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硐揭煤技术.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2487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39889.5

申请日:

2012.02.22

公开号:

CN103291301A

公开日:

2013.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C 41/16申请公布日:201309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C 41/16申请日:20120222|||公开

IPC分类号:

E21C41/16; E21F7/00

主分类号:

E21C41/16

申请人: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永强; 涂经辉; 杨钢; 陈华森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路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导硐揭煤技术属矿山井巷工程技术领域。针对巷道断面积大于10m2或巷道与煤层夹角小于40°的揭突出煤层,解决刷工作面安全岩柱控制难度大,炮眼深,炸药用量大,震动诱导突出危险性大的问题。采取缩小断面,变换导硐角度,结合光面爆破、锚网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等技术,实现安全高效揭突出煤层。特别适合于巷道断面大、围岩破碎,且煤层倾角小的地点揭突出煤层。其优点是,无须修整工作面,导硐可灵活设置,满足风钻钻眼,安全岩柱易控制,操作简单;揭开断面小,作业人数少,炮孔数量少,药量小,爆破扰动小,瓦斯涌量小,安全性高;导硐断面小,操作工艺简单,速度快,工效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安全快速揭突出煤层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规定岩柱施工导硐I,揭开煤层形成导硐II,对揭露煤层III进行临时支护,刷扩巷道至设计断面,永久支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规定岩柱处将大断面改为小断面导硐掘进,结合光面爆破和临时支护,降低爆破影响,及时支护,实现安全高效揭突出煤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断面大于10m2或巷道与煤层交角小于40°,包括平巷、斜巷或斜井、竖井等。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硐大小、形状、位置、角度等,通过对围岩性质、煤层倾角、煤岩破碎程度、施工工艺等分析确定,导硐大小4‑9m2,形状可选矩形、梯形、半圆拱、三心拱,位置可选在左侧、中间或右侧,在揭煤时角度应尽选择垂直于煤层。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揭突出煤层岩体爆破,爆破参数依据围岩及煤层硬度系数、煤层倾角、爆破影响等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取值。原则是:按光面爆破布眼,炮眼宜浅不宜深,毫秒雷管分段微差起爆降低爆破振速。循环进度0.8‑1.5m,揭煤炮装药量20‑100Kg。

