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569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56939 A (21)申请号 201210331029.9 (22)申请日 2012.09.10 A62C 31/03(2006.01) A62C 31/05(2006.01) (71)申请人 泰州市玉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江洲南路 319 号 (72)发明人 张露 盛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它包括喷 头主体 (1)。
2、 、 水流控制阀 (2) 和喷头盖 (3) ,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喷头主体 (1) 为漏斗状 ; 所述水流控制 阀 (2) 包括雾化水流控制阀、 柱形水流控制阀和 扇形水流控制阀 ; 所述喷头盖 (3) 大端呈喇叭口 状。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喷头, 本喷头可实现三种 喷射方式, 且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携带, 喷射 效果能大大满足各种火势的要求, 能更好、 更快的 进行救火, 大大保证了人身安全和尽量减少各方 面的损失。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
3、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56939 A CN 103656939 A 1/1 页 2 1. 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它包括喷头主体 (1) 、 水流控制阀 (2) 和喷头盖 (3) ,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喷头主体 (1) 为漏斗状, 其垂直方向上开有水流主通道 (12) , 圆周方向上均匀布 有 3 个装配水流控制阀 (2) 的螺纹孔 (16) , 分别通过三个水流控制阀手柄 (11) 独立控制 水流的雾状喷射方式 , 柱形喷射方式及扇形喷射方式, 喷头主体 (1) 大端面跟螺纹孔 (16) 之间分别开有偏角度的雾化水流通道 (13) , 柱形水流通道 (15) 及扇形水流。
4、通道 (14), 且大 端面开有外水流环形槽(17)和内水流环形槽(18) ; 所述水流控制阀 (2) 包括雾化水流控制 阀、 柱形水流控制阀和扇形水流控制阀, 其中雾化水流控制阀由螺纹孔 (16) 、 圆柱孔 (19) 、 水流主通道 (12) 、 水流控制阀 O 型密封圈 (8) 和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组成, 所述雾化水流 控制阀手柄 W 端部为锥形头, 同喷头主体 (1) 上的圆柱孔 (19) 相配合, 其中间部分车有螺 纹, 螺纹的前端设有水流控制阀 O 型密封圈 (8) ; 所述喷头盖 (3) 大端呈喇叭口状, 里面的的 平面中心设有扇形喷口 (6) , 边缘设一环形凹槽, 以扇。
5、形喷口 (6) 为中心, 向边缘扩散在同 一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雾化喷口 (10) , 在扇形喷口 (6) 和三个雾化喷口 (10) 之间设有柱 形喷口 (9) , 其环形凹槽外侧均布有一圈加气孔 (20) ; 小端设有和雾化喷口 (10) 、 柱形喷口 (9) 及扇形喷口 (6) 对应的水道及外环形槽、 中环形槽及内环形槽 ; 所述喷头主体 (1) 与喷 头盖 (3) 采用螺纹连接, 连接接触面采用外环 O 型密封圈 (7) 、 中环 O 型密封圈 (4) 和内环 O 型密封圈 (5) 进行密封, 且安装在喷头盖 (3) 小端面的三个环形槽中 ; 所述雾化水流通道 (13) 连接外水流环形槽。
6、 (17) 和水流控制阀 (2) 雾化喷射通道 , 柱形水流通道 (15) 连接内 水流环形槽 (18) 和水流控制阀 (2) 柱形喷射通道, 扇形水流通道 (14) 连接喷头主体 (1) 大 端面中心和水流控制阀 (2) 扇形喷射通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56939 A 2 1/3 页 3 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高压喷头大多为分离式喷头和两种喷射方式为一体的组合式 喷头, 其中, 分离式喷头, 一个喷头只能实现一种喷射方式, 使用时需要根据情况不同而交 替更换喷头来实现, 这样容易造成更换不。
7、及时不方便, 容易丢失, 携带不方便等问题 ; 而组 合式喷头目前市场上只能实现两种喷射方式, 不能充分满足灭火时各种不同火势的需要。 这就给消防队员在灭火的紧急情况之下带来了麻烦, 不能充分的利用手中的灭火机灭不同 情况的火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0004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它包括喷头主 体、 水流控制阀和喷头盖, 所述喷头主体为漏斗状, 其垂直方向上开有水流主通道, 圆周方 向上均匀布有3个装配水流控制阀的螺纹孔,分别通过三个水流控制阀手柄独立控制水流 的雾化喷射方式、 柱形喷。
