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2512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04031.9

申请日:

2013.09.06

公开号:

CN103422675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04申请日:20130906|||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04

主分类号:

E04G21/04

申请人:

游天义

发明人:

游天义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西路48号商业步行街A区3-5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丁秀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浆机,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本发明包括喷浆机、料斗、输送系统、车架;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输送系统和料斗设置于车架上。本发明具有装料容量大、可持续卸料、能量利用率高、适用性强、工作稳定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它包括喷浆机(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料斗(6)、输送系统、车架(1);
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12)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6)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7)、输送系统和料斗(6)设置于车架(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系统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
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为一体结构;对应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机架杆(4)分别对应设为水平直杆(4.1)和斜直杆(4.2),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所述的提升部分支撑在车架(1)上;
所述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机架杆(4)或车架上,由动力装置(2)驱动传送带(9)转动;所述的动力装置(2)是电机马达或液压马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
所述的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机架杆(4)设为水平直杆(4.1),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
所述的输送系统提升部分为翻斗(16),翻斗(16)铰接在料斗(6)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将相互平行的斜直杆(4.2连成一体的连杆(17),连杆(17)与车架(1)之间连接有直杆(18),直杆(18)的一端铰接在连杆(17)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6)由固定料斗(13)和翻转料斗(14)构成;
固定料斗(13)设置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上方,固定料斗(13)的底部设有开口,使料斗(6)内的物料落到输送系统的传送带上;
翻转料斗(14)铰接于固定料斗(13)的左右两侧,在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分别铰接有对翻转料斗(14)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机架杆(4)或车架(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设置有水平支撑物(15),使翻转料斗(14)在未被翻转时保持水平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上设置有液压油缸的控制装置(3);
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横杆(19);在所述的提升部分外设置有对提升部分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的伸缩杆端铰接在横杆(19)或斜直杆(4.2)上,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在每条传送物料上升的传送带(9)的下方设置有左右两组对传送带(9)起举托传送作用的滚轮(5),设置于提升部分上的滚轮(5)向内倾斜形成V字型结构;
在输送系统水平部分与提升部分交汇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挡料板(10),挡料板(10)与传送带(9)之间设有可供物料通过的空隙。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台喷浆机(7)对应设有一套输送系统;所述的输送系统数量大于一套时,在相邻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的传送带(9)上方之间设置有起分料作用的V型分料架(11);分料架(11)与传送带(9)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固定料斗(13)与翻转料斗(14)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10.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两侧设置有移动装置(8),所述的移动装置(8)是车轮或履带。

