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26293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25411.2

申请日:

20131225

公开号:

CN103689368A

公开日:

201404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10,A23L1/28,A23L1/29,A23P1/12

主分类号:

A23L1/10,A23L1/28,A23L1/29,A23P1/12

申请人:

吉林农业大学

发明人:

张艳荣,刘婷婷,王大为,张雁凌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新城大街2888号

优先权:

CN201310725411A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魏征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洗涤、软化、离心脱水、低温干燥、低温超微粉碎获得食用菌精细粉,加入适量玉米精细粉或大米精细粉经混合功能化与重组、调配、融炼、挤丝与成型、干燥等处理生产食用菌营养米线。本发明所得米线耐煮性好,口感柔韧爽嫩,不糊不黏,风味纯正,发挥食用菌的主食化功能与营养保健作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保证产品食用安全;产品生产工艺条件温和,不采用任何化学及生物合成技术,无污染,无废渣、废汽及有害物质产生,实现绿色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方法得到的:(一)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剪除不可食用部分,流动水漂洗后,投入温度为8-10℃、质量浓度为0.1-0.4%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浸泡软化处理4-8h,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800-1000r/min离心5-8min脱水处理,45-50℃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6-8%(g/100g),20-25℃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度为80-100μm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二)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100-120μm的玉米精细粉备用,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除砂石、磁选处理纯化后,精细粉碎为粒度为100-120μm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三)功能化与重组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25-40份,玉米精粉100份混合均匀,按粉状物总质量的24-30%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60℃-170℃,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1200mm,直径65mm,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螺距60-65mm,齿形为上5mm下8mm的T型,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3%-10%,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干燥、粉碎,得到粒度为100-120μm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10-20份,玉米精细粉100份,或大米精细粉100份,或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100份,该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玉米精细粉80-90%,大米精细粉10-20%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24-25%加入饮用水;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30℃-150℃,得到无气泡、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94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4mm渐变至5mm,螺距48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出条带温度90-110℃、水分质量含量32-38%;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同时完成挤丝成型,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92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3mm渐变至5mm,螺距46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丝温度控制在100-115℃,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组织致密、线条匀称,无空洞和气泡,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三)干燥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放置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2-3天,米线干燥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为木耳、银耳、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的绿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一)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剪除不可食用部分,流动水漂洗后,投入温度为8-10℃、质量浓度为0.1-0.4%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浸泡软化处理4-8h,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800-1000r/min离心5-8min脱水处理,45-50℃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6-8%(g/100g),20-25℃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度为80-100μm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二)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100-120μm的玉米精细粉备用,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除砂石、磁选处理纯化后,精细粉碎为粒度为100-120μm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三)功能化与重组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25-40份,玉米精粉100份混合均匀,按粉状物总质量的24-30%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60℃-170℃,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1200mm,直径65mm,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螺距60-65mm,齿形为上5mm下8mm的T型,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3%-10%,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干燥、粉碎,得到粒度为100-120μm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10-20份,玉米精细粉100份,或大米精细粉100份,或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100份,该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玉米精细粉80-90%,大米精细粉10-20%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24-25%加入饮用水;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30℃-150℃,得到无气泡、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94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4mm渐变至5mm,螺距48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出条带温度90-110℃、水分质量含量32-38%;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同时完成挤丝成型,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92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3mm渐变至5mm,螺距46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丝温度控制在100-115℃,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组织致密、线条匀称,无空洞和气泡,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三)干燥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放置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2-3天,米线干燥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的绿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为木耳、银耳、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产业总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六位,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中国食用菌协会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食用菌年总产量已超过20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总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食用菌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所有营养元素,是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其自然属性宜粮宜蔬,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调节膳食平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木耳、银耳、滑子蘑,由于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木耳多糖、银耳多糖、滑子蘑多糖等功能性成分,是改善人们身体健康状况、提高机体抗逆性的优质食物资源。但是目前食用菌几乎只做为菜肴食材,食用方法单一,消费群体少;限制了食用菌的大量消费。另外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不符合食材标准的残次品,绝大多数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食用菌资源的极大浪费。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也是谷类中较高的一种。我国是世界水稻王国,稻谷产量居世界首位,近年平均年产2亿吨左右,占世界稻谷产量30%以上。但我国稻米深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对稻谷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企业寥寥无几,这与缺乏对稻谷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成熟技术有直接关系。