8、射方式及扇形喷射方式, 喷头主体大端面跟螺纹孔之间分别开有 偏角度的雾化水流通道, 柱形水流通道及扇形水流通道, 且大端面开有外水流环形槽和内 水流环形槽 ; 所述水流控制阀包括雾化水流控制阀、 柱形水流控制阀和扇形水流控制阀, 其 中雾化水流控制阀由螺纹孔、 圆柱孔、 水流主通道、 水流控制阀 O 型密封圈和雾化水流控制 阀手柄 W 组成, 所述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端部为锥形头, 同喷头主体上的圆柱孔相配合, 控制液体的流量, 其中间部分车有螺纹, 螺纹的前端设有水流控制阀 O 型密封圈, 密封水流 通道中的液体, 以免水流通道中的液体从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的螺纹处泄漏 ; 当旋紧雾。
9、 化水流控制阀手柄W时, 通过螺纹的作用, 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W端部的锥形头压紧相应的 圆柱孔端口, 关闭从水流主通道流来的液体, 反之逐步旋松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时, 雾化 水流控制阀手柄 W 端部的锥形头慢慢远离相应的圆柱孔端口, 圆锥头和圆柱孔端口之间的 截面积增大, 使从水流主通道流来的液体流量逐步增大直至最大, 并经过雾化水流通道, 直 至从雾化喷口喷出 ; 同理, 柱形水流控制阀和扇形水流控制阀其工作结构原理同上 ; 所述 喷头盖大端呈喇叭口状, 里面的平面中心设有扇形喷口, 边缘设一环形凹槽, 以扇形喷口为 圆心, 向边缘扩散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雾化喷口, 在扇形喷口和。
10、三个雾化喷口之 间设有柱形喷口, 其环形凹槽外侧均布有一圈加气孔, 该加气孔用于吸入空气, 吸入的空气 进入从喷口喷出的液雾中, 使雾滴中含有空气而变粗, 进一步提高水雾的雾化效率 ; 小端设 有与雾化喷口、 柱形喷口和扇形喷口相对应的水道及外环形槽、 中环形槽及内环形槽。 0005 所述喷头主体与喷头盖采用螺纹连接, 连接接触面采用外环O型密封圈, 中环O型 密封圈和内环 O 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且安装在喷头盖小端面的外环形槽、 中环形槽及内环 形槽中。 说 明 书 CN 103656939 A 3 2/3 页 4 0006 所述喷头主体的底部为快速公接头形状, 且上面设有凹槽, 能轻松的与。
11、快速母接 头连接, 使用方便。 0007 所述水流控制阀手柄包括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扇形水流控制阀手柄 S 及柱形 水流控制阀手柄 Z。 0008 所述雾化水流通道连接外水流环形槽和雾化水流控制阀雾化喷射通道 , 柱形水 流通道连接内水流环形槽和柱形水流控制阀柱形喷射通道, 扇形水流通道连接喷头主体大 端面中心和扇形水流控制阀扇形喷射通道。 0009 所述外环 O 型密封圈保证水流通道中的高压液体不从喷头主体与喷头盖之间的 螺纹处流出 ; 中环 O 型密封圈, 内环 O 型密封圈保证雾化水流通道、 扇形水流通道及柱形水 流通道之间的液体不互相串流, 能各行其道。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
12、果为 : 相比于现有的喷头, 本喷头可实现三种喷射方式, 且操作简 单、 使用方便、 便于携带, 喷射效果能大大满足各种火势的要求, 能更好、 更快的进行救火, 大大保证了人身安全和尽量减少各方面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2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截面图。 0013 图 2 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4 图 3 为本发明喷头主体的俯视图。 0015 图 4 为本发明图 3A-A 的剖视图。 0016 图 5 为本发明图 3A-B 的剖视图。 0017 图 6 为本发明喷头盖的俯视图。 0018 图 7 为本发明喷头盖的截面图。 0019 图 8 。
13、为本发明的水流控制阀手柄。 0020 图中 1. 喷头主体 2. 水流控制阀 3. 喷头盖 4. 中环 O 型密封圈 5. 内环 O 型密封圈 6. 扇形喷口 7. 外环 O 型密封圈 8. 水流控制阀 O 型密封圈 9. 柱形喷口 10. 雾化喷口 11. 水流控制阀手柄 12. 水流主通道 13. 雾化水流通道 14. 扇形水流 通道 15. 柱形水流通道 16. 螺纹孔 17. 外水流环形槽 18. 内水流环形槽 19. 圆柱 孔 20. 加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8 所示的一种多形态高压喷头, 它包括喷头主体 1、 水流控。
