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422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72442.7

申请日:

2013.07.02

公开号:

CN103306649A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22申请日:20130702|||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2

主分类号:

E21B43/22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张广玉; 周德开; 李隆球; 宋文平; 王林; 李天龙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高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它涉及一种井下聚合物驱动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不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无法精确注入以及电缆密封差,无法解决进水造成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它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阀芯,阀芯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还包括上电缆套、插针套、壳套、中连接套、连接体、工作主筒、中心管、连接套、下连接套、出水套、第一电缆接头、出液导管、丝杠、第一联轴器、第二电缆接头、第三电缆接头、下电缆套、出口压力传感器、电路板、电机、第二联轴器、进口压力传感器、传动轴、水堵、连接圆柱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本发明注聚合物采油用。

权利要求书

1.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1)和阀芯(15),阀芯(15)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中连接套(5)、连接体(6)、工作主筒(7)、中心管(8)、连接套(9)、下连接套(10)、出水套(12)、第一电缆接头(13)、出液导管(14)、丝杠(16)、第一联轴器(17)、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出口压力传感器(25)、电路板(26)、电机(27)、第二联轴器(28)、进口压力传感器(29)、传动轴(30)、水堵(31)、连接圆柱(32)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所述连接体(6)由同轴设置的主筒(6‑4)和圆柱(6‑5)一体制成,圆柱(6‑5)的中部设置有与主筒(6‑4)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腔(6‑5‑1),圆柱(6‑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6‑6),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导流孔(6‑1),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安装孔(6‑2),主筒(6‑4)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接头(1)、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和中连接套(5),上接头(1)与主筒(6‑4)可拆卸且密封连接,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密封连接,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密封连接; 
工作主筒(7)内分别设置有中心管(8)、连接套(9)和下电缆套(24),工作主筒(7)、中心管(8)与圆柱(6‑5)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8)的上端具有法兰(8‑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法兰(8‑2)可拆卸连接,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套装在中心管(8)、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上,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中心管(8)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密封连接,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可拆卸且密封连接; 
出液导管(14)和水堵(31)分别沿工作主筒的(7)轴线设置在工作主筒(7)和中心管(8)之间,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可拆卸并密封连接,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连接套(9)上沿工作主筒(7)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水通孔(9‑1); 
出液导管(14)内设置有阀芯(15),电机(27)安装在壳套(4)上,第二联轴器(28)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传动轴(30)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第一联轴器(17) 设置在安装孔(6‑2)内,丝杠(16)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6‑2)内,电机(27)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28)连接,第二联轴器(28)与传动轴(30)连接,传动轴(30)与第一联轴器(17)连接,第一联轴器(17)与丝杠(16)连接,阀芯(1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圆柱(32)且二者制成一体,丝杠(16)与连接圆柱(32)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丝杠(16)下端伸入阀芯(15的)空腔内; 
中心管(8)的侧壁上沿中心管(8)的周向开有多个过流通孔(8‑1‑1),出液导管(14)的侧壁上沿出液导管(14)的周向开有多个出液通孔(14‑1),过流通孔(8‑1‑1)与出液通孔(14‑1)位于同一平面内,法兰(8‑2)上设置有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中连接套(5)上设置有安装通孔(5‑1),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同轴且连通设置,进口压力传感器(29)安装在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内; 
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3‑4),壳套(4)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通道(3‑4)同轴且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4‑4),出口压力传感器(25)安装在第一安装通道(3‑4)和第二安装通道(4‑4)内; 
壳套(4)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电路板(26),上电缆套(2)上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接头(13),上电缆套(2)、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至少五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电路板(26)通过连接在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和至少七个插针(21)上的电缆分别与进口压力传感器(29)、出口压力传感器(25)和电机(27)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许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17)为万向联轴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电缆套(2)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缆孔(2‑1)和第二电缆孔(2‑2),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三电缆孔(3‑1)、第四电缆孔(3‑2)和第五电缆孔(3‑3),壳套(4)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六电缆孔(4‑1)、第七电缆孔(4‑2)和第八电缆孔(4‑3),圆柱(6‑4)上还设置有第九电缆孔(6‑3); 
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三者同轴设置,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内穿设有至少三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第二电缆孔(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三者同轴设置,第二电缆孔(2‑2)内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内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第五电缆孔(3‑3)、第八电缆孔(4‑3)和第九电缆孔(6‑3)三者同轴设置,第五电缆孔(3‑3)和第八电缆孔(4‑3)内穿设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套(4)上还设置有电机安装孔(4‑5),电机安装孔(4‑5)与安装孔(6‑2)同轴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套(12)上设置有与出水通孔(9‑1)数量相一致的出水孔(12‑1),且每个出水通孔(9‑1)与相对应的出水孔(12‑1)同轴设置,所述出水通孔(9‑1)的数量为8~12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水的插针(21)的数量为七个。 