玉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与化工原料。每100克玉米含蛋白质4.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2.8克及维生素、谷胱甘肽、锌、硒等。由于玉米食味及加工性能均较差,当前我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化工产品生产原料,用于口粮及食品工业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5%左右。

米线,作为中华传统美食具有爽口滑嫩、易于消化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米线是以大米为原料经洗米、浸泡、粉碎、混合、熟化、挤丝、水洗、酸浸、干燥等工艺制成,不但操作繁琐,而且原料组分单一,为高淀粉、低蛋白、低膳食纤维营养缺陷型食物。 

近几年,“问题奶粉事件”、“鸡蛋召回风波”、“瘦肉精中毒事件”、“毒大米”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以及增白剂、增筋剂等添加剂违规使用或超量添加现象,使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望而生畏,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食物能完全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发挥天然食物资源营养素互补优势,生产无添加剂的主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以改变目前食用菌只能菜用的单一食用方法,赋予食用菌产品主食性,同时充分发挥食用菌、玉米、稻米天然食物资源营养素互补优势,赋予制品较高的营养价值,拓宽食用菌应用领域,提高食用菌应用普及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步骤:

(一)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剪除不可食用部分,流动水漂洗后,投入温度为8-10℃、质量浓度为0.1-0.4%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浸泡软化处理4-8h,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800-1000r/min离心5-8min脱水处理,45-50℃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6-8%(g/100g),20-25℃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度为80-100μm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二)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100-120μm的玉米精细粉备用,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除砂石、磁选处理纯化后,精细粉碎为粒度为100-120μm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三)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25-40份,玉米精粉100份混合均匀,按粉状物总质量的24-30%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60℃-170℃,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1200mm,直径65mm,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螺距60-65mm,齿形为上5mm下8mm的T型,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3%-10%,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干燥、粉碎,得到粒度为100-120μm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10-20份,

玉米精细粉100份,或大米精细粉100份,或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100份,该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玉米精细粉80-90%,大米精细粉10-20% ;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24-25%加入饮用水;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30℃-150℃,得到无气泡、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94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4mm渐变至5mm,螺距48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出条带温度90-110℃、水分质量含量32-38%;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同时完成挤丝成型,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92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3mm渐变至5mm,螺距46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丝温度控制在100-115℃,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组织致密、线条匀称,无空洞和气泡,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放置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2-3天,米线干燥即可。

本发明玉米精细粉原料玉米为普通粮用玉米的成熟籽粒;大米精细粉的原料米为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米;所用食用菌为木耳、银耳、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本发明优点是采用特制的食用菌精细粉及玉米精细粉或大米精细粉为原料,经功能化重组后制备重组粉,在进行调配制备含食用菌的米线。功能化重组后物料中不溶性大分子成分如淀粉、食用菌纤维、食用菌多糖发生小分子化降解作用,并产生交联,形成立体空间网络结构。因此,较未功能化重组处理的混合粉持水性及糊黏度增加。未功能化重组处理的食用菌玉米或大米的混合粉不具有胶结性,调制的面团松散,制作的米线口感粗糙、发渣。功能化重组后的物料具有良好胶结性,促进混合料的凝聚,使米线条形完整、组织密实、无空洞、无气泡,米线复水后具有弹性和韧性。弥补单纯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米线带来的营养缺陷,发挥木耳或银耳或滑子蘑的天然营养保健功能,优化了米线的成分组成,赋予其优良的品味。按本发明生产的食用菌营养米线耐煮性好、无断头、不糊汤。产品不糊不黏,口感爽嫩,具有特殊的风味。本发明不添加任何增筋剂、增稠胶质;不采用酸浸工艺,减少生成有害中间产物的可能;产品生产中无污染,无废渣、废汽及有害物质产生,实现绿色生产;产品干、湿状态均具有良好贮存稳定性,无需酸洗打散,既具有光泽、致密的组织状态,线条完整,耐贮藏,食用方便。本发明是发挥食用菌食物属性与食品安全的良性结合的典范,发挥食用菌主食功能,改善谷物食品营养功能,有利于改善居民主食结构,促进食用菌经济及谷物经济的良性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食用菌为木耳、银耳、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实施例1