14、制阀 2 和喷头盖 3, 所述喷头主体 1 为漏斗状, 其垂直方向上开有水流主通道 12, 圆 周方向上均布有 3 个装配水流控制阀 2 的螺纹孔 16, 分别通过三个水流控制阀手柄 11 独 立控制雾化喷射方式、 柱形喷射方式及扇形喷射方式 ; 所述水流控制阀 2 包括雾化水流控 制阀、 柱形水流控制阀和扇形水流控制阀, 其中雾化水流控制阀由螺纹孔 16、 圆柱孔 19、 水 流主通道12、 水流控制阀O型密封圈8和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W组成, 所述水流控制阀手柄 W端部为锥形头, 同喷头主体1上的圆柱孔19相配合, 控制液体的流量, 中间部分车有螺纹, 螺纹的前端设有水流控制阀 O 型密封圈。
15、 8, 密封水流通道中的液体, 以免水流通道中的液体 说 明 书 CN 103656939 A 4 3/3 页 5 从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的螺纹处泄漏 ; 当旋紧水流控制阀手柄 W 时, 通过螺纹的作用, 水 流控制阀手柄 W 端部的锥形头压紧相应的圆柱孔 19 端口, 关闭从水流主通道 12 流来的液 体, 反之逐步旋松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W时, 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W端部的锥形头慢慢远离 相应的圆柱孔 19 端口, 圆锥头和圆柱孔 19 端口之间的截面积增大, 使从水流主通道 12 流 来的液体流量逐步增大直至最大, 并经过雾化水流通道 13, 直至从雾化喷口 10 喷出 ; 同理, 柱形。
16、水流控制阀和扇形水流控制阀其工作结构原理同上。 0022 喷头主体 1 大端面跟螺纹孔 16 之间分别开有偏角度的雾化水流通道 13, 柱形水 流通道 15 及扇形水流通道 14, 且开有外水流环形槽 17 和内水流环形槽 18。雾化水流通道 13 连接外水流环形槽 17 和水流控制阀 2 雾化喷射通道 , 柱形水流通道 15 连接内水流环 形槽 18 和水流控制阀 2 柱形喷射通道 , 扇形水流通道 14 连接喷头主体 1 大端面中心和水 流控制阀 2 扇形喷射通道。喷头主体 1 的底部为快速公接头形状, 且上面设有凹槽, 能轻松 的与快速母接头连接, 使用方便。 0023 如图 6、 图 。
17、7 所示, 喷头盖 3 大端呈喇叭口状, 里面的平面中心设有扇形喷口 6, 边 缘设一环形凹槽, 以扇形喷口 6 为中心, 向边缘扩散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雾化喷 口 10, 在扇形喷口 6 和三个雾化喷口 10 之间设有柱形喷口 9, 其环形凹槽外侧均布有一圈 加气孔 20, 该加气孔用于吸入空气, 吸入的空气进入从喷口喷出的液雾中, 使雾滴中含有空 气而变粗, 进一步提高水雾的雾化效率。小端设有和雾化喷口 10、 柱形喷口 9 及扇形喷口 6 对应的水道及外环形槽、 中环形槽及内环形槽。 0024 喷头主体 1 与喷头盖 3 采用螺纹连接, 连接接触面采用外环 O 型密封圈 7, 中环。
18、 O 型密封圈 4 和内环 O 型密封圈 5 进行密封, 且安装在喷头盖 3 小端面的三个环形槽中。 0025 外环 O 型密封圈 7 保证水流通道中的高压液体不从喷头主体 1 与喷头盖 3 之间的 螺纹处流出 ; 中环 O 型密封圈 4, 内环 O 型密封圈 5 保证雾化水流通道 13、 柱形水流通道 15 及扇形水流通道 14 之间的液体不互相串流, 能各行其道。 0026 本发明工作前须拧紧三个水流控制阀手柄 11, 当要实现雾化喷射功能时, 松开控 制雾化喷射方式的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其余二个扇形水流控制阀手柄 S 和柱形水流控 制阀手柄Z须保持在拧紧状态, 液体从水流主通道12。
19、流进喷头主体1, 通过雾化水流控制阀 雾化喷射通道和雾化水流通道 13 进入外水流环形槽 17, 最后从雾化喷口 10 喷出。 0027 同理, 当要实现扇形喷射功能时, 松开控制扇形喷射方式的扇形水流控制阀手柄 S, 其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和柱形水流控制阀手柄 Z 保持在拧紧状态, 液体从水流主通道 12 进入喷头主体 1, 通过扇形水流控制阀扇形喷射通道和扇形水流通道 14 进入喷头盖 3 小 端面的扇形水道内, 最后从喷头盖 3 的扇形喷口 6 喷出。 0028 当要实现柱形喷射功能方式时, 松开控制柱形喷射方式的柱形水流控制阀手柄 Z, 其雾化水流控制阀手柄 W 和扇形水流控制阀手。
20、柄 S 保持拧紧状态, 液体从水流主通道 12 进入喷头主体 1, 通过柱形水流控制阀柱形喷射通道和柱形水流通道 15 进入内水流环形槽 18, 最后从喷头盖 3 的柱形喷口 9 喷出。 0029 若需要同时实现两种或三种喷射方式, 可同时打开对应的两个或三个水流控制阀 手柄 11, 逐步旋松或旋紧水流控制阀手 11 时, 可增大或减小喷出液体的流量。喷头不工作 时, 3 个水流控制阀手柄 11 都要拧紧, 以免水流控制阀手柄 11 松脱, 但是工作时, 必须保证 其中一个为打开状态, 避免其内压力过大而损坏。 说 明 书 CN 103656939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6939 A 6 2/2 页 7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693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