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15539.5 (22)申请日 2017.03.29 (73)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 云南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孔令富 邓君明 毕保良 胡青 吴志蕾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53 代理人 李中强 (51)Int.Cl. A01K 63/00(2017.01) A01K 63/04(2006.01) A01K 6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
2、鱼养殖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 殖桶, 包括养殖桶体、 进水管和加热装置, 所述进 水管固定安装在养殖桶体的侧边, 所述养殖桶体 内对应进水管的侧边通过过滤网设置有过滤池, 所述养殖桶体底部设置有倾斜块, 所述倾斜块的 末端设置在过滤池与养殖桶体的底部, 所述养殖 桶体对应倾斜块的末端设置有清理口, 所述养殖 桶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 出端与加热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 置的输出端通过加热盘与养殖桶体的底部接触 设置。 该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结构简单, 造 价低, 温控效果好, 便于清理, 有效降低虹鳟鱼养 殖的难度, 提高虹鳟。
3、鱼的生存几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612033 U 2017.11.07 CN 206612033 U 1.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包括养殖桶体 (1) 、 进水管 (2) 和加热装置 (3) ,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 (2) 固定安装在养殖桶体 (1) 的侧边, 所述养殖桶体 (1) 内对应进水管 (2) 的侧边通过过滤网 (11) 设置有过滤池 (12) , 所述养殖桶体 (1) 底部设置有倾斜块 (13) , 所述倾斜块 (13) 的末端设置在过滤池 (12) 与养殖桶体 (1) 的底部, 所述养殖桶体 (1) 对应倾 斜块 (13) 的末端设。
4、置有清理口 (14) , 所述养殖桶体 (1) 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1) , 所述温度 传感器 (31) 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 (3)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 (3) 的输出端通过加 热盘 (32) 与养殖桶体 (1) 的底部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桶体 (1) 对应进水管 (2) 的侧边设置有排水管 (21) , 所述排水管 (21) 位于养殖桶体 (1) 距顶部的 10c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口 (14) 对应倾斜块 (13) 设置有集污板 (141) 。
5、, 所述集污板 (141) 的长度为1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污板 (141) 通过清理口 (14) 设置有处理槽 (15) , 所述处理槽 (15) 设置在养殖桶体 (1) 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 (3) 为电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盘 (32) 内设置有电热丝 (33) , 所述电热丝 (33) 呈盘旋状设置在加热盘 (32) 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12033 U。
6、 2 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背景技术 0002 虹鳟鱼养殖, 要求水流通畅, 水温在7-20度之间, 而且养殖虹鳟鱼的养殖地点要管 理方便, 并便于对虹鳟鱼的捕。 通常虹鳟鱼的养殖场地选择上在室外养殖, 户外养殖增加管 理者清理其养殖地点的难度, 不便于清理养殖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易于清理的 虹鳟鱼养殖桶。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包括养殖桶体、 进水管。
7、和加热装置, 所述进水管固 定安装在养殖桶体的侧边, 所述养殖桶体内对应进水管的侧边通过过滤网设置有过滤池, 所述养殖桶体底部设置有倾斜块, 所述倾斜块的末端设置在过滤池与养殖桶体的底部, 所 述养殖桶体对应倾斜块的末端设置有清理口, 所述养殖桶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 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加热盘与养 殖桶体的底部接触设置。 0006 优选地, 所述养殖桶体对应进水管的侧边设置有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位于养殖桶 体距顶部的10cm处。 在养殖桶体内水超过排水管时, 排水管将超出的水排出, 避免养殖桶体 内注入水过多。 0007 优选地, 所。
