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162865.7 (22)申请日 2016.03.22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6132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6.01 (73)专利权人 福州品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湖里路 27号2#楼一楼102室 (72)发明人 郑德谋 林虾乐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1)Int.Cl. A01G 31/06(2006.01) A01G。
2、 31/0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5611468 U,2016.10.05, CN 202873494 U,2013.04.17, CN 201315783 Y,2009.09.30, CN 103416688 A,2013.12.04, KR 10-2009-0115495 A,2009.11.05, JP 51-114221 A,1976.10.07, KR 10-0786790 B1,2007.12.20, CN 202873488 U,2013.04.17, CN 104303982 A,2015.01.28, CN 202374828 U,2012.08.1。
3、5, CN 105052720 A,2015.11.18, CN 204217618 U,2015.03.25, US 6668486 B2,2003.12.30, CN 2354392 Y,1999.12.22, CN 204968844 U,2016.01.20, 审查员 朱静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双 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 包括机 架, 所述机架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由驱动机构驱动 的透明培育筒装置,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内设置 有通风系统以及与进水系统相连通的喷雾机构,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上。
4、还设置有环境组件, 机架 上位于两卧式透明圆筒的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 光亮的光照系统, 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 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环境组件的控制模块。 该 培育装置不仅结构紧凑, 而且有利于实现芽菜的 快速培育, 同时培育方法简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5613251 B 2019.02.01 CN 105613251 B 1.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 包括机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由 驱动机构驱动的透明培育筒装置,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内设置有通风系统以及与进水系统 相连通的喷雾机构,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上还设置有环境组件, 机架上位于两。
5、卧式透明圆 筒的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光亮的光照系统, 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通风系统、 喷雾 机构及环境组件的控制模块;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包括卧式透明圆筒,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 内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将卧式透明圆筒分隔为四个区域的隔板, 所述隔板上间隔布设有 透水孔,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板, 位于一端的封板上对应设置有四个进 料闸板,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的转轴自卧式透明圆筒一端封板穿出卧式透明圆筒另一端的封 板;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由设置于卧式透明圆筒另一端封板上的吹风机组成; 所述喷雾机构 包括设置于转轴一端并与净水系统相连接的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与设置于转轴内并穿入卧 式透明。
6、圆筒的水道相连接, 所述转轴位于卧式透明圆筒内的区段套置有与转轴之间形成进 水腔且端部与封板固定连接的套管, 所述套管沿轴还间隔设置有喷雾端头; 所述净水系统 与原水管相连接的前置过滤器, 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输出端串联有若干矿泉水净水机, 位于 最后一个矿泉水净水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储水槽, 所述储水槽经加热器、 增压泵与喷雾机 构的进水管相接; 所述光照系统包括分别罩设于两卧式透明圆筒上方的弧形罩板, 所述弧 形罩板的中部经支撑杆与机架相连接, 所述弧形罩板下侧沿弧面方向间隔设置有光亮度可 调节的LED植物生长灯; 所述环境组件包括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的环境检测传 感器, 所述控制模块根。
