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434A43申请公布日20130731CN103225434ACN103225434A21申请号201310148996622申请日20130425E04H6/1820060171申请人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地址510000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口玄字号塘自编7号铺二层202672发明人吴永明袁泽军钱春寿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代理人高之波邬玥54发明名称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包括多个沿行车路径连续布置在车道下方的停车台、容纳停车台的库体和驱动停车台上下移动的升降设备;停。
2、车台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行车面板和至少一个载车板;库体位于车道下方;停车台升起后,载车板与车道平齐,车辆由车道向前行驶到载车板上或由载车板向前行驶到车道上;停车台下降后,行车面板与车道平齐,行车面板依次排列,行车面板成为车道的一部分供车辆行驶;车辆进出停车台的行驶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沿行车道下方布置车库,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减少了土建基坑工程的成本,而且车辆进出停车库无需调头,不影响车道的通行功能。投资少、工艺简单、运营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2。
3、5434ACN103225434A1/1页21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行车路径连续布置在车道(10)下方的停车台(8)、容纳所述停车台(8)的库体(9)和驱动所述停车台上下移动的升降设备(3);所述停车台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行车面板(81)和至少一个载车板(82);所述库体(9)位于车道(10下方;所述停车台(8)升起后,所述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车辆由车道10向前行驶到载车板82上或由载车板82向前行驶到车道10上;所述停车台(8)下降后,所述行车面板(81)与车道(10)平齐,行车面板(81)依次排列,行车面板(81)成为车道(10)的一部分供车辆行驶;车辆。
4、进出停车台(8)的行驶方向与车道(10)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停车台(8)并排设置在多条车道(10)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装置(1)、控制装置(2);输入装置(1),输入控制所述升降设备(3)工作状态的目标指令;控制装置(2),接收所述目标指令,并根据预存的与目标指令相应的控制策略向所述升降设备(3)发出控制指令;所述升降设备(3),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停车台(8)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卡装置(6),发卡装置。
5、(6)接收所述控制装置(2)的发卡控制指令,输出票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4),显示装置(4)接收所述控制装置(2)的显示控制指令,显示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装置(5),提示装置(5)接收所述控制装置(2)的提示控制指令,提示与用户操作相关的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1)包括读取验证信息的验证装置,将用户验证操作产生的验证信息输出至所述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根据接收的所述验证信息向所述升降设备(3)发出控制指令。权利。
6、要求书CN103225434A1/5页3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系统,特别涉及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背景技术0002地下停车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不占用地上资源,是城市停车场最常见的形式,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般仅作为项目配套或社会公益项目出现。机械立体停车库在投资成本和土地利用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是政府鼓励优先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在地面建设,不可避免对周边商业、居住环境和交通造成影响,此外由于设备机械和电路复杂带来的稳定性差、泊车时间过长等缺陷也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用传统方式布置的立体停车场需考虑车辆掉头进出的通道,土地利用率较低。当停车场规模较大时。
7、,土建基坑工程的成本高,报建难度大,投资可行性不确定。受上述原因限制,机械立体停车场在大中型停车场和城市密集建成区内难以产生明显的效益。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000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包括多个沿行车路径连续布置在车道下方的停车台、容纳停车台的库体和驱动停车台上下移动的升降设备;停车台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行车面板和至少一个载车板;库体位于车道下方;停车台升起后,载车板与车道平齐,车辆由车道向前行驶到载车板上或由载车板向前行驶到车道上;停车台下降后,行车面板与车道平齐,行车。
8、面板依次排列,行车面板成为车道的一部分供车辆行驶;车辆进出停车台的行驶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0005本发明集地下车库和立体停车技术的优点,开发一种在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减少了土建基坑工程的成本,而且车辆进出停车库无需调头,不影响车道的通行功能。投资少、工艺简单、运营可靠。将地下车库和立体停车有机结合,针对性地解决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报建难、运营成本高、泊车等待时间长等问题,为解决城市停车难多提供了一个选择。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停车台并排设置在多条车道下方。由此,车库可以具有更大规模的效益。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输入装置、控制装置;输入装置,输入控制。
