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72378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4513.2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号:

CN104521516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12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3/00; A01C21/00; C05F15/00; E02B1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安徽格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北春

地址:

242600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凤凰国际小区商铺5-1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肥料搭配、移栽、田间管理四个步骤,育苗采用无菌棚拱育苗,肥料利用山区特有的山茶茶籽饼配合干鸡粪,移栽采取特殊的陇型移栽再配合叶面肥和吡蚜酮有效防止疾病,田间管理深挖“E”型排水沟,合理布置陇距株距,本发明方法种植的黄蜀葵,成活率高,病虫灾害小,产量大幅度提升,产品品质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适用于黄蜀菊的产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肥料搭配、移栽、田间管理四个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包括如下步骤:取黄蜀葵种子在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2-5分钟,进行萌发培养,生出幼芽后,进行棚拱育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搭配包括如下步骤:取山茶茶籽饼和干鸡粪按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取混合后的肥料100-150斤混合泥土进行幼苗培养,幼苗数量为1500-1700株每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移栽地施工成营养坡,每亩地下山茶籽饼50公斤,干鸡粪30公斤,再对营养坡起陇,每陇之间移栽之前洒敌克松和化肥混合物,敌克松用量1千克/亩,化肥50千克/亩,移栽前喷洒叶面肥和吡蚜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每亩种植1500-1700株,在每块地底深挖“E”型深沟,营养坡起陇,陇间距为70-80㎝,株距为50厘米,生长到70-80㎝未开化钱喷洒多效唑一次。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拱育苗包括如下步骤:取幼苗肥料和泥土混合,制作成圆筒杯状小培养台,取灭菌处理的萌发幼芽,放置小培养台上,盖上薄薄一层细泥土,然后喷雾洒水少量,最后将所有培养台集中在一起,进行棚拱育苗,15-20天后移栽。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水溶性硫基钾肥,所述叶面肥和吡蚜酮用量分别为:叶面肥5千克每千株,吡蚜酮200毫克每千株。

说明书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的田间种植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现在国内在种植黄蜀葵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的田间种植方法,很多杂乱的种植方法不但成活率低下,病虫灾害大,生产的黄蜀葵质量低下,产量低下,如何科学的进行黄蜀葵的移栽和种植及田间管理现在成为黄蜀葵种植的一个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活率高,稳定性强,病虫灾害小的黄蜀葵田间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肥料搭配、移栽、田间管理四个步骤。
所述育苗包括如下步骤:取黄蜀葵种子在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2-5分钟,进行萌发培养,生出幼芽后,进行棚拱育苗。
所述肥料搭配包括如下步骤:取山茶茶籽饼和干鸡粪按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取混合后的肥料100-150斤混合泥土进行幼苗培养,幼苗数量为1500-1700株每亩。
所述移栽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移栽地施工成营养坡,每亩地下山茶籽饼50公斤,干鸡粪30公斤,再对营养坡起陇,每陇之间移栽之前洒敌克松和化肥混合物,敌克松用量1千克/亩,化肥50千克/亩,移栽前喷洒叶面肥和吡蚜酮。
所述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每亩种植1500-1700株,在每块地底深挖“E”型深沟,营养坡起陇,陇间距为70-80㎝,株距为50厘米,生长到70-80㎝未开化钱喷洒多效唑一次。
所述棚拱育苗包括如下步骤:取幼苗肥料和泥土混合,制作成圆筒杯状小培养台,取灭菌处理的萌发幼芽,放置小培养台上,盖上薄薄一层细泥土,然后喷雾洒水少量,最后将所有培养台集中在一起,进行棚拱育苗,15-20天后移栽。
所述叶面肥为水溶性硫基钾肥,所述叶面肥和吡蚜酮用量分别为:叶面肥5千克每千株,吡蚜酮200毫克每千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育苗采用无菌棚拱育苗,肥料利用山区特有的山茶茶籽饼配合干鸡粪,移栽采取特殊的陇型移栽再配合叶面肥和吡蚜酮有效防止疾病,田间管理深挖“E”型排水沟,合理布置陇距株距,本发明方法种植的黄蜀葵,成活率高,病虫灾害小,产量大幅度提升,产品品质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适用于黄蜀菊的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操作步骤如下:a、取黄蜀葵种子30千克在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2-5分钟,进行萌发培养,生出幼芽后,取山茶茶籽饼和干鸡粪按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取混合后的肥料100-150斤混合泥土进行幼苗培养,取幼苗肥料和泥土混合,制作成圆筒杯状小培养台。
b、取灭菌处理的萌发幼芽,放置小培养台上,盖上薄薄一层细泥土,然后喷雾洒水少量,最后将所有培养台集中在一起,进行棚拱育苗,15-20天后移栽。
c、对移栽地施工成营养坡,每亩地下山茶籽饼50公斤,干鸡粪30公斤,再对营养坡起陇,每陇之间移栽之前洒敌克松和化肥混合物,敌克松用量1千克/亩,化肥50千克/亩,移栽前喷洒叶面肥和吡蚜酮,叶面肥5千克每千株,吡蚜酮200毫克每千株。
d、每亩种植1500-1700株,在每块地底深挖“E”型深沟,营养坡起陇,陇间距为70-80㎝,株距为50厘米,生长到70-80㎝未开化钱喷洒多效唑一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操作步骤如下:a、取黄蜀葵种子20千克在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2-5分钟,进行萌发培养,生出幼芽后,取山茶茶籽饼和干鸡粪按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取混合后的肥料100-150斤混合泥土进行幼苗培养,取幼苗肥料和泥土混合,制作成圆筒杯状小培养台。
b、取灭菌处理的萌发幼芽,放置小培养台上,盖上薄薄一层细泥土,然后喷雾洒水少量,最后将所有培养台集中在一起,进行棚拱育苗,20天后移栽。
c、对移栽地施工成营养坡,每亩地下山茶籽饼50公斤,干鸡粪30公斤,再对营养坡起陇,每陇之间移栽之前洒敌克松和化肥混合物,敌克松用量1千克/亩,化肥50千克/亩,移栽前喷洒叶面肥和吡蚜酮,叶面肥5千克每千株,吡蚜酮200毫克每千株。
d、每亩种植1500-1700株,在每块地底深挖“E”型深沟,营养坡起陇,陇间距为70-80㎝,株距为50厘米,生长到70-80㎝未开化钱喷洒多效唑一次。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肥料搭配、移栽、田间管理四个步骤,育苗采用无菌棚拱育苗,肥料利用山区特有的山茶茶籽饼配合干鸡粪,移栽采取特殊的陇型移栽再配合叶面肥和吡蚜酮有效防止疾病,田间管理深挖“E”型排水沟,合理布置陇距株距,本发明方法种植的黄蜀葵,成活率高,病虫灾害小,产量大幅度提升,产品品质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适用于黄蜀菊的产业化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