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55806A43申请公布日20130821CN103255806ACN103255806A21申请号201310209852722申请日20130530E03B7/04200601E03B7/07200601E03B11/0220060171申请人广西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皇马工业园四区72发明人翁佳丽于兆河74专利代理机构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代理人苏家达54发明名称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池、多个单元供水系统、集中分水管和一台备用泵,每个单元供水系统包。
2、括连接在所述循环水池出水口和反应釜入水口之间的支入水管、连接在反应釜出水口和循环水池入水口之间的支回水管、及设在支入水管上的主用泵,所述集中分水管与各支入水管近主用泵出水口的一端连接、将各支入水管连通;所述备用泵入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与集中分水管连接。本发明利用集中分水管将各单元供水系统输送的水溶液贯通起来,按照各生产车间的需求进行供水,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另外,整个供水系统只需要配置一台备用泵即可,减少了设备资金的投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558。
3、06ACN103255806A1/1页21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池(1)和多个单元供水系统,每个单元供水系统包括连接在所述循环水池(1)出水口和反应釜(11)入水口之间的支入水管2、连接在反应釜(11)出水口和循环水池(1)入水口之间的支回水管3、及设在支入水管2上的主用泵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中分水管5和一台备用泵6,所述集中分水管5与各支入水管2近主用泵4出水口的一端连接、将各支入水管2连通;所述备用泵6入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1)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与集中分水管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集中分水管5连接两支入水管2的管段上设有可按各单元供水系。
4、统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的联通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分水管5近备用泵6出水口处设有可按各单元供水系统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的联通阀(7)。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1)入水口开设在其顶部,其出水口开设在其中下部。权利要求书CN103255806A1/2页3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间供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背景技术0002如图1所示,在车间生产中,按其性能不同和生产场地的具体使用等关系分为不同生产车间,每个生产车间配置一条生产线,图1为A、B、C三条生产线。
5、。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要求,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供水冷却,如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车间,由于化工反应对温度要求严格,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处理,方法是通过给水系统进行循环冷却,在每条生产线上需要配置一条独立的给水系统,每个独立的供水系统包括连接在循环水池出水口和反应釜入水口之间的支入水管、连接在反应釜出水口和循环水池入水口之间的支回水管、并联在支入水管上的主用泵和备用泵,每个独立的给水系统,需配备一台备用泵,以防止水泵不能工作时,备用泵可以接替主用泵的工作,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图1中,B和C生产线的反应釜及支回水管未画出。在生产过程中,不管单个生产车间产能是否全开,只要生产运行,其该生产车间供水。
6、系统的泵必须满负荷工作。这样的设计,不仅需要配置多台备用泵,增加了设备资金,而且泵时刻满负荷工作,能源耗费严重。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能耗、降低设备投入的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池和多个单元供水系统,每个单元供水系统包括连接在所述循环水池出水口和反应釜入水口之间的支入水管、连接在反应釜出水口和循环水池入水口之间的支回水管、及设在支入水管上的主用泵,还包括集中分水管和一台备用泵,所述集中分水管与各支入水管近主用泵出水口的一端连接、将各支入水管连通;所述备用泵入水口与所述循。
7、环水池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与集中分水管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集中分水管,将各主用泵输送的水溶液贯通起来,哪个单元供水系统需要(也即生产车间),就输送到哪个,只要在两个生产车间产能不是全开状态下,其中一个生产车间的单元供水系统的水泵可不工作,而是经过集中分水管调用另外一个生产车间的单元供水系统输送的水溶液,这样可节约能源;另外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每个单元供水系统配置一台备用泵的方案,而是整个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只配置一台备用泵,通过集中分水管的作用,在无论哪台主用泵坏了,都可以通过备用泵输送水溶液。0006为了可以更好按需所求分配集中分水管输送向各支入水管的水流量,在集中分水管连接两支入水管的管段上设。
8、有可按各单元供水系统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的联通阀。0007上述方案所述集中分水管近备用泵出水口处设有可按各单元供水系统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的联通阀。0008上述方案所述循环水池入水口开设在其顶部,其出水口开设在其中下部。说明书CN103255806A2/2页4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集中分水管将各单元供水系统输送的水溶液贯通起来,按照各生产车间的需求进行供水,在生产车间非全开工作状态下,可关闭其中某台或某几台主用泵的工作,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另外,整个供水系统只需要配置一台备用泵即可,减少了设备资金的投入。附图说明0010图1为现有车间循环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发明的车间集。
9、中循环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标号为1、循环水池;2、支入水管;3、支回水管;4、主用泵;5、集中分水管;6、备用泵;7、联通阀;8、总入水管;9、总回水管;10、开关阀门;11、反应釜。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发明一种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循环水池1、3个单元供水系统(也即3条生产线,图2中,B和C生产线的反应釜11及支回水管3未画出。)、集中分水管5和一台备用泵6,每个单元供水系统包括连接在所述循环水池1出水口和反应釜11入水口之间的支入水管2、连接在反应釜11出水口和循环水池1入水口之间的支回水管3、及设在支入水管2上的主用泵4,所述集中分水管5与各支入水管2近主。
10、用泵4出水口的一端连接、将各支入水管2连通,连接主用泵4和集中分水管5之间的支入水管2上还设置有开关阀门10;所述备用泵6入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1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与集中分水管5连接。每条支入水管2接入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包括至少一台反应釜11,图2所示为每条生产线设置了一台反应釜11。0014车间集中循环供水系统还包括总入水管8和总回水管9,该总入水管8入水口与循环水池1出水口连接,各支入水管2入水口与总入水管8连接,形成各主用泵4并联的状态,且备用泵6也通过水管与总入水管8连接,各主用泵4、所述备用泵6呈并列连接;所述总回水管9出水口与循环水池1入水口连接,各支回水管3出水口与总回水管9。
11、连接。0015为了可以更好按需所求分配集中分水管5输送向各支入水管2的水流量,在集中分水管5连接两支入水管2的管段上设有可按各单元供水系统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的联通阀7,也即所述的联通阀7可按各生产线(或称生产车间)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所述集中分水管5近备用泵6出水口处设有可按各单元供水系统需求量分配水流通量的联通阀7。0016所述循环水池1入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开设在循环水池1的任意位置,为了可以使出水口处的水溶液温度最低,且根据温度高的水向上浮动的原理,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池1入水口开设在其顶部,其出水口开设在其中下部。说明书CN103255806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255806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558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