(一)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剪除不可食用部分,流动水漂洗后,投入温度为8℃、质量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浸泡软化处理4h,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800r/min离心5min脱水处理,45℃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6%(g/100g),20℃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度为80μm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二)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100μm的玉米精细粉备用,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除砂石、磁选处理纯化后,精细粉碎为粒度为100μm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三)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25份,玉米精粉100份混合均匀,按粉状物总质量的24%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60℃,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直径65mm,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螺距60mm,齿形为上5mm下8mm的T型,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3%,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干燥、粉碎,得到粒度为100μm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10份,

玉米精细粉100份,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24%加入饮用水;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30℃,得到无气泡、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4mm渐变至5mm,螺距48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出条带温度90℃、水分质量含量32%;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同时完成挤丝成型,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3mm渐变至5mm,螺距46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丝温度控制在100℃,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组织致密、线条匀称,无空洞和气泡,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放置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2-3天,米线干燥即可。

实施例2

(一)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剪除不可食用部分,流动水漂洗后,投入温度为10℃、质量浓度为0.4%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浸泡软化处理8h,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1000r/min离心8min脱水处理,50℃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8%(g/100g),25℃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度为100μm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二)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120μm的玉米精细粉备用,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除砂石、磁选处理纯化后,精细粉碎为粒度为120μm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三)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40份,玉米精粉100份混合均匀,按粉状物总质量的30%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70℃,挤出机螺杆长度1200mm,直径65mm,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螺距65mm,齿形为上5mm下8mm的T型,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10%,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干燥、粉碎,得到粒度为120μm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20份,

玉米精细粉100份,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25%加入饮用水;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50℃,得到无气泡、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挤出机螺杆长度94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4mm渐变至5mm,螺距48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出条带温度110℃、水分质量含量38%;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同时完成挤丝成型,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挤出机螺杆长度92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3mm渐变至5mm,螺距46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丝温度控制在115℃,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组织致密、线条匀称,无空洞和气泡,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放置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2-3天,米线干燥即可。

实施例3

(一)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剪除不可食用部分,流动水漂洗后,投入温度为9℃、质量浓度为0.2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浸泡软化处理6h,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900r/min离心6.5min脱水处理,47℃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7%(g/100g),22.5℃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度为90μm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二)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110μm的玉米精细粉备用,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除砂石、磁选处理纯化后,精细粉碎为粒度为110μm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三)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32.5份,玉米精粉100份混合均匀,按粉状物总质量的27%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65℃,挤出机螺杆长度1050mm,直径65mm,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螺距62.5mm,齿形为上5mm下8mm的T型,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3%-10%,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干燥、粉碎,得到粒度为110μm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15份,

玉米精细粉100份,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24.5%加入饮用水;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物料熔融温度是140℃,得到无气泡、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挤出机螺杆长度92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4mm渐变至5mm,螺距48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出条带温度100℃、水分质量含量35%;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同时完成挤丝成型,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挤出机螺杆长度910mm,直径60mm,螺纹高度由13mm渐变至5mm,螺距46mm,齿形为上7mm下8mm的T型,挤丝温度控制在107.5℃,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组织致密、线条匀称,无空洞和气泡,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放置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2-3天,米线干燥即可。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将步骤(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100份,改成大米精细粉100份,其余不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中,将步骤(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100份,改成大米精细粉100份,其余不变。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中,将步骤(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100份,改成大米精细粉100份,其余不变。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将步骤(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100份,改成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100份,其余不变,所述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的原料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玉米精细粉80%,大米精细粉20%。

