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形缓降带.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24110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603805.6

申请日:

20130917

公开号:

CN203436712U

公开日:

201402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1/16

主分类号:

A62B1/16

申请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方美君,张向平,曹鹦鹉

地址:

321007 浙江省金华市婺州街1188号

优先权:

CN20132060380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形缓降带,主要由下降带与滚筒组件构成,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尼龙粘带、帆布带、吊绳组成,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圆柱体滚筒及发条组成,所述尼龙粘带包括勾面带和绒面带。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带的两面,所述帆布带一端连接所述松紧带、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绳,所述松紧带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述帆布带宽度均为40厘米,所述松紧带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具有螺旋形滑动槽,所述圆柱体滚筒高40厘米、能绕所述定轴旋转,所述发条一端固定于所述定轴、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的滑动槽内;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纵向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的侧面并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同时将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全面压紧而粘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滚筒形缓降带,主要由下降带与滚筒组件构成,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尼龙粘带、帆布带、吊绳组成,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圆柱体滚筒及发条组成,所述尼龙粘带包括勾面带和绒面带,其特征是: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勾面带(2)与所述绒面带(3)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带(4)的两面,所述帆布带(4)一端连接所述松紧带(1)、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绳(5),所述松紧带(1)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述帆布带(4)宽度均为40厘米,所述松紧带(1)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圆柱体滚筒(7)端面具有螺旋形滑动槽,所述圆柱体滚筒(7)高40厘米、能绕所述定轴(6)旋转,所述发条(8)一端固定于所述定轴(6)、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7)端面的滑动槽内;所述松紧带(1)的另一端纵向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7)的侧面并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同时将所述勾面带(2)与所述绒面带(3)全面压紧而粘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降小设备,特别是一种构造简单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的滚筒形缓 降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缓降设备应用于消防或紧急情况时,人们需要从楼里或高处安全降落地 面。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旋转轮与减速轮啮合通过绳索拉力进行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减速 滑块与减速盖产生摩擦阻力,以匀速下降;也有采用行星机构和摩擦块的离心摩擦来减缓绳 索下降速度,等等这些机构的构造较复杂。由于缓降设备服务的对象是人,对该产品的安全 性要求很严格,另一方面又要求操作简单。如开始下降时需要快速离开现场,就要求快速下 降;当快到达地面时需要平稳,就要求慢速落地。目前市场特别需要一种人人自身可以手动 操作,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缓降设备。为适应这一变化,滚筒形缓降带能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适应市场需求,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尼龙粘带 和松紧带的缓冲作用,提供一种滚筒形缓降带,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有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所述滚筒形缓降带主要由下降带与滚筒组件构成,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尼龙 粘带、帆布带、吊绳组成,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圆柱体滚筒及发条组成,所述尼龙粘 带包括勾面带和绒面带,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带 的两面,所述帆布带一端连接所述松紧带、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绳,所述松紧带与所述尼龙粘 带及所述帆布带宽度均为40厘米,所述松紧带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吊 绳另一端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吊网、吊篮或吊带等;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具有螺旋形滑动槽, 所述圆柱体滚筒高40厘米、能绕所述定轴旋转,所述定轴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发条一端固 定于所述定轴、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的滑动槽内;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纵向 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的侧面并按照正确方向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同时将所 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全面压紧而粘合。我们知道,当勾面带与绒面带全面粘合时具有一定 的纵向抗剪力,生活中人们常做成粘扣带,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既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并 能重复使用。所述松紧带和所述帆布带均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所述松紧带与所述尼龙粘带 及所述帆布带宽度均为40厘米及所述松紧带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均是按照 成人重量进行试验的结果,所述下降带的总长度及发条长度尺寸总可以根据楼层需要通过计 算和试验来选取,以人降落到最低点时其双脚距离地面10至20厘米为宜,能有效保护其双 脚及身体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滚筒形缓降带构造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主要优点是对于普通人比较适宜, 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时跨入吊网、吊篮或吊带即可,大大节省时间,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所述下降带侧面示意图;

图2是所述滚筒组件端面示意图;

图3是所述滚筒形缓降带示意图。

图中,1.松紧带,2.勾面带,3.绒面带,4.帆布带,5.吊绳,6.定轴,7.圆 柱体滚筒,8.发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所述下降带侧面示意图,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1)、尼龙粘带、帆布 带(4)、吊绳(5)组成,所述尼龙粘带包括勾面带(2)和绒面带(3),将所述尼龙粘带的 所述勾面带(2)与所述绒面带(3)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带(4)的两面,所述帆布带(4) 一端连接所述松紧带(1)、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绳(5),所述松紧带(1)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 述帆布带(4)宽度均为40厘米,吊绳(5)另一端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吊网、吊篮或吊带等, 如图1中反映的所述下降带的长度限于版面篇幅只是反映示意长度,所述下降带的总长度根 据楼层需要通过计算和试验来选取,以人降落到最低点时其双脚距离地面10至20厘米为宜, 所述松紧带(1)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如图2是所述滚筒组件端面示意图,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6)、圆柱体滚筒(7) 及发条(8)组成,所述圆柱体滚筒(7)端面具有螺旋形滑动槽,所述圆柱体滚筒(7)高 40厘米、能绕所述定轴(6)旋转,所述定轴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发条(8)一端固定于所 述定轴(6)、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7)端面的滑动槽内。

