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724690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81794.2

申请日:

20180827

公开号:

CN109197824A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4

主分类号:

A01M1/04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陆宴辉,潘洪生,梁革梅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优先权:

CN20181098179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文君;陈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诱杀时间,其针对性的在夜间对棉铃虫进行诱捕,并且可降低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为375-405nm,优选为38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在18:00至次日的6:00间发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在夜间0:00-4:00点发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采用LED灯发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LED灯置于作物顶端的10-15c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盏所述LED灯的距离为15-20m,优选为20m。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在每年的7-9月份开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年7-9月份,将波长为385nm的单色光,于每日夜间0:00-4:00点开放,诱捕棉铃虫成虫。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年7-9月份,将波长为385nm的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15cm处,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15-20m,每日于夜间0:00-4:00点开放所述LED灯,诱捕棉铃虫成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昆虫趋光性采用灯光诱集对某些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物理防治已成为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在生产上应用于防治的自体发光光源主要包括紫外光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混合光如高压汞灯、白炽灯,黄色光如钠灯、LED灯、黄色荧光灯。大量的试验证明,用灯光对农业害虫成虫进行诱杀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方法。随着太阳能的大面积使用,灯光诱杀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可,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灯光诱杀具有防治周期长、高效节能、防治效果优越、适用范围广、杀虫谱宽泛等特点。

昆虫的趋光反应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物学行为。许多昆虫具有辨别不同波长的能力,而且对各种光波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昆虫的视觉能感受到250-700nm的光,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敏感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如甘蓝地种蝇对于像绿叶所反射的500-600nm黄-绿波长会产生明显的趋向行为。温室白粉虱不喜欢着陆在短波长的地方,而偏好着陆在550nm绿光的地方。但是,现有技术不论是黑光灯、紫外灯或其他种类光源的诱虫灯,由于其发光源所发出光不是一种单一波长的单色光,所以在利用诱虫灯杀灭某类害虫的同时,也可能杀死大量其天敌。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乃至世界各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属多食性害虫,我国已知的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多种。在栽培作物中除为害棉花外,还取食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番茄、辣椒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

本发明主要针对棉铃虫成虫这种单一对象,既有效的诱捕了棉铃虫成虫,又避免误伤天敌,最大程度的保证其杀虫效果。

优选的,所述波长为375-405nm,最优选为385nm。

优选的,所述单色光在18:00至次日的6:00间发出。

更优选的,所述单色光于夜间0:00-4:00点发出。尤其是当采用波长为385nm的单色光,在该时段诱捕棉铃虫,其诱捕棉铃虫的量约占夜间总量的53%,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杀伤力。采用该时段的诱捕时间,所述方法可减少2/3的诱杀时间,大大节约了诱捕成本。

其中,所述单色光采用LED灯发出。

优选的,将所述LED灯置于作物顶端的10-15cm。

优选的,两盏所述LED灯的距离为15-20m,最优选为20m。

其中,每年主要诱捕的时间为7-9月份。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降低对73%的天敌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法具体为:每年7-9月份,将波长为385nm的单色光,于每日夜间0:00-4:00点开放,诱捕棉铃虫成虫。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优选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每年7-9月份,将波长为385nm的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15cm处,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15-20m,每日于夜间0:00-4:00点开放所述LED灯,诱捕棉铃虫成虫。

附图说明

图1为19种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捕量的对比图。

图2为4种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捕量的对比图。

图3为385nm的LED灯不同时间段对棉铃虫和异色瓢虫成虫诱捕比例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下实施例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基地开展,试验棉田面积约为80亩,棉花品种、栽培管理方式均一致。

如下实施例中的布置LED灯处,先将钢竿插入地下40-50厘米(可用重物垂直敲打或者挖坑埋入地下),然后将LED灯固定在钢竿上端。

如下实施例中采用的LED灯购自于河南新乡天意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如下实施例中LED灯的瓦数为4-5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本实施例为2016年的田间诱捕试验。

所述方法具体为:在7-9月份,将波长为395nm的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15cm处,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20m,于每日夜间0:00-4:00点开放所述LED灯。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波长不同,分别为374nm和418nm。

由实施例1~3,以及下述对比例1~16的诱捕结果,详见图1所示,波长为374-418nm的LED灯可有效诱捕棉铃虫成虫。其中395nm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374nm和418nm,三者与对比例1~16中的所有波长间均差异显著。

根据所获得的波段范围,接下来进一步缩小范围进行诱捕实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本实施例为2017年的田间诱捕试验。

