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70331.6 (22)申请日 2017.03.20 (73)专利权人 西南林业大学 地址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 300号 (72)发明人 朱代根 陈琴 杨灿宇 艾晏冬 李国静 程斌 王应彪 王远 (51)Int.Cl. A01B 5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拖拉机通用 底盘, 其主要包括法兰盘 (1) 、 底座 (2) , 底座 (2) 设有4个底座连接孔 。
2、(25) 、 4个凸台 (22) , 凸台 (22) 上设有固定轴 (23) , 法兰盘 (1) 上设有固定 孔 (12) 。 凸台 (22) 周围均匀分布3个通孔, 法兰盘 (1) 上设有4个径向连接槽。 该多功能拖拉机通用 底盘可以实现法兰盘 (1) 在固定轴 (23) 上任意圆 周位置固定, 满足安装各种尺寸外接设备的要 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564786 U 2017.10.20 CN 206564786 U 1.一种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 包括法兰盘 (1) 、 底座 (2) ; 底座 (2) 设有4个底座连接孔 (25) 、 4个凸台 (22) ,。
3、 凸台 (22) 上设有固定轴 (23) , 法兰盘 (1) 设有固定孔 (11) ; 其特征在于: 凸台 (22) 周围均匀分布3个通孔 (24) , 法兰盘 (1) 上设有4个径向连接槽 (13 ) , 法兰盘 (1) 可 以在固定轴 (23) 上任意圆周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 其特征在于: 法兰盘 (1) 和底座 (2) 通 过双头螺柱 (4) 、 螺母 (3) 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64786 U 2 一种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 尤其是一种能够安装各种尺寸外接设备的多功能。
4、拖拉 机通用底盘。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的农用机械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 多功能拖拉机要满足运 输、 发电、 抽水灌溉等的要求, 就必须能够将各种尺寸的外接设备安装于拖拉机机架上。 然 而, 在现有技术中, 没有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因此, 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各种尺寸外接设备, 且 结构简单、 拆装容易、 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各种尺寸外接设备, 且结构简单、 拆装 容易、 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 0004 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包括法兰 盘。
5、、 底座, 底座设有4个底座连接孔、 4个凸台, 凸台上设有固定轴, 法兰盘上设有固定孔, 底 座通过连接孔与拖拉机机架固定。 凸台周围均匀分布3个通孔, 法兰盘上设有4个径向连接 槽, 以便实现法兰盘在固定轴上任意圆周位置固定, 以满足安装各种尺寸外接设备的要求。 外接设备通过法兰盘上径向连接槽与底座固定在一起。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不需要对外接设备进行单独的定位设计, 就可以将各种 尺寸外接设备安装在本实用新型上; 有4个法兰盘, 可以满足外接设备对于位置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盘示意图。 0008 图3是。
6、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0009 图中1-法兰盘, 2-底座, 3-螺母, 4-双头螺柱, 11-固定孔, 12-定位槽, 13-连接槽, 21-承重部分, 22-凸台, 23-固定轴, 24-通孔, 25- 底座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拖拉机通用底盘由法兰盘、 底座组成, 底座通过连 接孔与拖拉机机架固定。 底座设有4个底座连接孔、 4个凸台, 凸台上设有固定轴, 法兰盘上 设有固定孔。 凸台周围均匀分布3个通孔, 法兰盘上设有4个径向连接槽, 法兰盘通过与凸台 周围均匀分布的3个通孔之一连接, 。
7、可以实现法兰盘在固定轴上任意圆周位置固定, 以满足 安装各种尺寸外接设备的要求。 外接设备通过法兰盘上径向连接槽与底座连接在一起。 001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564786 U 3 上诉实施方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 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564786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564786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56478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