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2478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9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73491.2

申请日:

2013.06.28

公开号:

CN103306289A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17/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钢城街79号变更后权利人:114039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建材路105号登记生效日:201407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7/04申请日:20130628|||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04

主分类号:

E02D17/04

申请人: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发明人:

孙海友; 王钰; 张立国

地址: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钢城街7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代理人:

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相邻地下结构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冠梁、锚索和连梁,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相邻护坡桩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每排护坡桩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每排护坡桩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通过连梁相连,连梁内设锚索,锚索两端通过垫板及锚具与冠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锚索将两排护坡桩形成稳固的护坡体系,保证了结构间土体安全性,增加了施工作业面及运输通道,减少了基坑开挖量及回填量,大大缩短了施工期,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冠梁、锚索和连梁,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的相邻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相邻护坡桩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每排护坡桩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每排护坡桩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通过连梁相连,连梁内设锚索,锚索两端通过垫板及冠梁锚具与冠梁相连,护坡桩间分布有钢筋网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内设有由加固筋交叉连接的横筋和纵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是预应力钢绞线、实心锚杆、中空涨壳式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桩是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沉管灌注护坡桩、搅拌护坡桩、挖孔护坡桩或机械成孔护坡桩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可以是型钢腰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腰梁。

6.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在预定的两个基坑侧壁内侧位置,各自间隔施工一排混凝土护坡桩;
2)在护坡桩强度达到75%要求后,及时挖出护坡桩桩头部分土方,土方挖至连梁底部标高以下100~150mm;
3)浇C10混凝土垫层,破除桩头混凝土;
4)弹出冠梁中心线,即护坡桩中心线;
5)制作安装冠梁的钢筋;
6)预埋锚索用钢套管、垫板及PVC套管;
7)模板安装加固,浇注冠梁及连梁混凝土并养护;
8)当冠梁强度达到80%后,安装冠梁锚索并开始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到护壁桩锚杆的位置;
9)在护坡桩间进行预应力锚杆打孔施工,浇注前将预应力锚杆贯穿腰梁的一段涂抹润滑剂,并套上PVC套管,然后进行预应力锚杆,注浆施工,注浆到套管处;
10)将预应力锚杆部位的桩间土体清理剔除干净,将两侧护坡桩的桩身和剔除的桩间土体清理干净;
11)将预应力锚杆注浆口以外至桩外侧一段涂润滑剂,将套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两端套入锚板,锚板固定位置在护坡桩外侧连接面的内侧100mm范围内;
12)在锚板外面绑扎钢筋网片,固定泄水孔,喷射混凝土;
13)安装腰梁,安装桩间锚具,张拉预应力锚杆;
14)完成腰梁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基坑挖土作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最小尺寸为1.2m×0.7m,冠梁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桩头钢筋伸入冠梁不少于650mm。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锚索钢套管直径为90~100mm,两冠梁之间为素混凝土,预埋PVC塑料管贯穿连梁。