7.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法兰(8‑2)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孔(8‑2‑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旋拧在至少四个螺纹孔(8‑2‑2)内的螺栓可拆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与主筒(6‑3)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中心管(8)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通过密封圈密封,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许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防转体(23),防转体(23)安装在壳套(4)上,电机(17)通过防转体(23)连接在壳套(4)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车式密封圈(18),传动轴(30)与中连接套(5)通过车氏密封圈(18)密封。 

说明书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聚合物驱动设备,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采油已成为注水采油之后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但由于聚合物粘度高,井下环境复杂,目前的人工投捞技术无法达到流量监控及精确流量注入,同时,施工难度很大,无法满足注聚合物要求,因此,决定开展注聚井测调系统,改善驱油效果。目前,在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中,大多数依靠更换阀芯来调节压力,但是不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无法精确注入以及电缆密封差,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地层注聚合物的要求,影响原油采收率。同时,现有油田注聚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容易一层泄露进水后,流至其它层,导致其它层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决定设计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不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无法精确注入以及电缆密封差,无法解决进水造成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阀芯,阀芯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缆套、插针套、壳套、中连接套、连接体、工作主筒、中心管、连接套、下连接套、出水套、第一电缆接头、出液导管、丝杠、第一联轴器、第二电缆接头、第三电缆接头、下电缆套、出口压力传感器、电路板、电机、第二联轴器、进口压力传感器、传动轴、水堵31、连接圆柱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
所述连接体由同轴设置的主筒和圆柱一体制成,圆柱的中部设置有与主筒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腔,圆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连通的导流孔,环形定位槽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连通的安装孔,主筒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接头、上电缆套、插针套、壳套和中连接套,上接头与主筒可拆卸且密封连接,上接头插装在上电缆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上电缆套插装在插针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插针套插装在壳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壳套插装在中连接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中连接套插装在定位槽内且二者密封连接;
工作主筒内分别设置有中心管、连接套和下电缆套,工作主筒、中心管与圆柱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的上端具有法兰,中心管与圆柱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中心管的下端与下连接套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套装在中心管、下电缆套和出水套上,连接套分别与下电缆套和出水套密封连接,连接套与中心管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与工作主筒密封连接,下连接套插装在出水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工作筒主筒与圆柱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工作主筒与下连接套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出水套与下接头可拆卸且密封连接;
出液导管和水堵分别沿工作主筒的轴线设置在工作主筒和中心管之间,出液导管与水堵可拆卸并密封连接,水堵插装在连接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连接套上沿工作主筒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水通孔;
出液导管内设置有阀芯,电机安装在壳套上,第二联轴器设置在中连接套上,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连接套上,第一联轴器设置在安装孔内,丝杠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内,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二联轴器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联轴器与丝杠连接,阀芯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圆柱且二者制成一体,丝杠与连接圆柱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丝杠下端伸入阀芯的空腔内;
中心管的侧壁上沿中心管的周向开有多个过流通孔,出液导管的侧壁上沿出液导管的周向开有多个出液通孔,过流通孔与出液通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法兰上设置有与导流孔连通的过流孔,中连接套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导流孔同轴且连通设置,进口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安装通孔与导流孔内;
插针套上沿工作主筒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壳套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通道同轴且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出口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安装通道和第二安装通道内;
