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90787A43申请公布日20130911CN103290787ACN103290787A21申请号201310252469X22申请日20130624E01F3/0020060171申请人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30000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明珠17330472发明人秦广泉赵状54发明名称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涉及无人直升机起落装置,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承载面、拖杆、支撑杆、缓冲杆,所述承载面由3块承载网连接组成,承载网由钢筋焊制而成并带有网孔,所述承载网为长方形,非连接边焊接有管筒,所述拖杆外直径与管筒内直径相吻合,。
2、拖杆穿过承载面边沿管筒,拖杆与缓冲杆相连接,缓冲杆与支撑杆相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折叠,方便携带占用空间小,而且还能满足无人直升机在各种地形环境下起飞和降落的需要,有益于无人直升机的推广和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90787ACN103290787A1/1页21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承载面、拖杆、支撑杆,所述承载面由3块承载网连接组成,承载网由钢筋焊制而成并带有网孔,所述承载网为长方形,非连接边焊接有管筒,。
3、所述拖杆外直径与管筒内直径相吻合,所述支撑杆包括撑杆头、缓冲杆、外支撑杆和内支撑杆,拖杆穿过承载面边沿管筒,拖杆与撑杆头相连接,撑杆头与缓冲杆相连,缓冲杆与外支撑杆相连接,外支撑杆内置内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内部承载网之间通过铰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网两个非连接边分别焊接有2根管筒,一个拖杆穿过承载面共6根管筒,承载面两边共两根拖杆,保证承载网水平稳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头套在拖杆上,由调节螺栓对拖杆与撑杆头进行调节与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4、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外支撑杆内置内支撑杆,通过外支撑杆上调节螺栓来调节整体支撑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间还包括一个X形支架。权利要求书CN103290787A1/3页3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无人直升机起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背景技术0002无人直升机有它独具的优势,其起飞着陆场地小,能垂直起降,能空中悬停,能向任何一个方向灵活飞行。所以它既可以代替有人驾驶直升机无法执行的某些空中作业,又可完成固定翼无人驾驶飞机无法完成的某些任务。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人直升机的需求也随之增。
5、加,无人直升机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不仅农业植保方面可以使用而且在飞机航拍、飞机勘察地形及救援等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应用。0003现有的无人直升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与研发的课题,尤其是直升机的起飞与降落对地理环境的要求非常严苛,直升机在遇到山林陡坡河流等地面不平、起降地面较小环境时,通常无法直接起飞与降落。目前所采取的方法是携带一些木板等材料临时搭建一个起降平台,但这种起降平台只能在地面平整的环境下进行使用,并极其不稳定,而且随着直升机起飞或降落螺旋桨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和震动,很可能致使起降平台摇晃甚至坍塌,从而导致直升机无法起飞或者降落,甚至对无人机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降低工作。
6、效率。至此导致无人直升机的应用很难达到真正的普及和推广。000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山林陡坡河流乱气流甚至没有起飞降落地面的无人直升机起落装置,是一件十分必要以及急切的技术难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山林、河流、陡坡及乱气流甚至没有起飞降落地面各种环境的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承载面、拖杆、支撑杆,所述承载面由3块承载网连接组成,所述承载面内部承载网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承载网由钢筋焊制而成并带有网孔,呈长方形,直升机起飞降落时气流穿过网孔向下散开,高效的减少。
7、了起飞降落时由气流混乱而产生的地面效应,从而增加了飞机起降的稳定性。所述承载网为长方形,非连接边焊接有管筒,所述拖杆外直径与管筒内直径相吻合,所述拖杆为2根,其作用是用于使多块承载网一字连接以及与支撑杆连接,使得多块承载网合为一体。0007所述各承载网一边焊接有2根管筒,拖杆穿过3块承载网6根管筒,不仅将各承载网连接在一起,还可以保证承载面保持水平稳定。0008所述支撑杆包括撑杆头、缓冲杆、外支撑杆、内支撑杆。0009所述支撑杆由4个撑杆头套在拖杆的两端,由调节螺栓对拖杆与撑杆头进行调节与固定,拖杆与撑杆头相连接,撑杆头与缓冲杆相连接,缓冲杆与外支撑杆相连接。0010外支撑杆内置内支撑杆,其特。