7、据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对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光照系统进 行控制;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卧式变频电机, 所述卧式变频电机的输出端经 涡轮蜗杆副与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卧式透明圆筒; 所述封板由环形钢板和环形透明 板组成, 所述环形钢板设置于卧式透明圆筒的端部与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透明板的内 圈与环形钢板固定连接, 环形透明板的外圈与卧式透明圆筒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闸板设置 于透明板上, 相邻两隔板之间靠近套管一侧的端部上还设置有内侧弧面与喷雾端头相切的 弧板。 2.一种采用权利 要求1所述的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的芽菜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挑选种子:。
8、 选用发芽率高, 籽粒饱满, 没有霉变的食用芽菜种子作为培育种子; 2) 消毒: 用5g/L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芽菜种子3h, 并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得到消毒种 子; 3) 浸泡: 在25左右的室温下, 将种子与的无菌水以1:3体积比浸泡10至16h; 4) 播种: 打开卧式透明圆筒上进料闸板, 将消毒过的芽菜种子均匀地铺在卧式透明圆 筒四个区域中空的区域内, 并锁紧进料闸板; 5) 启动驱动机构, 使透明培育筒装置转动; 6) 培育: 控制模块根据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对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和光照系统 进行控制, 使卧式透明圆筒内的培育温度保持在2327, 种子每天光照不低于16h, 并且每。
9、 天浇水3次, 每次浇水的水量与种子的体积比为1: 1, 浇水时卧式透明圆筒开始旋转使水均 匀浇盖在种子上; 7) 收获: 培育3至5天后, 打开卧式透明圆筒的进料闸板, 取出芽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13251 B 2 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 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科学家发现, 在绿豆发芽过程中, 部分蛋白质可分解为氨基酸, 从而增加原有氨基 酸含量。 其中还含有纤维素, 若与韭菜同炒或凉拌, 用于老年及幼儿便秘, 既安全又有良效。 取食绿豆芽, 可。
10、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B2而引起的舌疮口炎及阴 囊炎、 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等。 0003 现有的芽菜培育基本都采用原始的培育装置, 不仅结构简单, 培育效率慢, 而且无 法达到自动控制的功能。 同时, 培育出的芽菜的根茎部位都较长, 使得每根芽菜上可食用的 部位减少, 影响芽菜的品质, 使得现有的培育装置已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 该培育装置 不仅结构紧凑, 而且有利于实现芽菜的快速培育, 同时培育方法简便。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 包括机架, 所。
11、述机架上并排 设置有两个由驱动机构驱动的透明培育筒装置,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内设置有通风系统以 及与进水系统相连通的喷雾机构,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上还设置有环境组件, 机架上位于 两卧式透明圆筒的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光亮的光照系统, 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通 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环境组件的控制模块。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包括卧式透明圆筒,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内沿周向 间隔设置有用于将卧式透明圆筒分隔为四个区域的隔板, 所述隔板上间隔布设有透水孔,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板, 位于一端的封板上对应设置有四个进料闸板,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的转轴自卧式透明圆筒一端封板穿。
12、出卧式透明圆筒另一端的封板。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由设置于卧式透明圆筒另一端封板上的吹风机组 成。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置于转轴一端并与净水系统相连接的进水管, 所 述进水管与设置于转轴内并穿入卧式透明圆筒的水道相连接, 所述转轴位于卧式透明圆筒 内的区段套置有与转轴之间形成进水腔且端部与封板固定连接的套管, 所述套管沿轴还间 隔设置有喷雾端头。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净水系统与原水管相连接的前置过滤器, 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输出 端串联有若干矿泉水净水机, 位于最后一个矿泉水净水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储水槽, 所述 储水槽经加热器、 增压泵与喷雾机构的进水管。
13、相接。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光照系统包括分别罩设于两卧式透明圆筒上方的弧形罩板, 所述 弧形罩板的中部经支撑杆与机架相连接, 所述弧形罩板下侧沿弧面方向间隔设置有光亮度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613251 B 3 可调节的LED植物生长灯。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环境组件包括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的环境检测传感 器,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对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光照系统进行 控制。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卧式变频电机, 所述卧式变频电机 的输出端经涡轮蜗杆副与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以驱动卧式透明圆筒。 0013 进。