实施例8

在实施例2中,将步骤(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100份,改成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100份,其余不变,所述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的原料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玉米精细粉90%,大米精细粉10%。

实施例9

在实施例3中,将步骤(四)调配、融炼、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100份,改成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100份,其余不变,所述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的原料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玉米精细粉85%,大米精细粉15%。

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893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2 CN 103689368 A (21)申请号 201310725411.2 (22)申请日 2013.12.25 A23L 1/10(2006.01) A23L 1/28(2006.01) A23L 1/29(2006.01) A23P 1/12(2006.01) (71)申请人 吉林农业大学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新城大街 2888 号 (72)发明人 张艳荣 刘婷婷 王大为 张雁凌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魏征骥 (54) 发明。

2、名称 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 其绿色生产方法, 属于食品加工技术。将干燥食 用菌筛选除杂、 洗涤、 软化、 离心脱水、 低温干燥、 低温超微粉碎获得食用菌精细粉, 加入适量玉米 精细粉或大米精细粉经混合功能化与重组、 调配、 融炼、 挤丝与成型、 干燥等处理生产食用菌营养米 线。本发明所得米线耐煮性好, 口感柔韧爽嫩, 不 糊不黏, 风味纯正, 发挥食用菌的主食化功能与营 养保健作用。 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 保证产品食用安全 ; 产品 生产工艺条件温和, 不采用任何化学及生物合成 技术, 。

3、无污染, 无废渣、 废汽及有害物质产生, 实现 绿色生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89368 A CN 103689368 A 1/2 页 2 1. 一种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 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方法得到的 : (一) 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 剪除不可食用部分, 流动水漂洗后, 投入温度为 8-10、 质量浓度为 0.1-0.4%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 浸泡软化处理 4-8h, 流动饮。

4、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800-1000r/min 离心 5-8min 脱水处理, 45-50低 温干燥至水分含量 6-8% (g/100g) , 20-25低温超微粉碎, 得到粒度为 80-100m 的食用菌 精细粉备用 ; (二) 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 100-120m 的玉米精细粉备用,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 除砂石、 磁选处 理纯化后, 精细粉碎为粒度为 100-120m 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 (三) 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 25-40 份, 玉米精粉 100 份混合均。

5、匀, 按粉状物总质量的 24-30% 加入饮用水, 搅拌均匀,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 物料熔融温度是160-170, 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1200mm, 直径65mm, 螺纹高度由12mm 渐变至 3mm, 螺距 60-65mm, 齿形为上 5mm 下 8mm 的 T 型, 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 用, 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 3%-10%, 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 干燥、 粉碎, 得到粒度为 100-120m 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 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 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 (四) 调配、 融炼、 。

6、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 10-20 份, 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或大米精细粉 100 份, 或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 100 份, 该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 : 玉米精细粉 80-90%, 大米精细 粉 10-20% ;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 24-25% 加入饮用水 ;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30 -150, 得到无气泡、 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94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4mm 渐变至 5mm, 。

7、螺距 48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出条带温度 90-110、 水分质量含量 32-38% ; 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 混合重组与融炼, 同时完成挤丝成型, 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92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3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6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丝温度 控制在 100-115,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 组织致密、 线条匀称, 无空洞和气泡, 挤 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 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 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

8、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 放置在相对湿度 小于 60% 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 2-3 天, 米线干燥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食用菌为木 耳、 银耳、 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的绿色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89368 A 2 2/2 页 3 列步骤 : (一) 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 剪除不可食用部分, 流动水漂洗后, 投入温度为 8-10、 质量浓度为 0.1-0.4%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

9、菌为宜, 浸泡软化处理 4-8h, 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800-1000r/min 离心 5-8min 脱水处理, 45-50低 温干燥至水分含量 6-8% (g/100g) , 20-25低温超微粉碎, 得到粒度为 80-100m 的食用菌 精细粉备用 ; (二) 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 100-120m 的玉米精细粉备用,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 除砂石、 磁选处 理纯化后, 精细粉碎为粒度为 100-120m 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 (三) 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 2。