说明书

导硐揭煤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矿山井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揭突出煤层(以下简称揭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四川、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煤与瓦斯突出较严重。揭煤时,首先测定突出煤层基本参数、探测地质状况,再实施区域综合防突与局部防突措施,最后在距煤层法距1.5m或2m法距处,将工作面刷斜,再布眼全断爆破一次性揭开煤层。
当巷道断面大于10m2或巷道与煤层交角小于40°时,其揭煤存在缺点非常明显:①炮眼数目多、②眼孔深2‑10m、③用药量多150‑300Kg、④爆破震动大,易造成对巷道围岩结构破坏进而危及安全、⑤刷斜工作面时,安全岩柱不易控制,操作难度大,施工进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揭煤安全岩柱控制难度,缩短炮眼深度和揭开煤层面积,减小爆破震动,降低爆破对巷道围岩结构破坏,提高揭突出煤层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
将大断面巷道揭煤,改为小断面巷道揭煤,且揭煤炮眼尽量与煤层垂直,包括小断面巷道形状、位置及施工角度;光面爆破,炸药量控制;临时支护;刷扩巷道;永久支护。其特征在于:巷道掘进至规定要求的安全岩柱,再用小断面巷道揭开煤层,对揭开煤层部分进行临时支护,然后刷大巷道至设计断面并完成永久支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显著优点:①操作简单灵活,导硐位置、大小、角度和形状可根据施工需要结合工程具体特点而定。②在巷道与煤层小交角时,若要全断面揭开煤层,则必须修整工作面,方能满足采用普通风钻钻眼。而导硐揭煤则可以不修整斜面,直接用普通风钻打眼爆破揭开煤层,缩短了揭煤时间。③减少了揭煤时炮孔数量和用药量,也势必减少爆破时的振动或破坏,减少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几率。④减少雷管数量,降低了爆破网络电阻,可用普通放炮器起爆,大大地提高了爆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⑤由于揭开煤层的断面小,瓦斯涌出量相应减少,减轻了通风压力,也势必减少瓦斯超限的次数。同时增加煤与瓦斯突出时的阻力,从而安全性大大提高。⑥由于导硐揭煤断面小,速度快,参与井下揭煤作业的操作人员相应较少,危害性减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原工艺揭煤图
附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导硐揭煤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原揭煤技术由以下部份组成:规定岩柱(1.5m)停止作业;修整刷斜工作面I;布眼揭煤形成II;对揭开煤层部分III临时支护;永久支护。
参见图2,本发明涉及的巷道揭煤技术由以下部份组成:规定岩柱施工导硐I;揭开煤层形成导硐II;对揭露煤层III进行临时支护;刷扩巷道至设计断面;永久支护。
本发明的施工顺序如下:
1)在1.5m岩柱处,施工导硐(即小断面)至规定岩柱处;
2)改变导硐施工角度,布置揭煤炮眼,一次性揭开突出煤层;
3)对揭露煤层进行临时支护;
4)刷扩未达设计断面的部份段巷道,并进行永久支护;
5)煤门预测,不超标则过煤门至出突出煤层底或顶板2m岩柱,完成揭突出煤层施工。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1)步依据该围岩性质、稳定性、支护材料及出渣工艺等,可选择圆形、三心拱、半圆拱、梯形、矩形等形状导硐。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2)步布置导硐II角度时,应尽量考虑方便揭煤炮眼布置,缩小炮眼深度等因素。爆破参数设计原则是:炮眼宜浅不宜深,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毫秒雷管分段微差起爆降低爆破振速。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3)步临时支护采用锚网将揭露煤层全部封固,防止刷扩巷道放炮震动引起垮塌。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4)步每刷扩一个循环必须立即进行永久支护,特别是煤层段巷道,支护时必须对顶、帮空隙进行充填。

导硐揭煤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导硐揭煤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导硐揭煤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硐揭煤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硐揭煤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91301A43申请公布日20130911CN103291301ACN103291301A21申请号201210039889522申请日20120222E21C41/16200601E21F7/0020060171申请人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01120重庆市渝北区双凤路75号申请人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李永强涂经辉杨钢陈华森54发明名称导硐揭煤技术57摘要本发明涉及导硐揭煤技术属矿山井巷工程技术领域。针对巷道断面积大于10M2或巷道与煤层夹角小于40的揭突出煤层,解决刷工作面安全岩柱控制难度大,炮眼深,炸药用量大,震动诱导突出危险性大的问题。采取缩。

2、小断面,变换导硐角度,结合光面爆破、锚网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等技术,实现安全高效揭突出煤层。特别适合于巷道断面大、围岩破碎,且煤层倾角小的地点揭突出煤层。其优点是,无须修整工作面,导硐可灵活设置,满足风钻钻眼,安全岩柱易控制,操作简单;揭开断面小,作业人数少,炮孔数量少,药量小,爆破扰动小,瓦斯涌量小,安全性高;导硐断面小,操作工艺简单,速度快,工效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91301ACN103291301A1/1页21一种安全快速揭突出煤层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下。

3、述步骤规定岩柱施工导硐I,揭开煤层形成导硐II,对揭露煤层III进行临时支护,刷扩巷道至设计断面,永久支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规定岩柱处将大断面改为小断面导硐掘进,结合光面爆破和临时支护,降低爆破影响,及时支护,实现安全高效揭突出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断面大于10M2或巷道与煤层交角小于40,包括平巷、斜巷或斜井、竖井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硐大小、形状、位置、角度等,通过对围岩性质、煤层倾角、煤岩破碎程度、施工工艺等分析确定,导硐大小49M2,形状可选矩形、梯形、半圆拱、三心拱,位置可选在左侧、中间或右侧,在揭煤时角度应尽选择垂直。