壳套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接头和电路板,上电缆套上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下电缆套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接头,上电缆套、插针套和壳套上穿设有至少五个具有防水的插针,插针套和壳套上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
电路板通过连接在第二电缆接头、第三电缆接头和至少七个插针上的电缆分别与进口压力传感器、出口压力传感器和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由电机27的输出动力,带动第二联轴器28、传动轴30、第一联轴器17和丝杠16转动,丝杠16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圆柱32沿丝杠的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阀芯15往复运动,此时,流经过流通孔8‑1‑1和出液通孔14‑1处的水的流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进入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的水的压力发生变化,通过安装在过流孔8‑2‑1内进口压力传感器29测进液端的压力,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25来测量溶液出口的压力,通过电路板26进行数据传输,最后通过井上数据处理及时控制电机调节出口压力来调整注入量,实现精确注入,注入量的精度提高了10%~30%,从而实现聚合物溶液注入量的连续调节;二、本发明的装置设置了具有防水的插针,第一电缆接头,第二电缆接头和第三电缆接头,可保证通讯传输的过程中,电机、电路板、进口压力传感器和出口压力传感器等的连接处没有溶液进入,密封效果好,使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而且,本发明电缆布线容易,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4中的K‑K剖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图6是图1的D‑D剖视图,图7是图1的E‑E剖视图,图8是图1的F‑F剖视图,图9是图1的H‑H剖视图,图10是图4的M‑M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连接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二联轴器、传动轴、第一联轴器和丝杠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第一联轴器、丝杠、连接圆柱和阀芯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1和阀芯15,阀芯15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中连接套5、连接体6、工作主筒7、中心管8、连接套9、下连接套10、出水套12、第一电缆接头13、出液导管14、丝杠16、第一联轴器17、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出口压力传感器25、电路板26、电机27、第二联轴器28、进口压力传感器29、传动轴30、水堵31、连接圆柱32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所述连接体6由同轴设置的主筒6‑4和圆柱6‑5一体制成,圆柱6‑5的中部设置有与主筒6‑4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腔6‑5‑1,圆柱6‑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6‑6,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导流孔6‑1,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安装孔6‑2,主筒6‑4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接头1、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和中连接套5,上接头1与主筒6‑4可拆卸且密封连接,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密封连接,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密封连接;
工作主筒7内分别设置有中心管8、连接套9和下电缆套24,工作主筒7、中心管8与圆柱6‑5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8的上端具有法兰8‑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法兰8‑2可拆卸连接,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套装在中心管8、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上,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中心管8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密封连接,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可拆卸且密封连接;
出液导管14和水堵31分别沿工作主筒的7轴线设置在工作主筒7和中心管8之间,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可拆卸并密封连接,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连接套9上沿工作主筒7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水通孔9‑1;
出液导管14内设置有阀芯15,电机27安装在壳套4上,第二联轴器28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传动轴30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第一联轴器17设置在安装孔6‑2内,丝杠16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6‑2内,电机27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28连接,第二联轴器28与传动轴30连接,传动轴30与第一联轴器17连接,第一联轴器17与丝杠16连接,阀芯1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圆柱32且二者制成一体,丝杠16与连接圆柱32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丝杠16下端伸入阀芯15的空腔内;
中心管8的侧壁上沿中心管8的周向开有多个过流通孔8‑1‑1,出液导管14的侧壁上沿出液导管14的周向开有多个出液通孔14‑1,过流通孔8‑1‑1与出液通孔14‑1位于同一平面内,法兰8‑2上设置有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中连接套5上设置有安装通孔5‑1,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同轴且连通设置,进口压力传感器29安装在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内;
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3‑4,壳套4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通道3‑4同轴且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4‑4,出口压力传感器25安装在第一安装通道3‑4和第二安装通道4‑4内;