9、升降设备工作状态的目标指令;控制装置,接收目标指令,并根据预存的与目标指令相应的控制策略向升降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升降设备,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驱动停车台上下移动。由此,具有自助控制停车台的效果,节省车库管理的人力成本。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还可以包括发卡装置,发卡装置接收控制装置的发卡控制指令,输出票卡。由此,便于给用户提供存车凭证。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说明书CN103225434A2/5页4装置接收控制装置的显示控制指令,显示信息。由此,便于管理员掌握停车场的停车状况。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沿行车。
10、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还可以包括提示装置,提示装置接收控制装置的提示控制指令,提示与用户操作相关的信息。由此,提示用户相关操作,便于用户快速、准确操作。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读取验证信息的验证装置,将用户验证操作产生的验证信息输出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验证信息向升降设备发出控制指令。由此,便于用户操作,便于系统进行会员式管理。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0014图3为图1所示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结构的电连接示意图。0015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
11、置的立体车库的外部俯视示意图。0016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流程示意图。0017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8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9图8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保护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0021图1、图2和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结构。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包括六个沿行。
12、车路径连续布置在车道下方的停车台8、容纳停车台8的库体9和驱动停车台8上下移动的升降设备3。停车台8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行车面板81和三个载车板82。库体9位于车道10下方。停车台8升起后,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车辆可以由车道10向前行驶到载车板82上或由载车板82向前行驶到车道10上。停车台8下降后,行车面板81与车道10平齐,行车面板81依次排列,行车面板81成为车道10的一部分供车辆行驶。车辆进出停车台8的行驶方向与车道10方向一致。载车板8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或多个。0023库体9按行车路径布置于车道下方,六个库体9连续布置时,行车面板81相连,形成连贯的车道10。0024。
13、泊车时,车辆按行车路径驶至拟停入的停车台8前,停车台8上升至空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车辆驶入,此时后方车辆暂停通行;人员下车后停车台8降下,行车面板81两端与车道10平齐,车道10恢复正常行车功能。0025取车时,车道10暂停通行,停车台8上升至车辆所在的载车板82与两端车道10平齐,驾驶车辆向前行驶出载车板82,停车台8下降至行车面板81两端与车道10平齐,车辆沿车道10路径驶离,车道10恢复正常行车功能。说明书CN103225434A3/5页5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立体车库还包括输入装置1、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4、提示装置5和发卡装置6。输入装置1包括按键11和验证装置12。控制装。
14、置2包括车位分配模块21。0027输入装置1,输入控制升降设备3工作状态的目标指令。0028按键11,供用户输入存车操作信息。0029验证装置12,读取验证信息,将用户验证操作产生的验证信息输出至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根据接收的验证信息向升降设备3发出控制指令。0030控制装置2,接收目标指令,并根据预存的与目标指令相应的控制策略向升降设备3发出控制指令。0031车位分配模块21,根据存车情况分配车位。0032升降设备3,接收控制指令,驱动停车台8上下移动。0033显示装置4,接收控制装置2的显示控制指令,显示相关的信息。0034提示装置5,接收控制装置2的提示控制指令,提示与用户操作相关的信。
15、息。0035发卡装置6,接收控制装置2的发卡控制指令,输出票卡。0036停车台8包括载车板82和行车面板81。0037停车台8升起后,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车辆可直接由车道驶到载车板上或由载车板驶到车道上;停车台8下降后,行车面板81的上表面与车道10平齐,行车面板81成为车道10的一部分供车辆行驶;车辆进出停车台8的行驶方向与车道10方向一致。0038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停车台8有三层载车板82,可以停放三辆汽车。停车台8升起后,需要停放车辆的一层的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车辆可沿车道10驶入停车台8内,停放在载车板82上。停车台8下降后,行车面板81与车道10平齐,行车面板81的上。
16、表面可以作为车道10的一部分供车辆行驶。0039载车板82的两端无遮挡,车辆可以从一端驶入,从另一端驶出,无需掉头。0040每一个停车台8单独配备一套升降设备3,可以形成一个车库模块。车库模块构件均可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安装工程简化为基坑开挖、整平、车库模块吊装、车库模块整合、抗浮锚定和后期的设备线路铺设等,工序简单,现场工作量较传统方式大幅减少。0041本系统实现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以地下三层布置计算,由于地下空间全部用作车位,单个车位占地面积6平方米,该指标是地面平面停车场的20,是5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的60。0042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2分别与输入装置1、升降设备3、显示装置4、提示。
