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及其结构简化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及其结构简化方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52359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8CN103452359ACN103452359A21申请号201310413944722申请日20130903201310049898720130109CNE04H6/18200601E01C1/0420060171申请人梁嘉麟地址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72发明人梁嘉麟54发明名称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及其结构简化方案57摘要一种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它包括设置在由行车道路4交叉路口上空且由来自于地面车道分界线K位置的支撑结构3。
2、所支持的由至少一层停车坪2架空层形成的立体车库以及在该立体车库顶部设置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而且,该停车坪2与该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的覆盖面还延展到该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部分;由一对引导车道1B控制车辆进出。本发明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远小于一般在行车道路4上通过车辆停车上下乘客的公交车站,本发明的设置不会有悖于“不应该有进、出口设置在主干道旁的停车库”的国家规定,因为车辆在本发明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顺畅往返,不会让车辆必须转弯行驶,而此时转弯行驶必然会影响道路交通。66本国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
3、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52359ACN103452359A1/1页21一种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它包括设置在由行车道路4交叉路口上空且由来自于地面车道分界线K位置的支撑结构3所支持的由至少一层停车坪2架空层形成的立体车库以及在该立体车库顶部设置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而且,该停车坪2与该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的覆盖面还延展到该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部分;所述的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部分包括构成该交叉路口的单条行车道路4部分的上空或/和与该行车道路4边侧相邻的人行道5部分的上空;所述的停车坪2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连接采用了其倾斜度在20度至4。
4、0度的一对引导车道1B;所述的一对引导车道1B上分别设置了是否允许车辆由行车道路4进入停车坪2与由停车坪2驶离至行车道路4的红绿灯指挥系统;所述的停车坪2与引导车道1B是由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铺设的;所述的停车坪2上停泊的车辆是由司机驾车到位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所述的停车坪2,它与人行道5是通过人行梯P连接而兼顾形成人行天桥结构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所述的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中的整体建筑结构是采用钢构建筑形式来实现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行车。
5、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的结构简化方案之一停车坪2与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在设置的空中结构中不包括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以外部位所对应的上空结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的结构简化方案之二停车坪2与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在设置的空中结构不包括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结构部分,并且,在结构上仅仅保留设置了含有停车坪2的立体车库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的结构简化方案之三停车坪2与楼房或/和场地平台W在设置的空中结构不包括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结构。
6、部分,并且,在结构上仅仅保留设置了含有单层停车坪2的立体车库部分,而且,该单层停车坪2只有与行车道路4中心线连接的单个引导车道1B为车辆的进与出服务。权利要求书CN103452359A1/4页3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及其结构简化方案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道路上空设置的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了设置在高架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及其结构简化方案。背景技术0002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现的廉价的立体车库,对。