壳套4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电路板26,上电缆套2上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接头13,上电缆套2、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至少五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电路板26通过连接在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和至少七个插针21上的电缆分别与进口压力传感器29、出口压力传感器25和电机27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缆接头优选用三电缆接头,第二电缆接头采用二电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联轴器17为万向联轴器。如此设置,具有较大的角向补偿能力,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图4、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上电缆套2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缆孔2‑1和第二电缆孔2‑2,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三电缆孔3‑1、第四电缆孔3‑2和第五电缆孔3‑3,壳套4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六电缆孔4‑1、第七电缆孔4‑2和第八电缆孔4‑3,圆柱6‑4上还设置有第九电缆孔6‑3;
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三者同轴设置,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内穿设有至少三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第二电缆孔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三者同轴设置,第二电缆孔2‑2内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内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第五电缆孔3‑3、第八电缆孔4‑3和第九电缆孔6‑3三者同轴设置,第五电缆孔3‑3和第八电缆孔4‑3内穿设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
如此设置,保证了电缆的布置容易,安装使用方便,更好的保证了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壳套4上还设置有电机安装孔4‑5,电机安装孔4‑5与安装孔6‑2同轴设置。如此设置,与其它过水溶液的通孔错位设置,保证了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套12上设置有与出水通孔9‑1数量相一致的出水孔12‑1,且每个出水通孔9‑1与相对应的出水孔12‑1同轴设置,所述出水通孔9‑1的数量为8~12个。如此设置,能很好的满足出水液的需要,并增加了水堵,很好的避免了冬季出液孔的水的冻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具有防水的插针21的数量为七个。如此设置,能满足电缆布线和防水的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法兰8‑2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孔8‑2‑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旋拧在至少四个螺纹孔8‑2‑2内的螺栓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使用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上接头1与主筒6‑3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中心管8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通过密封圈密封,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如此设置,密封效果好,使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防转体23,防转体23安装在壳套4上,电机17通过防转体23连接在壳套4上。如此设置,便于保证电机能可靠稳定的固定在壳套4上,保证工作的稳定连续,也便于安装维修。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车式密封圈18,传动轴30与中连接套5通过车氏密封圈18密封。如此设置,车氏密封圈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摩擦阻力小,性价比好,安装使用方便,本实施方式的车氏密封圈是一种国产新型密封元件,实际上是O形密封圈和减磨滑环的组合,是常规密封制品更新换代和替代进口密封件的理想产品,其已经应用在国产飞机起落架及工程液压缸上连接工作中,可采用徐州车氏密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九相同。
工作过程
电机27的输出动力,带动第二联轴器28、传动轴30、第一联轴器17和丝杠16转动,丝杠16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圆柱32沿丝杠的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阀芯15往复运动,此时,流经过流通孔8‑1‑1和出液通孔14‑1处的水的流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进入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的水的压力发生变化,通过安装在过流孔8‑2‑1内进口压力传感器29测进液端的压力,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25来测量溶液出口的压力,通过电路板26进行数据传输,最后通过井上数据处理及时控制电机调节出口压力来调整注入量,
水溶液依次进入上接头1、连接体6的主筒6‑4和中心管8,通过中心管8内的过流通孔8‑1‑1和出液通孔14‑1,水溶液进入工作主筒7的空腔和出液导管14内,进入工作主筒7内的水溶液通过流孔8‑2‑1进入导流孔6‑1内,进而实现进口压力传感器29的压力监测,
电缆线从上电缆套2的第二电缆孔2‑2穿入,经插针套3上的第四电缆孔3‑2连接在插针21上,再经插针套3中缝隙进入上电缆套2的第一电缆孔2‑1并连接在插针21上,,再经插针套3上的第三电缆孔3‑1连接在插针21上,并分为两路,一路经插针套3上的第五电缆孔3‑3、壳套4上的第八电缆孔4‑3并连接插针21,再通过中连接套5和连接体6上的第九电缆孔6‑3,最后由第一电缆接头13伸出,一路与电机27、电路板26、进口压力传感器29和出口压力传感器25相连接,电缆将测量所得数据送到地面装置。本发明用于注聚合物采油。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649A43申请公布日20130918CN103306649ACN103306649A21申请号201310272442722申请日20130702E21B43/2220060171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址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72发明人张广玉周德开李隆球宋文平王林李天龙74专利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代理人高媛54发明名称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57摘要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它涉及一种井下聚合物驱动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不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无法精确注入以及。