4、于煤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揭突出煤层岩体爆破,爆破参数依据围岩及煤层硬度系数、煤层倾角、爆破影响等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取值。原则是按光面爆破布眼,炮眼宜浅不宜深,毫秒雷管分段微差起爆降低爆破振速。循环进度0815M,揭煤炮装药量20100KG。权利要求书CN103291301A1/2页3导硐揭煤技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矿山井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揭突出煤层以下简称揭煤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我国四川、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煤与瓦斯突出较严重。揭煤时,首先测定突出煤层基本参数、探测地质状况,再实施区域综合防突与局部防突措施,最后在距煤层法距15M或。

5、2M法距处,将工作面刷斜,再布眼全断爆破一次性揭开煤层。0003当巷道断面大于10M2或巷道与煤层交角小于40时,其揭煤存在缺点非常明显炮眼数目多、眼孔深210M、用药量多150300KG、爆破震动大,易造成对巷道围岩结构破坏进而危及安全、刷斜工作面时,安全岩柱不易控制,操作难度大,施工进度慢。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揭煤安全岩柱控制难度,缩短炮眼深度和揭开煤层面积,减小爆破震动,降低爆破对巷道围岩结构破坏,提高揭突出煤层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0005本发明的主要内容0006将大断面巷道揭煤,改为小断面巷道揭煤,且揭煤炮眼尽量与煤层垂直,包括小断面巷道形状、位置及施工角度;光面爆破,。

6、炸药量控制;临时支护;刷扩巷道;永久支护。其特征在于巷道掘进至规定要求的安全岩柱,再用小断面巷道揭开煤层,对揭开煤层部分进行临时支护,然后刷大巷道至设计断面并完成永久支护。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显著优点操作简单灵活,导硐位置、大小、角度和形状可根据施工需要结合工程具体特点而定。在巷道与煤层小交角时,若要全断面揭开煤层,则必须修整工作面,方能满足采用普通风钻钻眼。而导硐揭煤则可以不修整斜面,直接用普通风钻打眼爆破揭开煤层,缩短了揭煤时间。减少了揭煤时炮孔数量和用药量,也势必减少爆破时的振动或破坏,减少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几率。减少雷管数量,降低了爆破网络电阻,可用普通放炮。

7、器起爆,大大地提高了爆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揭开煤层的断面小,瓦斯涌出量相应减少,减轻了通风压力,也势必减少瓦斯超限的次数。同时增加煤与瓦斯突出时的阻力,从而安全性大大提高。由于导硐揭煤断面小,速度快,参与井下揭煤作业的操作人员相应较少,危害性减小。附图说明0008附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原工艺揭煤图0009附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导硐揭煤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说明书CN103291301A2/2页40011参见图1,原揭煤技术由以下部份组成规定岩柱15M停止作业;修整刷斜工作面I;布眼揭煤形成II;对揭开煤层部分III临时支护;永久支护。0012参见图2。

8、,本发明涉及的巷道揭煤技术由以下部份组成规定岩柱施工导硐I;揭开煤层形成导硐II;对揭露煤层III进行临时支护;刷扩巷道至设计断面;永久支护。0013本发明的施工顺序如下00141在15M岩柱处,施工导硐即小断面至规定岩柱处;00152改变导硐施工角度,布置揭煤炮眼,一次性揭开突出煤层;00163对揭露煤层进行临时支护;00174刷扩未达设计断面的部份段巷道,并进行永久支护;00185煤门预测,不超标则过煤门至出突出煤层底或顶板2M岩柱,完成揭突出煤层施工。0019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1步依据该围岩性质、稳定性、支护材料及出渣工艺等,可选择圆形、三心拱、半圆拱、梯形、矩形等形状导硐。0020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2步布置导硐II角度时,应尽量考虑方便揭煤炮眼布置,缩小炮眼深度等因素。爆破参数设计原则是炮眼宜浅不宜深,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毫秒雷管分段微差起爆降低爆破振速。0021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3步临时支护采用锚网将揭露煤层全部封固,防止刷扩巷道放炮震动引起垮塌。0022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4步每刷扩一个循环必须立即进行永久支护,特别是煤层段巷道,支护时必须对顶、帮空隙进行充填。说明书CN103291301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913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