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81409.X (22)申请日 2017.12.06 (73)专利权人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276012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涑河北 街351号 (72)发明人 赵孝东 孙伟 王斌 方瑞元 凌再平 陆海 (51)Int.Cl. A01C 7/02(2006.01) A01C 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包括插管, 插管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 挡板, 插管的左右两。
2、端内壁上均竖直设有第一滑 槽, 且第一滑槽位于挡板的上方, 第一滑槽内设 有第一滑块, 第一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连动 杆, 连动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挡板的上端转 动连接, 第一滑块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螺纹 孔, 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 第 一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的顶面和底部 转动连接, 第一螺纹杆上套接有第一蜗轮, 且第 一蜗轮位于第一滑块的上方, 第一滑槽的内壁转 动连接有第一蜗杆, 且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 合。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率, 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589478 U 2018.07.10 CN 。
3、207589478 U 1.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包括插管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管 (1) 的左右两端内壁上 均转动连接有挡板 (2) , 所述插管 (1) 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竖直设有第一滑槽 (3) , 且第一滑 槽 (3) 位于挡板 (2) 的上方, 所述第一滑槽 (3) 内设有第一滑块 (4) , 所述第一滑块 (4) 的侧壁 转动连接有连动杆 (5) , 所述连动杆 (5) 远离第一滑块 (4) 的一端与挡板 (2) 的上端转动连 接, 所述第一滑块 (4) 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螺纹孔, 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 杆 (6) , 所述第一螺纹杆 (6) 的两端分别。
4、与第一滑槽 (3) 的顶面和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螺 纹杆 (6) 上套接有第一蜗轮 (7) , 且第一蜗轮 (7) 位于第一滑块 (4) 的上方, 所述第一滑槽 (3) 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 (8) , 且第一蜗杆 (8) 与第一蜗轮 (7) 啮合, 所述第一蜗杆 (8) 位 于第一滑槽 (3) 外的一端上套接有第一链盘 (9) , 所述插管 (1) 内设有转动杆 (10) , 且转动杆 (10) 位于第一滑槽 (3) 的上方, 所述转动杆 (10) 的两端分别与插管 (1) 的左右两端内壁转动 连接, 所述转动杆 (10) 上套接有第二链盘 (11) , 且第二链盘 (11) 与第一。
5、链盘 (9) 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杆 (10) 上套接有第二蜗轮 (12) , 且第二蜗轮 (12) 设置于两个第二链盘 (11) 之间的 转动杆 (10) , 所述插管 (1) 的顶面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 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蜗杆 (19) , 所述第二蜗杆 (19) 与第二蜗轮 (12) 啮合, 所述插管 (1) 的内壁上设有开口, 且开口设置于第 一滑槽 (3) 与转动杆 (10) 之间的插管 (1) 上, 所述开口的顶面设有控制槽 (13) , 所述控制槽 (13) 内设有升降板 (14) , 所述升降板 (14) 的两端侧壁分别于控制槽 (13) 的左右两端内壁滑 动连接, 所述升降。
6、板 (14)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板 (15) , 所述卸料板 (15) 的下端与开口的 底部相抵接触, 所述控制槽 (13) 的顶面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螺纹孔, 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 有第二螺纹杆 (16) , 所述第二螺纹杆 (16) 的下端与升降板 (14) 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插管 (1) 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料箱 (17) , 所述储料箱 (17) 的内壁上设有与开口相连通的出料孔, 所述储料箱 (17) 远离插管 (1) 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料口 (18) , 所述插管 (1) 的左右两端侧壁 上均固定连接有握把 (20) , 且握把 (20) 位于储料箱 (17) 的上方。 2.根据权。
7、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 (2) 的上端设 有通槽, 所述连动杆 (5) 远离第一滑块 (4) 的一端位于通槽内, 所述连动杆 (5) 与通槽的内壁 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链盘 (9) 通过 链条与第二链盘 (11) 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蜗杆 (19) 的上 端连接有第一手轮, 所述第二螺纹杆 (16) 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手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槽 (13) 的左右 两端内壁上均竖直设有。
8、第二滑槽, 两个第二滑槽内均设有第二滑块, 两块所述第二滑块的 侧壁分别与升降板 (14) 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89478 U 2 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生种植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背景技术 0002 花生又名落花生、 双子叶植物, 叶脉为网状脉, 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 历史上曾叫 长生果、 地豆、 落花参、 落地松、 成寿果、 番豆、 无花果、 地果、 唐人豆。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 有 助于延年益寿, 所以民间又称 “长生果” , 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 “植物肉” 、“素中之。
9、荤” , 在 花生种植时通过铁锹挖坑后, 然后将花生种植在坑里, 种植过程不仅农民的劳动强度大, 而 且花生的种植效率也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花生 播种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包括插管, 所述插管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 板, 所述插管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竖直设有第一滑槽, 且第一滑槽位于挡板的上方, 所述第 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连动杆, 所述连动杆远离第一滑 块的一端与挡板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
10、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螺纹孔, 且第一螺 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 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的顶面和底部转动 连接, 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接有第一蜗轮, 且第一蜗轮位于第一滑块的上方, 所述第一滑槽 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 且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 所述第一蜗杆位于第一滑槽外 的一端上套接有第一链盘, 所述插管内设有转动杆, 且转动杆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 所述转 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插管的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二链盘, 且第二 链盘与第一链盘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二蜗轮, 且第二蜗轮设置于两个第二链 盘之间的转动杆, 所述插管的顶面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