2、电缆密封差,无法解决进水造成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它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阀芯,阀芯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还包括上电缆套、插针套、壳套、中连接套、连接体、工作主筒、中心管、连接套、下连接套、出水套、第一电缆接头、出液导管、丝杠、第一联轴器、第二电缆接头、第三电缆接头、下电缆套、出口压力传感器、电路板、电机、第二联轴器、进口压力传感器、传动轴、水堵、连接圆柱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本发明注聚合物采油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649ACN1。

3、03306649A1/3页21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1和阀芯15,阀芯15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中连接套5、连接体6、工作主筒7、中心管8、连接套9、下连接套10、出水套12、第一电缆接头13、出液导管14、丝杠16、第一联轴器17、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出口压力传感器25、电路板26、电机27、第二联轴器28、进口压力传感器29、传动轴30、水堵31、连接圆柱32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所述连接体6由同轴设置的主筒64和圆柱65一体制成。

4、,圆柱65的中部设置有与主筒64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腔651,圆柱6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66,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导流孔61,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安装孔62,主筒64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接头1、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和中连接套5,上接头1与主筒64可拆卸且密封连接,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密封连接,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密。

5、封连接;工作主筒7内分别设置有中心管8、连接套9和下电缆套24,工作主筒7、中心管8与圆柱65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8的上端具有法兰8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法兰82可拆卸连接,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套装在中心管8、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上,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中心管8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密封连接,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可拆卸且密封连接;出液导管14和水堵31分别沿工作主筒的7轴。

6、线设置在工作主筒7和中心管8之间,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可拆卸并密封连接,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连接套9上沿工作主筒7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水通孔91;出液导管14内设置有阀芯15,电机27安装在壳套4上,第二联轴器28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传动轴30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第一联轴器17设置在安装孔62内,丝杠16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62内,电机27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28连接,第二联轴器28与传动轴30连接,传动轴30与第一联轴器17连接,第一联轴器17与丝杠16连接,阀芯1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圆柱32且二者制成一体,丝杠16与连接圆柱32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丝杠16下端伸入阀。

7、芯15的空腔内;中心管8的侧壁上沿中心管8的周向开有多个过流通孔811,出液导管14的侧壁上沿出液导管14的周向开有多个出液通孔141,过流通孔811与出液通孔141位于同一平面内,法兰82上设置有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中连接套5上设置有安装通孔51,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同轴且连通设置,进口权利要求书CN103306649A2/3页3压力传感器29安装在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内;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34,壳套4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通道34同轴且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44,出口压力传感器25安装在第一安装通道34和第二安装通道44内;壳套4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接头。

8、20和电路板26,上电缆套2上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接头13,上电缆套2、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至少五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电路板26通过连接在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和至少七个插针21上的电缆分别与进口压力传感器29、出口压力传感器25和电机2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许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17为万向联轴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电缆套2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缆孔21和第二电缆孔22,插针套。

9、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三电缆孔31、第四电缆孔32和第五电缆孔33,壳套4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六电缆孔41、第七电缆孔42和第八电缆孔43,圆柱64上还设置有第九电缆孔63;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三者同轴设置,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内穿设有至少三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第二电缆孔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三者同轴设置,第二电缆孔22内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内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第五电缆孔33、第八电缆孔43和第九电缆孔63三者同轴设置,第五电缆孔33和第八电缆孔43内穿。

10、设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套4上还设置有电机安装孔45,电机安装孔45与安装孔62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套12上设置有与出水通孔91数量相一致的出水孔121,且每个出水通孔91与相对应的出水孔121同轴设置,所述出水通孔91的数量为812个。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水的插针21的数量为七个。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

11、在于法兰82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孔82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旋拧在至少四个螺纹孔822内的螺栓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与主筒63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管8权利要求书CN103306649A3/3页4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

12、12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中心管8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通过密封圈密封,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许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防转体23,防转体23安装在壳套4上,电机17通过防转体23连接在壳套4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