说明书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邻地下结构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地下结构的土建施工中,当两个地下结构相邻20~30米之间时,需要对两地下结构基坑间的土方进行处理,其中一种方法是将结构间土全部挖除,等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再将其回填,其缺陷是减少了施工作业面,增加了挖方量及垂直运输成本。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桩锚护壁结构,在护壁桩间的桩间土做若干道预应力锚干,通过水平腰梁将预应力锚干与护坡桩锚固在一起,其缺陷是:当将结构之间部分作为车辆运输及材料堆放地时,很难保证边坡安全,无法有效地利用结构间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不挖除两地下结构间土方,而且保证作为材料堆放场地及车辆运输通道的安全性,增加施工作业面及材料运输便利,减少土方挖运量和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工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包括护坡桩、冠梁、锚索和连梁,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的相邻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相邻护坡桩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每排护坡桩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每排护坡桩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通过连梁相连,连梁内设锚索,锚索两端通过垫板及冠梁锚具与冠梁相连,护坡桩间分布有钢筋网片。
所述钢筋网片内设有由加固筋交叉连接的横筋和纵筋。
所述预应力锚杆是预应力钢绞线、实心锚杆、中空涨壳式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中的一种。
所述护坡桩是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沉管灌注护坡桩、搅拌护坡桩、挖孔护坡桩或机械成孔护坡桩中的一种。
所述腰梁可以是型钢腰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腰梁。
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步骤为:
1)在预定的两个基坑侧壁内侧位置,各自间隔施工一排混凝土护坡桩;
2)在护坡桩强度达到75%要求后,及时挖出护坡桩桩头部分土方,土方挖至连梁底部标高以下100~150mm;
3)浇C10混凝土垫层,破除桩头混凝土;
4)弹出冠梁中心线,即护坡桩中心线;
5)制作安装冠梁的钢筋;
6)预埋锚索用钢套管、垫板及PVC套管;
7)模板安装加固,浇注冠梁及连梁混凝土并养护;
8)当冠梁强度达到80%后,安装冠梁锚索并开始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到护壁桩锚杆的位置;
9)在护坡桩间进行预应力锚杆打孔施工,浇注前将预应力锚杆贯穿腰梁的一段涂抹润滑剂,并套上PVC套管,然后进行预应力锚杆,注浆施工,注浆到套管处;
10)将预应力锚杆部位的桩间土体清理剔除干净,将两侧护坡桩的桩身和剔除的桩间土体清理干净;
11)将预应力锚杆注浆口以外至桩外侧一段涂润滑剂,将套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两端套入锚板,锚板固定位置在护坡桩外侧连接面的内侧100mm范围内;
12)在锚板外面绑扎钢筋网片,固定泄水孔,喷射混凝土;
13)安装腰梁,安装桩间锚具,张拉预应力锚杆;
14)完成腰梁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基坑挖土作业。
所述冠梁最小尺寸为1.2m×0.7m,冠梁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
所述步骤5)中,桩头钢筋伸入冠梁不少于650mm。
所述步骤6)中锚索钢套管直径为90~100mm,两冠梁之间为素混凝土,预埋PVC塑料管贯穿连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冠梁锚索结构将两地下结构间土进行有效加固,将两排护坡桩之间形成稳固的护坡体系,保证了结构间土体安全性,是一种处理费用低廉、安全可靠、简单方便易行的冠梁施工技术。2)两相邻基坑间土体可用于施工作业面堆放材料及运输通道,减少了基坑开挖量及回填量,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成本,加快了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沿B‑B线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护坡桩间预应力锚杆锚固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网片与锚板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轴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冠梁、护坡桩和腰梁位置立面示意图。
图中:1‑冠梁  2‑护坡桩  3‑连梁  4‑垫板  5‑冠梁锚具  6‑锚索  7‑PVC套管  8‑支架  9‑预应力锚杆  10‑锚板  11‑加固筋  12‑横筋  13‑纵筋  14‑桩间锚具  15‑桩钢筋  16‑钢套管  17‑腰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图3,是本发明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实施例俯视平面图,包括冠梁1、护坡桩2、锚索6和连梁3,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2,相邻护坡桩2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9,每排护坡桩2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17,每排护坡桩2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1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1通过连梁3相连,连梁3内设锚索6,锚索6两端通过垫板4及冠梁锚具5与冠梁1相连,护坡桩2间分布有钢筋网片。
见图4,钢筋网片内设有由加固筋11交叉连接的横筋12和纵筋13,纵筋13与桩钢筋15焊牢。
实施例中预应力锚杆是预应力钢绞线、实心锚杆、中空涨壳式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中的一种。护坡桩是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沉管灌注护坡桩、搅拌护坡桩、挖孔护坡桩或机械成孔护坡桩中的一种。腰梁17可以是型钢腰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腰梁。
本发明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步骤为:
1)在预定的两个基坑侧壁内侧对应位置,各自间隔施工一排混凝土护坡桩2;
2)在护坡桩2强度达到75%要求后,及时挖出护坡桩2桩头部分土方,土方挖至连梁3底部标高以下100~150mm;
3)浇C10混凝土垫层,破除桩头混凝土;
4)弹出冠梁1的中心线,即护坡桩中心线,弹出连梁中心线;
5)见图5,制作安装冠梁1的钢筋,将桩钢筋15延至冠梁1中;
6)预埋锚索6用的钢套管16、垫板4及连梁内的PVC套管7,钢套管16内设PVC套管7,钢套管16担在支架8上,支架8底面与连梁3的底面等高;
7)模板安装加固,浇注冠梁1及连梁3混凝土并养护;
8)当冠梁1强度达到80%后,安装锚索6并开始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到锚杆9的位置;
9)在护坡桩2间进行预应力锚杆9打孔施工,浇注将前将预应力锚杆9贯穿腰梁17的一段涂抹润滑剂,然后安装预应力锚杆9,注浆施工,注浆到锚板10处;
10)将预应力锚杆9部位的桩间土体清理剔除干净,将两侧护坡桩2的桩身和剔除的桩间土体清理干净;
11)见图6,将预应力锚杆9注浆口以外至桩外侧一段涂润滑剂,将套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9两端套入锚板10,锚板10固定位置在护坡桩外侧连接面的内侧100mm范围内;
12)见图7,在锚板10外面绑扎钢筋网片的横筋12和纵筋13,固定泄水孔,喷射混凝土,桩间锚具14位于预应力锚杆9的端部;
13)见图8,安装腰梁17,安装桩间锚具,张拉预应力锚杆,腰梁17用来加固冠梁1下方的护坡桩2;
14)完成腰梁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基坑挖土作业。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289A43申请公布日20130918CN103306289ACN103306289A21申请号201310273491222申请日20130628E02D17/0420060171申请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地址114000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钢城街79号72发明人孙海友王钰张立国74专利代理机构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代理人张群54发明名称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相邻地下结构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冠梁、锚索和连梁,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