如图3是所述滚筒形缓降带示意图,所述松紧带(1)的另一端纵向连接所述圆柱体 滚筒(7)的侧面并按照正确方向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同时将所述勾面带(2) 与所述绒面带(3)全面压紧而粘合。

使用时,人们可以快速跨入所述吊绳(5)下方的吊网或吊篮,在体重作用下对所述 圆柱体滚筒(7)形成转矩,所述发条力对抗所述转矩,同时还需要克服所述尼龙粘带的拉力; 当全面粘合的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完全拉开后,所述松紧带(1)再起作用而拉伸,起最 后落地时的缓冲作用,其拉伸的极限位置即成为所述下降带的总长度,这时根据初始设计, 能够使人们的双脚距离地面10至20厘米,人们可以快速离开现场。

滚筒形缓降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滚筒形缓降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滚筒形缓降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滚筒形缓降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滚筒形缓降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3671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2.19 CN 203436712 U (21)申请号 201320603805.6 (22)申请日 2013.09.17 A62B 1/16(2006.01) (73)专利权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321007 浙江省金华市婺州街 1188 号 (72)发明人 方美君 张向平 曹鹦鹉 (54) 实用新型名称 滚筒形缓降带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形缓降带, 主要由下降 带与滚筒组件构成, 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 尼 龙粘带、 帆布带、 吊绳组成, 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 定轴、 圆柱体滚筒及发条组成。

2、, 所述尼龙粘带包括 勾面带和绒面带。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勾面带 与所述绒面带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带的两面, 所 述帆布带一端连接所述松紧带、 另一端连接所述 吊绳, 所述松紧带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述帆布带 宽度均为 40 厘米, 所述松紧带长度是所述下降带 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 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具有螺 旋形滑动槽, 所述圆柱体滚筒高 40 厘米、 能绕所 述定轴旋转, 所述发条一端固定于所述定轴、 另一 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的滑动槽内 ; 所 述松紧带的另一端纵向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的侧 面并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 同时 将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全面压紧而粘合。 (51)In。

3、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36712 U CN 203436712 U 1/1 页 2 1. 一种滚筒形缓降带, 主要由下降带与滚筒组件构成, 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 尼龙 粘带、 帆布带、 吊绳组成, 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 圆柱体滚筒及发条组成, 所述尼龙粘带 包括勾面带和绒面带, 其特征是 : 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勾面带(2)与所述绒面带(3)分别 缝制在所述帆布带 (4) 的两面, 所述帆布带 (4) 一端连接所述松。

4、紧带 (1)、 另一端连接所述 吊绳(5), 所述松紧带(1)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述帆布带(4)宽度均为40厘米, 所述松紧带 (1) 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 所述圆柱体滚筒 (7) 端面具有螺旋形滑动槽, 所 述圆柱体滚筒 (7) 高 40 厘米、 能绕所述定轴 (6) 旋转, 所述发条 (8) 一端固定于所述定轴 (6)、 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 (7) 端面的滑动槽内 ; 所述松紧带 (1) 的另一端纵向 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 (7) 的侧面并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 同时将所述勾面 带 (2) 与所述绒面带 (3) 全面压紧而粘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5、203436712 U 2 1/2 页 3 滚筒形缓降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降小设备, 特别是一种构造简单且操作简单, 成本低的滚筒形 缓降带。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缓降设备应用于消防或紧急情况时, 人们需要从楼里或高处安全降落 地面。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旋转轮与减速轮啮合通过绳索拉力进行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 使 减速滑块与减速盖产生摩擦阻力, 以匀速下降 ; 也有采用行星机构和摩擦块的离心摩擦来 减缓绳索下降速度, 等等这些机构的构造较复杂。 由于缓降设备服务的对象是人, 对该产品 的安全性要求很严格, 另一方面又要求操作简单。 如开始下降时需要快速离开现场, 就要。