7、于缓解上述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0003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车辆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0004目前,城市中的繁华地域的楼房用地几乎等于零,另一方面,一个城市中的重要配置,例如希望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一般楼层的要求很高并配备有足够的停车位,或者由于发展需要而必须续。
8、建的重要的政府办公中心与商务及会展中心,或者为人们可以提供集会的中小型公共场所露天体育运动场地或露天娱乐游艺场地,等等,已经难以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找到宝贵的地皮了。0005如果,就在上述城区现有的条件下,挤出能够满足一个城市上述特殊要求的宝贵地皮,那就太理想了。否则,就要到偏远的不理想地区建造上述与整个城区非常不匹配的高标准的标志性建筑物,或者重要的政府办公中心与商务及会展中心,以及可以兼顾用于中、小型集会的体育运动场地,露天娱乐游艺场地,等等。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之目的0007就是通过妥善地挤出城市繁华地域的地皮,以实现上述“太理想”的问题。0008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00。
9、09本发明包括设置在由行车道路交叉路口上空且由来自于地面车道分界线位置的支撑结构所支持的由至少一层停车坪架空层形成的立体车库以及在该立体车库顶部设置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而且,该停车坪与该楼房或/和场地平台的覆盖面还延展到该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部分;0010所述的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部分包括构成该交叉路口的单条行车道路部分的上空或/和与该行车道路边侧相邻的人行道部分的上空;0011所述的停车坪与行车道路之间的连接采用了其倾斜度在20度至40度的一对引导车道;说明书CN103452359A2/4页40012所述的一对引导车道上分别设置了是否允许车辆由行车道路进入停车坪与由停车坪驶离至行车。
10、道路的红绿灯指挥系统;0013所述的停车坪和引导车道是由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铺设的。0014所述的停车坪上停泊的车辆是由司机驾车到位的。0015所述的停车坪与人行道是通过人行梯连接而兼顾形成人行天桥结构的。0016所述的整体建筑结构是采用钢构建筑形式来实现的。0017本发明的结构简化方案之一0018停车坪与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在设置的空中结构中不包括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以外部位所对应的上空结构部分位置。0019本发明的结构简化方案之二0020停车坪与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在设置的空中结构不包括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以外部位所对应的上空结构部分位置,并且,在结构上仅仅保留设置了含有停车坪的立体车库部分。
11、。0021本发明的结构简化方案之三0022停车坪与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在设置的空中结构不包括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结构部分,并且,在结构上仅仅保留设置了含有单层停车坪的立体车库部分,而且,该单层停车坪只有与行车道路中心线连接的单个引导车道为车辆的进与出服务。0023本发明的最大特点0024一、由于本发明充分地利用了行车道路上空闲置的无限空间来解决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多的有限生存空间的问题,尤其是让本发明设置在以道路交叉路口或以该交叉路口为基础又沿着道路向外拓展的位置上空后者稍许拓展一点即可增加不少道路上空的使用面积,这就为尤其可以解决最关键的城市繁华区域人们停车难与建设用地紧张的辣手。
12、问题创造了条件。若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诸多相关设施车库以及楼房等具有在其四个正方向上景观无阻挡的有利条件,或反而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十字路口造成新的城市景观。0025二、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一对让车辆能够连续限速进、出本发明车库直达停车坪中停车位的倾斜引导车道,这就为本发明修建“性价比”极高以及采用一对引导车道足够了涉及影响行车道路交通的程度极小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进、出车辆在行车道路上排队等待,均创造了条件。0026三、由于本发明在行车道路上的进、出口处是与行车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的,车辆无须由于进出本发明在地面行车道路上等候行驶,这就不会为有悖于“不应该有进出口设置在主干道旁的停车库”的国家。
13、规定创造了条件;因为本发明与行车道路之间的顺畅往返不存在让车辆必须转弯行驶影响道路交通的程度很大或/和等侯行驶影响道路交通的问题。若认定本发明对道路交通有影响,那么,该影响交通的程度比起主干道上的众多公交停车站需要停车上、下乘客以及车辆排队等候进站来说,会小许多。0027四、由于本发明可以采用钢构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建造,这就为本发明的快速建设与方便拆卸如果以后发现在某一位置有所不妥即可将其方便地位移创造了条件。可以考虑采用必须进行“烧红锻打成型”现场施工的现有铆钉的换代产品可在高空或水下现场施工的并非“防松”概念的“螺栓型铆钉”专利技术ZL2009101558705。说明书CN103452359。