说明书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浆机,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在混凝土喷射灌注时所采用的喷浆机,对于喷浆机进行装料时一般采用人工装料或者是机械抬升装料这两种方式。其中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工作强度大,建筑材料洒漏严重,并且装料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整个建设工期。
此外,采用机械抬升装料的方式又存在如下缺陷:
1.料斗出料不均匀,当物料较多时容易造成料斗出料口的堵塞;当物料较少时,不能满足喷浆机持续喷浆的需求;
2.抬升式料斗在卸料时需要保证达到一定的卸料角度,如果施工地面不平整,由于地面的倾斜,使设备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卸料角度,从而造成卸料不彻底;
3.料斗离地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底盘较低的小型自卸车的卸料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5.当料斗装满材料时,自卸车需要等待料斗抬升卸料后才可以继续卸料,因而卸料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装料容量大、工作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可持续供料和行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包括喷浆机,它还包括料斗、输送系统、车架;
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输送系统和料斗设置于车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装料容量大,自卸车可持续不断卸料,卸料效率高;
2、传送带高度与喷浆机入口基本平齐,装料持续而稳定,传送到所做的无用功极少;
3、本发明在工作时,机架杆放置于地面上,因而放置于机架杆上的料斗离地距离小,从而降低了对自卸车的尺寸要求,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4、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升部分为传送带时的示意图;
图3为两套输送系统时的示意图;
图4为单个输送系统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四个输送系统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料斗的俯视图;
图7为图3C-C剖视图;
图8为图2中料斗处于翻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2输送系统离地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3D-D剖视图;
图11本发明提升部分为翻斗时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车架、2-动力装置、3-控制装置、4-机架杆、4.1-水平直杆、4.2-斜直杆、 5-滚轮、6-料斗、7-喷浆机、8-移动装置、9-传送带、10-挡料板、11-分料架、12-喷浆机出料口,13-固定料斗、14-翻转料斗、15-水平支撑物、16-翻斗、17-连杆、18-直杆、1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喷浆机7,此外它还包括料斗6、输送系统、车架1;
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12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6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7、输送系统和料斗6设置于车架1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输送系统目的是为了将料斗6内的物料输送至喷浆机7内,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采用常见的输送方式例如传送带传送、履带传送等常见输送方式均可。其工作原理为:
自卸车将物料倾倒进料斗6中经由料斗6的出料口落入输送系统中,输送系统经由喷浆机进料口12将物料持续不断的输送进喷浆机7内,从而达到自动、持续上料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具有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系统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
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为一体结构;对应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机架杆4分别对应设为水平直杆4.1和斜直杆4.2,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所述的提升部分支撑在车架上;
所述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机架杆4或车架上,由动力装置2驱动传送带9转动。
所述的动力装置2可以是电机马达或液压马达。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可以采用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可根据实际施工单位的需求以及路面的宽度可灵活调整输送系统的个数。
所述的每一台喷浆机7对应设有一套输送系统;所述的输送系统数量大于一套时,在相邻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的传送带9上方之间设置有起分料作用的V型分料架11;分料架11与传送带9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固定料斗13与翻转料斗14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将平行的机架杆4连成一体的连杆17,连杆17与车架1之间连接有直杆18,直杆18的一端铰接在连杆17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为了使输送系统稳定,不至于左右摇晃,在这里所使用的带支撑作用的直杆18最好要有两根分别设置在连杆17或者输送系统两侧的机架杆4上,根据实际输送系统的宽度和个数可适当增加直杆18的数量以提高输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支撑作用。
在输送系统水平部分与提升部分交汇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挡料板10,挡料板10与传送带9之间设有可供物料通过的空隙,挡料板10可以进一步限制物料经由料斗进入到输送系统的排料量,使输送系统上传送的物料更均匀。
如图6所示,所述的料斗6由固定料斗13和翻转料斗14构成;
固定料斗13设置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上方,固定料斗13的底部设有开口,使料斗6内的物料落到的传送带上;
如图7所示,翻转料斗14铰接于固定料斗13的左右两侧,在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分别铰接有对翻转料斗14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机架杆4或车架1上。
所述的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设置有水平支撑物15,使翻转料斗14在未被翻转时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8所示,当翻转料斗14外的液压油缸伸长时可将翻转料斗14顶起并逐渐向内侧翻转使翻转料斗14边缘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输送系统内。
如图9所示,所述的车架1上设置有液压油缸的控制装置3;
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横杆19;在所述的提升部分外设置有对提升部分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的伸缩杆端铰接在横杆19或斜直杆4.2上,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
此处横杆19对连杆17的起进一步加固作用,并且在液压油缸将输送系统举升时比较稳定,同理,这里最好采用两根液压油缸,根据实际输送系统的宽度和个数可适当增加液压油缸的数量以提高输送系统的稳定并降低对单个液压油缸的压力。
所述的车架1两侧设置有移动装置8,所述的移动装置8可以是车轮或履带,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还可以在车架上加装方向盘和发动机系统,使本发明在工地上可以自主地移动而不用依靠拖车。
如图10所示,在每条传送物料上升的传送带9的下方设置有左右两组对传送带9起举托传送作用的滚轮5,设置于提升部分上的滚轮5向内倾斜形成V字型结构以减少材料在斜坡上向两侧的洒漏现象。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在具有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
所述的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机架杆4设为水平直杆4.1,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
所述的输送系统提升部分为翻斗16,翻斗16铰接在料斗6上。
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动力装置2和移动装置8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适用。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所述的提升部分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人工提升,滑轮提升等。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22675A43申请公布日20131204CN103422675ACN103422675A21申请号201310404031922申请日20130906E04G21/0420060171申请人游天义地址350000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西路48号商业步行街A区350272发明人游天义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8代理人丁秀丽54发明名称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浆机,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本发明包括喷浆机、料斗、输送系统、车架;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输送系统和料斗设置于。

2、车架上。本发明具有装料容量大、可持续卸料、能量利用率高、适用性强、工作稳定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22675ACN103422675A1/2页21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它包括喷浆机(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料斗(6)、输送系统、车架(1);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12)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6)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7)、输送系统和料斗(6)设置于车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系统由传送带(。