13、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车式密封圈18,传动轴30与中连接套5通过车氏密封圈18密封。权利要求书CN103306649A1/6页5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聚合物驱动设备,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采油已成为注水采油之后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但由于聚合物粘度高,井下环境复杂,目前的人工投捞技术无法达到流量监控及精确流量注入,同时,施工难度很大,无法满足注聚合物要求,因此,决定开展注聚井测调系统,改善驱油效果。目前,在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中,大多数依靠更换阀芯来调节压力,但是不。

14、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无法精确注入以及电缆密封差,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地层注聚合物的要求,影响原油采收率。同时,现有油田注聚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容易一层泄露进水后,流至其它层,导致其它层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决定设计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结构。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不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无法精确注入以及电缆密封差,无法解决进水造成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阀芯,阀芯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线旋转形。

15、成的空心回转体,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缆套、插针套、壳套、中连接套、连接体、工作主筒、中心管、连接套、下连接套、出水套、第一电缆接头、出液导管、丝杠、第一联轴器、第二电缆接头、第三电缆接头、下电缆套、出口压力传感器、电路板、电机、第二联轴器、进口压力传感器、传动轴、水堵31、连接圆柱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0005所述连接体由同轴设置的主筒和圆柱一体制成,圆柱的中部设置有与主筒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腔,圆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连通的导流孔,环形定位槽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连通的安装孔,主筒的外侧由上至下。

16、依次套装有上接头、上电缆套、插针套、壳套和中连接套,上接头与主筒可拆卸且密封连接,上接头插装在上电缆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上电缆套插装在插针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插针套插装在壳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壳套插装在中连接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中连接套插装在定位槽内且二者密封连接;0006工作主筒内分别设置有中心管、连接套和下电缆套,工作主筒、中心管与圆柱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的上端具有法兰,中心管与圆柱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中心管的下端与下连接套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套装在中心管、下电缆套和出水套上,连接套分别与下电缆套和出水套密封连接,连接套与中心管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与工作主筒密封连接,下连接套插装在。

17、出水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工作筒主筒与圆柱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工作主说明书CN103306649A2/6页6筒与下连接套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出水套与下接头可拆卸且密封连接;0007出液导管和水堵分别沿工作主筒的轴线设置在工作主筒和中心管之间,出液导管与水堵可拆卸并密封连接,水堵插装在连接套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连接套上沿工作主筒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水通孔;0008出液导管内设置有阀芯,电机安装在壳套上,第二联轴器设置在中连接套上,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连接套上,第一联轴器设置在安装孔内,丝杠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内,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二联轴器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联轴器与丝。

18、杠连接,阀芯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圆柱且二者制成一体,丝杠与连接圆柱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丝杠下端伸入阀芯的空腔内;0009中心管的侧壁上沿中心管的周向开有多个过流通孔,出液导管的侧壁上沿出液导管的周向开有多个出液通孔,过流通孔与出液通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法兰上设置有与导流孔连通的过流孔,中连接套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导流孔同轴且连通设置,进口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安装通孔与导流孔内;0010插针套上沿工作主筒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壳套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通道同轴且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出口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安装通道和第二安装通道内;0011壳套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接头和电路板,上电缆套上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

19、,下电缆套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接头,上电缆套、插针套和壳套上穿设有至少五个具有防水的插针,插针套和壳套上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0012电路板通过连接在第二电缆接头、第三电缆接头和至少七个插针上的电缆分别与进口压力传感器、出口压力传感器和电机电连接。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由电机27的输出动力,带动第二联轴器28、传动轴30、第一联轴器17和丝杠16转动,丝杠16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圆柱32沿丝杠的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阀芯15往复运动,此时,流经过流通孔811和出液通孔141处的水的流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进入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的水的压力发生变化,通过安装在过流。

20、孔821内进口压力传感器29测进液端的压力,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25来测量溶液出口的压力,通过电路板26进行数据传输,最后通过井上数据处理及时控制电机调节出口压力来调整注入量,实现精确注入,注入量的精度提高了1030,从而实现聚合物溶液注入量的连续调节;二、本发明的装置设置了具有防水的插针,第一电缆接头,第二电缆接头和第三电缆接头,可保证通讯传输的过程中,电机、电路板、进口压力传感器和出口压力传感器等的连接处没有溶液进入,密封效果好,使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而且,本发明电缆布线容易,安装使用方便。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4中的KK剖视图,图3是图。

