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48032.8 (22)申请日 2017.12.27 (71)申请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速捷体育用品 有限公司 地址 36230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经济技 术开发区德泰路锦绣江南8栋1002室 (72)发明人 陈巧云 (51)Int.Cl. A62B 1/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将 救生管道折叠,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 将救 生管道拉直; 步骤2) 对救生管道左右。
2、对称两侧施 力变形, 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 步骤3) 通过按 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 使上下 两侧与中间贴合, 形成一个紧密的工字形; 步骤 4) 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 使对折后的 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 步骤5) 然后从对折处开始 卷, 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 救生管道 的两个管道口正好在上方, 本发明结构简单、 方 便实用, 能够快速的折叠, 使折叠后救生管道更 快速的打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8175962 A 2018.06.19 CN 108175962 A 1.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救生管道折叠, 。
3、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 将救生管道拉直; 步骤2) 对救生管道左右对称两侧施力变形, 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 步骤3) 通过按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 使上下两侧与中间贴合, 形成一 个紧密的工字形; 步骤4) 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 使对折后的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 步骤5) 然后从对折处开始卷, 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 救生管道的两个管道 口正好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圆 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管道的材料 为软性材料。 4.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材料包括橡 胶、 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双 层管道, 所述双层管道设置有空腔, 所述空腔连接管道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充 气口, 所述充气口连接空腔, 所述充气口进气时, 所述空腔膨胀, 所述救生管道由空腔膨胀 支撑成型, 形成一个可容纳一个人通行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 安全吊绳或攀爬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5、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 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连接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管道的表面 设置有胶布、 帆布、 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 所述胶布、 帆布、 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能够增强救 生管道的强度, 防止刮伤、 蹭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口设置有 快速接头, 所述快速接头能够快速的连接相同的救生管道, 使现有救生管道的长度加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175962 A 2 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
6、折叠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地震活动频度高、 强度大、 震源浅、 分布广。 由于 地震波传播快、 能量大, 现有的建筑抗震等级低等因素, 目前, 地震仍然以其不可预知性给 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灾难。 近年我国发生的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 大批房屋 倒塌, 大量人员伤亡, 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更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创 伤。 一般说来, 地震时间仅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 一旦发生地震, 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逃 离建筑物, 特别是高层建筑物; 而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经常使受害者被压在倒塌的建筑物 下, 由。
7、于救援的人员在发现倒塌的下面有人员时, 往往需要处理塌陷的建筑物, 而无法及时 救援, 延误抢救时机。 0003 现有的救生管道大部分卷成盘状以减少管道的体积, 而在救生时, 由于救生管道 的体积没有变化, 导致在救援很多发现的救援通道由于管道的体积而无法及时使用, 延误 抢救时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 提供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 法。 该结构设计新颖、 独特, 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展开, 提供救援时机。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救 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将救生管道折叠,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8、 步骤1) 将救生管道拉直; 步骤2) 对救生管道左右对称两侧施力变形, 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 步骤3) 通过按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 使上下两侧与中间贴合, 形成一 个紧密的工字形; 步骤4) 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 使对折后的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 步骤5) 然后从对折处开始卷, 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 救生管道的两个管道 口正好在上方。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圆形或椭圆形。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的材料为软性材料。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软性材料包括橡胶、 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双层管。
9、道, 所述双层管道设置有空腔, 所述空腔连接 管道口。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充气口, 所述充气口连接空腔, 所述充气口进气时, 所述空腔膨胀, 所述救生管道由空腔膨胀支撑成型, 形成一个可容纳一个人通行的管道。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安全吊绳或攀爬把手。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175962 A 3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连接空腔。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的表面设置有胶布、 帆布、 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 所述胶 布、 帆布、 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能够增强救生管道的强度, 防止刮伤、 蹭破。 00。
10、14 进一步的, 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快速接头, 所述快速接头能够快速的连接相同的救 生管道, 使现有救生管道的长度加长。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折叠后减小救生管道的空间, 方便存放 (2) 折叠后可满 足稍小搜救通道。(3) 本发明的折叠方法, 在盘状展开后, 通过充气可更加方便的膨胀支撑。 0016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
11、请的一部分, 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的救生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就是管道折叠的方法的救生管道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的救生管道截面折叠8字形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的救生管道截面折叠工字形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的救生管道对折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的救生管道折叠盘状图。 0018 图中标号说明: 1、 管道本体, 2、 内管, 3、 外管, 4、 空腔, 5、 管道口, 6、 。
12、安全扣, 7、 充 气口, 8、 安全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6所示, 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将救生管道折叠,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 将救生管道拉直; 步骤2) 对救生管道左右对称两侧施力变形, 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 步骤3) 通过按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 使上下两侧与中间贴合, 形成一 个紧密的工字形; 步骤4) 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 使对折后的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 步骤5) 然后从对折处开始卷, 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 救生管道的两个管道 口正好在上方。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
13、道包括圆形或椭圆形。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的材料为软性材料。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软性材料包括橡胶、 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双层管道, 所述双层管道设置有空腔, 所述空腔连接 管道口。 0024 进一步的, 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充气口, 所述充气口连接空腔, 所述充气口进气时,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175962 A 4 所述空腔膨胀, 所述救生管道由空腔膨胀支撑成型, 形成一个可容纳一个人通行的管道。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安全吊绳或攀爬把手。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加。
14、强筋连接空腔。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救生管道的表面设置有胶布、 帆布、 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 所述胶 布、 帆布、 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能够增强救生管道的强度, 防止刮伤、 蹭破。 0028 进一步的, 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快速接头, 所述快速接头能够快速的连接相同的救 生管道, 使现有救生管道的长度加长。 0029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将救生管道拉直 (如图1) ; 步骤 2) 对救生管道截面 (如图2) 左右对称两侧施力变形, 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 (如图3) ; 步骤 3) 通过按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 使上下两侧与中间贴。
15、合, 形成一个紧密的 工字形 (如图4) ; 步骤4) 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 使对折后的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 (如图5) ; 步骤5) 然后从对折处开始卷, 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 (如图6) , 救生管道 的两个管道口正好在上方。 0030 地震发生时, 搜救人员需要争分夺秒的寻找受困人员, 在发现受困人员被塌方的 建筑物掩盖后, 确认受困人员的自身状态, 根据现场的位置寻找通往受困人员的搜救通道, 当发现搜救通道, 为节省时间, 通过使用本发明折叠的救生管道, 搜救人员把盘状救生管道 放在搜救通道适合的位置, 用手抓住救生管道的两个管道口, 使救生管道展开, 把其中一个 管道。
16、口放置到通道口, 通过机器人或遥控汽车, 使其中一端移动到受困人员身边, 另一端控 制在搜救人员手中或固定在出口处, 通过往救生管道空腔里增加气体, 使展开的救生管道 膨胀, 由于展开后救生通道不受压迫, 救生管道膨胀时, 把附近塌方的建筑物支撑起来, 从 而形成能够容纳一个人通行的管道, 受困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安救生管道里的安全吊绳, 系 到自己的身体上, 让搜救人员把受困人员从救生管道的底面拉出到表面或通过攀爬把手由 受困人员自行攀爬到表面, 当受困人员脱困后, 搜救人员通过充气口对救生管道排气, 使救 生管道排气后通过以上的折叠方法, 继续救助下一位受困人员。 003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175962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8175962 A 6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8175962 A 7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817596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