书CN104212870A5/5页76)制备饲料将步骤3)所得混合料液和步骤5)所得母液合并得到液体B,然后往液体B中添加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1200转/MIN搅拌5MIN,通入蒸汽升温至100,蒸馏15分钟;将蒸馏物烘干,粉碎机粉碎即得;其中,小麦秸秆粉、豆粕、花生壳粉以及麦麸分别占液体B质量的10,6,4和1。经检测,该饲料蛋白含量373,无机矿物质含量51,赖氨酸组分含量67,其余为淀粉、糖类物质及少量其他氨基酸。0016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21287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