2、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相邻护坡桩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每排护坡桩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每排护坡桩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通过连梁相连,连梁内设锚索,锚索两端通过垫板及锚具与冠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锚索将两排护坡桩形成稳固的护坡体系,保证了结构间土体安全性,增加了施工作业面及运输通道,减少了基坑开挖量及回填量,大大缩短了施工期,降低了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

3、289ACN103306289A1/2页21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冠梁、锚索和连梁,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的相邻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相邻护坡桩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每排护坡桩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每排护坡桩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通过连梁相连,连梁内设锚索,锚索两端通过垫板及冠梁锚具与冠梁相连,护坡桩间分布有钢筋网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内设有由加固筋交叉连接的横筋和纵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

4、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是预应力钢绞线、实心锚杆、中空涨壳式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桩是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沉管灌注护坡桩、搅拌护坡桩、挖孔护坡桩或机械成孔护坡桩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可以是型钢腰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腰梁。6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在预定的两个基坑侧壁内侧位置,各自间隔施工一排混凝土护坡桩;2)在护坡桩强度达到75要求后,及时挖出护坡桩桩头部分土方,土方挖至连梁底。

5、部标高以下100150MM;3)浇C10混凝土垫层,破除桩头混凝土;4)弹出冠梁中心线,即护坡桩中心线;5)制作安装冠梁的钢筋;6)预埋锚索用钢套管、垫板及PVC套管;7)模板安装加固,浇注冠梁及连梁混凝土并养护;8)当冠梁强度达到80后,安装冠梁锚索并开始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到护壁桩锚杆的位置;9)在护坡桩间进行预应力锚杆打孔施工,浇注前将预应力锚杆贯穿腰梁的一段涂抹润滑剂,并套上PVC套管,然后进行预应力锚杆,注浆施工,注浆到套管处;10)将预应力锚杆部位的桩间土体清理剔除干净,将两侧护坡桩的桩身和剔除的桩间土体清理干净;11)将预应力锚杆注浆口以外至桩外侧一段涂润滑剂,将套有套管的预应力锚。