21、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图6是图1的DD剖视图,图7是图1的EE剖视图,图8是图1的FF剖视图,图9是图1的HH剖视图,图10是图4的MM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连接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二联轴器、传动轴、第一联轴器和丝杠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第一联轴器、丝杠、连接圆柱和阀芯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I处放大图。说明书CN103306649A3/6页7具体实施方式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阻隔式过水注聚井电控连续可调配注装置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1和阀芯15,阀芯15为由多个相同的母线绕轴。

22、线旋转形成的空心回转体,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中连接套5、连接体6、工作主筒7、中心管8、连接套9、下连接套10、出水套12、第一电缆接头13、出液导管14、丝杠16、第一联轴器17、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出口压力传感器25、电路板26、电机27、第二联轴器28、进口压力传感器29、传动轴30、水堵31、连接圆柱32和至少七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0016所述连接体6由同轴设置的主筒64和圆柱65一体制成,圆柱65的中部设置有与主筒64的内腔连通的导流腔651,圆柱6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66,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

23、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导流孔61,环形定位槽6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沿圆柱65的轴向设置的并与环形定位槽66连通的安装孔62,主筒64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接头1、上电缆套2、插针套3、壳套4和中连接套5,上接头1与主筒64可拆卸且密封连接,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密封连接,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密封连接,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密封连接;0017工作主筒7内分别设置有中心管8、连接套9和下电缆套24,工作主筒7、中心管8与圆柱65三者同轴设置,中心管8的上端具有法兰82,。

24、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法兰82可拆卸连接,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套装在中心管8、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上,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中心管8可拆卸且密封连接,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密封连接,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密封连接,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可拆卸且密封连接;0018出液导管14和水堵31分别沿工作主筒的7轴线设置在工作主筒7和中心管8之间,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可拆卸并密封连接,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连接套9上沿工。

25、作主筒7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水通孔91;0019出液导管14内设置有阀芯15,电机27安装在壳套4上,第二联轴器28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传动轴30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连接套5上,第一联轴器17设置在安装孔62内,丝杠16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62内,电机27的输出端与第二联轴器28连接,第二联轴器28与传动轴30连接,传动轴30与第一联轴器17连接,第一联轴器17与丝杠16连接,阀芯1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圆柱32且二者制成一体,丝杠16与连接圆柱32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丝杠16下端伸入阀芯15的空腔内;0020中心管8的侧壁上沿中心管8的周向开有多个过流通孔811,出液导管14的侧壁上沿出液导管14的周向。

26、开有多个出液通孔141,过流通孔811与出液通孔141位于同一平面内,法兰82上设置有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中连接套5上设置有安装通孔51,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同轴且连通设置,进口压力传感器29安装在安装通孔51与导流孔61内;说明书CN103306649A4/6页80021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34,壳套4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通道34同轴且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44,出口压力传感器25安装在第一安装通道34和第二安装通道44内;0022壳套4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电路板26,上电缆套2上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下电缆套24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接头13,上电缆套。

27、2、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至少五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插针套3和壳套4上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0023电路板26通过连接在第二电缆接头20、第三电缆接头22和至少七个插针21上的电缆分别与进口压力传感器29、出口压力传感器25和电机27电连接。0024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缆接头优选用三电缆接头,第二电缆接头采用二电缆接头。0025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联轴器17为万向联轴器。如此设置,具有较大的角向补偿能力,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26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图4、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上电缆套2上沿。

28、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缆孔21和第二电缆孔22,插针套3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三电缆孔31、第四电缆孔32和第五电缆孔33,壳套4上沿工作主筒7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第六电缆孔41、第七电缆孔42和第八电缆孔43,圆柱64上还设置有第九电缆孔63;0027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三者同轴设置,第一电缆孔21、第三电缆孔31和第六电缆孔41内穿设有至少三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0028第二电缆孔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三者同轴设置,第二电缆孔22内设置有第三电缆接头22,第四电缆孔32和第七电缆孔42内穿设有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0029第五电。