3、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为一体结构;对应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机架杆(4)分别对应设为水平直杆(41)和斜直杆(42),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所述的提升部分支撑在车架(1)上;所述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机架杆(4)或车架上,由动力装置(2)驱动传送带(9)转动;所述的动力装置(2)是电机马达或液压马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所述的。

4、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机架杆(4)设为水平直杆(41),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所述的输送系统提升部分为翻斗(16),翻斗(16)铰接在料斗(6)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将相互平行的斜直杆(42连成一体的连杆(17),连杆(17)与车架(1)之间连接有直杆(18),直杆(18)的一端铰接在连杆(17)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

5、述的料斗(6)由固定料斗(13)和翻转料斗14构成;固定料斗(13)设置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上方,固定料斗(13)的底部设有开口,使料斗(6)内的物料落到输送系统的传送带上;翻转料斗14铰接于固定料斗(13)的左右两侧,在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分别铰接有对翻转料斗14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机架杆(4)或车架(1)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设置有水平支撑物15,使翻转料斗14在未被翻转时保持水平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上设置有液压油缸的控制装置(3);所述的斜直杆。

6、(42)下端设有横杆(19);在所述的提升部分外设置有对提升部分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的伸缩杆端铰接在横杆(19)或斜直杆(42)上,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在每条传送物料上升的传送带(9)的下方设置有左右两组对传送带(9)起举托传送作用的滚轮(5),设置于提升部分上的滚轮(5)向内倾斜形成V字型结构;在输送系统水平部分与提升部分交汇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挡料板(10),挡料板权利要求书CN103422675A2/2页3(10)与传送带(9)之间设有可供物料通过的空隙。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

7、所述的每一台喷浆机(7)对应设有一套输送系统;所述的输送系统数量大于一套时,在相邻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的传送带(9)上方之间设置有起分料作用的V型分料架(11);分料架(11)与传送带(9)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固定料斗(13)与翻转料斗14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条。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两侧设置有移动装置(8),所述的移动装置(8)是车轮或履带。权利要求书CN103422675A1/4页4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浆机,属于工程机械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建筑领域中在混凝土喷射灌注时所采用的喷浆机,对于喷浆机进行装料时一般采用。

8、人工装料或者是机械抬升装料这两种方式。其中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工作强度大,建筑材料洒漏严重,并且装料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整个建设工期。0003此外,采用机械抬升装料的方式又存在如下缺陷00041料斗出料不均匀,当物料较多时容易造成料斗出料口的堵塞;当物料较少时,不能满足喷浆机持续喷浆的需求;00052抬升式料斗在卸料时需要保证达到一定的卸料角度,如果施工地面不平整,由于地面的倾斜,使设备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卸料角度,从而造成卸料不彻底;00063料斗离地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底盘较低的小型自卸车的卸料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00075当料斗装满材料时,自卸车需要等待料斗抬升。

9、卸料后才可以继续卸料,因而卸料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不高。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装料容量大、工作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可持续供料和行走的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装置。0009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包括喷浆机,它还包括料斗、输送系统、车架;0010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输送系统和料斗设置于车架上。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00121、装料容量大,自卸车可持续不断卸料,卸料效率高;00132、传送带高度与喷浆机入口基本平齐,装料持续而稳定,传送到所做的无用功极少;00143、本发明在工作时,机架杆放置于地面上。

10、,因而放置于机架杆上的料斗离地距离小,从而降低了对自卸车的尺寸要求,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00154、工作稳定。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提升部分为传送带时的示意图;0018图3为两套输送系统时的示意图;说明书CN103422675A2/4页50019图4为单个输送系统时的示意图;0020图5为四个输送系统时的示意图;0021图6为图2料斗的俯视图;0022图7为图3CC剖视图;0023图8为图2中料斗处于翻转状态的示意图;0024图9为图2输送系统离地状态示意图;0025图10为图3DD剖视图;0026图11本发明提升部分为翻斗时的示意图。0027标号说明1。

11、车架、2动力装置、3控制装置、4机架杆、41水平直杆、42斜直杆、5滚轮、6料斗、7喷浆机、8移动装置、9传送带、10挡料板、11分料架、12喷浆机出料口,13固定料斗、14翻转料斗、15水平支撑物、16翻斗、17连杆、18直杆、19横杆。具体实施方式0028实施例10029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喷浆机7,此外它还包括料斗6、输送系统、车架1;0030所述的喷浆机进料口12位于输送系统出料端的下方,料斗6的出料口位于输送系统进料端的上方;喷浆机7、输送系统和料斗6设置于车架1上。0031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输送系统目的是为了将料斗6内的物料输送至喷浆机7内,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采用常见的输。