8、点根据不同的环境下调节支撑不同的高度,缓冲杆启到飞机降落时能够缓冲,并能够支撑一定的重量,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直说明书CN103290787A2/3页4升机的起飞降落都可以达到稳定状态。0011所述支撑杆间还包括一个X形支架,X支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相连接,且两端都由调节螺栓进行固定,大大的保证了直升机起飞与降落时整个平台的稳定性。00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折叠,方便携带占用空间小,而且还能满足无人直升机在各种地形环境下起飞和降落的需要,组装方便,结构稳定,能应用于农业植保、飞机航拍起降、飞机架线起降、飞机勘察地形及救援起降等多个方面,有益于无人直升机的推广和。
9、应用。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发明承载面与支撑杆连接处局部示意图。0015图3是承载面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0017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直升机升降平台,包括承载面、拖杆、支撑杆,所述承载面由3块承载网连接组成。0018如图3所示承载面内部承载网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承载网由钢筋焊制而成并带有网孔,呈长方形,非连接边焊接有管筒。0019如图2所示拖杆外直径与管筒内直径相吻合,所述拖杆为2根,其作用是用于使多块承载网一字连接以及与支撑杆连接,使得多块承载网合为一体。00。
10、20所述各承载网一边焊接有2根管筒,拖杆穿过3块承载网6根管筒,不仅将各承载网连接在一起,还可以保证承载面保持水平稳定。0021所述支撑杆包括撑杆头、缓冲杆、外支撑杆、内支撑杆。0022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由4个撑杆头套在拖杆的两端,由调节螺栓对拖杆与撑杆头进行调节与固定,拖杆与撑杆头相连接,撑杆头与缓冲杆相连接,缓冲杆与外支撑杆相连接。0023外支撑杆内置内支撑杆,其特点根据不同的环境下调节支撑不同的高度,缓冲杆启到飞机降落时能够缓冲,并能够支撑一定的重量,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直升机的起飞降落都可以达到稳定状态。0024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间还包括一个X形支架,X支架两端分别与。
11、支撑杆相连接,且两端都由调节螺栓进行固定,大大的保证了直升机起飞与降落时整个平台的稳定性。0025如图1所示,承载网1通过7个铰链4与承载网2相连接,承载网2在通过7个铰链5与承载网3连接,三片承载网通过铰链的作用连成一体,为了方便携带,可以对其进行折叠。0026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承载网的网面水平,每片承载网的四个角都焊有套杆10,拖杆14穿过承载网四个角上的管筒,使承载网合成一平面,形成起飞降落的平台。支撑杆的连接由4个撑杆头16套在拖杆14的两端,由调节螺栓17对拖杆与撑杆头进行调节与固定,说明书CN103290787A3/3页5撑杆头16与缓冲杆7相连,撑杆头通过缓冲杆7与外支撑杆19。
12、相连接。外支撑杆19内置内支撑杆21,其特点根据不同的环境下由调节螺栓20支撑不同的高度,缓冲杆起到飞机降落时能够缓冲,并能够支撑一定的重量,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直升机的起飞降落都可以达到水平及稳定状态。X支架25与外支撑杆19相接,相交点由调节螺栓18来进行固定,大大的保证了直升机起飞与降落的稳定性。承载网网孔50X50毫米分布均匀,直升机起飞降落时气流穿过网孔向下散开,高效的减少了起飞降落时由气流混乱而产生的地面效应,从而增加了飞机起降的稳定性。0027如图1所示,通过铰链将承载网1承载网2承载网3连接成一个面,再通过两根拖杆14穿过承载网上管筒,使各承载网水平面保持固定,承载面。
13、四个角通过撑杆头将缓冲杆与承载面相连接缓冲杆与外支撑杆相连接,外支撑杆内安装有内支撑杆,内支撑杆可在外支撑杆内上下滑动,根据地下需要调节4跟支撑杆整体高度,然后通过螺栓20将外支撑杆与内支撑杆固定,保证在任何地形环境下承载面都能保持水平稳定。0028如图1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支撑杆间可通过一个X形支架25相连接,保证整体平台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X支架25通过螺栓18与外支撑杆19相连接。0029以上列举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出的同等结构、原理上的变换,都应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290787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290787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90787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32907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