10、5-40 份, 玉米精粉 100 份混合均匀, 按粉状物总质量的 24-30% 加入饮用水, 搅拌均匀,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 物料熔融温度是160-170, 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1200mm, 直径65mm, 螺纹高度由12mm 渐变至 3mm, 螺距 60-65mm, 齿形为上 5mm 下 8mm 的 T 型, 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 用, 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 3%-10%, 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 干燥、 粉碎, 得到粒度为 100-120m 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 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 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

11、对密度无变化 ;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 10-20 份, 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或大米精细粉 100 份, 或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 100 份, 该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 : 玉米精细粉 80-90%, 大米精细 粉 10-20% ;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 24-25% 加入饮用水 ;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30 -150, 得到无气泡、 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940mm, 直径 60mm,。

12、 螺纹高度由 14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8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出条带温度 90-110、 水分质量含量 32-38% ; 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 混合重组与融炼, 同时完成挤丝成型, 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92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3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6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丝温度 控制在 100-115,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 组织致密、 线条匀称, 无空洞和气泡, 挤 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 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

13、化, (三) 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 放置在相对湿度 小于 60% 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 2-3 天, 米线干燥即可。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的绿色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食用菌为木耳、 银耳、 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89368 A 3 1/6 页 4 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食用菌产业总产值仅次于粮、 棉、 油、 果、 菜, 在种植业中居第六位。

14、, 已成为农 业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中国食用菌协会提供的数字表明, 目前我国食用菌年总产量已 超过 2000 万吨, 占全世界总产量的 70% 以上, 总产值已超过 2000 亿元,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食用菌营养丰富, 富含人体所需所有营养元素, 是优质蛋白质、 膳 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其自然属性宜粮宜蔬, 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 调节膳食平衡方面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木耳、 银耳、 滑子蘑, 由于富含蛋白质、 膳食纤维、 木耳多糖、 银耳 多糖、 滑子蘑多糖等功能性成分, 是改善人们身体健康状况、 提高机体抗逆性的优质食物资 源。但是目前食用菌几乎只做为菜肴。

15、食材, 食用方法单一, 消费群体少 ; 限制了食用菌的大 量消费。另外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不符合食材标准的残次品, 绝大多数 未得到充分利用, 造成食用菌资源的极大浪费。 0003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 砻谷、 碾米、 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中含碳水化 合物 75% 左右, 蛋白质 7%-8%, 脂肪 1.3%-1. 8%, 并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 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 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 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 其蛋白质 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 大麦、 小米、 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 消化率也是谷 类中较高的一种。我国是世界水稻。

16、王国, 稻谷产量居世界首位, 近年平均年产 2 亿吨左右, 占世界稻谷产量 30% 以上。但我国稻米深加工技术相对落后, 严重影响了稻米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 对稻 谷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企业寥寥无几, 这与缺乏对稻谷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及高 附加值综合利用的成熟技术有直接关系。 0004 玉米为禾本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 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 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位,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饲料与化工原料。每 100 克玉米含蛋白质 4。

17、.0 克、 脂肪 1.2 克、 碳水 化合物 22.8 克及维生素、 谷胱甘肽、 锌、 硒等。由于玉米食味及加工性能均较差, 当前我国 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化工产品生产原料, 用于口粮及食品工业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 5% 左右。 0005 米线, 作为中华传统美食具有爽口滑嫩、 易于消化等特点, 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 米线是以大米为原料经洗米、 浸泡、 粉碎、 混合、 熟化、 挤丝、 水洗、 酸浸、 干燥等工艺制成, 不 但操作繁琐, 而且原料组分单一, 为高淀粉、 低蛋白、 低膳食纤维营养缺陷型食物。 0006 近几年,“问题奶粉事件” 、“鸡蛋召回风波” 、“瘦肉精中毒事件” 、“毒大米。