12、送方式例如传送带传送、履带传送等常见输送方式均可。其工作原理为0032自卸车将物料倾倒进料斗6中经由料斗6的出料口落入输送系统中,输送系统经由喷浆机进料口12将物料持续不断的输送进喷浆机7内,从而达到自动、持续上料的目的。0033实施例20034如图2所示,在具有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之上,0035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系统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0036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为一体结构;对应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机架杆4分别对应设为水平直杆41和斜直杆42,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

13、,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所述的提升部分支撑在车架上;0037所述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机架杆4或车架上,由动力装置2驱动传送带9转动。0038所述的动力装置2可以是电机马达或液压马达。0039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系统可以采用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可根据实际施工单位的需求以及路面的宽度可灵活调整输送系统的个数。0040所述的每一台喷浆机7对应设有一套输送系统;所述的输送系统数量大于一套时,在相邻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的传送带9上方之间设置有起分料作用的V型分料架11;分料架11与传送带9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固定料斗13与翻转料斗14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条。0041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

14、将平行的机架杆4连成一体的连杆17,连杆17与车架1之间连接有直杆18,直杆18的一端铰接在连杆17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为了使输说明书CN103422675A3/4页6送系统稳定,不至于左右摇晃,在这里所使用的带支撑作用的直杆18最好要有两根分别设置在连杆17或者输送系统两侧的机架杆4上,根据实际输送系统的宽度和个数可适当增加直杆18的数量以提高输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支撑作用。0042在输送系统水平部分与提升部分交汇的上方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挡料板10,挡料板10与传送带9之间设有可供物料通过的空隙,挡料板10可以进一步限制物料经由料斗进入到输送系统的排料量,使输送系统上传送的物料更均匀。004。

15、3如图6所示,所述的料斗6由固定料斗13和翻转料斗14构成;0044固定料斗13设置于输送系统的水平部分上方,固定料斗13的底部设有开口,使料斗6内的物料落到的传送带上;0045如图7所示,翻转料斗14铰接于固定料斗13的左右两侧,在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分别铰接有对翻转料斗14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机架杆4或车架1上。0046所述的左右两个翻转料斗14外设置有水平支撑物15,使翻转料斗14在未被翻转时保持水平状态。0047如图8所示,当翻转料斗14外的液压油缸伸长时可将翻转料斗14顶起并逐渐向内侧翻转使翻转料斗14边缘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输送系统内。0048如图。

16、9所示,所述的车架1上设置有液压油缸的控制装置3;0049所述的斜直杆42下端设有横杆19;在所述的提升部分外设置有对提升部分起举升作用的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的伸缩杆端铰接在横杆19或斜直杆42上,液压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0050此处横杆19对连杆17的起进一步加固作用,并且在液压油缸将输送系统举升时比较稳定,同理,这里最好采用两根液压油缸,根据实际输送系统的宽度和个数可适当增加液压油缸的数量以提高输送系统的稳定并降低对单个液压油缸的压力。0051所述的车架1两侧设置有移动装置8,所述的移动装置8可以是车轮或履带,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还可以在车架上加装方向盘和发动机系统,使本发明在工地。

17、上可以自主地移动而不用依靠拖车。0052如图10所示,在每条传送物料上升的传送带9的下方设置有左右两组对传送带9起举托传送作用的滚轮5,设置于提升部分上的滚轮5向内倾斜形成V字型结构以减少材料在斜坡上向两侧的洒漏现象。0053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0054实施例30055如图11所示,在具有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之上,0056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水平部分和提升部分;0057所述的输送系统水平部分由传送带9、滚轮5、机架杆4和动力装置2构成;机架杆4设为水平直杆41,机架杆4平行设置在传送带9的两侧,在两根平行的机架杆4之间设置有滚轮5,在滚轮5外套设有传送带9;0058所述的输送系统提。

18、升部分为翻斗16,翻斗16铰接在料斗6上。0059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动力装置2和移动装置8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适用。0060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说明书CN103422675A4/4页70061进一步地,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所述的提升部分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人工提升,滑轮提升等。说明书CN103422675A1/7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2/7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3/7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104/7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115/7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126/7页13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137/7页14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422675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