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03275.7 (22)申请日 2017.12.10 (73)专利权人 成都金桥果业专业合作社 地址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金华镇 砖桥村9组 (72)发明人 陶成章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代理人 谢毅 (51)Int.Cl. A01M 1/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 置, 包括挂架, 挂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2、有引诱 机构和捕杀机构; 捕杀机构包括收集筒, 收集筒 内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收集害虫的方形收集槽, 收集槽底部的底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收集槽 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 转轴位于底板的中部, 且 转轴上套接有与底板相连的扭簧, 底板的上表面 倾斜设置, 收集槽未连接转轴的两个侧壁上均设 置有阻碍底板向一个方向转动的抵块, 其中一个 抵块位于底板的上表面高端的上方; 挂架上连接 有位于收集槽下方的顶杆, 顶杆的作用端位于靠 近底板的上表面底端一侧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 现有技术相比, 能够自动的将收集槽内收集的害 虫排放到收集槽外, 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
3、207767334 U 2018.08.28 CN 207767334 U 1.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挂架, 所述挂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 引诱机构和将引诱机构引诱的害虫进行捕杀的捕杀机构; 所述捕杀机构包括对引诱机构引诱的害虫进行接收且两端均为开口的收集筒, 收集筒 内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收集害虫的方形收集槽, 收集槽底部通过底板进行密封, 底板通过 转轴转动连接在收集槽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 转轴位于底板的中部, 且转轴上套接有与底 板相连的扭簧, 底板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收集槽未连接转轴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阻碍底 板向一个方向转动的抵块, 其中一个抵块位于底板的上表面高。
4、端的上方; 所述挂架上连接有位于收集槽下方的顶杆, 顶杆的作用端位于靠近底板的上表面底端 一侧的下方, 收集槽随着收集害虫量增多, 逐渐向下滑动, 底板与顶杆的作用端相抵, 驱动 底板的上表面高端向远离与其相抵的抵块方向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槽设置抵块 的两侧壁下侧均为弧面, 且底板靠近弧面的两侧壁均为弧形侧壁, 底板的两弧形侧壁分别 与收集槽内的两弧面一一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杀机构还 包括设置在收集筒内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轴, 转动轴下侧沿其周向设置有负压叶 片。
5、, 转动轴的上侧通过传动件连接有与负压叶片转动相反的捕杀叶片, 负压叶片和捕杀叶 片均位于收集槽内侧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件包括套设 在转动轴上的主动轮和滑动套设在转动轴上的套筒, 套筒内壁上设置有与主动轮为中心的 内齿圈, 内齿圈与主动轮之间啮合有多个传动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67334 U 2 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杀虫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诱虫装置大多数采用光波灯管, 而现在的光波灯管都直接暴露在虫类的撞 击。
6、之下, 很容易导致光波灯管被虫类冲撞而破损。 很多的光波灯管的灯管座安置在不透明 的底座上, 这样会导致吸引害虫的能力下降。 有的诱虫装置只是安装有光波灯管或者带有 诱虫剂的媒介, 这样诱虫的效果下降而且诱虫的广度也下降。 然而现在的杀虫装置有的是 通过化学物质杀虫, 化学物质杀虫会导致有害的化学物质溢出, 散入农作物内, 危害在农田 内工作的人和食用农作物的人。 现有的捕杀装置对害虫进行捕杀之后, 害虫会收集在捕杀 装置内, 捕杀装置内收集的害虫会越来越多, 当捕杀装置内收集的害虫量达到最大量的时 候, 需要工作人员将捕杀装置内的害虫从捕杀装置中转移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工作人员隔 一段时间去。
7、观察一下捕杀装置内的情况, 加大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 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需要工作人员随着的对捕杀装置内的情况进行观测, 在捕杀装置 内收集的害虫量达到最大量时, 工作人员需手动将害虫从捕杀装置中转移出来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包括挂架, 所述挂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引诱机构和将引诱机构引诱的害虫进行捕杀的 捕杀机构; 0005 所述捕杀机构包括对引诱机构引诱的害虫进行接收且两端均为开口的收集筒, 收 集筒内壁上滑动。
8、设置有用于收集害虫的方形收集槽, 收集槽底部通过底板进行密封, 底板 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收集槽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 转轴位于底板的中部, 且转轴上套接有 与底板相连的扭簧, 底板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收集槽未连接转轴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阻 碍底板向一个方向转动的抵块, 其中一个抵块位于底板的上表面高端的上方; 0006 所述挂架上连接有位于收集槽下方的顶杆, 顶杆的作用端位于靠近底板的上表面 底端一侧的下方, 收集槽随着收集害虫量增多, 逐渐向下滑动, 底板与顶杆的作用端相抵, 驱动底板的上表面高端向远离与其相抵的抵块方向进行转动。 0007 使用时, 通过引诱机构将害虫引诱到装置后, 捕杀机构。