18、” 等食品 安全问题的出现, 以及增白剂、 增筋剂等添加剂违规使用或超量添加现象, 使消费者对食品 添加剂望而生畏,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食物能 完全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发挥天然食物资源营养素互补优势, 生产无添加剂的主食 说 明 书 CN 103689368 A 4 2/6 页 5 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添加剂食用菌营养米线及其绿色生产方法, 以改变目前食用菌 只能菜用的单一食用方法, 赋予食用菌产品主食性, 同时充分发挥食用菌、 玉米、 稻米天然 食物资源营养素互补优势, 赋予制品较高的营养价值, 拓宽食用菌应用领域,。

19、 提高食用菌应 用普及性,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0008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步骤 : (一) 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 剪除不可食用部分, 流动水漂洗后, 投入温度为 8-10、 质量浓度为 0.1-0.4%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 浸泡软化处理 4-8h, 流动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800-1000r/min 离心 5-8min 脱水处理, 45-50低 温干燥至水分含量 6-8% (g/100g) , 20-25低温超微粉碎, 得到粒度为 80-100m 的食用菌 精细粉备用 ; (二) 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20、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 100-120m 的玉米精细粉备用,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 除砂石、 磁选处 理纯化后, 精细粉碎为粒度为 100-120m 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 (三) 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 25-40 份, 玉米精粉 100 份混合均匀, 按粉状物总质量的 24-30% 加入饮用水, 搅拌均匀,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 物料熔融温度是160-170, 挤出机螺杆长度900mm-1200mm, 直径65mm, 螺纹高度由12mm 渐变至 3mm, 螺距 60-65mm。

21、, 齿形为上 5mm 下 8mm 的 T 型, 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 用, 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百分比为 3%-10%, 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 干燥、 粉碎, 得到粒度为 100-120m 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 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 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 10-20 份, 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或大米精细粉 100 份, 或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 100 份, 该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 : 玉米精细粉 80-90%, 大米精细 。

22、粉 10-20% ;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 24-25% 加入饮用水 ;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30 -150, 得到无气泡、 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94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4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8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出条带温度 90-110、 水分质量含量 32-38% ; 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 混合重组与融炼, 同时完成挤丝成型, 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920mm, 直径 。

23、60mm, 螺纹高度由 13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6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丝温度 控制在 100-115,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断面有光泽、 组织致密、 线条匀称, 无空洞和气泡, 挤 说 明 书 CN 103689368 A 5 3/6 页 6 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 当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 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 放置在相对湿度 小于 60% 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 2-3 天, 米线干燥即可。 0009 本发明玉米精细粉原料玉米为普通粮用玉米的成熟籽粒 ; 大米精细粉的原料米。

24、为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米 ; 所用食用菌为木耳、 银耳、 滑子蘑的干 燥子实体。 0010 本发明优点是采用特制的食用菌精细粉及玉米精细粉或大米精细粉为原料, 经功 能化重组后制备重组粉, 在进行调配制备含食用菌的米线。功能化重组后物料中不溶性大 分子成分如淀粉、 食用菌纤维、 食用菌多糖发生小分子化降解作用, 并产生交联, 形成立体 空间网络结构。因此, 较未功能化重组处理的混合粉持水性及糊黏度增加。未功能化重组 处理的食用菌玉米或大米的混合粉不具有胶结性, 调制的面团松散, 制作的米线口感粗糙、 发渣。功能化重组后的物料具有良好胶结性, 促进混合料的凝聚, 使米线条。

25、形完整、 组织密 实、 无空洞、 无气泡, 米线复水后具有弹性和韧性。弥补单纯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米线带来的 营养缺陷, 发挥木耳或银耳或滑子蘑的天然营养保健功能, 优化了米线的成分组成, 赋予其 优良的品味。按本发明生产的食用菌营养米线耐煮性好、 无断头、 不糊汤。产品不糊不黏, 口感爽嫩, 具有特殊的风味。 本发明不添加任何增筋剂、 增稠胶质 ; 不采用酸浸工艺, 减少生 成有害中间产物的可能 ; 产品生产中无污染, 无废渣、 废汽及有害物质产生, 实现绿色生产 ; 产品干、 湿状态均具有良好贮存稳定性, 无需酸洗打散, 既具有光泽、 致密的组织状态, 线条 完整, 耐贮藏, 食用方便。本发明。