14、一步地, 所述封板由环形钢板和环形透明板组成, 所述环形钢板设置于卧式透 明圆筒的端部与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透明板的内圈与环形钢板固定连接, 环形透明板 的外圈与卧式透明圆筒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闸板设置于透明板上, 相邻两隔板之间靠近套 管一侧的端部上还设置有内侧弧面与喷雾端头相切的弧板。 0014 一种采用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的芽菜培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 挑选种子: 选用发芽率高, 籽粒饱满, 没有霉变的食用芽菜种子作为培育种子; 0016 2) 消毒: 用5g/L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芽菜种子3h, 并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得到消毒 种子; 0017 3) 浸泡: 在25。
15、左右的室温下, 将种子与的无菌水以1:3体积比浸泡10至16h; 0018 4) 播种: 打开卧式透明圆筒上进料闸板, 将消毒过的芽菜种子均匀地铺在卧式透 明圆筒四个区域中空的区域内, 并锁紧进料闸板; 0019 5) 启动驱动机构, 使透明培育筒装置转动; 0020 6) 培育: 控制模块根据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对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和光照 系统进行控制, 使卧式透明圆筒内的培育温度保持在2327, 种子每天光照不低于16h, 并 且每天浇水3次, 每次浇水的水量与种子的体积比为1: 1, 浇水时卧式透明圆筒开始旋转使 水均匀浇盖在种子上; 0021 7) 收获: 培育3至5天后, 打开。
16、卧式透明圆筒的进料闸板, 取出芽菜。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培育装置不仅结构紧凑, 而且有利于 实现芽菜的快速培育, 培育过程的温湿度可控, 自动化程度更高。 同时培育方法简便, 由于 芽菜一直都在转动过程中培育, 使得培育出的芽菜根茎部位较短, 甚至没有根茎部位, 提高 了芽菜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A剖视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B-B剖视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 10-机架 11-万向轮 12-温度传。
17、感器 13-湿度传感器 14-电控系统 21-进料闸板 22-环形钢板 23-环形透明板 30-透明培育筒装置 31-卧式透明圆筒 32-隔板 33-透水孔 40-转轴 51-进水道 52-套管 53-进水腔 54-喷雾端头 55- 进水管 60-净水系统 61-前置过滤器 62-压力表 63-矿泉水净水机 64-储水槽 65-增压泵 66-加热器 70-光照系统 71-弧形罩板 72-LED植物生长灯 80-吹风机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613251 B 4 90-驱动机构 91-卧式变频电机 92-涡轮蜗杆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
18、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作详 细说明如下,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30 参考图1至图4 0031 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 包括机架10, 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1, 以便该 装置的移动。 所述机架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由驱动机构90驱动用于培育芽菜的透明培育筒装 置30,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内设置有通风系统以及与进水系统相连通的喷雾机构, 所述透 明培育筒装置上还设置有环境组件, 机架上位于两卧式透明圆筒的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光 亮的光照系统, 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环境组件的控制模块 14, 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环境组件, 以完。
19、成芽菜培育过程的只能控 制。 光照系统70在某角度范围内随意转动及固定, 使该装置在白天可以利用阳光来补给光 照, 晚上或者阴天可以采用光照系统补给光照, 达到节能的效果。 0032 本实施例中, 所述透明培育筒装置包括卧式透明圆筒31,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内沿 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将卧式透明圆筒分隔为四个区域的隔板32, 所述隔板上间隔布设有透 水孔33, 一方面便于相邻卧式透明圆筒之间水分渗透, 保证湿度相同, 另一方面也便于通风 系统向各个区域内通风。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板20, 位于一端的封板上 对应设置有四个进料闸板21, 所述卧式透明圆筒的转轴40自卧式透明圆筒一端封板。
