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6072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07 CN 102960722 B (21)申请号 201210481237.7 (22)申请日 2012.11.23 A23L 1/29(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 西鹤村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丁建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CN 1951224 A,2007.04.25, CN 1951224 A,2007.04.25, CN 10。
2、2226035 A,2011.10.26, (54) 发明名称 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保健品, 尤其涉及食用 炭粉的生产方法。它包括步骤 : A、 煎煮液的制备 : 取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3-5 倍水煎煮 4-5h, 过滤, 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5%-20% 的第一煎液 ; 取白及和当归粉, 加 1-2 倍水煎煮 6-7h, 过滤, 浓 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0%-40%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 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述煎煮液 ; B、 食用 炭粉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粒径为 600-1100 目的 炭粉 40-60 份、 小米粉 15-2。
3、0 份、 薄荷油 0.5-1.8 份、 川穹粉 3-5 份、 茶汁 40-50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 煎煮液混合, 然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 具体是抽真 空处理至真空度为-0.09MPa-0.06MPa ; 再进行 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 245MHz 400MHz, 微波处 理时间为 0.5 1min。本发明制备的食用炭粉具 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任霞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60722 B CN 102960722 。
4、B 1/2 页 2 1. 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A、 煎煮液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燕麦粉 5-10 份、 黑芝麻 3-5 份、 大豆 5-10 份、 白芨 4-6 份、 当归粉3-5份, 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3-5倍水煎煮4-5h, 过滤, 将滤过液用反 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5%-20%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芨和当归粉, 加1-2倍水煎 煮 6-7h, 过滤, 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0%-40%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一 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述煎煮液 ; B、 食用炭粉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粒径为 600-110。
5、0 目的炭粉 40-60 份、 小米粉 15-20 份、 薄荷油 0.5-1.8 份、 川穹粉 3-5 份、 茶汁 40-50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混合, 然后进行 微波真空处理, 具体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 度为 -0.09MPa -0.06MPa ; 再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 245MHz 400MHz, 微波处理时 间为 0.5 1min ; 所述茶汁的制备方法为 : (1) 、 先将金缕梅和茶叶洗净, 粉碎, 按 1 : 4-9 的重量比混合金缕梅和茶叶, 加入去离子 水中充分浸泡 2-3 小时, 然后倒入逆流提取机内进行提取, 得到粗。
6、滤液 ; 将粗滤液用含有 聚丙烯纤维膜滤芯的精密过滤膜进行初步过滤, 除去粗滤液中的细小颗粒, 得到初步过滤 液 ; (2) 、 将初步过滤液进行超滤过滤, 再将超滤透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 物含量 5%-20% 的第一浓缩液 ; 取第一浓缩液的一半进行真空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为 30%-35% 的第二浓缩液 ; 将剩下的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混合得到茶汁 ; 所述炭粉为竹炭粉或红松活性炭粉 ; 所述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1) 对竹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2) 将竹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5-15 /m。
7、in 的速率 升温至 700-750并保温 40-80min, 然后再以 5-15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000-1500并保 温 2-8h, 接着以 18-25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00-40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竹炭 ; (3) 粉碎制粉 ; 所述红松活性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1) 对松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2) 将松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5-15 /min 的速率 升温至 900-1000并保温 40-80min, 然后再以 5-15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600-1800并 保温 2-8h。
8、, 接着以 18-25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00-40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 ; (3) 粉碎制粉。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煎煮液的制备是取 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3-5 倍水煎煮 4-5h, 过滤, 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 到固体物含量 13% 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芨和当归粉, 加 1-2 倍水煎煮 6-7h, 过滤, 用反渗 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2-35%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食用炭粉制备按重 量份。