所述方法具体为:在7-9月份,将波长为385nm的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15cm处,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20m,每日夜间0:00-4:00点开放所述LED灯。

实施例5~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波长不同,LED灯的波长分别为375nm、395nm、405nm。

由实施例4~7所述方法,统计棉铃虫成虫诱捕量,如图2所示。其中385nm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波长。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LED灯开放时间为18:00至夜间0:00。

每隔2小时调查诱捕到的棉铃虫成虫和异色瓢虫成虫的数量。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LED灯开放时间为夜间4:00-6:00。

试验结束时调查诱捕到的棉铃虫成虫和异色瓢虫成虫的数量。

实施例4、8、9所述方法诱捕的棉铃虫成虫和异色瓢虫成虫每隔2小时的诱捕量占夜间总诱捕量的比例,如图3所示。其中于夜间0:00-4:00点开灯诱捕到棉铃虫的量约占夜间总量的53%,可降低对73%的异色瓢虫的杀伤力,且可以减少2/3的诱杀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385nm波长的LED灯于夜间0:00-4:00点开灯对棉铃虫成虫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且对天敌的杀伤力小,所述方法可用于棉铃虫成虫的综合防治。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将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20-25cm处,诱捕量仅为实施例4诱捕量的60%-80%。

对比例1~16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波长不同,分别为440nm、460nm、484nm、506nm、528nm、538nm、550nm、572nm、594nm、616nm、638nm、660nm、682nm、704nm、726nm和748nm。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81794.2 (22)申请日 2018.08.27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72)发明人 陆宴辉 潘洪生 梁革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陈征 (51)Int.Cl. A01M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

2、方法。 所述方法为 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 虫。 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诱杀时间, 其针对性 的在夜间对棉铃虫进行诱捕, 并且可降低对天敌 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9197824 A 2019.01.15 CN 109197824 A 1.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 捕棉铃虫成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为375-405nm, 优选为38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色光在18:00至次日的6:00间。

3、发 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色光在夜间0:00-4:00点发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色光采用LED灯发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LED灯置于作物顶端的10-15c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盏所述LED灯的距离为15-20m, 优选 为20m。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灯在每年的7-9月份开 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年7-9月份, 将波长为385nm的单色光, 于 每日夜间0:00-4。

4、:00点开放, 诱捕棉铃虫成虫。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年7-9月份, 将波长为385nm的LED灯 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15cm处, 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15-20m, 每日于夜间0:00-4:00点 开放所述LED灯, 诱捕棉铃虫成虫。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7824 A 2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利用昆虫趋光性采用灯光诱集对某些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物理防治已成 为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5、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于防治的自体发光光源主要包括 紫外光如频振式杀虫灯、 黑光灯, 混合光如高压汞灯、 白炽灯, 黄色光如钠灯、 LED灯、 黄色荧 光灯。 大量的试验证明, 用灯光对农业害虫成虫进行诱杀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方法。 随着太阳 能的大面积使用, 灯光诱杀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可, 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灯光诱杀具有防治周期长、 高效节能、 防治效果优越、 适用范围广、 杀虫谱宽泛等特点。 0003 昆虫的趋光反应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物学行为。 许多昆虫具有辨 别不同波长的能力, 而且对各种光波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昆虫的视觉能感受到 250-。

6、700nm的光, 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敏感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 如甘蓝地种蝇对于像 绿叶所反射的500-600nm黄-绿波长会产生明显的趋向行为。 温室白粉虱不喜欢着陆在短波 长的地方, 而偏好着陆在550nm绿光的地方。 但是, 现有技术不论是黑光灯、 紫外灯或其他种 类光源的诱虫灯, 由于其发光源所发出光不是一种单一波长的单色光, 所以在利用诱虫灯 杀灭某类害虫的同时, 也可能杀死大量其天敌。 0004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我国乃至世界各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 棉铃虫属多食 性害虫, 我国已知的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多种。 在栽培作物中除为害棉花外, 还取食小麦、 玉米、 大豆、 。

7、花生、 番茄、 辣椒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采用波长为374- 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 0006 本发明主要针对棉铃虫成虫这种单一对象, 既有效的诱捕了棉铃虫成虫, 又避免 误伤天敌, 最大程度的保证其杀虫效果。 0007 优选的, 所述波长为375-405nm, 最优选为385nm。 0008 优选的, 所述单色光在18:00至次日的6:00间发出。 0009 更优选的, 所述单色光于夜间0:00-4:00点发出。 尤其是当采用波长为385nm的单 色光, 在该时段诱捕棉铃虫, 其诱捕棉铃虫的量约占夜间总量的53, 并且最大。