6、杆两端套入锚板,锚板固定位置在护坡桩外侧连接面的内侧100MM范围内;12)在锚板外面绑扎钢筋网片,固定泄水孔,喷射混凝土;13)安装腰梁,安装桩间锚具,张拉预应力锚杆;14)完成腰梁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基坑挖土作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最小尺寸为12M07M,冠梁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书CN103306289A2/2页3所述步骤5)中,桩头钢筋伸入冠梁不少于650M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7、6)中锚索钢套管直径为90100MM,两冠梁之间为素混凝土,预埋PVC塑料管贯穿连梁。权利要求书CN103306289A1/3页4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相邻地下结构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对地下结构的土建施工中,当两个地下结构相邻2030米之间时,需要对两地下结构基坑间的土方进行处理,其中一种方法是将结构间土全部挖除,等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再将其回填,其缺陷是减少了施工作业面,增加了挖方量及垂直运输成本。0003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桩锚护壁结构,在护壁桩间的桩间土做若干道预应力锚干,通过水。

8、平腰梁将预应力锚干与护坡桩锚固在一起,其缺陷是当将结构之间部分作为车辆运输及材料堆放地时,很难保证边坡安全,无法有效地利用结构间面积。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不挖除两地下结构间土方,而且保证作为材料堆放场地及车辆运输通道的安全性,增加施工作业面及材料运输便利,减少土方挖运量和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工期。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0006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包括护坡桩、冠梁、锚索和连梁,这是由两排护坡桩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基坑的相邻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相邻护坡桩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

9、,每排护坡桩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每排护坡桩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通过连梁相连,连梁内设锚索,锚索两端通过垫板及冠梁锚具与冠梁相连,护坡桩间分布有钢筋网片。0007所述钢筋网片内设有由加固筋交叉连接的横筋和纵筋。0008所述预应力锚杆是预应力钢绞线、实心锚杆、中空涨壳式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中的一种。0009所述护坡桩是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沉管灌注护坡桩、搅拌护坡桩、挖孔护坡桩或机械成孔护坡桩中的一种。0010所述腰梁可以是型钢腰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腰梁。0011所述的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步骤为00121)在预定的两个基坑侧。

10、壁内侧位置,各自间隔施工一排混凝土护坡桩;00132)在护坡桩强度达到75要求后,及时挖出护坡桩桩头部分土方,土方挖至连梁底部标高以下100150MM;00143)浇C10混凝土垫层,破除桩头混凝土;00154)弹出冠梁中心线,即护坡桩中心线;00165)制作安装冠梁的钢筋;00176)预埋锚索用钢套管、垫板及PVC套管;说明书CN103306289A2/3页500187)模板安装加固,浇注冠梁及连梁混凝土并养护;00198)当冠梁强度达到80后,安装冠梁锚索并开始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到护壁桩锚杆的位置;00209)在护坡桩间进行预应力锚杆打孔施工,浇注前将预应力锚杆贯穿腰梁的一段涂抹润滑剂,并。

11、套上PVC套管,然后进行预应力锚杆,注浆施工,注浆到套管处;002110)将预应力锚杆部位的桩间土体清理剔除干净,将两侧护坡桩的桩身和剔除的桩间土体清理干净;002211)将预应力锚杆注浆口以外至桩外侧一段涂润滑剂,将套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两端套入锚板,锚板固定位置在护坡桩外侧连接面的内侧100MM范围内;002312)在锚板外面绑扎钢筋网片,固定泄水孔,喷射混凝土;002413)安装腰梁,安装桩间锚具,张拉预应力锚杆;002514)完成腰梁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基坑挖土作业。0026所述冠梁最小尺寸为12M07M,冠梁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0027所述步骤5)中,桩头钢筋伸入冠梁不少于650MM。