6、求 快速下降 ; 当快到达地面时需要平稳, 就要求慢速落地。 目前市场特别需要一种人人自身可 以手动操作, 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缓降设备。 为适应这一变化, 滚筒形缓降带能解决这一问 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适应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尼龙粘 带和松紧带的缓冲作用, 提供一种滚筒形缓降带, 构造简单, 操作方便且安全有效。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 0005 所述滚筒形缓降带主要由下降带与滚筒组件构成, 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 尼 龙粘带、 帆布带、 吊绳组成, 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 圆柱体滚筒及发条组成, 所述尼龙粘 带包括勾面带和绒。

7、面带, 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 带的两面, 所述帆布带一端连接所述松紧带、 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绳, 所述松紧带与所述尼龙 粘带及所述帆布带宽度均为 40 厘米, 所述松紧带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所 述吊绳另一端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吊网、 吊篮或吊带等 ; 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具有螺旋形滑 动槽, 所述圆柱体滚筒高 40 厘米、 能绕所述定轴旋转, 所述定轴固定于建筑物上, 所述发条 一端固定于所述定轴、 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端面的滑动槽内 ; 所述松紧带的另 一端纵向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的侧面并按照正确方向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 上, 同时。

8、将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全面压紧而粘合。 我们知道, 当勾面带与绒面带全面粘 合时具有一定的纵向抗剪力, 生活中人们常做成粘扣带, 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 既具有足够 的抗剪强度并能重复使用。所述松紧带和所述帆布带均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所述松紧带 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述帆布带宽度均为 40 厘米及所述松紧带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 五分之一均是按照成人重量进行试验的结果, 所述下降带的总长度及发条长度尺寸总可以 根据楼层需要通过计算和试验来选取, 以人降落到最低点时其双脚距离地面 10 至 20 厘米 为宜, 能有效保护其双脚及身体不受损伤。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07 所述滚。

9、筒形缓降带构造简单成本低, 容易实现, 主要优点是对于普通人比较适宜, 说 明 书 CN 203436712 U 3 2/2 页 4 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时跨入吊网、 吊篮或吊带即可, 大大节省时间, 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 0009 图 1 是所述下降带侧面示意图 ; 0010 图 2 是所述滚筒组件端面示意图 ; 0011 图 3 是所述滚筒形缓降带示意图。 0012 图中, 1. 松紧带, 2. 勾面带, 3. 绒面带, 4. 帆布带, 5. 吊绳, 6. 定轴, 7. 圆柱体滚 筒, 8. 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 1 是。

10、所述下降带侧面示意图, 所述下降带主要由松紧带 (1)、 尼龙粘带、 帆布 带 (4)、 吊绳 (5) 组成, 所述尼龙粘带包括勾面带 (2) 和绒面带 (3), 将所述尼龙粘带的所述 勾面带 (2) 与所述绒面带 (3) 分别缝制在所述帆布带 (4) 的两面, 所述帆布带 (4) 一端连 接所述松紧带 (1)、 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绳 (5), 所述松紧带 (1) 与所述尼龙粘带及所述帆布 带 (4) 宽度均为 40 厘米, 吊绳 (5) 另一端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吊网、 吊篮或吊带等, 如图 1 中 反映的所述下降带的长度限于版面篇幅只是反映示意长度, 所述下降带的总长度根据楼层 需要通过计算和试。

11、验来选取, 以人降落到最低点时其双脚距离地面10至20厘米为宜, 所述 松紧带 (1) 长度是所述下降带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0014 如图 2 是所述滚筒组件端面示意图, 所述滚筒组件主要由定轴 (6)、 圆柱体滚筒 (7) 及发条 (8) 组成, 所述圆柱体滚筒 (7) 端面具有螺旋形滑动槽, 所述圆柱体滚筒 (7) 高 40 厘米、 能绕所述定轴 (6) 旋转, 所述定轴固定于建筑物上, 所述发条 (8) 一端固定于所述 定轴 (6)、 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圆柱体滚筒 (7) 端面的滑动槽内。 0015 如图 3 是所述滚筒形缓降带示意图, 所述松紧带 (1) 的另一端纵向连接所述圆柱 体滚。

12、筒 (7) 的侧面并按照正确方向将所述下降带绕在所述圆柱体滚筒上, 同时将所述勾面 带 (2) 与所述绒面带 (3) 全面压紧而粘合。 0016 使用时, 人们可以快速跨入所述吊绳 (5) 下方的吊网或吊篮, 在体重作用下对所 述圆柱体滚筒 (7) 形成转矩, 所述发条力对抗所述转矩, 同时还需要克服所述尼龙粘带的 拉力 ; 当全面粘合的所述勾面带与所述绒面带完全拉开后, 所述松紧带 (1) 再起作用而拉 伸, 起最后落地时的缓冲作用, 其拉伸的极限位置即成为所述下降带的总长度, 这时根据初 始设计, 能够使人们的双脚距离地面 10 至 20 厘米, 人们可以快速离开现场。 说 明 书 CN 203436712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36712 U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36712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