8、述清理口对应倾斜块设置有集污板, 所述集污板的长度为10-20cm。 通 过集污板将过滤池和养殖桶体内的杂质收集, 便于对杂质统一清理。 0008 优选地, 所述集污板通过清理口设置有处理槽, 所述处理槽设置在养殖桶体的外 部。 在需要对清理口处的杂质清理时, 通过处理槽将清理口打开至集污板可以抽出的角度, 将集污板取出清理后, 再次塞入, 便于对养殖桶体内的杂质收集清理。 0009 优选地,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 可以随时为养殖桶体内的水加热处理, 为虹鳟 鱼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养殖场地。 0010 优选地, 所述加热盘内设置有电热丝, 所述电热丝呈盘旋状设置在加热盘内。 通过 电热丝均匀。
9、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对养殖桶体底部加热, 使养殖桶体内的水温均衡。 0011 本实用新型中, 将水通过进水管注入过滤池内, 通过过滤板将水过滤后排入养殖 桶体内, 养殖桶体内虹鳟鱼制造出的杂质随着水波的波动, 落入养殖桶体底部, 并通过养殖 桶体底部的倾斜块下落至过滤池与养殖桶体底部的清理口处, 集污板对杂质进行收集, 在 需要对清理口处的杂质清理时, 通过处理槽将清理口打开至集污板可以抽出的角度, 将集 污板取出清理后, 再次塞入, 便于对养殖桶体内的杂质收集清理。 该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 桶, 结构简单, 造价低, 温控效果好, 便于清理, 有效降低虹鳟鱼养殖的难度, 提高虹鳟鱼的 说 明。
10、 书 1/2 页 3 CN 206612033 U 3 生存几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的俯视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的加热盘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养殖桶体; 11过滤板; 12过滤池; 13倾斜块; 14清理口; 141集污板; 15处理 槽; 2进水管; 21排水管; 3加热装置; 31温度传感器; 32加热盘; 33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11、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7 参照图1-3, 一种易于清理的虹鳟鱼养殖桶, 包括养殖桶体1、 进水管2和加热装置 3, 所述进水管2固定安装在养殖桶体1的侧边, 所述养殖桶体1内对应进水管2的侧边通过过 滤网11设置有过滤池12, 所述养殖桶体1对应进水管2的侧边设置有排水管21, 所述排水管 21位于养殖桶体1距顶部的10cm处。 在养殖桶体1内水超过排水管21时, 排水管21将超出的 水排出, 避免养殖桶体1内注入水过多。 所述养殖桶体1底部设置有倾斜块13, 所述倾斜块13 的末端设置在过滤池12与养殖。
12、桶体1的底部, 所述养殖桶体1对应倾斜块13的末端设置有清 理口14, 所述清理口14对应倾斜块14设置有集污板141, 所述集污板141的长度为10-20cm。 通过集污板141将过滤池12和养殖桶体1内的杂质收集, 便于对杂质统一清理。 所述集污板 141通过清理口14设置有处理槽15, 所述处理槽15设置在养殖桶体1的外部。 在需要对清理 口14处的杂质清理时, 通过处理槽15将清理口14打开至集污板141可以抽出的角度, 将集污 板141取出清理后, 再次塞入, 便于对养殖桶体1内的杂质收集清理。 所述养殖桶体1内设置 有温度传感器31, 所述温度传感器31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3的输入端。
13、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 置3的输出端通过加热盘32与养殖桶体1的底部接触设置。 所述加热装置3为电加热器。 可以 随时为养殖桶体1内的水加热处理, 为虹鳟鱼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养殖场地。 所述加热盘32 内设置有电热丝33, 所述电热丝33呈盘旋状设置在加热盘32内。 通过电热丝33均匀将加热 装置3产生的热量对养殖桶体1底部加热, 使养殖桶体1内的水温均衡。 0018 本实用新型中, 将水通过进水管2注入过滤池12内, 通过过滤板11将水过滤后排入 养殖桶体1内, 养殖桶体1内虹鳟鱼制造出的杂质随着水波的波动, 落入养殖桶体1底部, 并 通过养殖桶体1底部的倾斜块13下落至过滤池12与养殖桶体。
14、1底部的清理口14处, 集污板 141对杂质进行收集, 在需要对清理口141处的杂质清理时, 通过处理槽15将清理口14打开 至集污板141可以抽出的角度, 将集污板141取出清理后, 再次塞入, 便于对养殖桶体1内的 杂质收集清理。 001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612033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612033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61203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