17、装置5和发卡装置6连接。输入装置1包括按键11和验证装置12。控制装置2包括车位分配模块21。0043用户按下按键11表示要存车,代表的控制策略是发卡装置6输出记录用户存车信息的票卡,升降设备3驱动停车台8升起至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显示装置4显示停车台8的位置,提示装置5提示用户将车驶入停车台8。用户停车后回到停车场出口处刷票卡,升降设备3驱动停车台8下降至行车面板81与车道10平齐。0044当用户将记录存车信息的票卡置于验证装置12的验证区域表示要取车,代表的控制策略是升降设备3驱动停车台8升起至载车板82与车道10平齐,显示装置4显示停车台8的位置,提示装置5提示用户进入停车台8将车。
18、辆驶出。用户至停车场出口处刷票说明书CN103225434A4/5页6卡,升降设备3驱动停车台8下降至行车面板81与车道10平齐。0045车位分配模块21,根据存车情况分配车位。0046在设置车位较多的停车场,有多条连续布置车道10时,控制装置2中还可以设置车位分配模块21,自动根据车辆存储情况分配车位。当一条车道10有车辆正在停放或取车中,系统可分配后续车辆进入其他空闲车道10。0047单条车道10或车流不大的多条车道10布置时,可采用人工操作,前车在停放中,后车等待前车停放或取车完毕方可驶入。0048升降设备3可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轮带动传动带移动的形式,停车台8与传动带固定连接,停车台8随。
19、传动带的移动上下移动。0049显示装置4可以是液晶显示屏。0050提示装置5可以是扬声器或显示器。00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1和显示装置4还可以是触摸显示屏。0052控制装置2可以是工控机、CPU或单片机等。0053验证装置12可以是条形码扫描仪、二维码扫描仪、身份证扫描仪、RFID读卡器等。0054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俯视状态。0055该停车场为一个位于主干道旁边的露天停车场。一百个停车台8按照十行十列设置在十条车道10下方。以三层共300车位的停车场建设为例,测算现场工期可控制在90天内,较传统方式工期缩短50以上,建设对周边的影响可控。
20、。对于露天停车场改造项目,可实现分段开挖、分段安装、分段回填、分段投入使用,对停车场正常运营影响降低到最小。可根据场地大小决定需要安装多少个车库模块,而且不必进行地坑土建施工,基坑开挖整平后可直接进行设备安装,适应停车场的非永久建设性质。车库模块可重复使用,如果该地块需要作为其它用途,可将车库模块拆除,再安装在其它停车场中。0056用户存车时,车辆从入口15进入停车场,驶入停车台8;用户取车时,车辆从出口16驶出停车场,无需掉头。0057在一些车流量不大的小区道路、单位企业内部通道等原本不适宜作为停车场的地方,采用该技术,可沿通道行车方向直接在车道下方布置停车模块,车辆进出时,后方车辆等候,车。
21、辆停放完毕,继续作为通道用途。0058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沿行车道下方布置的立体车库的工作流程。0059在步骤101中,升降设备3、显示装置4、提示装置5和发卡装置6处于默认状态。默认状态是指升降设备3、显示装置4、提示装置5和发卡装置6的实时工作状态。0060在步骤102中,在输入装置1输入控制升降设备3的工作状态的目标指令。0061在步骤103中,控制装置2对接收到的、由输入装置1输出的控制主升降设备3的工作状态的目标指令进行识别。控制装置2预存有与目标指令相应的控制策略。如果控制装置2接收到的、由输入装置1输出的目标指令与预存的目标指令相符合,则在步骤104,控制装置3。
22、根据预存的与目标指令相应的控制策略分别对升降设备3、显示装置4、提示装置5和发卡装置6发出控制指令。在步骤105,升降设备3、显示装置4、提示装置5和发卡装置6执行控制指令,改变工作状态。如果控制装置2接收到的、由输入装置1输出的目标指说明书CN103225434A5/5页7令与预存的目标指令不符合,则回到步骤101,升降设备3、显示装置4、提示装置5和发卡装置6继续处于默认状态。0062下面为三个地下停车库的实例0063图6为在通道下设置本立体车库。0064某住宅区消防通道,宽4M,长28M。采用本发明技术在通道下方建设单排2层地下停车台8,地坑深4M,宽度为3M,可新增车位10个。改造利用。
23、现有条件,不占用土地,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改变,不受规划报建制约,不影响消防。该方案对机关团体增加车位同样有明显效果。0065图7为在路边地下设置本立体车库。0066对符合要求的道路,可通过路内收费停车解决中心区停车问题。图7为采用该发明技术,在已经规划的路面泊车位下方布置2层地下停车台8,地坑深4M,泊车采用直进直出,单个车位较原长度减少10以上,原10个车位可增至22个。改造后,停车不再占用路面,车辆进出库不影响相外侧道正常行车,道路通行能力加强,交通安全和经济收益明显提高。0067图8为在露天停车场下设置本立体车库。0068市区露天公共停车场,单个车位按63M,停放区域长30M,宽18M,原。
24、设计20个车位。图8为采用本发明技术布置车道6条,每车道布置车位5个,地下停车台8设三层载车板82,地坑深6M,地面铺设镂空砖植草绿化。改造后车位达90个,是原来的45倍,且不增加土地,不影响周边景观和环境,工程投资可行性明显增大。0069在一个实施例中,库体9的结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单个库体9的空间构成为矩形箱体,用于安装停车台8和升降设备3,以及承受荷载。库体9的结构需根据车辆尺寸、场地地质、车道10的数量和周边环境综合进行设计,通过开挖和工程措施布置于地面以下,顶面有结构圈梁用于承受上部车道荷载。多个库体9结构应按照拟定的行车路径布置于地面以下,除有障碍物需断开外,应连续布置,顶面平齐,作。
25、为行车面板81的支承。行车面板81是车道的组成部分,位于库体9顶部,与停车台8一体,随停车台8同步升降,强度满足行车荷载,停车台8下降后,行车面板81四边坐落于库体9顶部圈梁结构,底部与圈梁顶面吻合,库体9连续布置时,相邻的行车面板81相接,相邻顶面平齐。007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方法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225434A1/6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25434A2/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3225434A3/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3225434A104/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3225434A115/6页12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225434A126/6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3225434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