9、对害虫进行捕杀, 捕杀之后 的害虫掉入收集槽内, 收集槽内随着收集的害虫量的增加, 逐渐向下滑动, 当收集槽滑动到 底板与顶杆的作用端相抵时, 底板发生转动, 收集槽底部形成一个排料口, 将害虫从排料口 排出收集槽外; 害虫排完之后在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 底板转动回原来的位置对收集槽底 部进行密封, 同时收集槽向上滑动, 底板与顶杆的作用端脱离相抵, 收集槽继续进行收集工 作。 0008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67334 U 3 0009 1、 通过顶杆与底板相抵, 驱动底板发生转动, 将收集槽内收集的害虫排出收集槽 外, 然。
10、后收集槽继续对害虫进行收集, 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0010 2、 底板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是为了使害虫在底板的上表面的低端积累的害虫量 多, 同时配合两个抵块的设置, 避免底板发生转动, 收集槽的底部处于密封状态, 收集槽持 续的对害虫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3 图3为图1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挂架1、 收集筒2、 安装块3、 。
11、收集槽4、 动力机构5、 转 动轴6、 负压叶片7、 捕杀叶片8、 主动轮9、 内齿圈10、 传动轮11、 底板12、 扭簧13、 抵块14、 顶杆 15。 0017 实施例 0018 参考图1图4所示: 一种便于排放的诱杀装置, 包括挂架1, 挂架1包括位于其上端 的可收缩挂钩, 可收缩挂钩包括呈弧形的挂钩筒和滑动设置在挂钩筒内的防掉杆, 防掉杆 通过弹簧连接在挂钩筒内, 挂钩筒的筒壁沿其长度方向上开有滑动孔, 防掉杆上连接在滑 动孔内滑动且穿出挂钩筒的拨块; 通过拨动拨块, 弹簧发生收缩, 使防掉杆向挂钩筒内滑 动, 将挂架1挂好后, 放开拨块, 弹簧张开, 防掉杆从挂钩筒内滑出, 避免挂。
12、架1发生脱落; 挂 架1的下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引诱机构和捕杀机构。 0019 所述引诱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挂架1上的安装座, 安装座的下侧电连接有诱虫灯 管, 诱虫灯管外侧设置有下端为开口的防护罩, 防护罩包括上侧呈圆台状的上防护部、 连接 在上防护部下侧向外逐渐延伸且呈弧形的下防护部和连接在上防护部下侧向内逐渐延伸 的收缩部; 诱虫灯管发光, 因害虫的趋光性, 使害虫聚集到诱虫灯管处, 防护罩的上防护部、 下防护部和收缩部为了防止在下雨天雨水落到诱虫灯管上, 且防护罩的上防护部和下防护 部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快速将雨水排走。 0020 所述捕杀机构包括固定在挂架1上的上、 下两端均为开口且呈圆柱。
13、状的收集筒2, 收集筒2的开口比防护罩的下端的开口大, 且收集筒2的中心线与防护罩的中心线对齐, 收 集筒2内上侧沿其径向方向连接有安装块3, 使收集筒2能够更多的对害虫进行收集; 收集筒 2内壁上滑动设置有位于安装块3下方的方形收集槽4, 收集槽4的上端通过多根恢复弹簧连 接在收集筒2的内壁上; 安装块3上安装有动力机构5, 动力机构5可以为电机, 动力机构5的 输出轴上连接有转动轴6, 转动轴6下侧沿其周向设置有负压叶片7, 转动轴6的上侧通过传 动件连接有与负压叶片7转动相反的捕杀叶片8; 传动件包括套设在转动轴6上的主动轮9和 滑动套设在转动轴6上的套筒, 套筒内壁上设置有与主动轮9为。
14、中心的内齿圈10, 内齿圈10 与主动轮9之间啮合有多个传动轮11; 通过动力机构5驱动转动轴6转动, 进而驱动负压叶片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67334 U 4 7转动, 在收集筒2内形成负压, 将害虫抽入收集筒2内, 通过内齿圈10、 主动轮9和多个传动 轮11构成传动件驱动捕杀叶片8与负压叶片7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加快对害虫的生理结构进 行破坏; 收集槽4对杀死的害虫进行收集, 随着在收集槽4中收集的害虫越多, 收集槽4在收 集筒2内向下滑动, 能够收集更多的害虫。 0021 所述收集槽4底部通过底板12进行密封, 底板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收集槽4相对 设置的两侧壁。
15、上, 转轴位于底板12的中部, 且转轴上套接有与底板12相连的扭簧13, 底板12 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收集槽4未连接转轴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阻碍底板12向一个方向转 动的抵块14, 其中一个抵块14位于底板12的上表面高端的上方, 挂架1上连接有位于收集槽 4下方的顶杆15, 顶杆15的上端部为作用端, 顶杆15的作用端位于靠近底板12的上表面底端 一侧的下方; 收集槽4设置抵块14的两侧壁下侧均为弧面, 且底板12靠近弧面的两侧壁均为 弧形侧壁, 底板12的两弧形侧壁分别与收集槽4内的两弧面一一配合设置, 底板12的弧形侧 壁与收集槽4的弧面之间设置有间歇, 为了使底板1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
16、够进行自由转动, 不 受到阻碍; 底板12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使收集槽4内收集的害虫在底板12上表面低端积累量 更多, 同时与两个抵块14的配合设置, 避免底板12上表面的高端向靠近其上方的抵块14方 向转动, 使收集槽4底部处于密封状态, 持续的对害虫进行收集, 当收集槽4的底板12与顶杆 15的作用端相抵时, 驱动底板12上表面的高端向远离其上方的抵块14方向转动, 收集槽4底 部形成一个排料口, 将害虫从排料口排出收集槽4外。 0022 使用时, 通过诱虫灯管发亮将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引诱到防护罩内, 通过负压叶片7 转动形成的抽吸力将害虫抽入收集筒2内, 通过负压叶片7和捕杀叶片8将害虫的。
17、生理结构 进行破坏, 破坏之后的害虫在收集槽4中进行收集; 随着收集槽4中收集的害虫量增加, 收集 槽4逐渐向下滑动, 在顶杆15的作用端与底板12相抵时, 驱动底板12转动, 将收集槽4内收集 的害虫排出收集槽4外。 0023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67334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767334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767334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767334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