12、。0028所述步骤6)中锚索钢套管直径为90100MM,两冠梁之间为素混凝土,预埋PVC塑料管贯穿连梁。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冠梁锚索结构将两地下结构间土进行有效加固,将两排护坡桩之间形成稳固的护坡体系,保证了结构间土体安全性,是一种处理费用低廉、安全可靠、简单方便易行的冠梁施工技术。2)两相邻基坑间土体可用于施工作业面堆放材料及运输通道,减少了基坑开挖量及回填量,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成本,加快了工程进度。附图说明003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0031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0032图3是图2中沿BB线剖视图;0033图4是本发明。

13、实施例中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0034图5是本发明护坡桩间预应力锚杆锚固结构示意图;003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网片与锚板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0036图7是图6的轴向剖视图;003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冠梁、护坡桩和腰梁位置立面示意图。0038图中1冠梁2护坡桩3连梁4垫板5冠梁锚具6锚索7PVC套管8支架9预应力锚杆10锚板11加固筋12横筋13纵筋14桩间锚具15桩钢筋16钢套管17腰梁具体实施方式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步说明0040见图1、图2、图3,是本发明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实施例俯视平面图,包括冠梁1、护坡桩2、锚索6和连梁3,这是由两排护坡桩。

14、形成的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结说明书CN103306289A3/3页6构,在两基坑侧壁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护坡桩2,相邻护坡桩2的桩间设有预应力锚杆9,每排护坡桩2的桩间设有加固用的腰梁17,每排护坡桩2顶部的桩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1连接成一体,两基坑护坡桩上的冠梁1通过连梁3相连,连梁3内设锚索6,锚索6两端通过垫板4及冠梁锚具5与冠梁1相连,护坡桩2间分布有钢筋网片。0041见图4,钢筋网片内设有由加固筋11交叉连接的横筋12和纵筋13,纵筋13与桩钢筋15焊牢。0042实施例中预应力锚杆是预应力钢绞线、实心锚杆、中空涨壳式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中的一种。护坡桩是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沉管灌注护坡桩。

15、、搅拌护坡桩、挖孔护坡桩或机械成孔护坡桩中的一种。腰梁17可以是型钢腰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腰梁。0043本发明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步骤为00441)在预定的两个基坑侧壁内侧对应位置,各自间隔施工一排混凝土护坡桩2;00452)在护坡桩2强度达到75要求后,及时挖出护坡桩2桩头部分土方,土方挖至连梁3底部标高以下100150MM;00463)浇C10混凝土垫层,破除桩头混凝土;00474)弹出冠梁1的中心线,即护坡桩中心线,弹出连梁中心线;00485)见图5,制作安装冠梁1的钢筋,将桩钢筋15延至冠梁1中;00496)预埋锚索6用的钢套管16、垫板4及连梁内的P。

16、VC套管7,钢套管16内设PVC套管7,钢套管16担在支架8上,支架8底面与连梁3的底面等高;00507)模板安装加固,浇注冠梁1及连梁3混凝土并养护;00518)当冠梁1强度达到80后,安装锚索6并开始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到锚杆9的位置;00529)在护坡桩2间进行预应力锚杆9打孔施工,浇注将前将预应力锚杆9贯穿腰梁17的一段涂抹润滑剂,然后安装预应力锚杆9,注浆施工,注浆到锚板10处;005310)将预应力锚杆9部位的桩间土体清理剔除干净,将两侧护坡桩2的桩身和剔除的桩间土体清理干净;005411)见图6,将预应力锚杆9注浆口以外至桩外侧一段涂润滑剂,将套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9两端套入锚板10,锚板10固定位置在护坡桩外侧连接面的内侧100MM范围内;005512)见图7,在锚板10外面绑扎钢筋网片的横筋12和纵筋13,固定泄水孔,喷射混凝土,桩间锚具14位于预应力锚杆9的端部;005613)见图8,安装腰梁17,安装桩间锚具,张拉预应力锚杆,腰梁17用来加固冠梁1下方的护坡桩2;005714)完成腰梁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基坑挖土作业。说明书CN103306289A1/2页7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306289A2/2页8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3062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