9、称取粒径 800-1000 目的炭粉 50 份、 小米粉 18 份、 薄荷油 1 份、 川穹粉 4 份、 茶汁 45 份 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混合, 然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0722 B 2 2/2 页 3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微波真空 处理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为 -0.07MPa ; 再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 300MHz, 微波处理时间为 0.5 1min。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炭粉为竹炭粉。
10、时, 所 述粉碎制粉前还包括活化处理 : 将获得的竹炭与质量分数为 8-10% 的草酸钾溶液按质量比 1:3-4 混合浸没 3-5h, 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 pH 值为中性, 干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0722 B 3 1/5 页 4 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保健品, 尤其涉及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炭能食用, 自古有之, 大多用于治病, 汉代名医张伯祖 ( 张仲景之师 ) 就总结过汉 以前的医疗古方, 用木炭研细成粉让患者吞服, 治疗虚寒引起的腹泻, 用山碴及其核烧制成 炭治疗肠胃病。现代西医药品中也有 “矽碳宁” 用于病。
11、人日服降毒止泻。这种日服炭一般 用木材、 硬果壳和兽骨经干馏炭化并用过热蒸汽在高温下处理而得, 它无有害物质, 如重金 属铅、 砷、 汞等, 也无致病细菌, 更无残留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由炭原子组成的炭分子 其化学键结构相当稳定, 一般不与弱酸或弱碱起化学反应, 故进入人体内不会被吸收, 而能 在发挥其功能后, 全部排出体外。 0003 CN101120790B(2011-8-10) 公开了一种食用竹炭及其生产方法, 然而该方法生产 的竹炭功能单一, 保健作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
12、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 0006 食用炭粉的生产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07 A、 煎煮液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燕麦粉5-10份、 黑芝麻3-5份、 大豆5-10份、 白及 4-6 份、 当归粉 3-5 份, 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3-5 倍水煎煮 4-5h, 过滤, 将滤过液 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5%-20%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 加1-2倍 水煎煮 6-7h, 过滤, 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0%-40%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 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述煎煮液 ; 0008 B、 食用炭粉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
13、粒径为 600-1100 目的炭粉 40-60 份、 小米粉 15-20 份、 薄荷油 0.5-1.8 份、 川穹粉 3-5 份、 茶汁 40-50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混合, 然 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 具体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 至真空度为 -0.09MPa -0.06MPa ; 再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 245MHz 400MHz, 微波 处理时间为 0.5 1min。 0009 本发明的煎煮液中, 燕麦富含微生物和矿物质及各种营养, 可赋予肌肤更多的水 分, 黑芝麻富含花青素, 具有显著抗衰老作用, 并且其富含的硒、 和各种维生素, 能令肌肤充。
14、 满光泽和弹性 ; 大豆富含维 E 和卵磷酯, 可防止皮肤老化和恢复皮肤弹性 ; 白及收敛生肌、 滋润皮肤, 可防止皮肤粗糙和老化, 有助于恢复皮肤弹性。当归富含丰富的维 A、 E、 B12 和人 体必需的 17 种氨基酸和 23 种无机元素, 可增加皮肤弹性。 0010 小米富含蛋白质, 并且含有胡萝卜素、 复合维他命 B、 钙质和钾, 是一种健康食品, 具有滋阴养血、 健胃消食和安神功效。 0011 茶汁中固有茶多酚、 茶氨酸、 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抗辐射功能, 可防止皮肤老化和恢 说 明 书 CN 102960722 B 4 2/5 页 5 复皮肤弹性。 0012 本发明煎煮液与茶汁、 炭粉。
15、、 小米粉和川穹粉共同作用能够增强皮肤弹性, 达到解 毒消炎作用 ; 在微波真空处理下, 各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协同增效作用, 起到更好的身体解毒 和保健作用。 0013 本发明的微波真空处理, 各组分同时发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微波辐射加热时, 微 波中的电磁场以每秒数亿次甚至数十亿次的频率转换方向, 使得材料内部不同电荷的极化 以及这种极化不具备迅速跟上交变电场的能力, 导致材料内部摩擦而发热, 即所谓的 “内加 热” , 使得各组分相互交融, 并可能发生若干反应, 发生协同增效作用。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煎煮液的制备是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3-5 倍水煎煮 4-5h, 过。
16、滤, 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13% 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及 和当归粉, 加 1-2 倍水煎煮 6-7h, 过滤, 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2-35% 的第 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食用炭粉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粒径800-1000目的炭粉50份、 小米粉 18 份、 薄荷油 1 份、 川穹粉 4 份、 茶汁 45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混合, 然后进行微波真空 处理。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茶汁的制备方法为 : 0017 (1) 、 先将金缕梅和茶叶洗净, 粉碎, 按 1 : 4-9 的重量比混合金缕梅和。
17、茶叶, 加入去 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3 小时, 然后倒入逆流提取机内进行提取, 得到粗滤液 ; 将粗滤液用 含有聚丙烯纤维膜滤芯的精密过滤膜进行初步过滤, 除去粗滤液中的细小颗粒, 得到初步 过滤液 ; 0018 (2) 、 将初步过滤液进行超滤过滤, 再将超滤透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 体物含量 5%-20% 的第一浓缩液 ; 取第一浓缩液的一半进行真空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为 30%-35% 的第二浓缩液 ; 将剩下的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混合得到茶汁。 0019 作为优选, 所述微波真空处理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 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为 -0.07Pa ;。