29、缆孔33、第八电缆孔43和第九电缆孔63三者同轴设置,第五电缆孔33和第八电缆孔43内穿设有第二电缆接头20和两个具有防水的插针21;0030如此设置,保证了电缆的布置容易,安装使用方便,更好的保证了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0031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壳套4上还设置有电机安装孔45,电机安装孔45与安装孔62同轴设置。如此设置,与其它过水溶液的通孔错位设置,保证了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0032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套12上设置有。

30、与出水通孔91数量相一致的出水孔121,且每个出水通孔91与相对应的出水孔121同轴设置,所述出水通孔91的数量为812个。如此设置,能很好的满足出水液的需要,并增加了水堵,很好的避免了冬季出液孔的水的冻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0033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具有防水的插针21的数量为七个。如此设置,能满足电缆布线和防水的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0034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法兰82上设置有至说明书CN103306649A5/6页9少四个螺纹孔822,中心管8与圆柱65通过旋拧在至少四个螺纹孔822内的螺栓。

31、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使用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0035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上接头1与主筒63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接头1插装在上电缆套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上电缆套2插装在插针套3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插针套3插装在壳套4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壳套4插装在中连接套5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连接套5插装在定位槽66内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管8的下端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分别与下电缆套24和出水套12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中心管8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套9与工作主筒7通。

32、过密封圈密封,下连接套10插装在出水套12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筒主筒7与圆柱65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工作主筒7与下连接套10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水套12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出液导管14与水堵31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圈密封,水堵31插装在连接套9上且二者通过密封圈密封。如此设置,密封效果好,使电机和电路能正常工作,通讯传输不受影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0036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防转体23,防转体23安装在壳套4上,电机17通过防转体23连接在壳套4上。如此设置,便于保证电机能可靠稳定的固定在壳套4上,。

33、保证工作的稳定连续,也便于安装维修。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0037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车式密封圈18,传动轴30与中连接套5通过车氏密封圈18密封。如此设置,车氏密封圈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摩擦阻力小,性价比好,安装使用方便,本实施方式的车氏密封圈是一种国产新型密封元件,实际上是O形密封圈和减磨滑环的组合,是常规密封制品更新换代和替代进口密封件的理想产品,其已经应用在国产飞机起落架及工程液压缸上连接工作中,可采用徐州车氏密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九相同。0038工作过程0039电机27的输出动力,带动第二联轴器28、传动轴3。

34、0、第一联轴器17和丝杠16转动,丝杠16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圆柱32沿丝杠的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阀芯15往复运动,此时,流经过流通孔811和出液通孔141处的水的流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进入与导流孔61连通的过流孔821的水的压力发生变化,通过安装在过流孔821内进口压力传感器29测进液端的压力,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25来测量溶液出口的压力,通过电路板26进行数据传输,最后通过井上数据处理及时控制电机调节出口压力来调整注入量,0040水溶液依次进入上接头1、连接体6的主筒64和中心管8,通过中心管8内的过流通孔811和出液通孔141,水溶液进入工作主筒7的空腔和出液导管14内,进入工。

35、作主筒7内的水溶液通过流孔821进入导流孔61内,进而实现进口压力传感器29的压力监测,0041电缆线从上电缆套2的第二电缆孔22穿入,经插针套3上的第四电缆孔32连接在插针21上,再经插针套3中缝隙进入上电缆套2的第一电缆孔21并连接在插针21上,再经插针套3上的第三电缆孔31连接在插针21上,并分为两路,一路经插针套3上说明书CN103306649A6/6页10的第五电缆孔33、壳套4上的第八电缆孔43并连接插针21,再通过中连接套5和连接体6上的第九电缆孔63,最后由第一电缆接头13伸出,一路与电机27、电路板26、进口压力传感器29和出口压力传感器25相连接,电缆将测量所得数据送到地面装置。本发明用于注聚合物采油。说明书CN103306649A101/5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306649A112/5页12图3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306649A123/5页13图7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306649A134/5页14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3306649A145/5页15说明书附图CN103306649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