11、, 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蜗杆, 所述 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 所述插管的内壁上设有开口, 且开口设置于第一滑槽与转动杆 之间的插管上, 所述开口的顶面设有控制槽, 所述控制槽内设有升降板, 所述升降板的两端 侧壁分别于控制槽的左右两端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板, 所述 卸料板的下端与开口的底部相抵接触, 所述控制槽的顶面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螺纹孔, 且 第二螺纹孔内螺纹有第二螺纹杆, 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升降板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 插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料箱, 所述储料箱的内壁上设有与开口相连通的出料孔, 所述储 料箱远离插管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料口, 所述插管的左右两。
12、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握把, 且握把位于储料箱的上方。 0006 优选地, 所述挡板的上端设有通槽, 所述连动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位于通槽内, 所述连动杆与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7 优选地, 所述第一链盘通过链条与第二链盘传动连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89478 U 3 0008 优选地, 所述第二蜗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手轮, 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连接有第 二手轮。 0009 优选地, 所述控制槽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竖直设有第二滑槽, 两个第二滑槽内均 设有第二滑块, 两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侧壁分别与升降板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中, 种植时将插管插进。
13、泥土里, 挡板能有效的阻挡泥土进行插管内, 有 效的确保插管进行正常使用, 转动第二手轮带动卸料板进行升降, 便于花生种经过插管下 落至土里, 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率, 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降低花生种植的生产成本, 提高农 民的收入。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的透视图; 0012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3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14 图中: 1插管、 2挡板、 3第一滑槽、 4第一滑块、 5连动杆、 6第一螺纹杆、 7第一蜗轮、 8 第一蜗杆、 9第一链盘、 10转动杆、 11第二链盘、 12第二蜗轮、 13控制槽、 14升降板、 。
14、15卸料板、 16第二螺纹杆、 17储料箱、 18进料口、 19第二蜗杆、 20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6 参照图1-3, 一种高效的花生播种器, 包括插管1, 插管1的截面为倒置的U型, 插管1 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板2, 挡板2的上端设有通槽, 连动杆5远离第一滑块4的 一端位于通槽内, 连动杆5与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便于挡板2转动至与插管1内壁更紧密的 贴合, 插管1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竖直设。
15、有第一滑槽3, 且第一滑槽3位于挡板2的上方, 第一 滑槽3内设有第一滑块4, 第一滑块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连动杆5, 连动杆5远离第一滑块4的 一端与挡板2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一滑块4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螺纹孔, 且第一螺纹孔内 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 第一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3的顶面和底部转动连接, 第 一螺纹杆6上套接有第一蜗轮7, 且第一蜗轮7位于第一滑块4的上方, 第一滑槽3的内壁转动 连接有第一蜗杆8, 且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7啮合, 第一蜗杆8位于第一滑槽3外的一端上套 接有第一链盘9, 插管1内设有转动杆10, 且转动杆10位于第一滑槽3的上方, 转动杆10的两 端分别。
16、与插管1的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 转动杆10上套接有第二链盘11, 且第二链盘11通 过链条与第一链盘9传动连接, 转动杆10上套接有第二蜗轮12, 且第二蜗轮12设置于两个第 二链盘11之间的转动杆10, 插管1的顶面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 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蜗杆 19, 第二蜗杆1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手轮, 便于通过第一手轮转动第二蜗杆19, 第二蜗杆19与 第二蜗轮12啮合。 0017 插管1的内壁上设有开口, 且开口设置于第一滑槽3与转动杆10之间的插管1上, 开 口的顶面设有控制槽13, 控制槽13内设有升降板14, 升降板14的两端侧壁分别于控制槽13 的左右两端内壁滑动连接, 控制。
17、槽13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均竖直设有第二滑槽, 两个第二滑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89478 U 4 槽内均设有第二滑块, 两块第二滑块的侧壁分别与升降板14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便 于升降板14在控制槽13内滑动, 升降板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板15, 卸料板15的下端与 开口的底部相抵接触, 控制槽13的顶面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螺纹孔, 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 有第二螺纹杆16, 第二螺纹杆1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手轮, 便于通过第二手轮转动第二螺纹 杆16, 第二螺纹杆16的下端与升降板14的上端转动连接, 插管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料箱 17, 储料箱17的内壁上设有与开口相。
18、连通的出料孔, 储料箱17远离插管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 进料口18, 插管1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握把20, 且握把20位于储料箱17的上方。 0018 本实用新型中, 双手分别握住握把20, 将插管1插进土里, 转动第一手轮带动第二 蜗杆19转动, 由于第二蜗杆19与第二蜗轮12啮合, 则带动转动杆10转动, 由于第二链盘11与 第一链盘9传动连接, 使得第一蜗杆8转动, 由于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7啮合, 使得第一螺纹 杆6转动, 则通过第一滑块4滑动带动挡板2转动, 转动第二手轮带动第二螺纹杆16转动, 继 而带动卸料板15进行升降, 使得花生经插管1下落至泥土上, 将插管1拔出即可。 001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8947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589478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58947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