8、程度的降低 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采用该时段的诱捕时间, 所述方法可减少2/3的诱杀时间, 大大 节约了诱捕成本。 0010 其中, 所述单色光采用LED灯发出。 0011 优选的, 将所述LED灯置于作物顶端的10-15cm。 0012 优选的, 两盏所述LED灯的距离为15-20m, 最优选为20m。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197824 A 3 0013 其中, 每年主要诱捕的时间为7-9月份。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降低对73的天敌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方法具体为: 每年7-9月份, 将波长为385nm的单色 光, 于每日。

9、夜间0:00-4:00点开放, 诱捕棉铃虫成虫。 0016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优选方法, 所述方法具体为: 每年7-9月份, 将波长为385nm的 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15cm处, 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15-20m, 每日于夜间0:00- 4:00点开放所述LED灯, 诱捕棉铃虫成虫。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19种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捕量的对比图。 0018 图2为4种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捕量的对比图。 0019 图3为385nm的LED灯不同时间段对棉铃虫和异色瓢虫成虫诱捕比例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10、的范围。 0021 如下实施例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基地开展, 试验棉田面积约为80亩, 棉花品种、 栽培管理方式均一致。 0022 如下实施例中的布置LED灯处, 先将钢竿插入地下40-50厘米(可用重物垂直敲打 或者挖坑埋入地下), 然后将LED灯固定在钢竿上端。 0023 如下实施例中采用的LED灯购自于河南新乡天意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如下 实施例中LED灯的瓦数为4-5瓦。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本实施例为2016年的田间诱捕 试验。 0026 所述方法具体为: 在7-9月份, 将波长为395nm的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

11、0- 15cm处, 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20m, 于每日夜间0:00-4:00点开放所述LED灯。 0027 实施例23 002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波长 不同, 分别为374nm和418nm。 0029 由实施例13, 以及下述对比例116的诱捕结果, 详见图1所示, 波长为374- 418nm的LED灯可有效诱捕棉铃虫成虫。 其中395nm波长的LED灯对棉铃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 374nm和418nm, 三者与对比例116中的所有波长间均差异显著。 0030 根据所获得的波段范围, 接下来进一步缩小范围进行诱捕实验。 0031 实施例4 。

12、003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本实施例为2017年的田间诱捕 试验。 0033 所述方法具体为: 在7-9月份, 将波长为385nm的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10- 15cm处, 每两盏LED灯的间距为20m, 每日夜间0:00-4:00点开放所述LED灯。 0034 实施例57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197824 A 4 003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波长 不同, LED灯的波长分别为375nm、 395nm、 405nm。 0036 由实施例47所述方法, 统计棉铃虫成虫诱捕量, 如图2所示。 。

13、其中385nm波长的 LED灯对棉铃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波长。 0037 实施例8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 LED 灯开放时间为18:00至夜间0:00。 0039 每隔2小时调查诱捕到的棉铃虫成虫和异色瓢虫成虫的数量。 0040 实施例9 004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 LED 灯开放时间为夜间4:00-6:00。 0042 试验结束时调查诱捕到的棉铃虫成虫和异色瓢虫成虫的数量。 0043 实施例4、 8、 9所述方法诱捕的棉铃虫成虫和异色瓢虫成虫每隔2小时的诱捕量占 夜间总诱捕。

14、量的比例, 如图3所示。 其中于夜间0:00-4:00点开灯诱捕到棉铃虫的量约占夜 间总量的53, 可降低对73的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且可以减少2/3的诱杀时间。 0044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385nm波长的LED灯于夜间0:00-4:00点开灯对棉铃虫成虫具 有较好的诱捕效果, 且对天敌的杀伤力小, 所述方法可用于棉铃虫成虫的综合防治。 0045 实施例10 004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 将 LED灯固定在田间作物顶端的20-25cm处, 诱捕量仅为实施例4诱捕量的60-80。 0047 对比例116 0048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诱捕棉铃虫。

15、成虫的方法,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波长不同, 分 别为440nm、 460nm、 484nm、 506nm、 528nm、 538nm、 550nm、 572nm、 594nm、 616nm、 638nm、 660nm、 682nm、 704nm、 726nm和748nm。 0049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 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 述, 但在本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 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197824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9197824 A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919782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