18、 再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 300MHz, 微波处理时间为 0.5 1min。 0020 作为优选, 所述炭粉为竹炭粉。 0021 更优选地, 所述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0022 (1) 对竹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0023 (2) 将竹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5-15 /min 的 速率升温至 700-750并保温 40-80min, 然后再以 5-15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000-1500 并保温 2-8h, 接着以 18-25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00-40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竹炭 ; 002。
19、4 (3) 粉碎制粉。 0025 更优选地, 所述粉碎制粉前还包括活化处理 : 将获得的竹炭与质量分数为 8-10% 的草酸钾溶液按质量比 1:3-4 混合浸没 3-5h, 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 pH 值为中性, 干燥。 0026 发明人发现在竹炭制备后再进行活化处理, 可以增强炭的抗菌能力, 并且使本发 明炭的负离子释放功能提高, 能够改善使用者的肺活量, 提高睡眠质量。 0027 作为优选, 所述炭粉为红松活性炭粉。 0028 更优选地, 所述红松活性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说 明 书 CN 102960722 B 5 3/5 页 6 0029 (1) 对松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20、 砷、 汞含量为零 ; 0030 (2) 将松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5-15 / min 的速率升温至 900-1000并保温 40-80min, 然后再以 5-15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600-1800并保温 2-8h, 接着以 18-25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00-400, 再随炉冷却至室 温 ; 0031 (3) 粉碎制粉。 0032 作为优选, 所述步骤B进行微波真空处理后, 将物料进一步制成直径为1-2mm的丸 剂或 2-4mm 的片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一 0034 煎煮液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燕麦粉 5 份、 黑。
21、芝麻 3 份、 大豆 5-10 份、 白及 4 份、 当 归粉 3 份, 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3 倍水煎煮 4h, 过滤, 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 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5% 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 加 1 倍水煎煮 6h, 过滤, 用反 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0%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 述煎煮液。 0035 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对竹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将竹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5-10 /min 的速率升温 至 700-720并保温 40。
22、-60min, 然后再以 5-10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000-1200并保温 2-3h, 接着以 18-20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00-35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竹炭 ; 粉碎制 粉。 0036 茶汁的制备方法为 :(1) 、 先将金缕梅和茶叶洗净, 粉碎, 其中, 茶叶为质量比为 1:1混合而成的普洱茶熟茶和白茶 ; 按1 : 4的重量比混合金缕梅和茶叶, 加入去离子水中充 分浸泡 2 小时, 然后倒入逆流提取机内进行提取, 得到粗滤液 ; 将粗滤液用含有聚丙烯纤 维膜滤芯的精密过滤膜进行初步过滤, 除去粗滤液中的细小颗粒, 得到初步过滤液 ; 0037 (2) 、 将初步。
23、过滤液进行超滤过滤, 再将超滤透过液在 20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5% 的第一浓缩液 ; 取第一浓缩液的一半在 40真空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为 30% 的第二浓缩液 ; 将剩下的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混合得到茶汁。 0038 食用竹炭粉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粉碎所得粒径800-1000目的竹炭粉50份、 小米粉 18 份、 薄荷油 1 份、 川穹粉 4 份、 茶汁 45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混合, 然后进行微波真空 处理, 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为 -0.07Pa ; 再 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300MHz,微波处理时间为0。
24、.60.8min。 进行微波真空处理后, 将物料进一步制成直径为 1-2mm 的丸剂。 0039 经检测, 产品性能如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发明产品 可直接食用, 不仅发挥炭的排毒等特性, 而且呈现出各添加物的营养保健性能。 0040 实施例二 0041 煎煮液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燕麦粉 10 份、 黑芝麻 5 份、 大豆 10 份、 白及 6 份、 当 归粉 5 份, 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5 倍水煎煮 5h, 过滤, 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 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20% 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 加 2 倍水煎煮 7h, 过滤, 用反 。
25、说 明 书 CN 102960722 B 6 4/5 页 7 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40%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 述煎煮液。 0042 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对竹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将竹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8-15 /min 的速率升温至 720-750并保温 60-80min, 然后再以 10-15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300-1500并保温 6-8h, 接着以 23-25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80-40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竹炭 ; 粉碎制 粉。 004。