14、A3/4页50028五、由于本发明的实施成本极低,又因为无需占用宝贵的城市地皮,尤其是不需要通过地面房屋拆迁或/和地下管线迁移来解决在城市繁华区域建造高架道路上空立体车库的问题,这就为本发明成为解决“停车难”最高“性价比”的车库工程创造了条件。若建成相同停车位的成本,本发明的总成成本可以是现有技术的1/10甚至1/100;越是成熟的大城市实施本发明,则其“性价比”就越是高可省略上述昂贵的拆迁费用。附图说明0029图1示意了设置在以十字路口路段为基础的上空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断面结构。0030图2是图1的俯视图,重点示意了由一对进、出引导车道连接停车坪与行车道路两者的平面分布概况。0031图3。
15、是在图2的基础上示意了本发明简化之后形成的很实用的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纯立体车库部分的平面概况。00321B引导车道20至30度美国与新西兰等国有该坡度的道路;2按照常规布局设计的由硬质路面与停车位形成的停车坪底层停车坪离开地面行车道路的高度等于或大于7米;3定位在地面车道分界线位置的支撑结构;4行车道路;5人行道;K车道分界线;P人行梯;W楼房例如用于办公与住宅或/和场地平台例如用于露天运动与游乐场所。具体实施方式0033本发明的关键要素是设置在行车道路4上空的停车坪2至少一层以及不影响地面行车道路4交通的该行车道路4与停车坪2之间的用于作为控制本发明进、出口的一对倾斜限速引导车道1B该一对。
16、的数量足够了的连接关系。0034由图1与图2示意了构成本发明中可以设置在以70米见方为基础的十字路口上空,由停车坪2构成的立体车库,该停车坪2的底层与行车道路4是通过设置在十字路口一端的一对引导车道1B来连接,整个停车坪2与楼房例如用于办公与住宅或/和场地平台W从不设置引导车道1B的另外的三个行车道路4的方向离心拓展延伸10米至20米距离,其中的二个直角行车道路4的方向上还根据需要,向该两条行车道路4的单侧各增加了5米且相连接的空中拓展延伸部分,上述的5米加宽部分正好位于人行道5局部的上空。该平面设计布局是根据整个工程结构与造型的需要而设定的;然而,客观上无疑增加了整个工程在以上述的70米见方。
17、为基础的十字路口的上空为城市增加了可利用的空间。0035图3示意了本发明在整体结构上的最简单的一种简化形式的结构,即仅仅作为立体车库使用的单功能的实施例它省略了本发明原先延展的交叉路口例如十字路口以外所对应的上空结构部分,并且,在结构上仅仅保留设置了含有停车坪2的立体车库部分的这个实施例。0036若图3以及图2含图1辅助示意的实施例采用了多层停车坪2,其两层次之间一般应该采用电梯载车上下为妥,因为电梯装置占用的水平面积较小;当然,也可以采用螺旋形引导车道1B进行多层停车坪2之间的连接。说明书CN103452359A4/4页60037若在图3的基础上,为了适应于小型马路的需求老城区小型马路很多,。
18、将将停车坪2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连接的引导车道1B改为一个时0038通过位于该行车道路4中心线设置单个引导车道1B与停车坪2连接,车辆必须从行车道路4中心线两侧进出该引导车道1B,当车辆往返该单个引导车道1B时,必将受控于红绿灯信号的指令行事,就如早先利用单轨让火车往返行驶一样。0039该方案实施例的停车坪2采用单层,例如在十字路口上空的停车坪2为20米见方;在单条行车道路4上空的停车坪2的宽为14米,长为40米;该小型单层停车坪2离开地面高度为7米不必取其数值过高;而该小型单层停车坪2对着地面行车道路4中心线的引导车道1B的宽度为3米。0040司机驾驶车辆泊车后,车内的司机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常规。
19、途径上下或进出立体出库,例如利用步行梯或/和专用的载人电梯。0041整个本发明立体车库可以由容易拆装的钢构建筑结构来建造现在可以按需设置以后也可以按需拆除;显然,立体车库的停车坪2与引导车道1B应该铺设可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例如,地面由水泥或木料来铺设。0042由于本发明是为了泊车在行车道路4的上空,其所有实施例中的停车坪2的适当位置例如停车坪2的角落位置,均可以考虑设置停车坪2与人行道5之间的人行梯P;此时,即便无车的人们,也可以同时徒步从行车道路4任何一侧的人行道5中上下停车坪2,让该停车坪2兼顾人行天桥来使用。停车坪2上车辆的车速一般极慢,数量也极其有限,往返穿行的频率也极低,无碍于行。
20、人在停车坪2上划定的人行通道上的安全步行穿越。0043一个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会在内的一线大城市中,符合在行车道路4上空建造本发明的面积相当可观,若不挑剔地理位置,实施本发明不愁没有地方。0044此外,若能对本发明的外观进行精心设计,总有一天,就可能成为城市道路上空的多样风景线;近期规划,还是应该考虑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为主。0045对此若有异议,是否可以设想一下类似的问题是首先解决人能够居住的问题重要还是首先解决住房外观漂亮的问题重要。0046另外,本发明若采用钢构的建筑形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轻应为上策,而钢构少不了紧固件;最理想的紧固件是现有的铆钉必须地面烧红锻打实施紧固“铆接”现场“铆接”操作困难,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紧”相比之下劣于“铆接”抗振功能较差且易于被振松脱,这里建议采用工程“性价比”最高且具有“四两拨千斤”力学放大机构的作为另一项简单发明专利的“螺栓型铆接”技术ZL2009101558705,来实施本发明在空中利用专用工具徒手方便地实现“现场旋紧型铆接”只有强行破坏了该“螺栓型铆钉”结构之后才会失去其“铆接”功能。“铆接”紧固性能这一点几乎同于现有的常规“铆接”技术抗振功能极强不存在松脱的可能。说明书CN103452359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52359A2/2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5235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