26、是发挥食用菌食物属性与食品安全的良性结合的典范, 发 挥食用菌主食功能, 改善谷物食品营养功能, 有利于改善居民主食结构, 促进食用菌经济及 谷物经济的良性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食用菌为木耳、 银耳、 滑子蘑的干燥子实体。 0012 实施例 1 (一) 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 剪除不可食用部分, 流动水漂洗后, 投入温度为 8、 质量 浓度为 0.1%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 浸泡软化处理 4h, 流动 饮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800r/min 离心 5min 脱水处理, 45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 6% (g/10。

27、0g) , 20低温超微粉碎, 得到粒度为 80m 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 (二) 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 100m 的玉 米精细粉备用,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 除砂石、 磁选处理纯 化后, 精细粉碎为粒度为 100m 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 (三) 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 25 份, 玉米精粉 100 份混合均匀, 按粉状物总质量的 24% 加 入饮用水, 搅拌均匀,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 物料熔融 温度是 160,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 直。

28、径 65mm, 螺纹高度由 12mm 渐变至 3mm, 螺距 60mm, 说 明 书 CN 103689368 A 6 4/6 页 7 齿形为上 5mm 下 8mm 的 T 型, 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 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 量百分比为 3%, 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 干燥、 粉碎, 得到粒度为 100m 的食用菌与 玉米的重组粉备用, 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 化 ;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 10 份, 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 24% 加入饮用水 ; 搅拌使。

29、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30, 得到无气泡、 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 直 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4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8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出条带温 度 90、 水分质量含量 32% ; 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 同时完 成挤丝成型, 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 挤出机螺杆长度 90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3mm 渐 变至 5mm, 螺距 46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丝温度控制。

30、在 100, 挤出的食用菌米 线断面有光泽、 组织致密、 线条匀称, 无空洞和气泡, 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 当相同粒度 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 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 放置在相对湿度 小于 60% 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 2-3 天, 米线干燥即可。 0013 实施例 2 (一) 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 剪除不可食用部分, 流动水漂洗后, 投入温度为 10、 质量 浓度为 0.4%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 浸泡软化处理 8h, 流动饮 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1000r/mi。

31、n 离心 8min 脱水处理, 50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 8% (g/100g) , 25低温超微粉碎, 得到粒度为 100m 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 (二) 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 120m 的玉 米精细粉备用,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 除砂石、 磁选处理纯 化后, 精细粉碎为粒度为 120m 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 (三) 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 40 份, 玉米精粉 100 份混合均匀, 按粉状物总质量的 30% 加 入饮用水, 搅拌均匀,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

32、功能化处理, 物料熔融 温度是170, 挤出机螺杆长度1200mm, 直径65mm, 螺纹高度由12mm渐变至3mm, 螺距65mm, 齿形为上 5mm 下 8mm 的 T 型, 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 还原糖量以葡萄糖计质量 百分比为 10%, 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 干燥、 粉碎, 得到粒度为 120m 的食用菌与 玉米的重组粉备用, 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 化 ;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 20 份, 说 明 书 CN 103689368 A 7 5/6 页 8 玉米精细粉 100。

33、 份,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 25% 加入饮用水 ;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50, 得到无气泡、 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 挤出机螺杆长度 940mm, 直 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4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8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出条带温 度 110、 水分质量含量 38% ; 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 同时 完成挤丝成型, 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 挤出机螺杆长度 92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3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6。

34、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丝温度控制在 115, 挤出的食用菌 米线断面有光泽、 组织致密、 线条匀称, 无空洞和气泡, 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 当相同粒 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 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 放置在相对湿度 小于 60% 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 2-3 天, 米线干燥即可。 0014 实施例 3 (一) 食用菌精细粉的制备 将干燥食用菌筛选除杂质, 剪除不可食用部分, 流动水漂洗后, 投入温度为 9、 质量 浓度为 0.25% 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溶液用量以没过食用菌为宜, 浸泡软化。