20、穿出卧 式透明圆筒另一端的封板。 0033 由于芽菜的生长周期为45天, 因此将卧式透明圆筒分为四块区域。 在不同的时间 培养不同时期的芽菜。 最终按一定的顺序隔天取出芽菜食用, 使用户能源源不断的可以实 用到新鲜的芽菜。 0034 本实施例中,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由设置于卧式透明圆筒另一端封板上的吹风机80 组成, 该吹风机在降低筒内温度的同时促进内部空气流通。 0035 本实施例中, 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置于转轴一端并与净水系统相连接的进水管 55, 所述进水管与设置于转轴内并穿入卧式透明圆筒的水道51相连接, 所述转轴位于卧式 透明圆筒内的区段套置有与转轴之间形成进水腔53且端部与封板固定连。
21、接的套管52, 所述 套管沿轴还间隔设置有喷雾端头54, 从而向卧式透明圆筒的各区域喷洒水雾。 0036 该喷雾机构改进市面上某些菜芽机由于采用液态水而导致的水管堵塞, 喷水量不 均匀等缺点。 通过超声波将水形成雾状并供给到喷雾端头, 使圆筒内部的湿度、 温度都可以 迅速均匀稳定。 0037 本实施例中, 所述净水系统与原水管相连接的前置过滤器61, 所述原水管上设置 有压力表62, 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输出端串联有若干矿泉水净水机63, 位于最后一个矿泉水 净水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储水槽64, 以便将过滤好的水储存在储水槽内, 所述储水槽经加 热器66、 增压泵65与喷雾机构的进水管相接, 以便过。
22、滤后的水经加热或不加热 (夏天可不加 热水) 后通过增压泵打入进水腔内。 该净水系统将普通自来水净化, 并使其富含微量元素 锌, 且富含氢离子。 这些都是有益植物生长的元素。 0038 本实施例中, 所述光照系统包括分别罩设于两卧式透明圆筒上方的弧形罩板71,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613251 B 5 所述弧形罩板的中部经支撑杆与机架相连接, 所述弧形罩板下侧沿弧面方向间隔设置有光 亮度可调节的LED植物生长灯72, 以便日光灯均匀布设在卧式透明圆筒上。 0039 本实施例中, 所述环境组件包括由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组成的环境检测 传感器,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环境检。
23、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对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及光照系统 进行控制。 0040 本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卧式变频电机91, 受控制模块控 制, 根据已有程序控制速度。 所述卧式变频电机的输出端经涡轮蜗杆副92与转轴的另一端 相连接以驱动卧式透明圆筒。 0041 本实施例中, 所述封板由环形钢板22和环形透明板23组成, 所述环形钢板设置于 卧式透明圆筒的端部与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透明板的内圈与环形钢板固定连接, 环形 透明板的外圈与卧式透明圆筒固定连接, 以便提高卧式透明圆筒支撑强度的同时, 保证卧 式透明圆筒上的透明度。 所述进料闸板设置于透明板上, 相邻两隔板之间靠近套管。
24、一侧的 端部上还设置有内侧弧面与喷雾端头相切的弧板34。 0042 该控制模块以单片机为核心, 主要根据植物的适合的关照时间来控制圆筒的转动 速度, 采集以及处理温度湿度等等参数。 使植物所需的光、 湿度、 温度等参数达到最佳。 0043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 , 通过进料闸板将芽菜种子放入卧式透明圆筒内, 而卧式透明 圆筒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 并控制卧式透明圆筒的转速。 输入的原水由净水系统过滤后 通过喷雾机构向卧式透明圆筒内的各区域内喷洒水雾, 为芽菜种子供给水源。 同时, 通过光 照系统为芽菜种子提供光源, 并通过温湿度调节装置调节卧式透明圆筒内温度及湿度, 在 温度高时开启通风系统, 。
25、使卧式透明圆筒内温度降低。 待芽菜培育完成后通过进料闸板将 芽菜取出。 0044 一种采用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的芽菜培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 挑选种子: 选用发芽率高, 籽粒饱满, 没有霉变的食用芽菜种子作为培育种子; 0046 2) 消毒: 用5g/L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芽菜种子3h, 并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得到消毒 种子; 0047 3) 浸泡: 在25左右的室温下, 将种子与的无菌水以1:3体积比浸泡10至16h; 0048 4) 播种: 打开卧式透明圆筒上进料闸板, 并根据芽菜的收获期将消毒过的芽菜种 子每隔一天均匀地铺在卧式透明圆筒四个区域中空的区域内, 并锁紧进料闸。
26、板; 0049 5) 启动卧式变频电机, 使透明培育筒装置转动; 0050 6) 培育: 控制模块根据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对通风系统、 喷雾机构和光照 系统进行控制, 使卧式透明圆筒内的培育温度保持在2327, 种子每天光照不低于16h, 并 且每天浇水3次, 每次浇水的水量与种子的体积比为1: 1, 浇水时卧式透明圆筒开始旋转使 水均匀浇盖在种子上; 0051 7) 收获: 培育3至5天后, 根据芽菜种子放入卧式透明圆筒内的顺序, 每间隔一天打 开一个相应卧式透明圆筒的进料闸板, 取出芽菜。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根据本发 明的教导, 设计出不同形式的一种双筒旋转芽菜培育装置及芽菜培育方法并不需要创造性 的劳动,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 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613251 B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5613251 B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5613251 B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5613251 B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