26、3 茶汁的制备方法为 :(1) 、 先将金缕梅和茶叶洗净, 粉碎, 其中, 茶叶为 1:2 混合而 成的普洱茶熟茶和白茶 ; 按1 : 9的重量比混合金缕梅和茶叶, 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2.5 小时, 然后倒入逆流提取机内进行提取, 得到粗滤液 ; 将粗滤液用含有聚丙烯纤维膜滤芯 的精密过滤膜进行初步过滤, 除去粗滤液中的细小颗粒, 得到初步过滤液 ; 0044 (2) 、 将初步过滤液进行超滤过滤, 再将超滤透过液在 40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20% 的第一浓缩液 ; 取第一浓缩液的一半在 45真空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 量为 33% 的第二浓缩液 ; 将剩下的第一浓缩液和第。
27、二浓缩液混合得到茶汁。 0045 食用竹炭粉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粒径为 600-800 目的竹炭粉 40-60 份、 小米粉 15-18 份、 薄荷油 0.5-0.8 份、 川穹粉 3-4 份、 茶汁 40-45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混合, 然 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 具体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 至真空度为-0.09MPa-0.08MPa ; 再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245MHz300MHz,微波处 理时间为 0.5 0.6min。进行微波真空处理后, 将物料进一步制成直径为 2-4mm 的片剂。 0046 实施例三 0047 煎煮液的制备 : 按重。
28、量份称取燕麦粉 8 份、 黑芝麻 4 份、 大豆 10 份、 白及 6 份、 当归 粉 5 份, 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和大豆, 加 5 倍水煎煮 5h, 过滤, 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 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20% 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 加 1.5 倍水煎煮 6.5h, 过滤, 用 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5%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 所述煎煮液。 0048 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对竹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将竹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10-15 /min 的速率。
29、升温 至 720-730并保温 50-60min, 然后再以 10-12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100-1300并保温 3-6h, 接着以 20-23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30-35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竹炭 ; 将获得 的竹炭与质量分数为 8-10% 的草酸钾溶液按质量比 1:3-4 混合浸没 3-5h, 然后用去离子水 清洗至 pH 值为中性, 干燥。然后再粉碎制粉。 0049 茶汁的制备方法为 :(1) 、 先将金缕梅和茶叶洗净, 粉碎, 其中, 茶叶为 1:1.5 混合 而成的普洱茶熟茶和白茶 ; 按 1 : 5 的重量比混合金缕梅和茶叶, 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浸 泡 1.。
30、5 小时, 然后倒入逆流提取机内进行提取, 得到粗滤液 ; 将粗滤液用含有聚丙烯纤维 膜滤芯的精密过滤膜进行初步过滤, 除去粗滤液中的细小颗粒, 得到初步过滤液 ;(2) 、 将 初步过滤液进行超滤过滤, 再将超滤透过液在 40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15%的第一浓缩液 ; 取第一浓缩液的一半在45真空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为35%的第二浓 缩液 ; 将剩下的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混合得到茶汁。 0050 食用竹炭粉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粉碎所得粒径为 600-1100 目的竹炭粉 40-60 份、 说 明 书 CN 102960722 B 7 5/5 页 8 小米粉 15-20。
31、 份、 薄荷油 0.5-1.8 份、 川穹粉 3-5 份、 茶汁 40-50 份并与步骤 A 所得煎煮液 混合, 然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 具体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 然后进行抽真 空处理至真空度为-0.09MPa-0.06MPa ; 再进行微波处理, 微波频率为245MHz400MHz, 微波处理时间为 0.5 1min。进行微波真空处理后, 将物料进一步制成直径为 1-2mm 的丸 剂。 0051 实施例四 0052 煎煮液的制备 : 按重量份称取燕麦粉 5-10 份、 黑芝麻 3-5 份、 大豆 5-10 份、 白及 4-6 份、 当归粉 3-5 份, 取所述燕麦粉、 黑芝麻。
32、和大豆, 加 3-5 倍水煎煮 4-5h, 过滤, 将滤过液 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13% 的第一煎液 ; 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 加 1.1 倍水 煎煮 6.8h, 过滤, 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 得到固体物含量 32%-35% 的第二煎液 ; 然后合并第 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述煎煮液。 0053 红松活性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对松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 为零 ; 将松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5-10 /min 的速率升 温至 900-950并保温 40-60min, 然后再以 5-10 /min 的速率升温至 1。
33、600-1700并保温 2-8h, 接着以 18-20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00-350, 再随炉冷却至室温 ; 粉碎制粉。 0054 接下来的食用红松活性炭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0055 实施例五 0056 同实施例四, 不同的是红松活性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 对松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 测, 要求铅、 砷、 汞含量为零 ; 将松材依次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 煅烧和冷却, 控制燃烧以 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950-1000并保温60-80min, 然后再以10-15/min的速率升 温至 1700-1800并保温 2-8h, 接着以 20-25 /min 的速率降温至 350-400, 再随炉冷却 至室温 ; 粉碎制粉。 0057 接下来的食用红松活性炭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二。 005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CN 102960722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