35、处理 6h, 流动饮 用水漂洗至洗涤液呈中性, 900r/min 离心 6.5min 脱水处理, 47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 7% (g/100g) , 22.5低温超微粉碎, 得到粒度为 90m 的食用菌精细粉备用 ; (二) 玉米精细粉及大米精细粉的制备 成熟的黄玉米干燥籽粒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脱皮脱胚粉碎成粒度为 110m 的玉 米精细粉备用, 粳稻磨制的精白米或精白米加工产生的碎大米经除糠、 除砂石、 磁选处理纯 化后, 精细粉碎为粒度为 110m 的大米精细粉备用 ; (三) 功能化与重组 按质量份数取食用菌精粉 32.5 份, 玉米精粉 100 份混合均匀, 按粉状物总质量的 27。

36、% 加入饮用水, 搅拌均匀,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重组功能化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65, 挤出机螺杆长度 1050mm, 直径 65mm, 螺纹高度由 12mm 渐变至 3mm, 螺距 62.5mm, 齿形为上 5mm 下 8mm 的 T 型, 处理后的物料发生适当的糊化作用, 还原糖量以葡萄 糖计质量百分比为 3%-10%, 挤出功能化处理的物料经冷却、 干燥、 粉碎, 得到粒度为 110m 的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备用, 挤出功能化前后物料在相同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 对密度无变化 ;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 按质量份数取上述食用菌与玉米的重组粉 。

37、15 份, 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按混合后粉状物料总质量的 24.5% 加入饮用水 ; 搅拌使粉状混合料完全浸润, 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混合熔融挤出处理, 物料熔 融温度是 140, 得到无气泡、 断面致密的平滑条带状物挤出物, 挤出机螺杆长度 920mm, 直 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4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8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出条带温 度 100、 水分质量含量 35% ; 之后再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一步进行混合重组与融炼, 同时 说 明 书 CN 103689368 A 8 6/6 页 9 完成挤丝成型, 制备食用菌营养米线, 挤。

38、出机螺杆长度 910mm, 直径 60mm, 螺纹高度由 13mm 渐变至 5mm, 螺距 46mm, 齿形为上 7mm 下 8mm 的 T 型, 挤丝温度控制在 107.5, 挤出的食用 菌米线断面有光泽、 组织致密、 线条匀称, 无空洞和气泡, 挤出混合融炼前后的物料, 当相同 粒度及水分含量时, 体积和相对密度无变化, (三) 干燥 挤出的食用菌米线立即趁软剪切成所需长短或缠绕成所需大小线团, 放置在相对湿度 小于 60% 的通风干燥自然环境中 2-3 天, 米线干燥即可。 0015 实施例 4 在实施例 1 中, 将步骤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 100 份。

39、, 改成大 米精细粉 100 份, 其余不变。 0016 实施例 5 在实施例 2 中, 将步骤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改成大 米精细粉 100 份, 其余不变。 0017 实施例 6 在实施例 3 中, 将步骤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改成大 米精细粉 100 份, 其余不变。 0018 实施例 7 在实施例 1 中, 将步骤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改成玉 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 100 份, 其余不变, 所述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的 原料按下列质。

40、量百分比混合 : 玉米精细粉 80%, 大米精细粉 20%。 0019 实施例 8 在实施例 2 中, 将步骤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改成玉 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 100 份, 其余不变, 所述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的 原料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 : 玉米精细粉 90%, 大米精细粉 10%。 0020 实施例 9 在实施例 3 中, 将步骤 (四) 调配、 融炼、 米线制备与成型中的玉米精细粉 100 份, 改成玉 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 100 份, 其余不变, 所述玉米精细粉与大米精细粉混合粉的 原料按下列质量百分比混合 : 玉米精细粉 85%, 大米精细粉 15%。 说 明 书 CN 10368936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